新城区(陕西省西安市下辖区)

由网友(等一个他)分享简介:新乡区,是陕西省西安市下辖区。东以少乐路西方厂铁路公用线为界,取灞桥相邻;南以东南大学街以及永乐路为界,取碑林交界;西北以咸宁路、修工路、康宁路等为界,取雁塔相连;西以北京大学街为界,取莲湖邻接;北以啤酒路以及龙尾北路为界,取未央相交。属于温戴大陆性季民风候。截至二零二一年,总面积三零.一三平方私里,新乡区常住人嘴六四.四七万人,...

新城区,是陕西省西安市下辖区。东以长乐路东方厂铁路专用线为界,与灞桥相邻;南以东大街和永乐路为界,与碑林接壤;东南以咸宁路、建工路、康宁路等为界,与雁塔相连;西以北大街为界,与莲湖毗邻;北以啤酒路龙首北路为界,与未央相接。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截至2021年,总面积30.13平方公里,新城区常住人口64.47万人,户籍人口53.52万人。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39.93亿元。[1]下辖9个街道,88个街道。[2]全区地势平坦,东南部略高,西北部较低,[3]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4]新城区被评为“2020年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5] 

截至2021年,新城区中学数为23所,小学数为37所,幼儿园67所,全区高新技术企业109家,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37个。[6]

新城原名“王城”,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次子朱樉的“秦王府”所在地。清初改名为“满城”。1926年为纪念击退镇嵩军围困西安城的胜利,国民联军将“满城”更名为红城,1927年民国陕西省从北院门移至红城,易名为新城。新城区即因此得名。[7]民乐园文化街大明宫老钢厂是新城区著名的旅游景点。[8]

中文名

新城区

外文名

Xincheng District

地区生产总值

639.96亿元(2021年)[6]

人均生产总值

103178元(2021年)[6]

政府驻地

西一路街道

著名景点

大明宫遗址、含元殿遗址、八路军办事处

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

西安站、西安北站(高铁)

车牌代码

陕A

行政代码

610102

区委书记

贾轶昊[9]

面积

31平方千米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国家/地区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下辖地区

韩森寨街道、胡家庙街道

电话区号

029

地理位置

西安市中心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方言

中原官话-关中片-东府小片(秦语)

人口

常住人口62.25万人(2021年)[6]

地理坐标

东经108°56'32″~109°01'34″、北纬34°14'09″~34°18'03″

区长

邓晓东[10]

历史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新城分局抽检辖区企业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

西汉建都长安(今汉城),设京兆尹,领长安、新丰、杜陵等12县,新城区地境属长安县治。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分长安、霸城、北山三县之地置万年县,治所在长安城内,开始了两县分治长安城的局面,新城区地境领于万年县。

隋开皇二年(582年)修建大兴城,新城区地境开始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唐代又在城北营建大明宫。现新城区地境仍属万年县治,辖区位于唐城的东宫、大明宫的含元殿、宣政殿以及翊善、来庭、光宅、永昌、长乐、十六王宅、大宁、兴宁、永兴、安兴、永嘉等11个坊。

隋唐及其之后,万年县曾不断易名。隋开皇三年(583年)改为大兴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名万年县,天宝七年(748年)以“万国咸宁”意改为咸宁县,至德三年(758年)复名万年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改名大年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万年县。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更名樊川县;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改名咸宁县,直到明清仍为咸宁县。民国2年(1913年)2月撤销咸宁县,辖境划归长安县,新城区地境又领于长安县。

民国17年(1928年),西安首次设市,市辖区以原属长安的西安城区及东、西、南、北四关为范围。区境城内部分属西安市治,城外部分仍领于长安县。民国19年(1930年)11月撤销西安市建制,新城区地境又领于长安县。但实际上长安县逐步不再管理西安城关,其少数事项由省政府有关厅局直接办理,多数事项由省设专门机构管理。

民国33年(1944年)9月,再次设立西安市建制。第二年11月,设立区级建制,共12个区,按序数命名。今新城区境为原第四、五、八区及第十区的一部分。

  1. 第四区西起尚德路,东至城墙,南起东大街北侧,北至北城墙。
  2. 第五区西起北大街,东至尚德路西侧,南起东大街北侧,北至北城墙。
  3. 第八区东起纱厂街,西至西火巷,南起中正门(今解放门),北至二马路。

建国后,1954年,西安市进行区划调整,将12个区合并调整为9个区,由第四、五区及第十区的第六乡合并组成新城区。[7]

区划

解放初,在废除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后,未设街道建制,由区人民政府以公安派出所为单位派驻2~3名行政干部处理基层行政工作。

1954年9月,第四区和第五区人民政府分别试办建立东五路、西八路街道办事处。

1955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新城区以公安派出所管辖范围为单位,建立北大街、西一路、桃园新村、通济坊、西八路、游艺市场、东一路、中山门、尚爱路、东五路、东七路和中兴路12个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为区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构。

1957年6月,北大街街道办事处划归莲湖区;未央区的黄金庙街、自强路、太华路、二马路和解放门车站5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新城区。同时,撤销了通济坊街道办事处,其辖区划给西一路、桃园新村和西八路街道办事处,并将桃园新村街道办事处更名为西五路街道办事处。

1958年12月,全区的街道办事处调整合并为7个,即西一路、中山门、解放门、西五路、长乐西路、自强路和太华路街道办事处。

1959年1月,又恢复了东五路街道办事处。

1960年5月,撤销新城区建制的同时,将西一路、西五路、东五路、中山门街道办事处和解放门街道办事处的城内部分划归未央区的新城人民公社;太华路、自强路街道办事处和解放门街道办事处的城外部分划归未央区的大明宫公社;长乐西路街道办事处划归灞桥区长乐公社。

1962年7月,恢复新城区建制时,设中山门、东五路、太华路、自强路、胡家庙、长乐西路、解放门、西一路和西五路共9个街道办事处,亦称人民公社,一套机构,两个牌子。

1965年10月,灞桥区的纺织城、韩森寨街道办事处(公社)和未央区的徐家湾街道办事处(公社)划入新城区。

1968年8月,各街道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统称人民公礼,不再保留街道办事处的名称。

1978年12月,各街道取消了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的名称,一律改为街道办事处。

1980年4月,徐家湾街道办事处和纺织城街道办事处,分别划归未央区和灞桥区。

1982年12月,将韩森寨街道办事处北部划出,成立长乐中路街道办事处。

新城区辖9个街道:西一路街道、长乐中路街道、中山门街道、韩森寨街道、解放门街道、自强路街道、太华路街道、长乐西路街道、胡家庙街道。

街道办直辖
西一路街道辖民乐、同德、红会、广场、尚朴、平安、兴盛、新民、西三路、红星、尚平、兴乐12个社区。
长乐中路街道辖幸福、金康、康乐、向阳、万年、黄河、华山、西光、昆仑9个社区。
中山门街道辖中山、新风、昌仁里、新中、东新、安民里、东风坊、南北坊、卫民、群策巷、操场巷、勤民12个社区。
韩森寨街道辖咸宁、咸东、爱民、新园、万寿、东方、公园南路、秦川8个社区,韩北、韩南2个行政村。
解放门街道辖东七路、东八路、尚德门、东大院、西六路、环北路6个社区。
自强路街道辖建强、明宫、麟德、航建、栖枫、自强、向荣、阳光8个社区,联志、自强2个行政村。
太华路街道辖笃臣巷、太华南路、东童村、铁路东村、生产村、南郭上村、含元西路、银河坊、东元西路、八府庄、含元东路、纱厂东街、陕棉十一厂13个社区,石家街、八府庄、含元殿3个行政村。
长乐西路街道辖安仁坊、半截巷、长乐、康家村、永乐、二七、西电建、四医大、供电局、西京医院、省农械厂11个社区,新兴1个行政村。
胡家庙街道辖长缨、华清、金花、万东、长缨东路、陕汽、陕建机、西筑、陕机司、西电设、西电机11个社区,胡家一村、胡家二村、南张家庄、北张家庄、三府湾5个行政村。

地理

新城区位于西安城区的东北部,东沿铁路专用线与灞桥区为界,南依东大街、永乐路、建工路与碑林区、雁塔区毗邻,北连龙首北路与未央区接壤,西以北大街与莲湖区相连。东西长7.63公里,南北宽7.23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6'32″~109°01'34″,北纬34°14'09″~34°18'03″。

新城区地势平坦,东南部略高,西北部较低,海拔高度397.2~466米,相对高差68.8米,最高点位于东郊韩森冢,最低点位于北郊含元东路东段南侧,地面坡度一般小于3度。总面积为29.98平方公里。

人口

辛亥革命时,“满城”毁于战火,满族人逃散。民国时期,区境列为“新市区”进行开发。民国23年(1934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抗战时期沦陷区大量难民逃亡来陕,汇聚在火车站周围,人口猛增。民国34年(1945年),设区级建制时,第四区60888人,第五区44275人,第八区59650人。民国37年(1948年),第四、五、八区分别为73185人、43266人、58767人。

西安解放至1993年的44年间,区境人口从95617人,增至449847人,净增354230人,增长3.7倍。人口增长历经以下五个阶段:

  1. 1949~1958年为高速增长期。期间从95617人猛增至256360人,净增160743人,增长1.6倍。主要原因是解放后西安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基地,区境兴建和内迁了许多大型企业,从外地招收、迁入大批职工,机械增长12万余人,占增长总量的74%。同时,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加之无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长4万余人。
  2. 1959~1962年为缓慢增长期。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处在严重困难时期,人口呈缓慢增长趋势,从1959年的253638人增至1962年的293829人,净增40191人,增长率为15.8%。净增人口主要为自然增长。
  3. 1963~1965年为迅速增长期。由于贯彻中央调整方针,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从316897人增至354570人。
  4. 1966~1978年为相对稳定期。期间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机关干部精简下放,机械变动连续10年负增长。也由于1971年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区境人口相对稳定在35万人的水平。
  5. 1978~1993年为稳定增长期。从356996人增至449847人,净增92851人,增长26%。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后落实政策,大量人员返城;80年代,进入人口生育高峰,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反弹回升,达到9‰左右。

2021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62.25 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1.82万人,占 51.12%;女性人口 30.43 万人,占48.88%,性别比为104.54(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人口城镇化率100.00%。人口出生率 6.74‰,死亡率 6.72‰,自然增长率0.02‰。户籍人口 534438 人。[6]

政治

区委书记:贾轶昊[9]

区委副书记:邓晓东、陈红利[11]

政府领导

区长:邓晓东

副区长:苏继文、杨珩、李浩、郭金虎、李卓、王方伟、李枫艳[10]

人大领导

主任:赵明欣

副主任:邓逢春、谭琳娜、毛安、柳建民[10]

政协领导

主席:张炜[12]

经济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639.9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两年平均增长 3.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82.29 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 457.67 亿元,增长 6.6%。三次产业构成为28.48∶71.5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3178 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40.9%。[6]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 26.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供应业同比增长15.2%,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 26.3%,专用设备制造同比增长129.3%,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 1.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下降26.2%,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 32.2%,金属制造业同比下降60.4%。

2021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92.31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14.4%。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383.02 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 360.54 亿元,增长10.2 %。所有资质等级企业签订合同额 790.97 亿元,增长6.9%。[6]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64.00 亿元,比上年增长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13.30 亿元,增长14.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6.96 亿元,增长 6.0%;金融业增加值150.92亿元,增长 3.3%;房地产业增加值 33.90 亿元,增长13.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 188.49 亿元,增长 9.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 116.18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9.9%。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3.36 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1.67 亿元,下降4.3%。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48.41亿元,下降 5.8%;餐饮收入 3.26 亿元,增长17.4%。

2021年,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比上年下降15.4%,中西药品类增长 21.5%,书报杂志类下降12.2%,通讯器材类下降 15.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5.4%,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下降13.0%,饮料类增长 22.5%,家具类增长128.2%,烟酒类下降16.7%,日用品类下降 21.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5%,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 11.9%。

2021年,全年限额以上企业(210 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1.05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 2.03%,比上年下降1.8%。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1.5%。

2021年,按产业分,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6.5%,其中,工业投资下降31.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6%。民间投资57.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2.8%,文化产业投资43.7%。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提高56.6%。其中,住宅投资同比增长 253.9%,办公楼投资同比下降75.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同比增长 47.9%。商品房销售面积29.74 万平方米,增长123.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834 平方米,比上年末同比下降94.6%。

财政

2021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3 亿元,比上年增长22.3%;税收收入完成 20.90 亿元,占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92.4%,比上年增长 24.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30亿元,比上年下降 3.0%。[6]

社会

西安解放时,境内人口文化素质低,文盲率高,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5%。40年来,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改善教学条件,进行教育改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90年,新城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8%,初中普及率100%,合格率74.1%,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农业余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据1990年人口普查,新城区人口文化程度:大学36950人,中专26108人,高中115668人,初中119779人,小学76958人。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30492人,占总人口6.82%。

幼儿教育境内解放前仅有一所美玲幼稚园,时办时停。1958年区内有幼儿园62所,入园儿童19788名,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多数停办。1990年新城区有幼儿园38所,入园儿童13497名,另有44所小学办有学前班。

1948年,境内有小学22所(其中私立14所),教职工200余人,学生5000余人。1958年,区内有小学(未含厂办学校)22所,教职工692人,在校学生23774人。1990年,新城区有小学45所(含厂办小学),教职工2152人,在校学生31043人。

解放前夕,境内有公立中学2所,私立中学7所。50年代后期,民办中学和厂办中学逐步兴起。1964年区内有普通中学23所,教职工882人,在校学生14614人。1980年后调整中学建制和布点,或取消高中部,或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使中学结构日趋合理。1990年新城区有中学35所(含厂办中学),教职工3309人,在校学生22880人。

区内职业教育举步缓慢,80年代初开始大力发展。1990年新城区职业中学创办和普通中学附设的职业班共92个,在校学生3079人,教职工481人,设幼儿教育、财会、服装、护士、食品加工等21个专业。

成人教育始于1950年,境内举办扫盲班159个。1958年新城区被评为陕西省扫盲和业余教育先进集体。1962年新城区开办工农业校21所,在校4760人。80年代,先后进行职工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1990年有区属职工学校5所,教职工67人,培训1407人;区教师进修学校1所,学生126人。

2021年,全区中学校数为 23 所,在校学生34167 人,毕业生10375人。小学校数为 37 所,在校学生38617 人,毕业生5715人。幼儿园 67 所,在校生 16939 人。新增学位1620 个。[6]

科技事业

新城区政府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工作。近几年,新城区选育科技项目315项。完成科技项目和开发新产品151项,市扶持项目70个,国家扶持项目15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是中国卫星运行的神经中枢,为中国远程导弹、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测量,建立了不朽功勋。新城高新产业园区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培育大项目,孵化新产品,引进资金和人才,以其雄厚的科技实力,高效的管理服务,优惠的投资环境,现代化的科研、生产、生活设施吸引来自国内外100多家企业入驻,形成了以电子、新材料、新生物等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经济成份的高新科技群体。新城区历来为尊师重教,学风厚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绽出鲜明的教育特色。新城区共有各类学校130余所,在校学生达10万人,有省市级重点中学9所,区级重点中学7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一所,省、市级示范小学9所,一级一类幼儿园4所,省、市级文明校园16所。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教学楼、实验楼、教职工住宅楼30余幢,同时还建立了微机房、语音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络,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新城区文化积淀深厚,服务设施齐全。在辖区内易俗大剧院、陕西科技馆、西安青少年宫、新城剧场和被鲁迅先生誉为“古调独弹的易俗社”,显示了新城区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唐大明宫遗址、御道、含元殿等一大批宫殿遗址见证了昔日大唐盛世;这里有明、清以来,各代统治者镇守西北、西南,扼守中原的政治中心枢纽——秦王府。元朝安西王府位于辖区的石家街村,据意大利著名旅游家马可记载,该王宫“美丽殿室,皆以金绘饰,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位于东郊的韩森冢(秦庄襄王墓)亦称汉代“皇孙冢”,将建长乐广场。古典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是新城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2021年,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 109 家,比上年末增加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 181 家,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13%,技术合同交易额 120 亿元,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接活动8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 26 个,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6]

医疗事业

在医疗卫生战线,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陕西省妇幼保健医院、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口腔医院等知名度很高,资历很深的医院坐落区内。金花饭店、万年大酒店、西安人民大厦、解放饭店、陇海大酒店、秦骊宾馆等一大批星级宾馆霓红灯闪耀,开放的新城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五洲宾客。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37 个,其中,医院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 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84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4713 人,注册护士6639 人。各类卫生机构床位 8260 万张,其中,医院床位8260 张。[6]

民生保障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02 元,比上年增长 8.1%。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31158 元,比上年增长 7.5%;经营净收入 5179 元,增长3.7%;财产净收入3133元,增长 12.0%;转移净收入 14831 元,增长10.3 %。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717 元,比上年增长15.4%。

2021年,年末全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5.31 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7.80 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7.51 万人。

2021年,灵活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993 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5.52 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728 人。

2021年,审批稳岗返还 1214 户,拨付金额174.98 万元,一次性就业补助 22 万元,中小微企业招录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1.6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7633 万元,新增就业1755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4 个,床位471张,收养人数 1 人。年末城市低保对象2882 户、3976 人,发放低保金4022.13 万元。[6]

文化体育

新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政治地位十分突出。远在西周、秦、汉,这里是京畿之地;在唐朝这里的大明宫是皇帝朝会、颁诏、庆典、号令全国的场所(大明宫遗址的基础上正修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宋、元、明、清,这里是统治者镇守陕西乃至西北的行政指挥中枢;在70多年前,这里的“黄楼”,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里的“七贤庄”,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彻夜工作,为建立民主、统一的新中国顽强战斗,建立了不朽功勋。“新城”引起人们对历史的留念,对革命先辈的缅怀。而今,这里是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大、西安市政协等省、市机关所在地。素有“古城门户”之称。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博物馆(不含私营)2 座,各级别文物保护单位 19 处。公共图书馆 1 个,总流通1.1 万人次;文化馆1个,全年举办各类活动 37 次,演出次数24 场,参与人数80615人次。

2021年,全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展示表演和竞赛活动共计16项51次,“15 分钟健身圈”场地总面积 3.9 万平方米,,共有晨晚练站点 114 个,锻炼项目达 23 个。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达到2239 人,其中国家级 46 人、一级434 人、二级553 人、三级1206人。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点 4 个,年均监测6000 人次。[6]

城市环境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77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 8.9%。全社会用电量 23.37 亿千瓦时,增长22.8%。其中,工业用电量 1.57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5%。

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63 天,比上年增加13 天。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 78 微克/标立方米,下降12.4%;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 38 微克/标立方米,下降20.8%。城市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 100%。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昼 57.4 分贝/夜 51.9 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68分贝/夜 64.2 分贝。[6]

应急管理

2021年,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 起、死亡5 人,分别比上年下降 64.3%和 16.7%。其中,道路运输事故2 起、死亡2人;工矿商贸事故 0 起、死亡 0 人。[6]

所获荣誉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5][13]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14][15]

2020年6月,入选 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16]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62位。[17]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单。[18]

2021年9月1日,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为5年。[19]

古迹

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是1937年至1946年期间,我党我军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个公开的合法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招收和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壮大革命力量;为陕甘宁边区和抗日前线领取、转运和采购战争物资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是唐京城长安“三大内”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位于当时长安城北的禁苑中。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气势宏伟。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父亲李渊修建的夏宫。工程未完,李渊便死,遂于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高宗龙塑二年(公元662年),敛收雍、通、歧等十五州的民钱,减百官一个月的薪俸,重建大明宫。

新城黄楼

新城黄楼位于省政府院内北侧,座北向南,屋顶呈五角形,一层建筑东西长30.84米,南北长22.4米,围墙壁用黄色涂之,故称黄楼。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把蒋介石在临潼扣俘后,曾关押在此,后来又在此会谈,达成团结抗日协议。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未开发。

东岳庙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古城内长乐门北侧昌仁里小学内。始建于宋徽宗政和年间,为祭岱宗(泰山)而建。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万历十年(1582)及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都有扩充修葺东岳庙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祭祀岱宗而修建的。岱宗亦称岱山,就是今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系我国著名大山

秦庄襄王墓

秦庄襄王墓位于东郊韩森寨以西,今动物园东门外,当地称“韩森冢”。冢高22米,原占地60余亩,1993年约30余亩。因冢上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的一块“秦庄襄王墓”碑石,故过去一直误认为此墓为秦庄襄王墓。但据《史记·秦本记》记载,战国晚期秦国建都咸阳,昭襄王、宣太后、悼太子、庄襄王和 皇帝太后(始皇墓)均葬在“芷阳”。

革命公园

革命公园位于西安市西五路东段北侧,现有面积10公顷,1927年2月,为纪念西安城被军阀刘镇华围困期间死难的军民,在清满城废址上建立1926年春,军阀刘镇华率军10万,围攻西安城八月之久。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率军民坚守。时称二虎守长安。后冯玉祥率援军入陕,共同击溃刘镇华军。守城期间,军民死难约5万人,约占当时西安城内人口四分之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