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辖县)

由网友(.我懂了╰╮)分享简介:黑玉县是4川省甘孜匿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4川省东北部,地处青匿低本向云贵低本的过渡戴。黑玉县东取新龙县交界,南取巴塘县、理塘县邻接,西隔金沙江取西匿贡觉、江达县相视,北取甘孜县,德格县接壤,总面积一零五九一平方私里。黑玉县属大陆季风低本性天气,境内有矿床一五九处,有紧、杉、柏、桦等植被,有家养动动物药材三零零种以上。[...

白玉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带。白玉县东与新龙县接壤,南与巴塘县、理塘县毗邻,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贡觉、江达县相望,北与甘孜县,德格县交界,总面积10591平方公里。白玉县属大陆季风高原性气候,境内有矿床159处,有松、杉、柏、桦等植被,有野生动植物药材300种以上。[1][2]截至2019年,白玉县辖3镇16乡,截至2021年末,全县总人口55056人。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15607万元。[3][4]

截至2021年,全县有小学18所,普通中学2所;有医院、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20个。[3]

东汉时期纳西族先民在四川境内建立——白狼国,其属地包括今天四川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等地区,后来隶属多次变化,直至1955年10月白玉县并入四川省。[5]白玉县内有白玉寺和白玉萨玛王朝遗址等景点。[6]

中文名

白玉县

著名景点

亚青寺、白玉寺、嘎多寺

火车站

甘孜站

GDP

137485万元(2018年)

行政区类别

县城

下辖地区

建设镇、金沙乡、绒盖乡等17个

电话区号

0836

地理位置

四川省西南部

人口

常住人口61242人(2018年)

县委书记

刘堰[7]

外文名

BaiyuCounty

气候条件

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

车牌代码

川V

行政代码

513331

所属地区

中国 四川

政府驻地

建设镇

邮政区码

627150

面积

10591平方公里

方言

藏语

县长

阿央邓珠[8]

历史沿革

背篓万里行 梦中的世外仙境 白玉

东汉时期纳西族先民在四川境内建立——白狼国,其属地包括今天四川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相邻。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白狼国曾是一个兴盛繁荣的国度,并和中原的大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

隋为附国所属婢药部落,曾慕义内附。

唐时隶属吐蕃;宋属岭国。

元初归附中央王朝,置“亦思马儿甘军民万户府”于沙马,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后渐为德格土司所辖。

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改土归流,置麻陇设治局,辖白玉一部分,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设武城县,三岩委员,辖白玉盖玉区部分,同年改置白玉州。

民国二年(1913年)改称白玉县,隶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七年(1918年)被藏军占领后划属西藏,历时14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归属西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西康省,1955年10月白玉县并入四川省。[9]

2004年,白玉县辖1个镇、16个乡

2018年12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撤销盖玉乡,设立盖玉镇,以原盖玉乡的行政区域为盖玉镇的行政区域;撤销河坡乡,设立河坡镇,以原河坡乡的行政区域为河坡镇的行政区域。[10]

行政区划

至2018年底,白玉县辖3镇、14乡共156个村:建设镇、金沙乡、绒盖乡、章都乡、麻绒乡、河坡镇、热加乡、登龙乡、赠科乡、阿察乡、麻邛乡、辽西乡、纳塔乡、安孜乡、盖玉镇、沙马乡、山岩乡。[11]

人口民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白玉县总人口42013人。

藏族是白玉县的主体民族,占该县总人口的94.8%,其它民族有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户籍人口:2018年末,全县总人口56930人,比去年增加37人,增长0.07%,其中农业人口52302人,占总人口的91.9%,非农业人口4628人,占总人口的8.1%。全县总人口中藏族55789人,占98%;汉族1046人,占1.8%;彝族46人,占0.08%;其它民族49人,占0.09%。

常住人口:2018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1242人,比去年增加257人,城镇人口12227人,比去年增加91人,增长0.7%,乡村人口49015人,比去年增加166人,同比增长0.34%,城镇化率达到19.97%,增长0.07%。[12]

地理环境

白玉县位于中国西南,四川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白玉县带,属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上游东岸。位于东经98°36′至99°56′与北纬30°22′至31°40′之间。[13]

白玉县东与新龙县接壤,南与巴塘县、理塘县毗邻,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贡觉、江达县相望,北与甘孜县,德格县交界。东西跨越128.8公里,南北纵横143.4公里,幅员面积10591平方公里。

气候

白玉县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属大陆季风高原性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2.3℃,1月均温-1.6℃,7月均温15.8℃,年降水量600毫米,无霜期156天,年均日照时数2133.6小时。

地形地貌

白玉县地处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全境属沙鲁里山地段。南与巴塘县接壤之麻贡嘎山峰海拔5725米,最低处山岩乡金沙江河谷海拔2640米。县境东部为山原地貌,西部及南端为高山峡谷,东北部为浅切割山原及丘原。多宽谷价地及平坝。

水文

白玉县境西金沙江自北向南流,隔江与西藏相望。东岸纳偶、赠曲、降曲三水注入。金沙江在县境流程181公里,三条一级支流偶曲、昌曲、降曲,一条二级支流登曲,纵横全境,河道总长3608.7公里,流域面积9529平方公里。平均河流密度0.348公里/平方公里。径流总量36.37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2008年,白玉县总面积10591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1233.4万亩,可利用率达94.3%。

矿产资源

至2011年底,白玉县已查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矿床159处,其中超大型2处,大型20处

生物资源

至2011年底,白玉县的植被以松、杉、柏、桦等树为主。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1种,此外,还蕴藏着松茸、羊肚菌、猴头菌、灵芝菌、白菌、食用香菇、黑木耳等丰富的林产品资源,有贝母、黄芪、秦艽、川乌、黄芩等名优野生动植物药材300种以上。

水能资源

白玉县河流众多,人均占有地表流量10.62万立方米。且水流急、落差大,约为10米公里,水能蕴藏量124万千瓦。有高山湖泊110多个,水域面积1318公顷,总积水量2.5亿立方米。

政治

县委书记:刘堰[14]

县委副书记:阿央邓珠、徐顺发、根秋泽仁[7]

政府领导

县长:阿央邓珠

副县长:郑科、马春林、郑宁、罗莉萍、约来、刘志刚、泽仁、益西彭措[8]

政协领导

主席:罗吾降村[15]

副主席:万晓蓉(女)、纳苦、泽登、益呷[15]

经济

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7485万元,同比增长7.8%(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885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9419万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30181万元,增长7.9%。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6%、65.1%和19.3%,分别拉动GDP增长为1.2、5.1、1.5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28.8:48.9:22.3调整为27.5:50.5:22,一、三产业比重下降1.3%、0.3%,二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22450元,增长9.95%。[12]

第一产业

2018年,全县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密切关注民生生活,积极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0002万元,增长5.2%;农作物播种面积60670亩,下降1.1%。其中:主粮播种面积完成50700亩,粮食产量完成10006吨,减少603吨,下降6%。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为197公斤。

2018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90910头(只、匹),下降4.3%。其中:大牲畜存栏194733头(匹),减少4825头(匹),下降2.5 %。各类牲畜总增率24%;出栏率为27%;商品率为17.5%。

2018年义务植树13.8万株;2018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12]

第二产业

2018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090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1%(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186万元,下降0.3%,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0.7%;规模以下企业完成增加值4720万元,增长60.7%,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3%。

2018年主要产品产量:发电量完成8375万度,比上年同期减少1467万度,同比下降14.9%;铜含量615.05吨,同比下降76%;铅金5409吨,同比下降45.3%;锌金属含量11344吨,同比下降47%。[12]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

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250529万元,增长54.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0029万元,增长30.6%。

批发零售贸易业

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67万元,比去年增加4047万元,增长11.8%。

财政、金融业

2018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88万元,比去年增加1479万元,同比增长1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9416万元,比去年增长42942万元,增长27.4%。

2018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3249万元,增长13.7%,住户存款56033万元,增长4.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4225万元,下降3.2%。

社会事业

2018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小学17所,小学在校学生6703人,小学专任教师343人。普通中学1所,中学在校学生1093人,中学专任教师118人。[12]

医疗卫生

2018年全县有医院、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179个,床位数459张,技术人员256人。

2018年全县广播覆盖率达到98.07%,全县电视覆盖率达到98.07%。[12]

文化事业

2017年,全县广播覆盖率达到98.07%,全县电视覆盖率达到98.07%。[16]

民生保障

2018年全部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3639人,增加230人,全部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职工工资总额26595万元,增长13%,月人均工资为6190元,增长5%,年平均74289元,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38元,增长8.6%;全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3元,增长10.9%。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3869人,增长31.15%;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101人,增加8.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5232人,比去年增加455人,增长9.52%;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2521人,增长0.28%;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9人,比上年下降43.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005人,比上年下降9.3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有46687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3656人,比去年增加436人,增长22.65%。[12]

安全生产

2018年,全县未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12]

基础建设

2011年白玉县新建水利灌溉工程2处,新增灌面20公顷;新建人口安全饮水工程26处,解决7606人的饮水难题;完成城市供排水管网铺设20公里,新建城区第二水厂,日新增供水3000吨;新建乡村垃圾处理点17个

邮电通信

2018年邮电业务收入1818.16万元,增长15.2%。移动通讯快速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7300户。全年互联网用户达到6200户,增长16.1%,。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着力打造文化艺术和旅游精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努力提高白玉知名度。全县实现旅游收入4.002亿元,增长33.4%。旅游人数40.02万人,增长33.1%。[12]

旅游景点

白玉县境内主要景点有白玉寺、亚青寺、嘎拖寺、滴水岩等。

白玉寺

位于县城西南的白玉寺。背靠石山,面对俄科河建于1857年,迄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是青川甘边界地区规模宏大,影响很广的宁玛派寺院。经过重建,大经堂、灵塔殿、讲经院、禅修房、僧舍等建筑数以千计,占地近千亩。白玉寺系四川省白玉大寺子寺,“白玉”为其母寺名而得名。

嘎拖寺

嘎拖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六大寺院之一,是中国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寺院之一。其中敏珠林寺与嘎拖寺最为著名。“嘎拖”为藏语译音,意为嘎字上面。传说建寺挖到一巨石,石上有天然生成的藏文“嘎”字,寺庙建于此上,故名嘎拖寺。

察青松多白唇鹿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白玉县境内,是以保护白唇鹿、金钱豹、金雕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甘孜州白玉县阳麻绒乡境内。1995年建立。面积502平方公里。区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3种、省重点保护动物4种。

滴水岩

  位于四川省白玉县建设镇扎盘村境内,颇具神姿仙态,举目仰望,绝壁凌云,一道瀑布从悬崖上挂下,宛如一条白龙抖动着浑身水珠,飞坠入潭。

交通情况

2018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90.38公里,下降11.2%。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9939万吨公里;完成客运周转量2722万人公里。[12]

民族风情

树葬

走入盖玉乡,可以看到三河交汇处岸边的树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小木箱。木箱顺着树干捆绑着,长短在50至80厘米,形状各异,却都封了口。有的一棵树上挂着四五个木箱,有的只有一二个,形似养蜂人搭建的蜂巢。不可思议的是,这竟是此处独有的习俗——树葬。

原始部落

白玉县至今仍存在若干以男性血缘为纽带的大小团体——“山岩原始父系部落”。山岩,藏语意为“地势险恶”。

饮食

白玉县以川菜、面食和藏餐为主,藏餐多为酥油茶、清茶、糌粑、青稞酒、酸奶子等等。

相关传说

白玉的传说

白玉,系藏语的译音,白——吉祥盛德,玉——地域或地方。相传该地是如来佛和观世音菩萨传授无上密咒大法之圣地;其四周地形组成吉祥的图案,系吉祥盛德之处所,故以“吉祥盛德之地”为其命名“白玉”。

安章寺的传说

县麻邛乡境内有座佛教寺院叫安章寺,意为“齐全寺”。

扎盘的传说

白玉县建设有个名叫“扎盘”的村庄,意为“撒头发之地”。

说唐代文成公主入藏与藏王松赞干布合婚时,路经此地。公主见当了气候温和,风景秀丽,引人入胜,决定在此安营扎寨,休息几日,以恢复长途旅行之疲劳。公主在小溪边梳洗完毕,梳子上落下不少头发,她捡起梳落的头发沉思良久后,让侍女将头发撒在山谷草坝之中。自此这一地区便得名“扎盘”,即文成公主撒头发之。

名优特产

牦牛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草食性反刍家畜。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牦牛全身都是宝,白玉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等。

大黄

蓼科多年年生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之统称,白玉县大黄的根茎肥大粗状,有苦味。以根入药,为常用泻下药。

松茸

松茸是一种珍贵的真菌,学名叫松口蘑,别名有大花菌、松菌、剥皮菌等多种。松茸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PP等元素,味道鲜美可口,具有药用价值。

自然灾害

2018年5月1日14时20分,白玉县发生3.1级地震。[17]

2019年01月05日20时37分,在白玉县(北纬30.65度,东经99.60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1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