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宝(香港东亚银行主席)

由网友(你的情话敷衍)分享简介:李国宝(一九三九年三月一三日-),出熟于正在英国伦敦,本籍中国广东鹤山,结业于剑桥大教,建读法令以及经济,获硕士教位,是喷鼻港“李氏野族”的成员之1,现任喷鼻港东亚银行主席,喷鼻港行政集会成员,喷鼻港立法会金融界代表议员,喷鼻港大教副校监。二零二二年三月,李国宝以九五亿元国民币财富位列《二零二二野大业大酒·胡润寰球富豪榜》第二三七八...

李国宝(1939年3月13日-),出生于在英国伦敦,祖籍中国广东鹤山,毕业于剑桥大学,修读法律和经济,获硕士学位,是香港“李氏家族”的成员之一,现任香港东亚银行主席,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立法会金融界代表议员,香港大学副校监。

港股百科 香港规模最大的华资银行东亚银行

2022年3月,李国宝以9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378名。[1]

中文名

李国宝

性别

国籍

中国

职业

银行家

出生地

英国

毕业院校

剑桥大学

职务

香港东亚银行主席

出生日期

1939年3月13日

主要荣誉

位列《2022年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378名[1]

人物关系

李潘金翠(太太)

人物经历

剑桥大学文学硕士(经济及法律)剑桥大学文学硕士(经济及法律)

香港电脑学会院士香港电脑学会院士

剑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剑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华威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华威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岭南学院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岭南学院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美国康涅狄格洲Trinity College 荣誉文学博士美国康涅狄格洲Trinity College荣誉文学博士

龙比亚大学荣誉工商管理博士龙比亚大学荣誉工商管理博士

帝国理工学院荣誉理学博士帝国理工学院荣誉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69年,回香港,进入东亚银行任职,为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率先开展银行电脑化,推动业务发展。

1981年,他出任东亚银行行政总裁兼总经理,并且凭着早已建立的海外庞大网络,并实行多元化经营,使银行业务不断拓展,从而使东亚银行在逆境中反而日趋兴旺。

80年代后,业务发展迅速。在香港,他先后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5至1997)、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1985至1990)、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1993至1995)、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委员(1982至1985)。

1992年,被聘为香港事务顾问。

1995年,李国宝出任了东亚银行副主席。

1997年,被委任为主席兼任行政总裁。

2005年,被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成员。

2019年5月23日,东亚银行宣布,李国宝将于2019年7月调任执行主席职务。[2]

李国宝是招商局中国基金、中国海外发展、中远太平洋、道琼斯、粤海投资、香港中华煤气、香港上海大酒店、香港银行同业结算、香港按揭证券、电讯盈科、香港生力啤酒厂、SCMP集团及维他奶国际集团等有限公司的董事。

社会任职

李国宝担任不少公职及商业职务,他是英国银行学会资深会士、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香港银行学会资深会员、澳洲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

李国宝是AsiaSociety International Council及Asia Business Council信托委员会委员,以及Capital magazine、Carlos P.Romulo Foundation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国际顾问委员会、Hospitalfor Special Surgery、Lafarge、Scripps International Network及Sirocco Aerospace International SAE等国际咨议或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李国宝担任香港华商银行公会有限公司主席、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理事会及执行委员会主席、香港大学副校监、香港大学学生会经济及工商管理学会名誉顾问、香港中文大学善衡学院咨议委员会成员、圣雅各福群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香港红十字会顾问团成员、圣约瑟书院基金有限公司主席、国际商会——“中国香港区会名誉顾问”、“中国香港(地区)商会第一荣誉主席”、香港上市公司商会名誉会长、香港银行学会议会副会长、剑桥之友香港有限公司执行委员会主席、法国INSEAD东亚区校董会主席、EdelmanAsia-Pacific的非执行主席以及Metrobank资深顾问等职务。

荣誉记录

1975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表彰。

1985年,被《The Asian Banker》杂志选为当年“亚洲银行家”。

1994年,获颁授深圳市首批“荣誉市民”称号。

2001年,获得特首颁授“香港特区金紫荆星章”。

2004年,因在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中的杰出贡献而获得法国总统希拉克颁发“法国荣誉军官级勋章”。

2005年,获英女皇颁授“一般爵士勋章”及日本政府颁发的“旭日中绶章”。

2006年,获得星岛报业集团颁发“2005年度金融组别杰出领袖奖”及获颁DHL/南华早报香港商业奖之“商业成就奖”,以及意大利政府颁发“大官员仁惠之星勋章”。

2007年,获香港政府颁授“香港特区大紫荆勋章”及比利时政府颁授“Officierde L'Ordre de la Couronne勋章”。

财富排名

2020年2月26日,李国宝家族以11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891位。

2022年3月,李国宝以9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378名。[1]

人物观点

在政治上,李国宝采取“多做少说”的低调做法,他说:“你不能仅仅靠用嘴说,就什么都办得到”。他还发现通过幕后运作的独特效用,即最好直接同决策者对话。

为了听取更真实意见,作出正确判断,他还有一个保持中立的习惯。“我发现,如果人们知道了你的政治观点,他们就不会跟你说那么多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你的立场。”他说,“但是,如果你保持低调,表现中立,处理事务从事实出发不是从派别出发,就更有效果。”

和大刀阔斧改革银行经营不同,李国宝对政治改革大多抱有审慎的态度。“不要为了改革而改革。”他说,“如果要改变,应该逐渐而审慎地进行,不能因此而冒险毁掉我们辛辛苦苦奋斗来的成果。”

人物争议

涉案

因卷入美国道琼斯内幕交易案,香港东亚银行主席兼CEO李国宝辞去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一职。[3]这个案件引发了对李国宝“有罪”、“无罪”的争论。

和解协议成辞职导火索

道琼斯内幕交易案2007年曝光以来,李国宝一直坚称清白,而春节后他却宣布辞职,最直接导火索就是春节前夕的和解协议。

2008年2月5日,美国证监会(SEC)在20447号公告中称,已经与涉嫌利用内幕消息在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案件中获利的梁启雄(香港万众电话创办人)、王勤竞(梁启雄的女婿)以及李国宝达成和解协议。

SEC对李国宝的指控完全是基于“有罪推定”,这种做法与美国法律的“无罪推定”精神相违背,这也正是为什么自从2007年5月份道琼斯内幕交易案曝光之后,李国宝一再坚称自己的清白,并决定与SEC抗辩到底。

但与SEC的突然和解,说明李国宝态度在半年内发生了逆转,这在香港政经界掀起巨浪,外界开始普遍关注李国宝妥协的真正原因,他是否自认有罪?与SEC之间有何特别约定?

香港众多法人团体及一些传媒认为李国宝的和解意味着认罪。部分团体负责人高呼李国宝的诚信已受质疑,应辞去行政会议成员职务,并要求特首曾荫权就事件表明立场,同时要求金管局跟进调查案件。

消息人士透露,正是媒体的这种解读,令李国宝感觉到颇大的压力,为避免事态影响到政府公信力,他才决意辞职——因为受制于美国方面的和解约定,他在和解后不能再向外界吐露整个和解的条款和内容,这使得他对于香港传媒的“指控”根本无力抗辩。

舆论“穷追猛打”

李国宝虽然辞去行政会议成员一职,但事情可能还未结束,他在其他机构的职位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港交所独立董事、香港著名的股市评论员戴维·迈克尔·韦伯(David M. Webb)已经发文要求金管局应该继续根据银行业指引,确认李国宝是否是一家香港银行合乎资格的主席及CEO人选。同时,他还兼任10家其他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这些职位或许都将受到影响。

韦伯在早前给《第一财经日报》发来的评论中,很尖锐地指出,虽然李国宝并没有承认或是否认罪行,但是如果他对自己有十足的信心,就应该战斗到底,以证清白。而在当前情况下,李国宝应该辞职,否则会令政府的诚信受损。

2008年2月15日,在东亚银行2007年年报记者会上,李国宝被媒体围得水泄不通,大家要求他给出一个解释。“根据我与SEC达成的和解协议,我不得就此发表任何评论,应该保持沉默。”李国宝拒绝了大家想要窥探“特别约定”的念头。

对于选择和解的原因,李国宝倒是回答得很干脆。他表示,决定选择和解,是两难的决定,他个人其实可以选择抗辩,但是有关司法程序可能会拖延七至十年,考虑到家人、银行业务、社会公职等多项因素,他决定接受和解。

李国宝的缄默并不被外界认可,次日各大媒体均继续大篇幅报道该事件,继续认定其“有罪”。有感于各方压力,李国宝向曾荫权递交了辞职信,要求辞去行政会议成员一职。他在当天所公布的个人声明中称,根据他与SEC的协议,必须就此事保持缄默,因此不能向公众及传媒提出的问题作任何回应及解释,而这将“令行政长官及行政会议添上多一重无形压力,对他们绝不公平,为顾全大局,经慎重考虑下,作出这个艰难而沉重的决定”。[4]

人物轶事

李国宝是李福树的长子。因为出生几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所以,在他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全家就从伦敦回到了香港。

和那个时期的很多人一样,李国宝的童年是在战火与动荡中度过。日本占领香港后,李国宝随父母到了澳门,并在那里上幼儿园。直到战争结束才回香港,进入圣保罗书院读书。期间,李福树为了完成因战争耽误的学业,曾专门返回英国攻读特许会计师专业,李国宝和兄弟姐妹们则由母亲李胡紫霞悉心照料。

李国宝15岁时,李国宝被送到英国去就读寄宿学校。他也因此成为入读专以培养精英而著称的渥屏咸学校(UppinghamSchool)的首位中国人。那时,他不但要学习英文,还要学习中文。母亲则专门为他请了一位中文辅导老师。父亲希望为他设计一个更有前途,也更符合实际的人生。因此,当李国宝计划继续深造时,父亲却鼓励他务必要学习会计。

在父亲的不断催促下,李国宝进入到著名的会计师行——库伯兄弟会计师行(Cooper Brothers)学习会计。并在那里整整度过一年的时间。那一年里,李国宝虽然勤力,也学到不少知识,却没有感觉到什么乐趣。他回忆说,那些工作基本上可分成两类:或者是审核一栏栏简单无聊的图表数据,或者是干些繁重乏味的体力工作,例如将发送给公司客户的大量账簿和成捆的信件搬到邮政局。

不过那段时间的工作事实上为他带来了不少的好处。比如,学习到了审计核数的知识、撰写报告的技能以及办公室的行为准则;比如,因为被派到许多公司进行项目审计的机会,而结识了许多商界人士。这些,都无疑为他日后在东亚银行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但当时的李国宝恐怕没有想到这么多。到了年底的时候,他还是决定再向父亲争取,会计这一行并不合适自己,而且向父亲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下一步安排:打算继续研习数学并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

他的努力说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父亲的期望,但并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信会计知识重要性的父亲依然要求他,至少要参加并通过特许会计师的中级考试,而且还提出一个比较诱人的奖励计划给他:如果通过考试,就赏他5000元英镑和一辆汽车。

特许会计师的中级考试将在11月举行,而剑桥大学10月份就要开学。既不想违背父亲愿望,又想得到甜头,还想坚持兴趣与理想的李国宝,最终决定要鱼和熊掌两者兼得,而且他找到了办法。

他首先到剑桥大学完成了注册,然后向学校请了几个星期的假,并把争取来的时间全部用在了特许会计师考试的准备上。几个星期的拼搏下来,他不但实现了自己的剑桥梦想,而且通过了会计师考试。至今,他依然还是英国及威尔斯特许会计师学会资深会员、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澳洲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

李国宝在剑桥大学攻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经济及法律)。很有意思的是,他还在学业之外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做得很好,很快乐,很有成就感。

同很多家族成员一样,李国宝有着很好的商业眼光与运作能力,剑桥大学则成为他施展这些特长的第一个平台。

在剑桥大学,每个学生都需要有一辆自行车,以便在分散的不同校区之间便捷地往来。因此,很多新生入学后都要买自行车,很多毕业生也要在离校前卖掉自己的自行车。而且,新生买车和毕业生卖车都是在校园之外进行。新生会直接到商店买车,毕业生的自行车也都是卖给二手商店,然后由商店涨价几倍后再转手卖出。多少年来,这种买卖都被剑桥大学的学生看成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但李国宝是那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人,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并下定决心要把握这个机会。

他很快积极行动起来,并且合理利用了他当时可以调动的一切有利资源。他用累计高达50%的分红权,将学院一位会修车的门房和自行车棚的管理人拉入到自己的旗下,合伙做起收旧车卖旧车的生意。他自己出资,并负责从即将离校的毕业生那里低价收购来旧自行车,然后将收来的自行车交给门房打理一翻、旧车变新车,最后再将翻新的自行车暂时存在学校自行车棚里。待新学年开始时,他就出去开展行销,将存放在车棚的自行车一辆接一辆卖给入校的新生,货如轮转,年仅21岁的李国宝就这样把生意经营得相当成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