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沂蒙集团(中国醋酸酯生产行业龙头企业)

由网友(别再丢下我了)分享简介:金沂蒙散团建立于一九七五年,前身是一九七三年筹修、一九七五年投产的临沭县化瘦厂。颠末三零多年的成长,金沂蒙散团由本先繁多的年产三零零零吨的小合成氨厂,成长成为领有总资产二七亿元的大型平易近营企业散团。企业具有年产醋酸酯类等无机化工产物八零多万吨、瘦料一零零多万吨的威力,是海内醋酸酯、无机醛类、复合瘦料、发酵醇类产物的闻名熟...

金沂蒙集团成立于1975年,前身是1973年筹建、1975年投产的临沭县化肥厂。经过30多年的发展,金沂蒙集团由原先单一的年产3000吨的小合成氨厂,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27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企业具备年产醋酸酯类等有机化工产品80多万吨、肥料100多万吨的能力,是国内醋酸酯、有机醛类、复合肥料、发酵醇类产品的著名生产供应商。主要产品有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醛、乙醛、丁烯醛、苯甘氨酸、邓钠盐、生态复合肥等。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AAA级信誉企业”、“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认证,入选“中国化工500强”、“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金沂蒙”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中文名

金沂蒙集团

总部地址

山东

公司口号

科技创新、质量为本、环保第一、诚信立业

创立地点

山东

产品服务

醋酸

总资产

6.2亿元

前身

临沭县化肥厂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人员规模

近2000人

成立日期

1975年

发展历程

山东金沂蒙醋酸乙酯产销动态

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鲁东南临沭县境内。它东接连云港市,西望沭河,五十公里半径内与临沂、连云港机场毗邻,百公里内与日照、岚山、连云港口相望;北靠兖石铁路,南邻陇海铁路,西有京沪、日东高速公路,327国道近在咫尺,是鲁、苏交界处的咽喉之地。

金沂蒙集团具有30多年历史。从1975年12月26日,其前身临沭县化肥厂第一桶氨水下线,到今天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生物化工、煤化工、生态肥料为三大主业,循环经济、水、电、汽为辅业,互为促进的发展格局;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县级小氮肥厂,发展成为蜚声国内外,排名全国化工行业500强、全国专用化学品企业第三名,并被命名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优秀诚信企业、山东AAA特级信誉企业,被国家海关列为保税工厂,拥有进出口自营权。

金沂蒙集团所在地——临沭县,面积103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5万人,改革开放之前经济欠发达,是长期戴“贫困县”帽子的农业小县。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县没有一家机械化生产的工厂。

1973年,“文革”后期,刚恢复的临沭县委为搞好全县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会同临沭县革委会,申请省、地批准建设氮肥厂,并得到批准。

为了早日建成临沭县化肥厂,县委组建了会战指挥部。各公社也纷纷伸出友谊之手,支援建设临沭县化肥厂。划拨土地、筹料、用工等各项工作更是顺利无阻。在建设过程中,全体参战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

1975年12月26日,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合成氨的临沭县化肥厂建成投产,揭开了全县现代工业生产的新篇章。

然而,时值计划经济年代,主管部门对企业“婆婆式”的管理,以及电力、煤炭计划供应不足,致使企业不得不在困境中艰苦跋涉。

根据可查资料,临沭县化肥厂投产的前10年,经常断料、停电。虽然1981年企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生产出了碳酸氢铵产品,并开发了煤渣砖、小炼焦等项目,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企业面临的困境。1984至1985年间,因化肥市场不景气,本县为保证乡镇企业用电,发展乡镇经济,曾要求化肥厂停产让电,甚至考虑关闭化肥厂。关键时刻,县委主要领导决定保化肥厂,工厂才没有被关闭。

1986年,国家对企业管理进行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同时,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参与企业决策;实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在此基础上,企业的管理模式又逐步向承包制过渡。

1985至1986年,企业与南京大学联合先后开发了“高效稀土微肥”项目和增塑剂项目。

1987年,计划开发硬酯酸项目,但因市场原因只上了第一工段烧碱。

这期间,由于老产品市场滞销,新项目效益不高,员工思想比较混乱。但改革没有因此停步,1987年9月,县委采取民主选举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果断改组了化肥厂领导班子,坚持推行厂长负责制。从而使企业稳步走上改革之路。而且,此后的技术改造项目也屡屡成功。1988年,多年来在困境中跋涉的临沭县化肥厂,破天荒地实现利润89万元。

临沭县化肥厂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的做法,也受到中共临沂地委的重视,把该厂的经验总结为“以肥养副,以副带肥,综合经营,快步发展”四句话,在全地区化工企业进行了推广。

利润使企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但已上新项目既没有地方资源优势,又不具备技术优势,还不足以扭转企业的困境。

1990年6月,为搞好企业改革,县委在临沭县化肥厂进行厂级干部选聘试点,任命张立省为临沭县化肥厂厂长。随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同样选拔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中层干部走上了管理岗位。

张立省厂长,是1975年第一批进厂的亦工亦农制工人。进厂后,他爱岗敬业、吃苦在前,先后担任组长、车间干部、供销科长、厂办主任、副厂长等职。经历了方方面面的磨炼,富有生产实践知识和管理经验。上任后,他决心不辜负工友的期望,以“说办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进行治厂。

治厂之道在于创新。从临沭县化肥厂到山东沭化集团,其企业管理工作,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不断完善的,特点是科学、精密、民主、人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创新。1997年6月,山东沭化集团领导班子经学习外地经验,确立了企业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母子公司制、集团化运作”等现代化的管理之路。即通过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等形式,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实现了资产由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同时,贯彻落实《公司法》,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协调落实“老三会”和“新三会”的职权关系,以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二)坚持人事制度改革。1990年后,企业打破了工人与干部的界限,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唯贤是用,人尽其才”的管理办法,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让员工竞争上岗;并对在岗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年终考评,末位淘汰,形成合理的干部流动机制。

(三)分配制度有所创新。从山东沭化集团发展到山东金沂蒙集团后,集团将工资分配与用人机制配套,使员工淡化工资意识,强化“收入靠奉献”的观念。对中层以上干部,按照“德、能、勤、绩”定薪,实行按岗招聘,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得分配制度;生产一线工人实行产量、质量、成本、效益、安全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机制;营销人员实行基本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多销多提成,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科研人员实行项目负责制,工资按基本工资加专项奖励的办法,等。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除了管理体制、用人和分配机制创新之外,金沂蒙集团及其前身沭化集团在成本、质量、设备、工艺、技术、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也以人为本,求实务真、科学严密、一丝不苟。自临沭县化肥厂建成投产至山东金沂蒙集团改制完成,企业先后制订、完善了数百项管理制度,行文超过100万字。这些制度的出台实施,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等过程的有效运行。

兴厂之策在于科技创新。1992年,企业科研人员开发的SL-1型造纸蒸煮助剂,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企业又开发了酒精氧化法醋酸项目,获山东省星火科技二等奖。1994年,建成了年产2万吨甲醛生产线和年产5000吨的醋酸乙酯生产线。从此,企业几乎每年都有新项目。

为搞好产品开发,企业成立了科技进步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企业科研开发机构——临沂市化工设计院和化工研究所,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河北轻工学院、山东轻工学院等十几家院校和科研单位,联手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产品。并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企业常年技术顾问。逐步形成了科研、设计、中试、应用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构思一代的良性技术开发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坚持以引进先进设备和吸收先进技术并举,相辅相成。每年派出近百人次到国内外先进企业“取经”,并聘请专家到公司进行授课、解惑、指导。2001年,企业完成了连续脱氯复合肥(NPK)生产技术研究、非高分子固体酸催化酯化加盐萃取精馏生产醋酸乙酯、乙酸正丁酯及新型高效、低毒的三氟甲基水杨酸的研制等创新技术计划项目,投入生产。总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在精细化工、有机原料等领域的部分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70%,新产品利润占企业总利润的80%以上。

在搞好产品开发的同时,金沂蒙集团在技术改造中。先后完成了造气油压微机自控、合成离子膜提氢、稀酸提浓、电解银催化剂、吹风气回收、脱硫、碳化改造、废糟制沼气、乙醇脱氢歧化法生产醋酸乙酯等数百项技改项目,使产品质量提高,成本下降,增强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高科技投入、严把质量关。金沂蒙人“以一流的质量树立品牌,以先进的技术发展名牌,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名牌,以扩大规模壮大名牌”为战略指导思想,将其融入生产一线、管理和销售的各个环节。特别是醋酸乙酯产品,以优良的品质抢占了国内外市场,赢得了良好信誉。复合肥、复混肥、醋酸乙酯等产品也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质量免检”、“山东名牌产品”等称号。金沂蒙牌醋酸乙酯、“沭丰”牌复合肥已被评为“中国化工行业卓越品牌”。

科学的企业管理手段和用科技进行产品改造,是金沂蒙集团实现腾飞的两个翅膀。它不但为企业创造了利润,树立了形象,而且也为企业建立健全了科研体制,培养提高了员工素质,为企业未来更大的发展积累了管理经验,储备了人力资源。

金沂蒙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有三种做法值得肯定:一是外联,即和高等院校或国家科研单位联手搞项目开发和技术进步;二是外引,引进人才,建立企业自己的科研机构开发新产品;三是内培,选送人才到院校深造,培养自己的技术能手、管理尖兵。

实践证明,上述举措是正确的。以外联为例,企业与清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院校已经先后联手开发了四大系列二十多项新技术、二十多个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

时交二十世纪末,在全国进行深化改革的形势推动下,金沂蒙集团在不断开发新项目的同时,还抢抓机遇实行资本扩张,扩大企业规模。

2000年3月,金沂蒙集团租赁经营了赣榆县磷肥厂高效肥生产线,成立赣榆复合肥厂。此后,企业逐步迈入了资本运营的道路。

2001年1月,经山东体改委批准,沭化集团更名为山东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的更名,也是股份制改造的开始,2001年9月,县国资局将山东金沂蒙集团90%的国有股份转让给员工,2003年2月,县国资局决定将剩余的10%国有股全部退出,国有股权代表退出企业,实现了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转变。2003年9月,山东金沂蒙集团先后在几个下属车间、分厂(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按《公司法》规定,召开了首届股东大会,选出了董事会、董事长、监事会、监事会主席,聘任了经理层,建立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其后,集团对下属的二级企业相继进行了改制,成立了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法人单位群体。

近几年来,金沂蒙集团不断加大投资和技改力度,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培育具有金沂蒙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得到了快速、稳定、持续发展。集团负责起草制定了《工业乙酸乙酯》、《工业乙酸丁酯》及《工业乙酸酯类试验方法》三项国家标准。2007年,集团研发的“重要农药、医药中间体绿色化工生产技术集成项目”和“含氟系列活性物质中试及工业化研究”项目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技术进步一等奖。集团已经建成的六万吨正丁醇项目和正在实施的十五万吨醋酐一期工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金沂蒙集团

金沂蒙集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品牌兴企和人才兴企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强化企业管理。重点发展以醋酐系列产品为主煤化工,以正丁醇等发酵醇为主的生物化工,以复合肥为主的生态肥料等主导产业链,带动发展精细医药化工、有机化工产业等优势产业,发挥公用工程水、电、汽配套齐全的优势,构建和谐企业,打造百年金沂蒙。发展战略

企业坚持“科技创新、质量为本、环保第一、诚信立业”的经营理念,并坚持“说办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以上水平、上台阶、上档次、增效益为主攻方向,以大规模的产品开发、建设现代管理制度为主要手段,优化增量,激活存量,不断发挥优势,追求集团整体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经济素质和效益稳步提高。2004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2%和76%。由于成绩突出,企业多次荣获化工部、省、市奖励,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化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民营化工明星企业。企业入选中国化工500强、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在全国专用化学品企业50强中位列第三。企业被确定为A级生产企业。

企业始终坚持以“科技兴企”为总抓手,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复合肥、醋酸乙酯产品获山东名牌。“金沂蒙”牌醋酸乙酯、“沭丰”牌复合肥被评为“中国化工行业卓越品牌”。

2005年1-5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6624万元,同比增长44%,完成销售产值(现价)49836万元,同比增长66%,累计实现利税3652万元,同比增加1164万元。

发展方向

今后,公司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基础化工为依托,向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化工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延伸,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发挥管理优势、水电气等基础资源优势,实施骨干带动战略,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振兴临沭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公司业务

金沂蒙集团

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 (原山东沭化集团)是一家拥有资产27亿元,员工近2000人的民营企业集团,产品涉及集化工、轻工、电子、医药中间体、食品加工等行业,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产品六大系列二十余个产品,主要产品有:醋酸、醋酸乙酯、酒精、甲醇、甲醛、乙醛、醋酸丁酯、NPK、乙二醛、丁烯醛、邓钠盐、三氟甲基水杨酸等。金沂蒙集团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技术开发中心,是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全国醋酸酯生产行业龙头企业。企业研发的“重要农药、医药中间体的绿色化工生产技术集成”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含氟系列活性物质中试及工业化研究”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企业负责起草了《工业乙酸乙酯》、《工业乙酸丁酯》及《工业乙酸酯类试验方法》三项国家标准。“金沂蒙”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金沂蒙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的良性互动。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企业初步形成生物化工、有机化工、生态肥业三大主导产业链,并带动了其他副业的发展,水、电、汽等辅助设施得到配套良性发展,形成了主业、辅业、副业高度耦合、互惠互生、协调发展的产品体系,使资源、产品、废物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建立起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的化工生态工业体系。

今后,集团将以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技术、品牌和人才为支撑,构建和谐企业,打造百年金沂蒙。重点发展以醋酐系列产品为主的有机化工、以正丁醇等发酵醇系列产品为主的生物化工、以复合肥为主的生态肥料为主导产业链,成为中国有机复合肥第一品牌、中国优质正丁醇生产企业、国际醋酸酯著名生产供应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