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金沙江的支流)

由网友(你看着伤)分享简介:俗砻江,又名若火、挨冲江、小金沙江,[一]是中国4川省西部河道,为少江上游金沙江的主流。俗砻江起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推山南麓,至4川省攀枝花市倮因注进金沙江(少江),为竖断山区北南向的首要河系之1。俗砻江齐少一 五七一公里,流域地跨4川、青海、云南3省二九个县市,因此匿、汉、彝为主的多平易近族地域。流域内火质丰沛,落好散中,火...

雅砻江,又名若水、打冲江、小金沙江,[1]是中国四川省西部河流,为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

雅砻江 万里长江上游 金沙江的支流

雅砻江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至四川省攀枝花市倮果注入金沙江(长江),为横断山区北南向的主要河系之一。雅砻江全长1 571千米,流域地跨四川、青海、云南三省29个县市,是以藏、汉、彝为主的多民族地区。

流域内水量丰沛,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大,为中国水电“富矿”之一,进入1990年代后逐步开发,并引起诸多争议。

所属国家

中国

河长

1571公里

流量

600亿m³

落差

3830米

流经地区

四川、青海两省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南麓

中文名

雅砻江

藏语名称

尼雅曲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1月1日-12月31日)[4]

地理位置

四川省西部

别称

小金沙江、若水、打冲江[2]

所属水系

金沙江

主要支流

鲜水河、理塘河、安宁河

流域面积

13.6万平方公里[3]

外文名

Ya-lung River

特点

水量丰沛、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大

森林面积

2893.5万亩

综合概况

雅砻(lóng)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又名若水、打冲江、小金沙江,藏语称尼雅曲,意为多鱼之水。[5]雅砻江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系尼彦纳克山与冬拉冈岭之间,洁白的冰雪融水,集成涓涓细流,成为它的上源“扎曲”。在石渠县附近进入四川时,才正式被称为雅砻江。雅砻江干流总长约1500公里[6],在尼坎多以下流入四川后,基本南流,通过省内面积最大,海拔最高,气温最低的石渠县,来到曾是红军长征时二、四方面军会师之地甘孜县,然后在连绵不断的峡谷中咆哮,怒吼着,以势不可挡的气概,向南穿过以黄金产地闻高的新龙县:饱览了雅江县箭杆山雄伟壮丽的景色之后飞驰过四川第一高峰?海拔7566米高的贡嗄山,来到盛产良木的木里县白碉附近,环绕着锦屏山绕了个一百多度的大急弯,形成著名的雅砻江大河湾。在大河湾口处,它经过当年红军长征进入彝区刘伯承将军与古基首领小约达歃血为盟的冕宁县,又勇敢地挤过锦屏山和牦牛山勒成的峡谷,一泻千里。越过钢城攀枝花市,投入金沙江的怀抱。雅砻江在四川境内全长达1375公里。雅砻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东西宽100~200公里,南北长900余公里,形状狭长,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在四川境内的部分是11.63万平方公里。

流域内地势北、东、西三面是海拔4500~5500m米的高山及高原,南面是海拔1000~1500米的峡谷,按地貌特征划分,甘孜以上可称上游、甘孜至大河湾为中游、大河湾以下为下流。[1]中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河流之一。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经青海流入四川,于攀枝花市三堆子入金沙江。石渠以上为石渠河,流经丘状高原地区,河床宽浅,水流漫散。石渠以下称雅砻江,由于山原地貌逐渐进入高山峡谷地带,为横断山区北南向的主要河系之一。全长1 571千米,四川境内1 357千米,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1860立方米每秒。

气候特点

雅砻江流域的气候,主要受高空西风大气环流及西南季风的影响,又因地形高差与南北纬度变化大,形成平面变化和垂直变化都大的特点,造成流域内十分复杂的气候条件,北部高原为干冷的大陆性气候,寒冷干燥,云雾少,日照强,冬天漫长,四季不明显,干湿两季分明,大部分地区全年均可降雪,年平均气温0℃左右,极端气温-35℃以下;流域中部和南部为干湿分明的亚热带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同一地区山上阴湿多雨而气温低,河谷晴干少雨而气温高,气温则随高度递减。可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主要支流

雅砻江有众多的支流,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 流有290条,其中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51条,大于或接近一万平方公里的主要支流有鲜水河、理塘河、卧落河、安宁河等,其中左岸最大支流是安宁河,它发源于冕宁拖乌北部羊洛雪山牦牛山的菩萨冈。古代称为孙水,清代始名安宁河。它有东西两源,东源称柯别河,西源称中江河,在拖乌大桥汇合后才有安宁河之名。安宁河干流穿冕宁,越西昌,通德昌,过米易,在攀枝花市小得石以下大坪地附近流入雅砻江,全长326公里。

理塘河

理塘河(又名无量河、勒曲)是雅砻江一级支流,源于甘孜州理塘县西沙鲁里山中段雪山桠口,从木里县唐史乡流入州境,流经木里县东子、沙湾等13个乡,于盐源北部洼里乡欧家湾注入雅砻江。木里境内称木里河,卧落河入汇后称小金河。州内长242.3公里,水面平均宽66米,流域面积1.085万平方公里,落差1331米。主要支流有卧落河、羊奶河、陈昌沟、苦巴店沟、瓦厂河等。

理塘河属高山峡谷型河流,滩多流急,河床狭窄,水量较丰且稳定,主要是降水、少量融雪补给。理塘河出口多年平均流量290秒立方米,径流量50.86亿立方米。

卧落河

卧落河(又名盐井河)是理塘河的最大支流。源于盐源县柏林山西麓,由东北向西南穿越盐源盆地,于木里县下麦地乡注入理塘河。全长166.1公里,水面平均宽45米,州境内流域面积0.57万平方公里。在马鹿塘河汇口以上称大河里,梅雨以上称梅雨河,巫木河汇口以下称盐塘河,永宁河汇入后称卧落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25秒立方米,径流量27.97亿立方米,径流由降水补给。天然落差1210米。

孙水河

孙水河系雅砻江二级支流,属安宁河最大支流。源于昭觉县尼地乡老马阿木拖山,河道由南向北进,至喜德两河口转向西北,经喜德冕山又转向西行,于冕宁县泸沽镇汇入安宁河。河长95.2公里,水面宽80米,流域面积1617.5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424米。孙水河多年平均流量40.3秒立方米,径流量11.97亿立方米。

安宁河

安宁河为雅砻江下游段的最大支流,是凉山境内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它源于横断山脉小岭之阳糯雪山与菩萨岗,上游由苗冲河和北茎河在拖乌大桥汇合后称安宁河,流经冕宁、西昌、德昌3县市及攀枝花市的米易县,于米易县安宁乡湾滩汇入雅砻江。安宁河全长337公里,干流长303公里,凉山境内长222公里,流域面积9579平方公里,水面平均宽73米。

安宁河水量丰沛,径流主要是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时空变化规律同降水基本一致,其主要特征是: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深由北向南递减,出界处多年平均流量217秒立方米,径流量69.1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18条,其中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4条,即孙水河、海河、茨达河、锦川河。小于500平方公里、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14条。干支流多以直角交汇,形成典型的羽状水系。孙水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段,大桥至安宁桥为峡谷区,安宁桥至泸沽以宽谷为主间有盆地;孙水河至锦川河口为中游段,多为宽谷,谷宽为2~5公里,以西昌段为最宽,可达8~12公里,河床有浅滩沙洲;锦川河口以下为下游段,河谷宽窄相间,有少数间盆地。

安宁河流域形如条带,流域而积1.12万平方公里。冕宁大桥以上为上游,冕宁到德昌黄水塘附近为中游,黄水塘以下为下游。

安宁河谷素有“川西第二大平原”之称,[7]又被誉为川西南的“粮仓”。这里土地肥沃,热量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日照2000~26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20℃;年降雨量900~1400毫米;无霜期280~320天:适合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木的生长,它是开发建设粮食、糖料、烤烟、蚕桑、亚热带水果、早特蔬菜的重要商品生产基地。已列为2000年前全国国土开发建设的17个重点地区之一。

流域内现有耕地120多万亩,待垦耕地600万亩,使人平占有土地达到23.63亩,接近全省人均占有土地量的3倍。如果把这些待垦耕地开发出来,并修建水利设施配套,对四川的农业发展将有着重要意义。据专家测算:如上游大桥水库建成后保证该区的灌溉,就以现有耕地计算,每年可增产粮食190万吨;早特菜40万吨。

安宁河流域不仅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而且水源丰富。据预测,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34立方米/秒,天然落差1250米,适合开发水能资源。经规划拟定,上游可分6级开发,下游则为3级低坝开发方案。

雅砻江还是四川各大江河中最洁净的大江,泥沙最少,多年平均合沙量仅0.5公斤/立方米。终年保持着白、绿、碧、清的本色。

鲜水河

鲜水河为雅砻江左岸支流,古称鲜水、州江,鲜水河源于青海省达日县巴颜喀喇山南麓,北源称泥曲(泥柯河),流入四川省色达县境,在炉霍与南源达曲汇合后称鲜水河。再南流经道孚县至雅江县以北27公里的两河口处汇入雅砻江。该河长541公里,落差1340米,流域面积19338平方公里,河口流量202立方米/秒,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111万千瓦。

流域资源

雅砻江是金沙江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称多县巴颜喀拉山南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尼达坎多后进入四川省,至两河口以下大抵由北向南流,于攀枝花市果倮大桥下注入金沙江,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型河流。流域地势北、西、东三面高,向南倾斜,河源地区隔巴颜喀拉山脉与黄河流域为界,其余周边夹于金沙江与大渡河流域之间,呈狭长形,流域面积12.86万km。

雅砻江干流全长1571km,天然落差3870m,平均比降2.46‰。干流尼拖以上为上游,尼拖~理塘河口为中游,理塘河口以下为下游。上游呈高山及高原景观,河谷多为草原宽谷和少量浅丘峡谷,径流补给以冰雪为主;中下游为高原、高山峡谷河流,河宽100~150 m,在支流中有宽谷和盆地出现。支流呈树枝状均匀分布于干流两岸,流域面积在10000km以上的有鲜水河、理塘河和安宁河3条。

流域属川西高原气候区,降雨量在上游区为600~800 mm(河源为500~600 mm),中游区1000~1400mm,下游区900~1300 mm。雅砻江径流的一半由降水形成,其余为地下水和融雪(冰)补给,径流年际变化不大,丰沛而稳定,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890 m/s,年径流量596亿m。丰水期(6~10 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7%。雅砻江中下游处于川西和安宁河两大暴雨区内,为洪水主要来源地区,其洪水特性是峰高、量小、历时短。主汛期为6~9 月,大洪水多发生于7~8 月,与长江中下游洪水大体同步。流域上、中游地区含沙量较少,下游洼里至小得石区间是雅砻江流域主要产沙区,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4190万t。

流域内地质构造分属甘孜阿坝褶皱带、雅砻江褶皱带及康滇褶皱带,出露地层自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并有火成岩零星分布。干流梯级坝址岩层主要为花岗岩、砂岩、板岩、大理岩、玄武岩等。由于雅砻江河床急剧下切,构造强烈,岩石破碎,地震活动频繁,常产生规模较大的地质灾害。流域内地震基本烈度Ⅶ~Ⅷ度。

自然资源

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域内森林为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面积达1.93万km,木材蓄积量3.1亿m。矿产最富盛名的是攀西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储量7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伴生的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89%和94%。雅砻江为全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3840万kW,占长江流域总量的13.8%,技术可开发量达3466万kW。

流域涉及青海、四川、云南三省的25个县(市),91.5%的流域面积属四川省。2005年底,流域内总人口267.8万,其中城镇人口73.9万;地区生产总值245.5亿元;耕地面积301.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3.3万亩,粮食产量98.2万吨,牲畜199.1万头。雅砻江流域交通以公路为主,成昆铁路沿南部过境。

电力资源

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制约,流域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已、正开发电站总装机容量364万kW,仅占流域技术可开发量的13.8%;水资源利用设施缺乏,且老损严重,实际供水能力为18.7亿m,仅占流域水资源总量的3.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干流金河以下75km可季节性通航。此外,人类经济活动对流域环境扰动愈烈,水土流失加剧,水污染也呈恶化趋势,生态屏障功能减弱。

自然环境

四川西部是山的世界,大部分地区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峰。雅砻江就发育在这块奇异的土地上。造成它奔腾呼啸的性格。

雅砻江干流总长约1500公里,在尼坎多以下流入四川后,基本南流,通过省内面积最大,海拔最高,气温最低的石渠县,来到曾是红军长征时二、四方面军会师之地甘孜县,然后在连绵不断的峡谷中咆哮,怒吼着,以势不可挡的气概,向南穿过以黄金产地闻高的新龙县:饱览了雅江县箭杆山雄伟壮丽的景色之后飞驰过四川第一高峰——海拔7566米高的贡嗄山,来到盛产良木的木里县白碉附近,环绕着锦屏山绕了个一百多度的大急弯,形成著名的雅砻江大河湾。在大河湾口处,它经过当年红军长征进入彝 区刘伯承将军与古基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冕宁县,又勇敢地挤过锦屏山和牦牛山勒成的峡谷,一泻千里。越过钢城攀枝花市,投入金沙江的怀抱。雅砻江在四川境内全长达1375公里。

雅砻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东西宽100~200公里,南北长900余公里,形状狭长,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在四川境内的部分是11.63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地势北、东、西三面是海拔4500~5500m米的高山及高原,南面是海拔1000~1500米的峡谷,按地貌特征划分,甘孜以上可称上游、甘孜至大河湾为中游、大河湾以下为下流。

地形复杂

雅砻江流域内地形异常复杂,上游地面为波状起伏的浑圆山上及缓坡,河谷多为草原宽谷。在这里,江水较为平缓。在宽浅的河谷中悠悠缓行。江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照耀下,泛出五彩光斑。它的北岸,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石渠、色达、若尔盖丘状高原,呈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草原景观,每年5~10月,是放牧的大好季节,成群的牛羊,与白云辉映,一派宁静、和谐。但进入中游,地形切割越来越深,河谷越来越窄,江水也如飞箭离弦,狂奔乱跳,特别是在雅江以下,峭岩深谷紧密相间,峰顶谷底高差达两三千米、大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之势。江中,险滩连绵,礁石林立、浪花飞溅,滔声如雷。真可谓“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过了盐源金河,岸坡才较为平缓,江面也逐渐开阔起来。

地质特点

雅砻江流域涉及三个地质构造单元,上中游广大地区属甘孜阿坝褶皱带,分布巨厚的中上三叠系浅变质岩系,砂岩,板岩构成北西——南东向紧密褶皱,褶皱轴部及断层带中有少量二叠系灰岩分布,并有零星燕山期花岗岩出露。1967年6月8日,雅砻江右岸唐古栋地方,在三迭系西康群灰黑色泥质板岩与中厚层沙层“发生了切层大滑坡,滑动高差达1000米,面积竟有1.7平方公里,整个滑体约0.68亿立方米。因滑床很陡,仅5分钟大部分滑体潜入雅砻江,堆成一道天然坝,左岸达355米高,右岸175米高,使江水壅塞9天。当天然坝承受不住壅水的冲击而溃决时,高达40米的浪头狂涌而下,好在预报及时,加之沿江人烟稀少,未造成大的伤亡事故、下流干流及以西地区、属雅砻江折断带,为一系列北东向断层分割的断块。出露下古生界至上古生界碳酸盐岩类、浅变质岩及玄武岩等。下游东部安宁河地区,属康滇台背斜段的一部,主要由前震旦纪花岗片府岩及变质岩类构成背斜基廊,基本构造线为南北向,周围有部分志留泥盆纪砂板岩、石灰岩及侏罗系砂质岩。

强震地区

流域内有两个强震区,一个在上游道孚、炉霍、甘孜、新龙一带。1973年2月6日曾发生炉霍大地震;另一个在下游东部的安宁河谷一带,地震烈度高达10级。其余大部地区烈度为6~7。

自然资源

雅砻江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奇特的气候条件,形成雅砻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以水能、生物、矿产三大资源为最著称。

生物资源

四川林区的重点在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流域。三江流域育林地6914万亩,约占全省森林面积的68%,而雅砻江流域的森林资源是三江流域的首富,森林面积达2893.5万亩,约占三江流域森林面积的42%。森林蓄积量31356万立方米,占40%还多。雅砻江流域原始森林比重大,树种优良, 种源丰富。主要有云杉、冷杉、桦山杉、铁杉、油松、马尾松、高山桦、白桦等,特别是云杉和冷杉,树干挺拔笔直,一般高达50余米,胸径多在70~80厘米,它们有木质轻,纹理强,耐磨力强等优点,不仅是建筑、桥梁、船舶和车辆的用材,而且还是飞机、乐器,胶台板和制造纸张的特殊用材。

在雅砻江流域茫茫林海中,生活着许多珍贵动物,如大熊猫、小熊猫、白唇鹿、猞猁、牛羚、丹顶鹤等。林海中兼有大量的药用植物,著名的有虫草、雪莲花、贝母、当归、大黄、黄连、姜活等,是川西药用植物的宝库。名贵的鹿茸,麝香、熊胆、豹骨等,也有丰富来源。此外,雅砻江流域还盛产许多林产品,如核桃、花椒、苹果、梨、柑桔、生漆、板栗等。

矿产资源

雅砻江流域的矿产资源,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有钒钛磁铁矿、富铁矿、铅、锡、镍等有色和黑色金属;还有金、银、铂等贵重金属和锂、铍、铌、钡、铀等稀有金属。煤、水晶、大理石等矿藏,也有大量贮存。

雅砻江流域储量最多的是铁矿,仅从攀枝花到西昌,就有钒钛磁铁大矿床6处,矿藏规模巨大,矿体有的厚达200米以上,延深达数百米到千余米。而且矿区多分布在成昆线上,交通方便,均可大规模露采。盐源矿山梁子铁矿,是我省三大富铁矿区之一,道孚、理塘,新龙、冕宁、木里等地,是省内砂金、岩金的产地,石渠、冕宁、九龙等地还蕴藏着丰富的铜、锂、稀土、煤等矿藏。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将在现代化建设中起重大的促进作用。

水利资源

在雅砻江流域众多的资源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它丰富的水资源。

雅砻江滩多水急,水量丰沛,自然落差大。水资源十分丰富。雅砻江径流是由降雨,地下水和融雪水三部分组成;其中降雨为地下水和融雪水之和的一半。降水量上游一般为600~800毫米,中游为1000~1800毫米,其中东侧贡嘎山,小相岭山区可达1500~1700毫米。下游区为900~1300毫米。降雨,使雅砻江径流丰沛而稳定,年内年际间变化不大。估水期流量比较平稳。据小得石水文站18年水文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流量为1550立方米/秒,最大年均流量2330立方米/秒,最小平均流量1220立方米/秒。年内径流的变化,11~5月为枯水期,水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24%右左,6~10月为丰水期,占全年径流的76%左右。雅砻江年水量为570亿立方米,占长江上游的13%,在四川境内流程1375公里中,天然落差3192米,平均比降2.32‰。建国后,经广大水利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对雅砻江水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勘测工作,制定了开发规划,为合理开发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普查资料,雅砻江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372万千瓦,其中四川境内有3344万千瓦,占全流域的99.2%,其中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2200万千瓦,支流1144万千瓦,全流域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为2494万千瓦。

雅砻江是水能资源的宝库,列为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现建成的磨房沟电站,装机3.75万千瓦,年发电量2.30亿千瓦小时。已建成的二滩水电站,装机6台,总容量330万千瓦,年发电量170亿千瓦小时,这是我国现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坝高240米,属国内最高大坝之一。二滩电站交通方便,建设条件十分有利,动能指标优越,经济效益显著,它的建成,将对我省工业生产和开发攀西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作出重要贡献。

旅游资源

雅砻江流域的重要城市——西昌,是凉山自治州的首府。这座四面环山的高原城镇,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建国后,这座古城焕发出青春。城市建设展现新姿,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新颖别致。到了夜晚,天高云淡,月亮又大又圆,“月出邛池水,空明激九霄”在邛海边赏月,真有“天上月、水中月、月月齐明”之感。

从西昌驱车北行60公里,就是卫星发射中心。这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射中心,选在西昌,是由于西昌气候独特,发射角度好。一年间四个月份是发射卫星的最好时机。在检测站高大、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可以见到我国自行制造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静静地躺着,这就是1986年2月发射卫星时采用的火箭。指挥大厅的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射实况,左右两边的数据显示屏幕,可随时显现运行数据、轨迹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对外开放,接待各地游客。

邛海景点

邛海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面积为31平方公里,四周山间的清泉和海底喷水汇集湖中,使清澈透明的湖水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期呈见不同的色彩,十分壮观。当雨过天晴,来到邛海凭栏远眺,水面辽阔,欢跃的鱼儿在阳光下泛起一道道银光,远处,巍巍沪山,葱葱茏茏,处于云雾茫茫之中,山上的千佛殿,文武官,魁星阁等10余座古庙,时隐时露,真是美不胜数。

从西昌驱车北行60公里,就是卫星发射中心。这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射中心,选在西昌,是由于西昌气候独特,发射角度好。一年间四个月份是发射卫星的最好时机。在检测站高大、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可以见到我国自行制造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静静地躺着,这就是1986年2月发射卫星时采用的火箭。指挥大厅的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射实况,左右两边的数据显示屏幕,可随时显现运行数据、轨迹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对外开放,接待各地游客。

螺髻山

西昌南东几十公里处的螺髻山,有“螺髻山开,峨眉山闭”之说,主峰海拔四千多米,山上奇峰如林,重峦叠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深岸巨壑,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神奇的五色海子,繁茂的冷杉林,世上稀有的九蕊十八瓣宝珠茶花,叫人赞叹不绝,登上山顶,观看冉冉升起的红日,势如潮涌的云海,使人流连忘返。

螺髻山的温泉瀑布,堪称一绝。20多米高的瀑流从上跳跃过二层岩腔,形成两个天然温泉浴池。温度在35℃以上,瀑布周围热气腾腾,在阳光照射下,可见那升腾的热雾中出现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印在岩边戏耍的猴群上,好像给猴群戴上了神圣的光环,大有进入仙境之感。螺髻山上还有世上罕见的古冰川遗迹,那是250万年前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保存得最完整清晰的地区。冰川地貌峥嵘壮观,刀脊如削,角峰林立,规模宏大,可称螺髻山又一奇观。

海景区

雅砻江上中游有不少自然风景区。在九龙县境内,被誉为“高原明珠”的伍须海景区引人注目。这个景区内,有茫茫无边的原始森林,遍山的奇花异草,逗人喜爱的飞禽走兽。伍须海有十大景观,就是海子、草原、雪峰、温泉、佛爷峰、出龙洞、老人峰、十二姐妹峰、观音岩、石像。

寺院景点

在甘孜县内,有藏族人民的第二神山——风景优美的奶头山,还有康熙年间修建的甘孜寺、大金寺、白日寺等寺院,以及中外驰名,被称为藏族人民的文化宝库的德格印经院。这座构造独特,院内回柱林立,彩绘满墙的印经院,建于清朝雍正七年,至今有250多年的历史,曾有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不少的僧人学者到此学经。印经院中书版最为丰富,达到30多万张经版。有世界著名的佛教丝书《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大藏经,还有各种哲学、天文、医学、美术、音乐等方面著作,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极为重要的资料。

水利工程

根据雅砻江流域自身特点,综合考虑流域内经济社会各方面对流域开发、治理与保护的要求,确定雅砻江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为:以水力发电为主,兼顾灌溉与供水(含跨流域调水)、防洪、航运、生态与环境保护等。

雅砻江水能资源独具特点和优势,根据合理利用、有序开发的原则,加快建设雅砻江干流水电能源基地,将水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按照国家发改委“合理安排雅砻江开发次序,优先开发调节性能好的水电站,尽快提高雅砻江流域梯级电站的调节能力”的要求,抓紧完成下游河段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桐子林、官地等梯级电站建设,加快中游河段两河口、牙根、愣古、孟底沟、杨房沟、卡拉乡等梯级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积极开展上游河段的规划工作。充分利用淹没损失少的特点,在地形地质条件合适的河段修建控制性枢纽,以充分调节径流,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承担南水北调西线工程56.5亿m的调水任务,配合金沙江承担川江及长江中下游防洪。优化配置流域水资源,提高供水保证率,在耕地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发展大中型灌区。加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建立健全流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监测网络体系,加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强化流域水功能区管理,完善水质监测网络,维持良好水环境。

水电工程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控制枢纽位置,交通及施工等条件,在历次查勘、复勘以及中下游水电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干流拟定23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8446.2MW,从上至下依次为仰日、达尼坎多、温波寺、仁青岭、热巴、阿达、格尼、通哈、英达、新龙、共科、龚坝沟、两河口、牙根、愣古、孟底沟、杨房沟、卡拉乡、锦屏一级、锦屏二级、官地、二滩、桐子林。水电站建设要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方案,预留足够的防洪库容,采取有效的防震抗震措施,并处理好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妥善解决移民安置问题。

雅砻江水电基地在“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排第三位。仅次于金沙江水电基地和长江上游水电基地,雅砻江是水能资源的宝库,雅砻江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372万千瓦,其中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2200万千瓦,支流1144万千瓦,全流域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为3000万千瓦。

灌溉供水

规划以大桥、晃桥等大中型水库为骨干,并辅以众多小型、微型工程建设,并对供水水源和灌区进行配套建设与节水改造,增加水资源有效供给。到2020年流域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60%,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至411万亩(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1万亩、林果地灌溉面积35万亩、草场灌溉面积104万亩、鱼塘补水1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到2030年流域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70%,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至432万亩(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9万亩、林果地灌溉面积42万亩、草场灌溉面积120万亩、鱼塘补水1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根据流域具体情况,重点建设10个万亩以上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183.1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6.5万亩。各灌区规划情况见表11-2-2。

表11-2-2 雅砻江流域主要灌区规划表

灌区名称现状灌溉面积 (万亩)规划灌溉面积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万亩)
大桥水库,一期灌区29.250.821.6
大桥水库二期灌区036.736.7
安宁河,沿河灌区35.743.37.6
打火沟引水工程灌区7.624.717.1
力曲河引水工程灌区1.27.96.7
米市水库灌区055
星秀坪水库灌区2.36.44.1
莫都,旦都,格撒引水工程灌区02.12.1
虾拉沱引水工程灌区02.22.2
晃桥灌区0.64.03.4
合计76.6183.1106.5

按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西线引水规划报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雅砻江调水量为56.5亿m,其中从干流热巴水库调水42.0亿m,支流达曲阿安水库调水7.0亿m;泥曲仁达水库调水7.5亿m。各水源点调水量占其所在断面年径流量的比例均在70%左右,可能对其当地生态与生产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应对调水规模进行进一步深入论证,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补偿措施。

防洪

雅砻江干流沿河耕地和城镇分布高程较高,基本无防洪任务。雅砻江流域面积约占金沙江的26%,是金沙江洪水主要来源之一,结合干流梯级开发,修建具有拦洪作用的控制性水库,承担川江及中下游防洪是雅砻江的重要任务。雅砻江干流拟定的23个梯级中,两河口、锦屏一级、二滩3级调节库容达145.55亿m,具备兴利结合防洪开发条件,经研究金沙江干流梯级和雅砻江梯级防洪和兴利蓄水关系,3梯级共设置防洪库容40亿m,其中两河口设置20亿m,锦屏一级设置11亿m,二滩设置9亿m。在长江中下游遭遇大洪水时,水库由长江防总统一调度。

主要支流安宁河、鲜水河有防洪要求。安宁河的防洪可通过大桥水库的调蓄,配合堤防、河道整治等措施,使西昌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沿岸冕宁、德昌、米易等重要集镇以及河谷大坝成片耕地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鲜水河的部分河段的防洪通过兴建堤防和护岸工程予以解决。

航运

根据四川省内河航运规划,雅砻江通航河段为两江口以下河段,其中二滩电站坝址以上规划航道156.1 km,为Ⅴ级航道,二滩电站坝址以下至河口30.5 km河道为Ⅵ级航道。

水土保持

加强东部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突出西部三江源区及内陆河区预防保护、生态修复,以流域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合理配置基本农田、水土保持防护林、经果林、人工种草、沟道工程、预防保护与生态修复等项措施,构成带、片、网、点综合防护体系,有效保持水土,控制风蚀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源涵养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保护

雅砻江流域,尤其是干流下游及支流安宁河沿岸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工业及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需要加强污水达标排放的监控与管理,在干流及主要支流断面应布置水质监控。经测算,雅砻江干流COD限制排污总量为3146t/a,NH-N限制排污总量为521 t/a。

历史文化

雅砻,旧籍写作“鸦砻”。《四川主要河流释名及其沿革》说:“清代时,雅砻江的名称始较普遍。”又云:“雅砻江得名原因,无考。据汉字书写不同,疑为兄弟民族所名的汉字译写。”窃以为雅砻江一名的出现要早于金沙江。因敦煌发现的吐蕃文书中,记吐蕃贵族于攻占雅砻江全流域广大地方后,在祝捷庆功会上唱的歌词有“往昔雅砻江水短 而浅,而今由内外延伸”等语,可见至晚在公元8世纪时,雅砻江名即已有书面文字记载。

雅砻江的含义是什么?西藏另有雅鲁藏布江,“雅鲁”是吐蕃远祖氏族名,“藏布”即“赞普”,乃国王之意,故此江是以祖先命名的御河。“雅砻”与“雅鲁”音近,可能是汉译异写,也是指的吐蕃先民氏族,只不过前者离王庭近而尊为御河,后者距中心远而只是一般河流而已。若此说可据,则雅砻江之得名,乃是因为吐蕃先民雅砻氏族曾在此活动的缘故。它与金沙江名大不相同的是:金沙江是汉族命名,雅砻江为少数民族称谓。

雅砻江的古名今称,都很驰名。现胪列其古代主要称谓于后。

若水 这是雅砻江最古老的称谓,出现于古文献,既有神话传说,又记有重大历史事件,充满了遥远感和神秘色彩。《山海经》:“南海之内,黑水之间,有木曰若水,若水出焉。”传说若木可以接日通天,是神仙来往天上人间的梯道。据其“未叶先华,光照大地”等描写,这很可能是先民对巨大攀枝花树的丰富想象而形成的萨满化,并非事实。

屈原既在《离骚》中说要“折若木以拂日兮!”又在《天问》中提出“羲和未阳,若木何光?”的疑问。人们正是将这神秘之木下的河流,顺理成章地名之为若水了。这就是《水经注》说的:“厥木所植,水出其下,故水受称焉。”其实,“若”与“泸”,其义都是指“黑”,至今彝族、羌族仍称“黑”为“若”。故若水与泸水一样,都是黑色河流的意思。若水之指雅砻江,从古至今无异议。《汉书·地理志):“若水出牦牛徼外,南至大笮(今盐边)入绳。”《竹书纪年》和《史记》等记载,黄帝长子“昌意降居若水。”这里地处人类发源区,自有本土人,故昌意部落之来,可算是最早的移民。

《华阳国志》说,秦灭巴、蜀之后,曾派蜀守张若“取笮及其江南地。”这个江亦当指若水。另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为招抚西南夷,汉武帝曾令大文学家司马相如“西至沫(大渡河)、若水……桥孙水(安宁河),以通邛都。”若水之称,盛于汉、秦及以前,晋以后,己逐渐不见于文献记载。由于若水在历史上曾著称于时,当今人亦颇有援为己用者。如郭沫若之取名,我市有人造笮山以与若水骈联使用等就是。

弱水 各种古代史地文献所记之弱水,均不指雅砻江。但同治《会理州志》却说:“雅砻江即古弱水也。”不知有何根据,疑为误指。由于方志对本地有较大影响,故此名亦应知晓。

绳水 多指金沙江,但也有指雅砻江者。如《蜀水说考》云:“金沙江又东流数十里……其下为三流水《指今倮果、三堆子附近》,雅砻江注之,水即绳水也。”

泸水 本指金沙江,但在唐、宋时期,指谓比较混乱,亦有指雅砻江者。现代学者多主兼指,故《辞源》综其说云:“泸水,一名泸江水,指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会合雅砻江后的一段。”按此溯古,东汉统帅刘尚“渡泸水,入益州(云南)”,平息叛乱;三国孔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以安南中:还有唐代多次用兵财于南诏,“二十万众,只轮不回”等等,其渡江处均在我市拉鲊,其江则兼涉雅砻、金沙两条河流了。

东泸水 参见拙著《金沙江历代多异名》一文的泸水条。

诺矣 据樊绰《蛮书》记载,雅砻江之若水名,或写作诺水,亦称诺矣。

奴诺水 《蜀水说考》:雅砻江,“一名奴诺水。”

夹龙江 《蜀水经》:雅砻江,“亦名夹龙江”。“夹”、“雅”音近,疑为一名异写。

黑惠江 嘉靖《四川通志·舆地志》:雅砻江,“番人谓黑惠江”。《读史方舆纪要》:雅砻江,“蛮曰黑惠江”。笔者认为,以黑惠江为“蛮”、“番”之称谓,值得推敲,这应是汉人的称呼,或是汉文对夷语的意译。

纳夷(彝)江 此亦见于前引文献。《读史方舆纪要》写为“纳彝”,《四川通志》作“纳夷”,仅音同字不同。

鄂格布拉格河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云:雅砻江,“上源曰鄂格布拉格河。”这个上源,不知是指雅砻江上游哪一段河道,疑其为数条源头小河中的主支小河之名。

查楚必拉 《地理今释》:雅砻江,“出自西番界……名查楚必拉……入四川界南流东折,绕盐井卫东北,又至马喇果《即我市倮果》入金沙江。”又据下引之《江源考》,知此名为西番人的叫法。昔日之西番,多数留川者,早已融入藏族、彝族;少数进入云南者,今称普米族。

七察尔哈拉 嘉靖《汉州志》,载有张邦伸《江源考》,一文。内称:雅砻江,“西番人名以查楚必拉,蒙古人名以七察尔哈拉……经四川西壤,始名雅砻江。”据此,则西番人所称之查楚必拉,蒙古人所称的七察尔哈拉,皆指雅砻江之上游。

打冲河 在元、明及以后文献中,雅砻江多称为打冲河。如《明史·地理志》在建昌卫指挥使司条下说:“西南有打冲河。”在盐井卫指挥使司条下说:“东北有打冲河,上有索桥”。明、清两代,在今盐源、盐边境内均置有守卫打冲河右、中、左土千户所,其世袭土官制度,直至解放后的民主改革时才最终废除。为什么叫打冲河呢?《清一统志》解释说:“上流名雅砻江……自盐源县西北有打冲小河自西流入焉,始名打冲河。”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雅砻江“南流至四川盐源县西北,会打冲小河之水,名打冲河。”据此,打冲本支流小河名,在它注入干流或主流后,接纳它的雅砻江也叫打冲河了。但《读史方舆纪要》却另有解释,认为是因雅砻江“水流奔急”,洪涛汹涌,才称之为“打冲”的。

大冲河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四,在解释打冲河之名后,又说雅砻江“下流至会川卫,会金沙江,亦名大冲河。”“打”、“大”音近,仅写法不同而已。

(大、小)金河(川) 雅砻江在甘孜州境内,有大、小金河(川)之称。清初,为镇压当地少数民族,曾多次用大兵于此。大、小金川原本为河名,后成了以莎罗奔、泽旺为土官的两个土司的名称,继之又演变成甘孜境雅砻江段称小金河,木里以下河道名大金河,或称金河。《盐边厅乡土志》说:雅砻江,“古若水,以产金故,又名金河。”至今雅砻江下游沿岸群众仍有此习惯叫法。

小金沙江 《辞源》:雅砻江,“一作鸦珑江,小金沙江,在四川西部……两岸高山矗立,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这可能是因为雅砻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才称它为小金沙江吧。

相关信息 

这条大江的流域内,共有人口二百多万。耕地面积约290万亩,牧地6492万亩,宜农荒地1000万亩,宜牧草场9000万亩。

流域内由于地理环境差异,上中游与下游社会经济发展差别较大。上中游地区人少地广,是四川畜牧业基地之一。下游地区,人口集中,工农业较为发达。近十几年来,钢铁、国防、交通等发展迅速,是我国大三线建设的重点区。这条大江沿线风光绚丽多彩,名城不少。凉山彝族自治州是雅砻江下流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8年,全州建成了中小型水库291座,引水渠堰7322条,山平塘3247口。石河堰103道,农田灌溉面积达165.7万亩。水利工程的兴建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农业总产值达9亿多吨,粮食总产量达99万多吨。农民人平纯收入近300元。特别是新建的地方小水电站,给凉山人民带来幸福和光明,到1988年底,全州小水电站达1017处,总装机容量10.7万干瓦。井已形成以西昌为中心的一市五县地方电网。小水电的发展,给凉山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提供了能源,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形成冶金、机械、煤炭、化工、建材、皮革、造纸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小水电还使全州农村81%的乡,58.2%的村和55.4%的户用上了电,推进了山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信息

周一至周日全天开放 (1月1日-12月31日)[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