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由网友(一个人的天荒地老)分享简介:李金泉(一九二零年⑵零一二年一月二一日[一]),本名李景泉,北京人。结业于中华戏曲博科黉舍。国度1级演员、良好的京剧老旦演出艺术野、第2批国度级非物资文明遗产名目京剧代表性传启人、国度京剧院艺术气势派头的奠定人以及设置者之1[二][三]。李金泉始教须生,后改老旦。他教戏1年余,便以童年期间的低明嗓音1叫惊人。一九四零年结业...

李金泉(1920年-2012年1月21日[1]),原名李景泉,北京人。毕业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国家一级演员、杰出的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京剧院艺术风格的奠基人和树立者之一[2][3]

李金泉初学老生,后改老旦。他学戏一年余,就以童年时期的高亮嗓音一鸣惊人。1940年毕业后搭班与李少春、袁世海、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人配合演出。1951年加入中国京剧院,改编、首演了《岳母刺字》《罢宴》《李逵探母》等剧目[1]。李金泉在50年代至80年代逐步创立了老旦新李派[4],创造出了宽厚脆亮,高亢苍劲的发声方法,其演唱不仅韵味醇厚,更善于设计新腔,对老旦行当进入新时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5],重视以情带唱、以唱抒情,唱腔声情并茂,在吐字、发音、归音、气息等技巧的运用上非常精到讲究,代表作品有《钓金龟》《遇后龙袍》《李逵探母》以及现代戏《白毛女》等[3]。2012年1月21日6点48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2岁[1]

1942年拜李多奎为师,以爱徒兼义子的双重身份,得到李多奎真传。李金泉先后受教于文亮臣、时青山等[3],赵葆秀、袁慧琴、郑子茹等都是他的弟子[1]

别名

李景泉

职业

演员

出生日期

1920年

出生地

北京

主要作品

钓金龟

国籍

中国

主要成就

北京市优秀唱腔设计奖

逝世日期

2012年

本名

李金泉

单位

中国京剧院

个人经历

忆恩师李金泉

13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为金字科学生,初学老生,后改老旦,受教于文亮臣、徐寿祺、孙甫亭、刘俊峰、时青山等,具有深厚的基本功。他学戏一年余,就以童年时期的高亮嗓音一鸣惊人。中华戏校的十年,他始终以高材生的身份活跃在京剧舞台上。

1940毕业后搭班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金少山、奚啸伯、荀慧生、张君秋等合作演出,1942年拜李多奎为师。他以爱徒兼义子的双重身份,得到李多奎的真传。李金泉还曾与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周信芳、谭富英、李万春、杨宝森、袁世海、李少春、李盛藻等人配合演出。

1951年参加中国京剧院。

2012年1月21日6时48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老旦新李派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金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2岁。

演出剧目

除演出大量传统剧目外,还改编、首演了《岳母刺字》《罢宴》《李逵探母》等剧目。在这些老旦主演的剧目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技能及创造天才。他在《李逵探母》中创造的〔反二六〕,是老旦行从未有过的板式。他在这段自己创造的新腔中唱出了李母爱子的深厚感情,唱出了慈母对游子的舔犊心情。这段新腔激越委婉、细腻奔放、刚中有柔、柔中寓刚,称得上是京剧发展史中的经典之作。李金泉曾为杜近芳设计《谢瑶环》的〔娃娃调〕,为《一饭千金》的韩信设计小生唱腔。他曾在一九六五年二月应北京京剧院之邀,参加设计了《沙家浜》中“转移”一场和“坚持”一场中郭建光的〔西皮〕和〔二黄〕唱腔,并对沙奶奶的唱法、表演给予了加工。现代戏《红灯记》《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剧目中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赵永刚、赵大娘、小 英、洪常青的唱腔,他也是主要设计者之一。

李金泉重视以情带唱、以唱抒情的老旦舞台艺术,从剧情的需要出发,注重对角色情感的挖掘。他的唱腔声情并茂。他在吐字、发音、归音、气息等技巧的运用上精到讲究,即便扮演次要角色,如《穆桂英挂帅》的佘太君、《六月雪》的蔡婆婆、《响马传》的秦母、《王佐断臂》的乳娘、《宋景诗》的宋母以及现代戏《白毛女》的大春娘,他都能以一两个唱段再加上精湛的念白和情感交融的表演动作,达到绝妙的烘托作用,使全剧达到良好的舞台效果。

80年代后,致力于戏曲教育,李金泉先生为发展、振兴京剧老旦艺术,不仅教学,还亲自为学生排演新的老旦剧目。他参加了中国京剧团《火醒神州》《北国红姑娘》,北京京剧院《三关宴》《八珍汤》《金龟记》,战友京剧团《一饭千金》《清风亭》《火焚绵山》剧目的整理、改编或唱腔设计及艺术指导。

主要作品

常演剧目有《钓金龟》《遇后龙袍》《太君辞朝》《岳母刺宇》《罢宴》《穆桂英挂帅》之佘太君、《响马传》《宋景诗》《李逵探母》《宋景诗》之宋母、《六月雪》之蔡婆、《响马传》之秦母,以及现代戏《白毛女》,并设计《红灯记》中李奶奶唱腔。在《李逵探母》中创编的[,反西皮二六]唱腔,脍炙人口。

艺术特点

他远学龚派,近学李派,为继承、发展老旦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不断地演出实践及新剧目的创排中,他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创造出了高亮清洌、圆润甜脆的发声方法。由于他从小就重视音韵钻研,又向昆曲名家曹心泉学过昆曲,为此他行腔韵味醇厚,并且善于自己设计新腔。

他嗓音宽厚脆亮,唱腔高亢苍劲,基本功扎实,演唱技巧全面,戏路宽,善于塑造人物,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因戏创腔、以腔唱情,为老旦行当开创新时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获奖情况

《三关宴》获得北京市优秀唱腔设计奖。

艺术传人

李金泉的弟子有赵葆秀、王梦云、王晶华、王晓临、刘莉莉、成彧雯、郭跃进、袁慧琴、温娜、郑子茹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