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县(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由网友(时光凉人心)分享简介:邪定县,古称常山、实定,隶属河北省石野庄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华北平本中部的冀中平本,邪定县(邪定新区)辖八个州里、二个街谈服务处,一七四个行政村。截至二零二三年一月,邪定县总面积四八六平方公里,人嘴为五四.九万。[一]二零二零年一月二二日,被住房以及乡城设置装备摆设部定名为国度园林县乡。截至二零二二年邪定县完成地域出产总值(G...

正定县,古称常山、真定,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华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正定县(正定新区)辖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74个行政村。截至2023年1月,正定县总面积486平方千米,人口为54.9万。[1]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截至2022年正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8.4亿元。[2]正定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冲洪积扇的中上部,为山前倾斜平原。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05米至65米之间,自然坡度千分之1.3。正定县城海拔高度为70米。正定位于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大陆季风气候明显,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正定县砂矿资源丰富,地质构造砂卵石比例较大。[3]

在2021年成立第九中学,新增学位6390个,新城铺小学综合楼等9个新改扩建项目顺利完工。正定新区第二中学、市职技学院一期加紧推进建设。正定县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十个常态化、30项防控措施。[4]

正定由真定所改。真定其地原在东垣故城(石家庄市东古城),唐初徙今治。后因沿袭真定之名,清时改为正定。民国14年(1925年)6月24日,以正定县城厢为正定市,隶属正定县。1986年4月5日,石家庄地区撤销,正定县划归石家庄市。[5]正定有著名景区正定隆兴寺正定荣国府正定古城、广惠寺华塔、正定城墙等。[6]正定县内有正定国际机场高铁动车,京珠、京昆、石黄高速公路,交通发达。正定名人:三国名将赵云尚仲贤梁梦龙,南越王-赵佗梁清标,元代剧作家白朴范仲淹[7]

中文名

正定县

外文名

Zhengding County

别名

常山、真定

地区生产总值

276.7亿元(2018年)

下辖地区

2个街道、8个乡镇

电话区号

0311

著名景点

赵云庙、隆兴寺、临济寺

机场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

火车站

正定站、正定机场站

代码

130123

高等学府

石家庄科技工程学院、石家庄外事职业学院

面积

486 km²[8]

人口数量

49.5万人(2018年)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石家庄市

政府驻地

正定镇常山路1号

邮政编码

050800[9]

地理位置

河北省西南部、华北平原中部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冀A·B

县委书记

王俊红

县长

王立永

建制沿革

石家庄正定县航拍

春秋时期(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内的白狄族人(姬姓)以正定为中心,建立鲜虞国,国都新市(今新城铺)。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鲜虞国被晋国所灭,此地属晋国管辖。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在此设东垣邑。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属赵。

秦统一中国后,改东垣邑为东垣县,治所在今石家庄市古城村附近,属钜鹿郡。

汉初,仍为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属恒山郡。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因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分常山郡北部置真定国,辖真定、藁城、肥垒(今藁城县城子村一带)和绵曼(今井陉县境)四县。《史记·孝武本纪》载:“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真定国,将真定县划归常山国管辖。

三国时,真定县属魏国常山郡。西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村),从此正定县即成为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把郡治所移至安乐垒(今藁城九门附近),真定为县。北齐时(公元550-577年),又把郡、县治所移到滹沱河北,即今正定镇。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从定州、常山郡各分出一部兼置恒州,治真定县。

隋开皇初废郡,存恒州、真定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真定县分为真定、常山两县(常山县治所安乐垒),属恒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恒山郡为恒州,治所石邑(今石家庄市振头附近);[10]武德四年(621年)徙恒州治真定;武后载初元年(689年),改真定为中山县。神龙元年(705年),复真定县;开元十四年(726年)在恒州恒阳城置恒阳军;天宝元年(742年),废恒州为常山郡,治真定县;乾元元年(758年)复置恒州,属河北道常山郡,治真定县;宝应元年(762年),置成德军于恒州;安史之乱后(763-921),为成德军节度使治所,又称恒冀节度使、镇冀节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唐末到五代割据河北,为河北三镇之一。也是河北的藩镇最稳定的一个,160年只有三姓更迭。兴元元年(784年),以恒州为大都督府;元和十五年(公元820),为避穆宗李恒名讳,改恒州为镇州。

五代后梁时仍为镇州,治真定县;后唐长光元年(923年),改镇州为北都,同年又复为镇州;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升镇州为真定府;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复名恒州,改成德军为顺国军;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又改恒州为镇州,顺国军复为成德军;契丹号为中京;后汉乾祐元年(948年)为镇州,又升真定府;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又改为镇州。

北宋时期,真定府为十大次级府之一,河北西路治所。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废镇州置真定府路,统真定府和五州及真定等九县。金袭之,于天会七年置河北西路,治真定府。元初改为真定路,辖一府五州及真定等九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真定路为真定府,辖五州及真定等27县。明朝中后期,设保定巡抚,驻真定。清顺治元年(1644年),属直隶省;顺治十七年(1660年),直隶巡抚移驻真定,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复移驻保定。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辖一州及正定等十三县。

1913年废府存县。正定县属直隶省范阳道观察使署(治保定)。

民国三年(1914年),改范阳道为保定道,仍领正定县。

民国十四年(1925年)6月24日,以正定县城厢为正定市,隶属正定县。不久即撤销正定市。民国17年(1928年)6月20日,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废保定道,正定县直隶于省。民国26年(1937年)3月,河北省划为17个督察区,正定县属第十二督察区。民国26年(1937年)10月8日,日军侵占正定县城。民国27年(1938年)2月,建立伪正定县公署,隶属真定道(治石门市)。

1938年4月25日,正定县西北部地区与新乐县化皮地区合并建立正(定)新(乐)县(抗日)政府,驻正定县后塔底村,属晋察冀边区第四特别委员会。

1938年8月25日,撤销正新县,建立正定县(抗日)政府,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10月,县政府改属冀西区第三专署。年底,县政府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县委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

1939年1月,第四特别委员会改为第四地方委员会。

1939年十月,正定县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东地区与藁城县北部地区建立藁正县联合办事处,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地二专署;正定县滹沱河以南地区与获鹿县东部地区建立正获县,县委属冀南区第一地方委员会,县政府属冀南区第四专属滏北办事处。

1940年1月滏北办事处改为冀南区第一专署。6月,冀南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改为冀中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10月,第一地委改称第六地委,第一专署改称第七专署;正定县辖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共4个区、84村。

1940年2月,藁正县与新乐县佐合并建立藁正新县,属冀中区第二地委、第二专署;

1940年七月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改称第五专署,仍辖正定县政府;

1940年8月,撤销藁正新县,将原藁正县与无极县西部地区合并建立藁无县,县委属冀中区第七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八专署(1944年3月第八专署改称第七专署);

1941年1月,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改称中共北岳区委员会,正定县委属北岳区第四地方委员会;

1941年2月,正定县改属冀中区地七专署,县政府迁驻藁城县小西门一带。8月,夏归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县政府又迁回县西北部地区;1941年11月,藁城县滹沱河以南的西部地区与正获县合并建立藁正获县,县委属冀中区第六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七专署;

1943年9月,撤销藁正获县,恢复正获县,隶属关系未变。1944年6月,冀中区第七专署改称第六专署;1944年6月,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改称第四专署,仍辖正定县。9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四专署;

1945年3月,栾诚县与正获县合并建立栾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六专署;1945年9月,国民党在城内建县政府;正定县解放区仍属冀晋区第四专区;撤销藁无县,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七专区;

1946年2月,撤销正藁县,置正定县佐,辖正定县京汉铁路以东(滹沱河南、北)地区;撤销栾正获县,恢复正获县,仍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3月,建立中共正定市委员会和市政府,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5月,改属第十一专区;1946年5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夏设藁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1946年9月,撤销正定县佐,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

1947年4月1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正定县城。城内为正定市,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西北部农村为正定县,仍属冀晋区第三专区。5月,改属第四专区;1947年7月10日国民党军复占正定县城,在城内建县政府;1947年8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解放正定县城,建置未变;1947年10月26日,正定县城第三次解放,建置未变。1947年11月,撤销正藁县和藁正获县。原属正定县的村庄除西南部17村华归获鹿县外,复归正定县;正定市改为县辖市。正定县改属北岳区第四专区。

1949年1月,正定县改属察哈尔省建屏专区;

1949年6月,撤销正定市,改为正定县城关区;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设10个专区。正定县属石门专区;

1949年8月10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正定城内建立;

1949年9月28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仍辖正定县;

1949年10月,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正定迁石家庄市。

1950年9月9日,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区改称河北省人民政府石家庄专区,仍辖正定县;

1958年11月5日,正定县、灵寿县合并为正定县(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

1960年5月3日,撤销石家庄专区,正定县改属石家庄市;

1961年5月23日,复置石家庄专区,辖正定县;

1962年1月1日,恢复正定县、灵寿县建置,正定县仍属石家庄专区(3月27日国务院批准);

1967年11月22日,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地区,辖正定县;

1986年4月5日,石家庄地区撤销,正定县划归石家庄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正定县下辖2个街道、5个镇、3个乡。[11]

区划详情

2个街道:诸福屯街道、三里屯街道。

5个镇:正定镇、新城铺镇、新安镇、南岗镇、曲阳桥镇。

3个乡:南牛乡、南楼乡、西平乐乡。[11]

自然环境

地势

太行山脉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像一堵石墙将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隔开。由太行山向东经过短短30千米的山前倾斜平原,海拔高度迅速降到50米,再向东直到渤海湾300多千米,整个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海拔高度平均在30米以下。[12]

地形

正定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冲洪积扇的中上部,为山前倾斜平原。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在105米(陈家疃一带)至65米(蟠桃一带)之间,自然坡度千分之1.3。正定县城海拔高度为70.0米。[12]

地质

正定位于太行山东部的南北30~60千米宽,东西80~100千米长,厚度为800~2600米的一整块沉积岩石上,没有地震带,地震基本裂度7度。地表向下揭露厚度17.00米范围内,可分为4层。最上层为耕土层,厚度0.4~0.6米,第2层为轻亚粘~亚粘土,厚度为2.75~5.5米,第3层为砂类土,厚度为0.3~5.28米,第4层为粘土。无不良地址现象,地下水无结晶性侵蚀和分解性侵蚀,适宜建筑。地表所出露的各类地基承载力:沙类土一般在14~24吨/平方米,亚沙地在13~20吨/平方米,天然地基承载力一般为12吨/平方米以上,适合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12]

气候环境

正定位于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3]其特点是大陆季风气候明显,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

气温:日平均气温13.1℃,最高气温42.8℃(2004年7月15日),最低气温-26.5℃(1951年1月8日)。

湿度:平均相对湿度62%。

风向:年平均风速1.4米/秒,7级以上大风天数9天,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

降水:平均年降水量534毫米。1954年降水量最多达1105毫米,1957年降水量少,仅265毫米。

霜雪:初霜日平均为10月17日,终霜日平均为4月4日,无霜期年平均198天。

降雪:初雪日平均为12月1日,终雪日平均为3月9日。土壤开始冻结日平均11月12日,终冻日平均在3月13日,年最大冻土层深度为54厘米(1984年)。

日照:平均日照时数2527小时,日照率58%,太阳辐射总量平均127千卡/平方厘米。水蒸发: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8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5倍。[12]

水文特征

河北平原上的河流发源于西部山区和山西高原。北部大清河水系的河流汇流于白洋淀;南部滏阳河水系汇入宁晋泊,中部子牙河水系的滹沱河水系直入东部献县洪泛区。遇有大的降水时,山高坡陡洪水奔泻而下,东部平原高度落差小,排水不畅,在白洋淀、宁晋泊、献县泛区大量滞留,形成大面积滞洪区。太行山和中部平原邻接平原(山前倾斜平原)成为南北交通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都在山前平原上,由此形成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经济发达地区。[12]

河流特征

滹沱河是流经正定县的最大河流,位于县城南部,距南城门不足1千米,入西北——出东南流向,境内长34.6千米,河床宽3~5千米,安全泄洪流量3600立方米每秒。木刀沟位于正定县境北部,自陈家疃入正定县界,东经西平乐乡出境,境内长10千米,安全泄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周汉河,紧靠滹沱河东行,绕县城西、南、东三面,由固营村出境入藁城市,河长27千米。安全流量40立方米每秒。磁河于正定县西北陈家疃村、西宿村一带入境,西北——东南向,至咬村、东杨庄一带出境入藁城,境内长23.5千米,宽5千米,河道总面积6.15万亩,久无水,也不行洪,为干枯河道沙质河滩,俗称“老磁河”。[12]

自然资源

正定县地质构造砂卵石比例较大,天然补给条件好。全县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8亿立方米。浅水层含水组(0~70米)蓄积量338亿立方米;中层承压水组(70~160米)蓄积量为661亿立方米。水质好,矿化质在0.2~1克/升,PH值在6.5~7.8之间,汲取地下水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即可直接使用,是理想的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12]

土地资源

土壤类型分为褐土、潮土、水稻土,主要是褐土,占土地总面积的80%,除滹沱河及其沿岸,均属褐土区。耕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24%,全氮含量0.077%,速效磷为10.6PPM,碱解氮为59.4PPM,速效钾为94.4PPM。土壤养分状况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河北省属上等水平,是农作物单产高的主要原因。[12]

人口

正定县(正定新区)辖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74个行政村,面积48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1.4万,常住人口49.5万。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王俊红
县委副书记王立永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王立永
副县长左小英、黄福成、秦云、王素刚、刘斌、郭建军

参考资料来源:正定县人民政府网[13][14]

经济

2018年,全部财政收入42.99亿元,增长2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06亿元,增长30.9%。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6.7亿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84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1元,增长9.0%。2019年一季度,全部财政收入16.1亿元,增长44.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60.80%。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

第一产业

奶牛养殖基地拥有3万头奶牛,蛋鸡养殖基地拥有2000万只蛋鸡,还有草莓种植基地,黄桃种植基地,脱毒甘薯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主要农产作物分两季,一季冬小麦,正定是河北省优质小麦种植基地,种植面积20万亩;另一季是玉米。粮食种植面积占90%,蔬菜、花生、土豆、芝麻、豆类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10%。[12]

第二产业

正定县2010年生产总值8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全部财政收入3.2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00万美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引进域外资金5.5亿元。用也产业化经营率67%,农民人均收入416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亿元,全县市场交易额48亿元,旅游直接收入2800万元。开发整理土地5000亩,建筑用砂开采200万立方米。[12]

第三产业

2018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295.6万人次,增长145.8%;门票收入1.19亿元,增长228.7%;旅游收入61.07亿元,增长174.7%;2019年一季度,旅游总人数380.4万人次,增长10.98%;旅游收入15.41亿元,增长113.43%。

文化

正定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定高照(中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定竹马,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宋记八大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真定马家卤鸡。

交通

  • 陆路

正定县境内京广铁路、京石客运专线、京港澳高速、张石高速、107国道纵贯南北,正港、羊曲公路、京昆与京港澳高速公路连接线横穿东西。

  • 航空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1995年2月18日正式通航,1996年3月石家庄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石家庄机场通航城市达到了28个,2008年7月,中国民航局批复同意将“石家庄正定机场“更名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机场为4E级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备降机场和分流机场,开通41条国内航线和部分国际航线,年旅客吞吐能力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25万吨。[15]

社会

石家庄科技工程学院、石家庄外事职业学院、石家庄铁路技术中等专业学院等高等学校及正定劳动技工学校每年可向社会输送6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石家庄科技工程学院创建于1924年,史称“直隶第八师范学校”,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河北正定中学(始建于1902年)是河北省历史最为悠久的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之一。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总干渠河面宽度为150米,深6米,河底宽45米,水流量每秒160立方米,两侧绿化林草带10米,在林带和渠岸之间,铺设两条宽5米的沥青路面。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始自石家庄西郊田庄村以西古运河枢纽,终至北京和河北交界处,总干渠全长225千米,工程静态总投资123.84亿元,动态总投资126.32亿元,到2006年底建成。在正定兴建“正定调蓄工程”。[12]

文化体育

2017年9月,成功承办首届石家庄市旅发大会;2018年2月,成功承办全国旅游厕所革命现场会;2018年3月,成功承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

邮电通信

电力

2010年全县供电能力达到12万千瓦时,实际用电量为10万千瓦时。

电力设备:全县2010年有35千伏以上变电站16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主变容量20.8万千瓦,35千伏变电站10座,主变电容量19.28万千瓦,10千伏配电变压器3420台,变电容量45.9万千伏安。35-110千伏输电线路210.5千米,10千伏配电线路1056千米。诸福屯镇有1座220千伏变电站。10千伏直供线路4条,并兼有10千伏开闭所一座。2010年全县乡村户通电率100%。[12]

天然气

正定县天然气利用工程由河北亚太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5500万元,日供气能力8500立方米。[12]

环境整治

2019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给予2000万元激励支持。[16]

旅游

文物古迹众多,2010年现存隋唐以来建筑38处,其中,国保10处[17]、省保5处、县保24处,馆藏文物7672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264件,国保级文物在全国县级行政区中位居第二。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始建于隋开皇六年的隆兴寺是中国著名的十大名寺之一,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京外第一名刹”,寺内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堪称世界之最,摩尼殿是世界古建筑孤例,龙藏寺碑被誉为“隋碑第一“,倒座观音被鲁迅先生惊叹为“东方美神”。开元寺钟楼是中国现存的唯一唐代钟楼。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多宝塔等造型奇特,建筑精美,具有极高的建筑学、美学价值,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佛教文化博物馆”。

10处国保:隆兴寺、开元寺、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天宁寺凌霄塔、县文庙大成殿、府文庙、唐代风动碑、正定古城墙、梁氏宗祠。[17]

5处省保:西洋仰韶文化遗址、小客龙山文化遗址、新城铺商周遗址、梁氏宗祠、王氏家族墓地。

三山:恒山、常山、中山三个名称都有山字而不是山,故有“三山不见“之说;“九桥不流”之说是在隆兴寺天王殿前、府文庙栽门前、县文庙前院各建有一座三路单孔石桥,桥下各有一小池,雨后有些积水,天旱则干涸,故有此称;

“九楼”指的是原城四门楼、四角楼、阳和楼;

“四塔”为凌霄塔、华塔、须弥塔、澄灵塔;

“八大寺”指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前寺、后寺、崇因寺;

“二十四座金牌坊”是过去正定拥有大大小小二十四座牌坊,像较大的许家牌坊、梁家牌坊等。

主要景点

赵云庙

赵云庙位于正定县,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正定)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积1500平方米。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赵云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与世界文明之隆兴寺、荣国府毗邻。

隆兴寺

隆兴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县城,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太祖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开元寺

正定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2000年6月在正定城内府前街出土了一巨大赑屃(bixi)残碑基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有关专家考证,为后唐遗物,距今约1200余年,是研究中国后唐至五代时期历史的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国内罕见的艺术珍品,堪称天下第一。现存于开元寺内。

天宁寺凌霄塔

凌霄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现存的四座古塔之一,位于城内天宁寺,是正定四塔中最高大者。因其巍峨挺拔、直插云际,故名凌霄。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当地百姓俗称木塔。为保护这座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198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予以重修,在保持原貌的原则下,于1982年进行了落架重修。

临济寺

临济寺澄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灵塔举高30.7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澄灵塔既是中日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又是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纽带。 该寺于1984年由文物管理部门移交佛教团体。1986年以后,先后重建了大雄宝殿、法乳堂、传灯堂以及山门殿等建筑,使之成为正定名刹。2001年06月25日,临济寺澄灵塔作为金代古建筑,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长乐门

据相关资料记载,正定城墙属府级规制,周长24里、高3丈3尺,设有四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经过岁月的损耗,正定古城墙仅存有颓壁残垣和南、西、北三座摇摇欲坠的城门。长乐门是后来修复的,城门分上下两层,上屋檐下的“长乐门“牌匾为著名书法家启功所书。

广惠寺华塔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位于正定县历史文化街区东侧。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惠寺因有华塔又称华塔寺。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该寺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正隆六年(1161年)墨迹推断,该塔应为辽金时代遗物。

著名人物

辉煌的文化造就了正定人才辈出。仅列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河北名人”就有7位:百岁帝王赵佗、三国名将赵云、范仲淹、医学家李杲、苏天爵、元代戏曲作家白朴、梁清标。还有中国五代末、宋朝初勇将高怀德、汉末黄巾起义军首领张燕等。有据可谈的历史名人占148位,正定历史上曾有95位考中进士,著名学者百余人,著作500篇。正定不光出才子还出佳人,像三国时期薛灵芸,被曹丕看中,15岁就纳为贵妃,派3000将士拿着聘礼浩浩荡荡到正定迎娶。周朝杨淑妃,张贵妃,宋朝元德李太后,明代神宗吴才人等。四位正定历史名人,两个百岁两个完人。名人中百岁非常少,在中国称为完人的非常少,而在正定有两位百岁老人:一是个百岁帝王赵佗、一个是百岁院士张香桐。两个完人一个是常胜将军赵云,一个是一代名臣范仲淹。

河北正定中学培养了以6名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颇有建树的优秀学子:

优秀学子
高克谦中共党员、革命烈士张香桐中科院院士、著名神经生理学家
彭克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家安朝俊钢铁冶金专家
齐登科人体解剖学家公木著名诗人、学者
崔占福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齐一丁原电子工业部部长
张彬中将、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赵玉祥原全国煤矿工会副主席
芦振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影制片厂厂长杨亦周原河北省副省长
赵金科中科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齐文俭原河南省副省长
魏文德有机化工专家郝景盛著名林学家、植物学家
李维祯沈阳药学院院长张晓楼著名眼科学家
李震原公安部部长杨公骥语言文学教育家、古代文学史家
封克达原西藏部队副政委王富中原国家安全部副部长

荣誉

京外名刹之首,三国子龙故里,佛教临济祖庭,世界冠军摇篮。石家庄市正定县荣获“省级文明县城”荣誉称号。古建筑艺术宝库、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农业普查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2017年,正定县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18]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19]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20]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21]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22]2019年10月8日,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3]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24]同年11月,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称号。[25]同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26]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27][28]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77;入选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99;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29][30]

2020年4月,正定县被河北省体育局评选为“2019年度体育工作最佳县(市、区)”。[31]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32]

2020年6月,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33]

2020年5月13日,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体育局关于2019-2020雪季冰雪运动示范县(市、区)评审结果的公示》公示为“河北省2019-2020雪季冰雪运动示范县(市、区)”。[34]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35]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36]

2021年1月,入选“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37]4月,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38]5月,入选 “2021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榜单,排名第10位。[39]

2021年7月,入选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公示名单。[4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