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学院(林芝市公办高等农业院校)

由网友(朕日理万鸡身心疲惫)分享简介:西匿农牧教院(Tibet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座落正在西匿自治区林芝市,是西匿自治区散农、工、理、管等教科于1体,具备教士教位、硕士教位以及专士教位授予权的高档农业院校,进选“卓著农林人材教诲造就规划”、西匿自治区立异人材造就模式鼎新试点低校、尾批天下新...

西藏农牧学院(Tibet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坐落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区集农、工、理、管等学科于一体,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农业院校,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西藏自治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现任党委书记云丹加措、院长娄源冰[1]校训为“博学为农、精业兴藏”。[2]

西藏农牧学院,梦想开始的地方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269.8亩,总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学校设有教学科研单位9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3个;教学科研实验室69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65个。学校共有教职工569人。[3]

西藏农牧学院溯源于1958年创建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1971年7月成立西藏民族学院迁校筹建处,当时农、牧、机电、财会等专业全部搬迁至林芝,1974年12月改为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同时获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与西藏大学合并组建新西藏大学,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将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单独设置为西藏农牧学院。[2]

截至2022年,西藏农牧学院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380名[4];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345名[5]

中文名

西藏农牧学院

外文名

XiZ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简称

西藏农院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1个(培育)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别

农林类

主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2014年) 全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 西藏自治区文明学校 西藏自治区高校“教学进步奖” 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学校特色

省属重点本科高校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院长

娄源冰

校训

博学为农 精业兴藏

校歌

《我们美丽的校园》

院校代码

10693

主要院系

9个教学科研单位

校址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育才西路100号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全国综合排名

380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6]

党委书记

云丹加措

办学历史

1957年,筹办西藏公学,校址位于陕西咸阳。

1958年9月15日,正式开学,主要为西藏地区培养民族干部,以学习政治、文化为主。

1965年7月,改建为西藏民族学院。

1966年,学院停止招生。

1970年,自治区撤销西藏民族学院。

1971年5月16日,西藏自治区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发出“关于恢复西藏民族学院若干问题纪要”,决定正式恢复以前撤消的西藏民族学院,并决定将校址从陕西迁回西藏;同年7月,西藏民族学院党委成立了“西藏民院迁址筹建处”。9月,在西藏林芝县八一新村选定校址;同年10月,西藏民族学院农牧系教职工首先从咸阳搬迁到筹建处。

1972年5月3日,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了“西藏民院总体规划”。学校设预科、政治、藏文、农学、畜牧兽医、卫生、财会、机电八个专业,并建设为教学服务的机电、化肥、制药、木工、铁工、农场、牧场、卫生所、兽医门诊九个附属机构。

1973年5月,校舍房建工程正式开工。

1974年12月3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西藏民院继续在陕西咸阳办学,西藏林芝筹建处改为“西藏民院林芝分院”,属地级事业建制,并于当月任命组建了分院党委。

1975年,西藏民族学院机电系的教职工也搬迁到达筹建处,从陕西转入技工专业班一个40人,农业会计大专班一个14人、商业会计大专班一个30人,会计班一个14人。至此,计划搬迁的西藏民族学院有关专业转移完毕。

巩固发展

1978年4月27日,自治区决定西藏民族学院不再迁校,仍留陕西咸阳;经国务院批准,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改为西藏农牧学院;同年9月4日,学院召开成立大会,成为西藏的一所高等理工农业院校。

1979年,学院自己动手设计施工建造了教学实习水电站。

1980年,西藏农牧学院设有四个系,八个专业:农学系:农学,植物保护;畜牧兽医系:畜牧,兽医;林学系:林业,果树(三年制);农机水电系:农业机械,水电。

1985年,学院根据西藏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和“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方向,重新调整了专业设置,将农机水电系改为水电系,撤消财会系,将预科部改为基础教育部。

198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国家农牧渔业部、林业部、水利电力部和西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对口援助西藏农牧学院办学。

1991年,原国家农牧渔业部投资修建的干部培训中心落成。

豪迈劲歌

200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临西藏实地考察,提出了“重点支持西藏大学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自治区决定将西藏农牧学院与原西藏大学合并组建新西藏大学,并于同年9月举行了西藏大学农学院的挂牌仪式。

2005年,西藏大学农学院拥有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对系部及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原有农学、林学、畜牧兽医、水利电力工程4个系的所属专业重新布局,调整为植物科学技术系、动物科学技术系、资源与环境系、水利电力与土木工程系等4个系,并将物理、化学和计算机3个教研室调整到基础教育部,成立公共教学部。

2007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2010年,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学院将原有的系部升级为二级学院,并调整更名为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和食品科学学院。

201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单独建校,恢复为西藏农牧学院。

办学条件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设有22个正处级单位,其中教学科研单位9个: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公共教学部和成人教育部;开设有36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3]

西藏农牧学院本科专业目录

序号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位授予门类

学科门类专业大类

专业大类

修业年限

1

植物科学学院

农学

农学

农学

植物生产类

四年

2

园艺

农学

农学

植物生产类

四年

3

植物保护

农学

农学

植物生产类

四年

4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农学

农学

植物生产类

四年

5

森林保护

农学

农学

林学类

四年

6

农林经济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农业经济管理类

四年

7

农村区域发展

管理学

管理学

农业经济管理类

四年

8

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科学

农学

农学

动物生产类

四年

9

动物医学

农学

农学

动物医学类

四年

10

动植物检疫

农学

农学

动物医学类

四年

11

草业科学

农学

农学

草学类

四年

12

资源与环境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理学

理学

地理科学类

四年

1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理学

理学

地理科学类

四年

14

生态学

理学

理学

生物科学类

四年

15

环境工程

工学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16

环境科学

理学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17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学

农学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四年

18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农学

农学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四年

19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农学

农学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四年

20

林学

农学

农学

林学类

四年

21

园林

农学

农学

林学类

四年

22

旅游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

四年

23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学

工学

能源动力类

四年

24

土木工程

工学

工学

土木类

四年

25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学

工学

土木类

四年

26

水利水电工程

工学

工学

水利类

四年

27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工学

工学

水利类

四年

28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工学

工学

农业工程类

四年

29

农业水利工程

工学

工学

农业工程类

四年

30

工程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31

食品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理学

理学

生物科学类

四年

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农学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33

食品质量与安全

工学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34

生物工程

工学

工学

生物工程类

四年

35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工学

电气类

四年

36

农业电气化

工学

工学

农业工程类

四年

37

公共教学部

应用化学

理学

理学

化学类

四年

西藏农牧学院高职高专专业目录

序号

所在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专业大类

专业大类

修业年限

1

植物科学学院

园艺技术

农林牧渔大类

农业技术类

三年

2

植物保护

农林牧渔大类

林业技术类

三年

3

设施农业技术

农林牧渔大类

农业技术类

三年

4

乡镇企业管理

农林牧渔大类

农林管理类

三年

5

作物生产技术(农学)

农林牧渔大类

农业技术类

三年

6

动物科学学院

畜牧兽医

农林牧渔大类

畜牧兽医类

三年

7

动物防疫与检疫

农林牧渔大类

畜牧兽医类

三年

8

兽医(动物医学)

农林牧渔大类

畜牧兽医类

三年

9

中草药栽培技术(草业科学)

农林牧渔大类

农业技术类

三年

10

畜牧(动物科学)

农林牧渔大类

畜牧兽医类

三年

11

资源与环境学院

森林资源保护

农林牧渔大类

林业技术类

三年

12

森林生态旅游

农林牧渔大类

林业技术类

三年

13

林业技术

农林牧渔大类

林业技术类

三年

14

园林技术

农林牧渔大类

林业技术类

三年

15

环境监测与评价

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环保类

三年

16

水土保持

水利大类

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

三年

17

木材加工技术(木材科学与工程)

农林牧渔大类

林业技术类

三年

18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

材料与能源大类

能源类

三年

19

给排水工程技术

土建大类

市政工程类

三年

20

建筑工程技术

材料与能源大类

土建施工类

三年

21

水利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水利大类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三年

22

电气工程学院

农村电气化技术

材料与能源大类

电力技术类

三年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569人(含援藏干部9人、博士服务团成员1人),专任教师397人,生师比17.7:1。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171人,占43.1%;具有博士学位44人、硕士学位231人,占69.3%。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区首席专家3人(藏猪、藏药材、生态学领域)。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6人、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36人。[3]

特聘院士(3人):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不全)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郑维列 、兰小中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王建林

西藏农牧学院教学团队名单

单位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年度

级别

资源与环境学院

植物学教学团队

郑维列

2008

自治区级

植物科学学院

植物保护学教学团队

旺姆

2010

自治区级

西藏农牧学院杰出人才

姓名

性别

职务

职称

专家类别

郑维列

西藏农牧学院副院长

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赵垦田

西藏农牧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强巴央宗

动物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

方江平

研究生处处长

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

王建林

植物科学学院教师

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

旺姆

植物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授

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

蔡晓布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

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刘翠花

科研处处长

教授

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

索朗斯珠

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授

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

魏学红

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授

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7]

博士生导师

序号学科所在学院(所)姓名性别民族职称受聘博导学科博士学科研究方向通讯邮箱
1高原生态研究所郑维列汉族正高级生态学高原生态系统与群落生态学418556978@qq.com
2资源环境学院赵垦田汉族正高级生态学高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zhaokt@sina
5高原生态研究所郭永刚汉族高级生态学高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guoyongg2013@163.com
3高原生态研究所徐阿生汉族正高级生态学高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hsuas@21cn.com
4高原生态研究所方江平汉族正高级生态学高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xzfjp@21cn.com
6食品科学学院陈芝兰汉族正高级生态学高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zhfp2114@sina.com
7食品科学学院旺姆藏族正高级生态学高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wangmutb@yahoo.com
8动物科学学院田发益汉族正高级生态学高原生态安全评价与自然保护区管理xztfy@163.com
9动物科学学院索朗斯珠藏族正高级生态学高原生态安全评价与自然保护区管理xzslsz@163.com
10植物科学学院蔡晓布汉族正高级生态学高原生态系统与群落生态学caitw21@sohu.com
11植物科学学院刘翠花汉族正高级生态学高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Lchutb@163.com[8]

硕士生导师

序号

学科所在学院(所)

姓名

性别

民族

职称

硕导学科名称1

硕导学科名称2

硕导研究方向1

硕导研究方向2

通讯邮箱

1

高原生态研究所郑维列

汉族

正高级

生态学植物学高原(高山)群落和种群生态高原资源植物及利用418556978@qq.com

2

资源环境学院赵垦田

汉族

正高级

森林培育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西藏高原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zhaokt@sina.com

3

高原生态研究所徐阿生

汉族

正高级

生态学高原(高山)群落和种群生态hsuas@21cn.com

4

高原生态研究所潘刚

汉族

副高级

生态学高原(高山)生态系统生态森林气象学xzpg0704@21cn.com

5

高原生态研究所罗大庆

回族

正高级

生态学高原(高山)群落和种群生态高原(高山)生态系统生态dqluo0894@163.com

6

高原生态研究所钟国辉

汉族

正高级

生态学高原(高山)植物生理生态xzzhonggh@163.com

7

高原生态研究所方江平

汉族

正高级

生态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高原(高山)生态系统生态林业生态工程xzfjp@21cn.com

8

高原生态研究所关法春

满族

副高级

生态学高原(高山)植物生理生态guanfachun2003@yahoo.com.cn

9

高原生态研究所魏学红

汉族

正高级

生态学高寒草地生态wxueh@yahoo.com.cn

10

高原生态研究所张敏

汉族

正高级

生态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高原生态旅游与管理xzzhangmin84@126.com

11

食品科学学院潘朝晖

汉族

副高级

动物学动物生态学高原昆虫学panzhaohui2005@163.com

12

食品科学学院兰小中

汉族

副高级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高原(高山)植物生理生态lanxiaozhong@163.com

13

食品科学学院陈芝兰

汉族

正高级

微生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微生物资源与生态zhfp2114@sina.com

14

食品科学学院何建清

汉族

副高级

微生物学微生物资源与生态hejianqingxz@163.com

15

食品科学学院旺姆

藏族

正高级

微生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微生物微生物遗传与分子生物学wangmutb@yahoo.com

16

动物科学学院李德胜

汉族

副高级

预防兽医学高原动物传染病学xzldsh@sina.com

17

动物科学学院朱洪云

汉族

副高级

预防兽医学高原动物传染病学病毒分子生物学xzzhyhn@163.com

18

动物科学学院田发益

汉族

正高级

预防兽医学高原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形态学xztfy@163.com

19

动物科学学院赵晓玲

纳西族

副高级

预防兽医学高原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形态学474839943@qq.com

20

动物科学学院强巴央宗

藏族

正高级

预防兽医学动物分子生物学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qbyz628@126.com

21

动物科学学院唐晓惠

藏族

副高级

预防兽医学病毒分子生物学xzlztxh2011@163.com

22

动物科学学院索朗斯珠

藏族

正高级

预防兽医学高原动物传染病学动物病原分子生物学xzslsz@163.com

23

动物科学学院牛家强

汉族

副高级

预防兽医学病毒分子生物学动物病原及分子生物学lznjq@163.com

24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田位平

汉族

正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高原水力发电生产过程及其控制tianwp@163.com

25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李萍

汉族

副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高原水力发电生产过程及其控制1584021069@qq.com

26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李朝霞

汉族

正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高原水力发电生产过程及其控制Xzlzx69@tom.com

27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蒋晓艳

汉族

副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高原水力发电生产过程及其控制Lz_jxy@163.com

28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罗红英

门巴族

副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高原水力机械高原水利及节水灌溉57902322@qq.com

29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孙凤环

汉族

副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灾害与防治工程690687672@qq.com

30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曹志翔

汉族

正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灾害与防治工程caozhx2005@126.com

31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达娃

藏族

副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dawatibet@163.com

32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张文贤

汉族

正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灾害与防治工程vwxmsx@tom.com

33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杨永红

汉族

正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西藏水利及节水灌溉yyhts@tom.com

34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王培清

汉族

副高级

水利水电工程灾害与防治工程Wpq518@163.com

35

植物科学学院孟霞

汉族

副高级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原作物栽培生理与生态作物种质资源研究69577504@qq.com

36

植物科学学院王建林

汉族

正高级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原作物栽培生理与生态高原农业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xzwangjl@126.com

37

植物科学学院张涪平

汉族

副高级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原农业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210196352@qq.com

38

植物科学学院张洪锋

汉族

副高级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原作物栽培生理与生态xzzhf@21cn.com

39

植物科学学院蔡晓布

汉族

正高级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原作物栽培生理与生态caitw21@sohu.com

40

植物科学学院刘翠花

汉族

正高级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原作物栽培生理与生态Lchutb@163.com

41

植物科学学院苗彦军

汉族

副高级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原农业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西藏牧草种质资源及选育Myj666@126.com

42

植物科学学院卓嘎

藏族

副高级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原作物栽培生理与生态slzhuoga@163.com

43

植物科学学院旦巴

藏族

副高级

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原作物遗传资源研究与种质创新高原作物细胞工程与作物分子育种dbtibet@163.com

44

植物科学学院贡布扎西

藏族

副高级

作物遗传育种高原作物遗传资源研究与种质创新gongbuzhaxi@yahoo.com

45

资源环境学院张昆林

汉族

副高级

森林培育西藏高原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Xzlzzlk288@sian.cim

46

资源环境学院李春燕

汉族

副高级

森林培育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455452284@qq.com

47

资源环境学院邹林红

苗族

副高级

森林培育亚高山天然林经营理论与技术362577176@qq.com

48

资源环境学院杨小林

汉族

正高级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培育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亚高山天然林经营理论与技术382965037@qq.com

49

资源环境学院林玲

汉族

副高级

森林培育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Xizyz@126.com

50

资源环境学院刑震

汉族

副高级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xztibetan@163.com

51

资源环境学院禄树晖

汉族

副高级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植物应用与园林生态Shuhuil004@126.com[9]

学科建设

学校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1个。有作物学、林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预防兽医学、水利水电工程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兽医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6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其中教育部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全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3个,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团队3个。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生态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生态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建设学科(1个):生态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作物学、林学、兽医学、水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草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农业、兽医、风景园林、能源动力、土木水利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水利水电工程、预防兽医学、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利水电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国家级重点学科
序号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第一学科带头人学科级别所属学院
1生态学-郑维列国家重点(培育)生态所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序号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第一学科带头人学科级别所属学院
1生态学-郑维列国家重点(培育)、自治区生态所
2林学森林培育赵垦田自治区资环学院
3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达娃自治区水土学院
4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王建林自治区植科学院
5园艺学蔬菜学关法春自治区植科学院
6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旺姆自治区植科学院
7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强巴央宗自治区动科学院
8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索朗斯珠自治区动科学院
9农业资源利用植物营养学蔡晓布自治区资环学院
10草学-魏学红自治区动科学院
11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罗章自治区食品学院
校级重点学科
序号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第一学科带头人所属学院
1生物学植物学郑维列食品学院
2生态学-郑维列生态所
3林学森林培育赵垦田资环学院
4生物学动物学潘朝晖食品学院
5生物学微生物学旺姆食品学院
6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兰小中食品学院
7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罗章食品学院
8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田位平电气工程学院
9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王培清水土学院
10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达娃水土学院
11农业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杨永红水土学院
1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罗红英水土学院
13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王建林植科学院
14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旦巴植科学院
15园艺学果树学李荣钦植科学院
16园艺学蔬菜学关法春植科学院
17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孙自保植科学院
18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旺姆植科学院
19植物保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张涪平植科学院
20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强巴央宗动科学院
21畜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刘锁珠动科学院
22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索朗斯珠动科学院
23兽医学临床兽医学朱洪云动科学院
24林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杨小林资环学院
25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邢震资环学院
26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江平资环学院
27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薛会英资环学院
28农业资源利用植物营养学蔡晓布资环学院
29草学-魏学红动科学院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根据2017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西藏农牧学院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特色专业4个、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全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精品课程16门。设有教学科研实验室69个及自行设计建设的教学实习农场、牧场、果园、苗圃、水电站等8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有校外实训基地、毕业生实训基地38个。建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等多个基地,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农牧学院成人教育函授站2个。2011年1月以来,该校教师先后出版学术专著16部。[2]

全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4个):动物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农学、生态学

西藏农牧学院特色专业
单位项目名称负责人立项年度级别
植物科学学院农学王建林2007教育部级
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刘锁珠2009教育部级
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杨小林2010教育部级
动物科学学院草业科学魏学红2008自治区级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田位平2010自治区级
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徐业芬2012自治区级
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赵晓玲2008自治区级
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邹林红2008自治区级
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蔡晓布2008自治区级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田位平2008自治区级
西藏农牧学院自治区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负责人时间
森林培育学张昆林2007年
农业植物病理学旺姆2007年
家畜病理学纪素玲2007年
西藏作物栽培学栾运芳2007年
结构力学杨永红2007年
植物学郑维列2007年
土力学张文贤2007年
电机学李朝霞2007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贺贤春2009年
概率论马守春2009年
兽医微生物学索朗斯珠2009年
基础工程冯仲仁2008年
动物遗传学强巴央宗2010年
饲草加工与贮藏苗彦军2010年
  • 学生成绩

根据2017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西藏农牧学院学生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和自治区“成才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及自治区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获得了多次优秀组织奖和20余项作品奖。

学院获奖

根据2017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西藏农牧学院先后获“全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西藏自治区文明学校”,全区高校教学工作评价“教学进步奖”、“教学管理奖”和“实验与实践教学奖”;2007年10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11年被评为“全区教育系统优秀党组织”,2012年荣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西藏自治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单位”、“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荣誉称号。2015年,学院获西藏科协系统2011-2015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16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10]

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西藏农牧学院位列第380名。[6]

2022年4月,共青团中央作出表彰决定,授予西藏农牧学院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11]

对外交流

根据2017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西藏农牧学院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实行开放办学。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有关部局、高校、科研机构共29个单位,先后分八批选派87名高素质援藏干部对口支援该院,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学术研究

  • 成果概况

根据2017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自2011年1月以来西藏农牧学院先后获得360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立项,到位经费1.78亿元,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全区的46%,承担4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和多项专题;获自治区级科学技术奖11项,其它类科技奖12项。其中“青藏高原牦牛乳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青藏高原青稞与牧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及应用”两个项目分别于2010年、201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开发表论文近1500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572篇,被SCI收录21篇、EI收录18篇、CPCI收录1篇;获专利授权16项。

西藏农牧学院科研项目获奖情况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负责人获奖名称、等级获奖时间
1林芝种畜场奶牛、绵羊的狂犬病的初步研究校内代文华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年
2西藏农业病虫草害及天敌资源调查研究区科技厅黄文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
3西藏高原小表温室加代技术研究区科技厅白宝良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1989年
4春青稞生长发育期间土壤速效磷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校内朱喜盈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1989年
5西藏波密林区高蓄积量云杉的结构与生长、生物量研究区科技厅徐凤翔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1989年
6农牧结合综合技术开发应用区科技厅姜光裕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
7沙棘饮料的研究与开发校内方江平全国第四届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1992年
8西藏昆虫及其演化区科技厅张涪平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
9西藏高山松松脂采集与成份测定区科技厅徐凤翔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
10西藏高原人参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区科技厅董国正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
11西藏高原引种栽培西洋参研究区立董国正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
12红景天保健茶的研制与开发拉萨食品厂陶澜全国第三届科技新产品及人才交流博览会金奖1995年
13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林业部区科技厅徐凤翔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
14西藏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研究校内曾群辉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
15西藏色季拉山森林植被类型生态环境及经营措施研究区科技厅徐凤翔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
16西藏墨脱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与保护区科技厅徐凤翔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
17鸡、牛、兔的一类新病原菌及其所致疫病的研究区科技厅、农业部、农牧厅吉传义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
18西藏香料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技术区科技厅、广东作物研究所陈晓阳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
19利用当地资源研制开发全价饲料及杂交仔猪繁育技术研究区科技厅田见辉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
20西藏高原烤烟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区科技厅、林芝地区董国正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1999年
21西藏马铃薯茎尖脱毒及无毒种薯生产技术研究区科技厅、农业部栾运芳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1999年
22西藏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比较研究教育厅熊伟西藏自治区“九五”教育科研课题二等奖2000年
23鸡、牛、兔一类新传染病疫苗的研制及推广应用区科技厅曾群辉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
24西藏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区科技厅王政章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
25西藏玉米新品种及自交系列引进繁育与开发利用区科技厅、农业部王庆祥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
26西藏墨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的研究区科技厅郑维列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
27西藏地区渠道抗冻防渗措施及新型输水型式的研究区科技厅王政章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
28西藏珍稀名贵野生花卉组织培养与开发利用区科技厅郑维列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
29西藏三江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生态恢复中关键技术研发区科技厅方江平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
30西藏牦牛瘦死病疫苗的区域试验科技部曾群辉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8年
31夹绵核桃油脂脂肪酸与蛋白质氨基酸的地理分异及其精深产品开发区科技厅赵垦田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0年
32西藏高原油菜起源与演化研究区科技厅王建林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0年
33西藏玉米杂交繁育技术及新品种示范推广区科技厅刘翠花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年
34西藏野生蔬菜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区科技厅王中奎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年
3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赵垦田“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1年
3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西藏农牧学院“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2011年
37西藏鬼臼毒素重要资源植物人工繁育与生物技术研究教育部区科技厅自然基金兰小中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年
38西藏冬虫夏草多样性及虫草上真菌区系研究自然基金旺姆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
39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教育部唐佳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
40藏北高寒牧区草地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重建技术研究科技厅魏学红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4年
41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半干旱区乡土植物抗旱性研究科技厅罗大庆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4年
  • 服务社会

根据2017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自2011年1月以来西藏农牧学院先后围绕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研究,先后在拉萨、那曲、山南、昌都等地(市)建立各种生态类型试验示范区,在藏北高寒退化草地等应用推广相关技术5万亩,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先后承担各类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规划设计、建材检测、科技示范等社会服务200余项,研制生产了“牦牛瘦死病疫苗”,推广6个玉米新品种及双低饲料油菜饲油1号、藏鸡鸡苗、藏猪繁育技术,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2017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自2011年1月以来西藏农牧学院先后为西藏自治区人社厅、教育厅、农牧厅、林业局、科协等单位及部分地县承办各级各类培训班42班次,利用科研项目对农牧民开展农作物栽培、玉米新品种种植、藏香猪和藏鸡饲养、经济林木种植与修剪、工程施工等实用技术培训,2014至今培训各级各类人员4780余人次;每年科技人员下基层从事科研和社会服务达800余人次。

科研机构

根据2017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西藏农牧学院建设有国家级野外定位研究站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16个;此外该校还建有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实验基地。

国家级野外定位研究站(1个):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高原动物疫病防治实验室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实验室(1个):西藏高原森林生态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2个):西藏土木水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藏高原森林生态重点实验室

校(企)级共建科研机构(2个):西南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药用植物联合研发中心、藏药药用植物研发中心

西藏农牧学院自治区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
序号实验室名称级别
1高原动物疫病预防检测实验室自治区级
2野生生物资源评价及利用实验室自治区级
3西藏高原资源昆虫与应用昆虫实验室自治区级
4高原土壤与植物营养实验室自治区级
5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自治区级
6高原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自治区级
7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实验室自治区级
8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理化分析与生物技术中心自治区级
9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自治区级
10西藏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中心自治区级
11理化分析实验室自治区级
12西藏高原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
13工程测量实验室自治区级
14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自治区级
15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室自治区级
16高原动物疾病研究实验室自治区级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根据2021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西藏农牧学院图书馆有纸质藏书60.4万多册,电子图书140万多种,购建、自建了CNKI、视听、随书光盘等50多个文献数据库(存贮空间130多TB),形成了以文、理、工、农、管文献为主,多学科相结合的藏书体系。

  • 学术期刊

《西藏农牧学院学报》(以内刊形式出版发行)创刊于1978年,是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主办,面向西藏农牧学院广大师生为主的一类以高原农业研究为主的学术期刊。

《西藏农牧学院学报》主要以高原农业、牧业、林业、水利、电力、生态、经济管理、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和新动态为主要刊登内容;开设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社会科学等栏目。

文化传统

  • 校训

博学为农,精业兴藏

西藏农牧学院倡导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倡导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倡导辛勤劳动、精通业务、服务西藏。

  • 校风

爱国、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风尚,倡导广大师生在求学创业过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和学院筹建精神,汇聚各族师生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悠扬校歌

《我们美丽的校园》
西藏农牧学院校歌
作词:欧珠作曲:欧珠
(合唱)啊!美丽的校园啊!农牧学院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林海青山 尼洋河畔辽阔田野 胜似江南辽阔田野 胜似江南我们乐在献身西藏农牧育人成才 重任在肩啊!博学为农 精业兴藏崇尚科学 求实创新各族师生携手并肩世界屋脊谱新篇啰(合唱)啊!美丽的校园啊!农牧学院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林海云间 尼洋河畔莘莘学子 志比铁坚莘莘学子 志比铁坚我们志在振兴西藏农业努力学习 勇于探索啊!草原辽阔 我们拥抱田野壮丽 我们耕耘各族师生团结爱国世界屋脊谱新篇啰
参考资料:

形象标识

1.西藏农牧学院标识由图案和文字两大部分组成,以代表农业的绿色为标识主体色调,具有鲜明的农牧色彩,使外界看到标志便一目了然。

2.西藏农牧学院校徽图案是该校中文简称“藏农”的首字母“Z”和“N”,提炼了该校“博学为农,精业兴藏”校训文化。

3.学院校名以汉字和藏文构成,体现出了学院办学地理位置和民族团结,表达出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的伟大愿景。

4.学院的中文名称与年份字式“1958”相结合体现学院成立的历史时期,藏文全程体现学院立足于西藏,培育农牧类人才,服务西藏、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副院长云丹加措
党委副书记、院长娄源冰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从严
副院长郑维列
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垦田、郭永刚、强巴央宗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边巴次仁

资料来源:2022年5月西藏农牧学院官网[1]

历任领导

院长副院长
姓名任职时间姓名任职时间
高启祥1971.8-1972.1沈摇斧1975.8-1975.9
沈摇斧1974.12-1975.7尤其翰1978.8-1984.10
段志远1975.7-1980.6次仁朗杰1978.8-1983.10
泽建忠1983.7-1985.1党他信1978.8-1985.10
杨生寅1985.2-1992.12张泉林1979.2-1982.12
小益西1992.12-1994.10杨朝济1979.8-1985.2
彭隆全1994.11-2002.12高福堂1981.12-1994.10
方怀龙2003.9-2004.8杨生寅1983.7-1985.2
次旦平措2012.8-2016.7三八顿珠1985.2-1993.5
高学2016.7-2019.11小益西1986.12-1992.11
娄源冰2019.12~至今胡庭平1986.12-1992.12


刘绍民1991.4-1994.10


高文庭1992.11-2001.11


石俊华1992.1-1994.10


泽多1992.11-1994.10


格桑尼玛1994.11-1998.8


拉巴1994.11-1998.10


李永忠1994.11-1998.6


桑珠1998.5-2012.8


卢昌强(援藏)1998.7-2001.7


李名家(援藏)1998.7-2001.7


方怀龙(援藏)2001.7-2003.9


郑维列2002.1~至今


周秀英(女)2006.6-2017.9


强巴多吉2007.9-2012.1


赵垦田2011.1~至今


琼日2012.12-2015.10


郭永刚2013.6~至今


周宏力(援藏)2013.9-2016.7


周顺利(中组部博士服务团)2014.11-2015.11


高学2015.6-2016.7


云丹加措2016.7~至今


王春春(援藏)2016.9-2019.7


翟新验(中组部博士服务团)2017.1-2017.12


魏建荣(中组部博士服务团)2018.1-2018.12


王从严(援藏)2019.8~至今


强巴央宗(女)2021.9~至今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姓名任职时间姓名任职时间
段志远1972.12-1980.6沈摇斧1972.12-1979.9
汪文彬1983.12-1986.11李之用1972.12-1974.2
刘绍民1992.11-1994.11牛锦华1972.12-1974.2
张立聪1994.10-1996.7强巴曲德1975.5-1975.8
彭隆全1998.5-2002.12洛桑顿珠1975.12-1983.7
桑珠2003.8-2012.8泽建忠1983.8-1985.1
纪建洲2012.8-2015.7杨朝济1983.8-1985.1
云丹加措2016.7~至今杨生寅1985.6-1992.11


罗华荣1985.2-1992.11


刘绍民1991.2-1992.11


小益西1992.11-1994.10


彭隆全1994.10-1998.5


高文庭1994.10-2001.12


次旦平措2012.8-2016.7


高学2015.6-2019.11


王春春(援藏)2016.9-2019.7


王从严(援藏)2019.8~至今


娄源冰2019.12~至今
纪委书记
姓名任职时间
洛桑顿珠(兼)1979.8-1989.8
泽多1989.9-1994.10
高文庭(兼)1994.10-2001.12
公曲2001.1-2010.10
谢金川2011.12-2015.7
边巴次仁2018.7~至今

资料来源:2022年5月西藏农牧学院官网[12]

学校荣誉

2021年9月26日,被认定为“2021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3]

2022年4月,该校团委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11]

2022年4月,西藏农牧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团总支、动物科学学院团总支入围2021年度“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名单。[1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