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沉(中国国画家)

由网友(静听、唯美殇)分享简介:卢重(一九三五—二零零四 ),中国闻名国绘野,江苏姑苏人,迟年正在姑苏美术博科黉舍进修西洋画绘,一九五三年考进中央美术教院中国绘系,从师叶浅予、蒋兆以及、李可染、刘凌沧等,一九五八年结业并留校任学,后担负中央美术教院传授。中文名卢重国籍中人民族汉族出诞辰期一九三五年九月出熟地江苏姑苏代表做品机车医生、草本夜月、塞上竞技图、...

卢沉(1935—2004 ),中国著名国画家,江苏苏州人,早年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洋绘画,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师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等,1958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文名

卢沉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35年9月

出生地

江苏苏州

代表作品

机车大夫、草原夜月、塞上竞技图、太白捉月

职业

国画家

主要成就

水墨的创新

逝世日期

2004年1月23日

毕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简介

著名国画家卢沉水墨作品欣赏 邵大箴 最有才能的画家

卢沉 (1935~ )中国画家。江苏苏州人。早年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洋绘画。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师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等,1958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卢沉擅长水墨人物画,早期作品侧重于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自80年代起,开始致力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主张融合中西艺术之长,在现代的基础上创造,走水墨现代化之路,尝试把西方现代艺术的意识和中国画的笔墨意趣沟通,并在教学中开设“水墨小品”、“水墨构成”等课程,改革基础教学。其作品或取材历史人物,或将日常生活所见、所思,赋之于画,画风多变,时出新意。代表作有《机车大夫》、《草原夜月》、《塞上竞技图》、《太白捉月》、《清明》等。著《卢沉论水墨画》,出版《卢沉、周思聪作品选集》、《卢沉水墨画》等。

卢沉的人物画创作在当代画坛颇有影响。60年代创作的《机车大夫》是他的成名之作。“文革”后创作的《月光如水照淄衣》,以其深刻的个性刻画,丰富的思想内涵,动人的艺术魅力,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卢沉以人物画基本功的坚实、深厚而闻名遐迩。进入90年代以后,卢沉又倾心于水墨写意人物画的艺术探索。并形成了笔简意足、以生趣神韵为追求的画风。他的水墨人物可分历史和现代两大部分。历史人物多以诗人画家名士或历史故事乃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为表现对象。例如,在《杜甫》这幅画中,画家以历史的视野探赜钩沉,以意笔表现爱国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满怀郁勃、悲苍又万般无奈的情感状态。“炼辞得奇句,炼意得余味”(邵雍语)。卢沉在他的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对“炼意”是下了功夫的。卢沉的现代人物画,题材多取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晨练、消夏、养鸟、春暖、放牧、畅饮、醉归、等车、卖西瓜、晒太阳,一一入画,生活味很浓。表现出画家“世间一切皆诗”的审美观念和“诗尽人间兴”的创作态度。他能涉笔成趣,把生活中各色人物的相貌、意态、心象、气质、神采、趣味,通过那富有书法美的线条、意趣美的造型、水墨与淡彩相融相化的墨彩韵致,做出神完意足的表达。我认为,他的现代人物画的艺术成就高出历史人物画。这是因为,他笔下的现代人物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有深入的观察、感受和审美体验。而这种观察的特点是“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以心会意,以慧生趣。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是那样富有人生之真趣,丰富的幽默感,又那样的耐人咀嚼。趣又有深浅之分,“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卢沉笔下的人物意态各别,趣味盎然,皆得益于生活。中国画坛上曾盛行“变形”之风,但所变之行有不少是非丑即怪、非痴即呆,或粉本于洋人,忸怩作态,无意乏趣。既没有对生活的妙悟,又违背艺术造型的规律。卢沉的水墨写意人物,为人物画造型中的“变形”提供了可贵的借鉴。我以为,最根本的一条是“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卢沉的成功在于他以真实的自我去关注人生、社会,以艺术的真诚去表现世间百相。在中国诗论、画论、文论中都把趣味放在重要的地位。苏东坡就曾提出:“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善于幽默的民族,是智慧的民族;没有趣味的民族,美术对于民族健康审美趣味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其对人类文化建构的重要性。中国从汉代的雕塑《说唱俑》到梁楷、罗聘以及齐白石的意笔人物,都以意趣的表达为主旨。卢沉的意笔人物不论在造型、构意、笔墨及现代意识诸方面都有新发展。卢沉由60年代的《机车大夫》、70年代的《月光如水照淄衣》,80年代的《塞上竞技图》、《清明》,再到90年代后的水墨意笔人物,可约略看出他创作道路的发展轨迹。而这条艺术发展的轨迹,是在社会的历史巨变和文化思潮的影响中运行的。从中既可以看出社会文化环境对艺术家的影响,又可以观察到艺术家美学思想及创作观念的变化。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