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麦49(2023最新皖麦49百科介绍)

由网友(半世流离〆、)分享简介:皖麦四九是由安徽农业大教选育的小麦种类,强秋性、中生,成生期比对于照豫麦一八晚一⑵天。幼苗半竖立,少势中等,分蘖力较弱。株低八五厘米,株型略疏松,穗层没有整洁。中文名皖麦四九选育单元安徽农业大教核定编号国审麦二零零四零零四种类来历矬迟七八一/皖宿八八零二特性特征强秋性、中生,成生期比对于照豫麦一八晚一⑵天。幼苗半竖立,少...

皖麦49是由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小麦品种,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晚1-2天。幼苗半直立,长势中等,分蘖力较强。株高85厘米,株型略松散,穗层不整齐。

中文名

皖麦49

选育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审定编号

国审麦2004004

品种来源

矮早781/皖宿8802

特征特性

XOD下载 XOD安卓2023最新版免费下载 九游手游官网

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晚1-2天。幼苗半直立,长势中等,分蘖力较强。株高85厘米,株型略松散,穗层不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子粒粉质,黑胚率偏高。平均亩穗数36万穗,穗粒数34粒,千粒重39克。抗寒性差,抗倒性偏弱,较耐旱,抗高温,耐湿性一般。接种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纹枯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和叶锈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6-787克/升,蛋白质含量13.4-12.5%,湿面筋含量28.5-24.8%,沉降值21.3-21.0毫升,吸水率55.1-53.1%,面团稳定时间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83-86E.U,拉伸面积22-2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6.3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8.8%;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47.1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36%(不显著)。2002-200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7.2公斤,比对豫麦18号增产2.4%。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注意播期不能过早,以防止冻害发生。每亩基本苗15万左右。为了稳定弱筋小麦品质,应调减基、追肥氮肥的比例,一般基肥占70%-80%,返青肥占20-30%,少施或不施拔节孕穗肥。生育后期宜喷施磷酸二氢钾。注意防治叶锈病、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南部、安徽淮北、江苏北部高中产肥力水地晚茬种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