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县)

由网友(玩世不恭)分享简介:新龙县是4川省甘孜匿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4川甘孜州中部,青匿低本西北边沿,属川西山本以及竖断山脉地交触戴。北纬三零.二三°-三一.三二°,东经九九.三七°-一零零.五四°。东邻炉霍县、谈孚县,南交理塘县、俗江县,西依黑玉县,西靠德格县,北界甘孜县,总面积九一八二.七四平方私里。新龙县处川东南丘状低本山区,属青匿低本亚潮湿...

新龙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四川甘孜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川西山原和横断山脉地接触带。北纬30.23°-31.32°,东经99.37°-100.54°。东邻炉霍县、道孚县,南接理塘县、雅江县,西依白玉县,西靠德格县,北界甘孜县,总面积9182.74平方公里。新龙县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1]截至2010年底,新龙县主要植被有10种,野生中藏药材有上千种,野生动物有豹、马鹿、白唇鹿、斑羚等,有12个矿种,23处矿区,水资源总量为35.113亿立方米。[2]截至2011年底新龙县总人口49833人,截至2010年底辖1个镇、18个乡。[3][4]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32813万元。[5]

截至2020年,全县幼儿园28所,小学23所,中学1所。[5]

新龙历史悠久,古称瞻对,唐属吐蕃,1701年,置喇滚安抚司,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于1951年以县城地形如龙头,藏语昔称“主母龙”,后改称“主沙主”,意为新龙,赋“龙获新生”之意,故更名新龙县。[6]新龙县内有土木寺、雅砻江大峡谷、拉日马风景区等景点。[7]

中文名

新龙县

著名景点

卡洼洛日大雪山、皮察沟、措卡湖

别名

梁茹

所属地区

中国 四川

政府驻地

如龙镇

邮政区码

626800

面积

9182.74平方公里

方言

藏语

车牌代码

川V

县委书记

董德洪

外文名

XinlongCounty

气候类型

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

行政区类别

下辖地区

1个镇、18个乡

电话区号

0836

地理位置

甘孜藏族自治州中部

人口

49833人(2011年)

火车站

甘孜站

GDP

6.6亿(2013年)

县长

丁康[8]

历史沿革

四川甘孜下辖的18个行政区域一览

新龙历史悠久,古称“瞻对”。春秋战国前,藏族先民已在此繁衍生息,先秦至三国时期为白狼国地。

南北朝至隋,这里为附国一部。

唐属吐蕃。

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封“瞻对本冲”,为瞻对第一代土司。至元二十五年(1288),置喇马儿刚等处招讨司。

明洪武六年(1373),册封上、下瞻对5土司。洪武七年(1374),设沙可万户府和兆日千户所。

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喇滚安抚司。雍正六年(1728)至乾隆十年(1745),先后分授上、中瞻为长官司、下瞻对安抚司,故称“三瞻”。道光二十八年(1848)工布朗结控制全瞻对。同治四年(1865)起成为西藏在川所辖达46年之“飞地”。

宣统三年(1911),置瞻对设治委员。

民国五年(1916),置瞻化县。

1936年5月,红军经瞻化,成立了瞻化县博巴政府和雄龙西、尤拉西、甲拉西等1个乡博巴政府。

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辖4区、1镇、23乡。县治如龙镇,距州府康定市75公里,离省会成都841公里。

解放后,于1951年以县城地形如龙头,藏语昔称“主母龙”,后改称“主沙主”,意为新龙,赋“龙获新生”之意,故更名新龙县。

行政区划

至2015年1月,新龙县辖1个镇、18个乡:茹龙镇、沙堆乡、乐安乡、大盖乡、绕鲁乡、色威乡、甲拉西乡、拉日马乡、博美乡、尤拉西乡、子拖西乡、和平乡、洛古乡、雄龙西乡、麻日乡、通霄乡、友谊乡、皮擦乡、银多乡。[9]

人口

根据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新龙县总人口40505人。至2011年底新龙县总人口4983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3‰。

政治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董德洪[10]
县委副书记丁康、徐芳、洛绒倾培[10]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政协主席
泽扎
政协副主席泽翁巴姆、刘少云、呷马劣然、李云贵[11]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县长丁康[8]
副县长尼玛泽仁、刘永华、刘旭东、齐良伟、陆长武、建康、桂花泽姆、熊永军[8]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
旺杰[12]
副主任邓永红、尔吉降泽、严扎、陈中锋[12]

地理环境

新龙县新龙县位于四川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四川盆地西部,处于甘孜州腹心,地处雅砻江中游高山峡谷地带,雅砻江从北至南纵贯全境。北纬30.23°~31.32°,东经99.37°~100.54°东邻炉霍县、道孚县,南接理塘县、雅江县,西依白玉县,西靠德格县,北界甘孜县。东西窄,南北长,总面积9182.7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新龙县处川西北丘陵状高原山区,属沙鲁里山北段,北部最高点卡洼洛日,海拔5992米,南部最低点子拖西乡雅砻江河谷,全境由高山峡谷、高山低谷、高原低山丘陵、现代冰川冰蚀地貌。[13]

气候

新龙县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4℃,1月平均气温-3.5℃,7月平均气温15.1℃。年降水量603.5毫米,年均日照2160.8小时,无霜期115天。垂直气候变化显著。[13]

自然资源

至2010年底,新龙县土地总面积9182.74平方公里,有可利用草地5475526.7亩,林地面积5637589.6亩。[13]

生物资源

至2010年底,新龙县主要植被有10种针叶树种,阔叶树种,经济林木等。野生中藏药材有虫草、贝母、雪莲花、黄芪、秦艽等,种类上千种。野生动物有豹、马鹿、白唇鹿、斑羚、林麝、马麝、黑熊、马熊、盘羊、岩羊等。[13]

矿产资源

至2010年底,新龙县境内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为主,地处甘孜至理塘横断山脉中段,为成矿地段,至2010年底,新龙县矿藏有铜、镍、锌、钼、钨、钼、水晶等12个矿种,矿区23处。[13]

水力资源

至2010年底,新龙县水资源总量为35.113亿立方米,利用总量为0.174亿立方米,雅砻江从北向南纵贯全境,长达175公里,大小河流121条,水资源蕴藏总量为54.6万千瓦,其中可利用21万千瓦。

经济

2013年,新龙县地区生产总值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20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79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925元。

第一产业

2010年,新龙县培育农业产业,建成干果基地5个,青稞、小麦示范点16个,蔬菜示范基地10个,生猪养殖示范点3个;建成5处农田水利工程,新增灌面47.47公顷;全年兑现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资金1135万元。畜牧业实现产值1090万元,各类牲畜存栏总量25.5万头,牲畜三率分别为23.41%、22.58%12.65%,肉类产量5375吨,奶产量7782吨。

第二产业

新龙县工业落后,原有5个国有工业企业,其中3个林业企业,1个电力企业,1个矿产企业。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415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84万元,工业总产值1669万元。

2013年新龙县开发项目127个,概算投资达26亿元。争取项目45个,投资总额达5.25亿元。2013全年实施政府类项目97个,建成项目58个,完成投资2.78亿元。借助西博会等招商引资平台,引进水电开发、房地产开发等市场类项目7个,概算投资达14亿元,完成投资2.37亿元。

第三产业

2013年新龙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0万元,同2012年比增16%;财政预算收入6420万元,同比增4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628万元。2013全年接待游客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00万元。

社会

2010年新龙县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开工,已完工6个;为36个农家书屋配送各类农业科技图书5.4万册。开展“送文艺下乡”演出8场,编排创作《依恋》《吉祥颂》《新龙锅庄》等生活民俗类舞蹈10个和《高原的希望》《牧区的学童》等情景剧5场,全年演出80余场,受益群众4万人。

城乡建设

2010年,新龙县新增城市绿化地600平方米。改造升级县农贸市场,新建了14个乡镇综合楼;县国税综合楼、县城市供排水、垃圾填埋场等市政重点工程全面竣工。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45处,使2.53万人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2010全年共完成20个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

教育

至2010年底,新龙县中小学52所,在校生4982人,其中:小学生4798人,中学生184人,教职员工347人,专职教师307人。各中小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拉日马牧区寄宿制小学通过州教委“三个一工程”检查验收。[13]

2013年新龙县在校中小学生达6373人,寄宿制规模达4672人。推行教育试点,开通网课班2个,开办植入式网络教学班10个,在10所乡村学校开展学前教育。

民生

2011年,实施扶贫项目31个,投入以工代赈、两项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1495.8万元,解决了1.78万人过江河难、行路难问题;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5处112公里,解决6000人饮水安全问题。全年征收各种保险费共3646万元,养老金实现足额发放,报销住院和门诊费240万元。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完成农村职业技能培训136人,实现新增就业3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比上年减少0.0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8万人,城市低保1.23万人,农村低保1.11万人,发放城市低保金273.6万元,农村低保金867.16万元,全面实现“应保尽保”。对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和老党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1265.37万元。

交通

至2010年底新龙县境公路通车25条721公里,与甘孜、白玉、理塘、雅江、道孚相连,区乡基本通车,2010年新龙县通乡油路完成19.8公里,新建跨江吊桥3座、支沟河流水泥桥6座。

新龙县县境以北甘(孜)新(龙)公路经100公里与国道317线相连;县境以南理(塘)新(龙)路经186公里,雅(江)新(龙)路116公里与国道318线相连。

旅游

新龙县境内有甘孜藏区齐全的宗教教派与寺庙,有雅砻江上仅剩的唯一一座藏式伸臂桥;有雅砻江大峡谷、雄龙扎呷神山、卡瓦洛日雪山、措卡湖、格日溶洞、拉日马等景点。

雅砻江大峡谷风景区

雅砻江是新龙县的主要河流,其流经地形成有名的雅砻江大峡谷。此江发源于青海省与四川交界的玉树州境内,流经石渠、甘孜、新龙,南出雅江县,在新龙境内流长175公里,最后汇合于金沙江进入长江。年平均水量25.57亿立方米。

孜拖西生态园

孜拖西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南大门”孜拖西乡。距县城118公里。县级公路可以到达。区内山岭高峻、峡谷深邃,由子拖西河、郎村河、玻璃河及三河深截的大沟和恩格山、益类山、拉格山、让来山等主要山峰组成。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余种,雅砻江两河口电站竣工后,孜拖西乡境内将呈现“高峡出平湖”的人工美景。

益西寺

益西寺具有爱国爱教的传统。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新龙,一个师部就驻扎在益西寺,红军的爱护行为僧侣为之感动,主动筹集粮款,收养红军伤员,帮助红军度过难关。1986年政府拨专款20万元维修益西寺。

拉扎呷神山溶洞

在新龙县和平乡的格日沟与理塘下坝交界处,有一座驰名藏区的神山,藏语叫拉扎呷神山。溶洞就在这个神山上。

皮察景区

皮察景区位于新龙县城西北方向22公里的皮察沟,是一处集探险、风光游为一体景区。皮察峰林:距新龙县城25公里,峰林面积178.96平方公里,景点海拔2800米左右,从朱倭大桥进沟4公里即可到达。境内连绵起伏的山峰,形态各异,巍巍壮丽。

拉日马风景区

拉日马草原坐落于距新龙县城64公里的拉日马乡境内,是一座地域辽阔的天然牧场。牛羊成群的拉日马草原风光旖旎,特别是春天里的草原,一望无际的草地开满了各色野花,淡淡的花香萦绕不绝,沁人心脾。每年的七八月,藏民们从四面八方涌入拉日马草原,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赛马活动和物资交易会。

如意塔

在神山的背面,有一处高大、瑰丽的塔群叫尊胜吉祥如意塔,意为“世界之中心”。由113个塔组成,居于中心的塔代表着释迦牟尼,再下是尊胜塔、菩提塔、莲聚塔、天降塔、吉祥门塔、好塔、神变塔及涅磐塔等八种塔。

卡瓦洛日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大盖乡境内。有骡马路可以到达。距离新龙县城90公里。深受本波教和藏传佛教信徒崇拜。传说朝拜此山后,会财运亨通、福乐绵绵。此山海拔5995米,山顶终年积雪,冰川晶莹,角峰逶迤起伏,气势磅礴,雄伟壮丽。一对耸立的主峰,像是一对“金元宝”,故此山又称为“财神山”。在通往卡瓦洛日的途中,既有陡峭的孤峰,又有众多的峰丛、石椎、石柱等,还有原始古朴的牧民小居。

土木寺

土木寺,又称鲁木饶寺。旧密宁玛派鲁木饶寺地处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被称为佛教讲修如愿至尊之所,圣者密教事部三怙主之地。寺院位于地势独特、风景幽美的佛教圣地,四周神山环绕,风景秀丽。

荣誉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14]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5]

名优特产

新龙县特产有:虫草、贝母、黄芪、羌活、牛黄、雪莲花、独一味、麝香、鹿茸豹骨、水獭肝、秦艽、党参、熊胆等。[13]

虫草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虫草性甘味温,强壮滋补;治肺结核,滋肺补肾。

新龙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止渴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肺虚弱、脾胃虚弱、肺气不足、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体乏无力等病症。为常用滋补强壮药。

麝香

麝香为常用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

鹿茸

鹿茸甘孜县盛产鹿茸。鹿茸分为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规格有二杠锯茸、三岔锯茸、二杠砍头茸、三岔砍头茸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