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孔神经外科(2023最新锁孔神经外科百科介绍)

由网友(原谅我对你不够珍惜)分享简介:锁孔神经内科指经由过程位置适合的小骨窗(直径二⑶cm)举行显微内科或者内镜辅帮显微神经内科脚术。用小骨窗露出颅内深部大的病变。中文名锁孔神经内科属性锁孔性子神经内科世纪二零世纪概论二零世纪始,神经内科开颅脚术的皮肤暗语以及骨窗都很大,那是由于:一、术前诊疗要领长而粗陋,定位以及定性坚苦;二、匮乏博科脚术器械,多为细大的平凡脚术...

锁孔神经外科指通过位置合适的小骨窗(直径2-3cm)进行显微外科或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用小骨窗显露颅内深部大的病变。

中文名

锁孔神经外科

属性

锁孔

性质

神经外科

世纪

20世纪

概论

国际微创神经外科学会锁孔显微手术国际专家共识 在 Neurosurgical Review 正式在线发布

20世纪初,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皮肤切口和骨窗都很大,这是因为:1、术前诊断方法少而简陋,定位和定性困难;2、缺乏专科手术器械,多为粗大的普通手术器械;3、手术照明差;4、患者因缺乏科学卫生知识,就诊时肿瘤已很大;5、手术组3个人6只手。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手术器械的改进、双极电凝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使神经外科在诊断和诊疗上发生了根本变化。继Scoville和Ore(1960年)提出用大钻孔开颅取代标准开颅,Wilson(1971年)首先提出锁孔神经外科(keyhole surgery),认为通过手术显微镜不仅能清楚看清狭小和深在的术野,而且可以进行手术操作。但由于Wilson的主张仅为了省时,并非是锁孔外科的真正含义,所以其意见在20年后才被改进并接受。锁孔外科不仅指通过位置合适的小骨窗(直径2-3cm)进行显微外科或内镜辅助显微外科省手术,而且锁孔外科强调术前术后精心的诊断和处理,个体化地设计手术方案,应用准确、便捷的手术入路去接近和处理病变,尽量减少对颅内结构的暴露和损伤,以期最低也达到与标准显微外科手术一样的疗效。因此,要求外科医生有扎实的显微外科技术,熟悉锁眼外科开颅的解剖特点。若术时配合应用神经导航、神经内镜等可提高狭小、深在术野手术操作的质量。近来,由于内镜神经外科和神经导航外科的发展,锁孔外科又重焕青春。

一般原则

1、小骨窗显露颅内深部大的病变。

2、不暴露是保护正常神经血管结构最好的方法。

3、术前精心制定手术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包括复习病史、体检、神经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等,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法和手术入路,后者包括患者体位、皮肤切口、骨窗位置、硬脑膜切口、颅内蛛网膜下腔入路等。

4、骨窗缘呈直角的内板磨成钝角,以扩大显露范围。

设备和器械

除了手术显微镜和一般手术器械外,还包括:1、内镜:直径2~4mm,长10~15cm的枪状硬质内镜。物镜视角以0°常用,30°~110°者酌情备用;2、冷光源、摄像机和监视屏;3、机械或气动软轴内镜固定装置;4、特殊器械:内镜辅助显微外科的特殊器械如:Perneczky-Zeppelin动脉瘤夹钳、刀、剪、剥离子等。

锁眼外科入路

1、眶上锁眼入路(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

2、颞下锁眼入路(subtemporal)

3、大脑半球间锁眼入路(interhemispheric)。

4、经皮质-脑室锁眼入路(transcortical transventricular keyhole approach)。

发展方向

由于显微解剖和手术入路研究的深入,神经导航和内镜技术,以及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发展和应用,神经外科开颅的切口和骨窗将更小型化,个体化。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