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场(2023最新畜牧场百科介绍)

由网友(有深度的,有深度有内涵的)分享简介:领有1定命质的六畜散中豢养地。常依六畜品种而齐整分为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养兔场、养羊场以及养马场等。中文名畜牧场分类依据六畜含 义1定命质的六畜散中豢养地分 类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等简介  从办场方针上看,上述各场又可分为育种场、繁衍场取商品场;亦有兼养种畜以及商品畜的综合牧场。跟着业余化出产的成长,牧场品种越来越多,...

拥有一定数量的家畜集中饲养地。常依家畜种类而划分为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养兔场、养羊场和养马场等。

中文名

畜牧场

分类依据

家畜

含 义

一定数量的家畜集中饲养地

分 类

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等

简介

足球场旁居然藏了个 畜牧场 踢球来了几头山羊

  从办场目标上看,上述各场又可分为育种场、繁殖场与商品场;亦有兼养种畜和商品畜的综合牧场。随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牧场种类愈来愈多,如鸡场又分为蛋鸡场、肉鸡场等。牧场场址宜选在交通便利、与主交通线保持一定距离、地势高燥、土地面积充足、水源丰富水质好、远离畜产品加工厂和居民区地方。场内生活、生产管理、生产和排污与病畜隔离区应按地势、夏季之风向作合理规划,既分区明显利于防疫;又联系方便,利于管理。清洁道、粪道分开,设立专门堆粪场、焚尸炉等卫生设施。一般牧场都附有牧地和饲料地,现代化猪、鸡场中设有配套的配合饲料加工厂。甚至有的场还建有畜产品初级加工厂等。

  例如国内知名畜牧场:山东百信牧业牛羊养殖基地,集牛羊驴育种、繁殖、改良、提纯 、销售、调拨于一体的大型繁育基地。

规模建设

  畜牧场的规模主要根据饲料供应以及粪肥的处理和利用能力确定。大型畜牧场如得不到营养完善的饲料供应,必将导致经营上的失败,而大量粪尿等废弃物不能得到应有的处理和及时利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空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此外,规模大小也取决于技术力量和经营管理能力。

规划布局

  畜牧场良好环境的建立、高效率生产工艺的形成和最佳经济效益的获得,在颇大程度上取决于畜牧场的规划布局。确当的规划布局应能使各类建筑物的设置符合最佳生产工艺流程,符合兽医卫生和防火安全的要求,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应依据地形、地势,因地制宜

选址原则

  ①地势高出当地历史上最高洪水线。坡度一般不大于15°。寒冷地区冬季的冷风口、炎热地区夏季窝风的凹地,以及易涝、易淹地段都应避开。地下水位在2.5~3.0米以下。②土质宜通气、透水、抗压性好。不选易塌陷、粘重、被有机物严重污染、疑有炭疽等土壤性传染病原和以往曾建过畜牧场和养兽场的地块。③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④可充分利用原有道路,以运进饲料,和运出产品与废弃物。但应与原有道路保持以下间距以保证兽医卫生安全:铁路、国家级与省际公路为500米;省级公路为300米;一般道路不少于50米。⑤靠近输电线路,有供电电源。⑥地势低于居民点,并位于其下风向。同时与居民点保持以下间距:一般场为200~300米;鸡、兔、羊场为500米以上;大型猪、鸡场为1500米以上。⑦避开化工、屠宰、造纸、制革等容易污染水体、空气的企业和噪声大的工厂。⑧牛场、羊场应充分利用草地或草山放牧。但牧道不宜与铁路、公路交叉。水禽场应有效利用附近水面。⑨场地面积应根据经营规模、饲料供应方式、饲养管理特点和集约化程度等因素确定,并考虑到以后发展的可能。⑩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区域划分

生产区

  畜牧场的核心。多配置在场地的中心地段。除实行放牧饲养时与放牧地保持联系外,隔绝与外界的一切直接联系。其中包括畜舍和其他设施。①畜舍。普通畜舍多采取平行排列形式,其朝向以长轴东西向,正面朝南配置为宜;兼顾地形、风向等因素,允许向东或向西偏转15°。畜舍在4栋以内时宜呈一行平行排列,以缩短供水、供电及运输距离,减轻管理工作,并可有效组织通风、采风、采光及避免饲料道与清粪道交叉;4栋以上可呈两行平行排列配置。两列畜舍端墙之间的距离15米(鸡舍应加大)。相同的畜舍之间距离不小于20米。同一畜牧场内如兼有种畜、幼畜和商品畜群,应分区管理,彼此间有100~150米的距离。畜舍长轴不与等高线平行布局而有所偏转,既利排水,又可借助地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运输效率。工厂化畜牧场往往采用大跨度畜舍或数幢普通畜舍借工作走廊连接的形式,其优点是可使生产建筑与辅助建筑之间联系紧凑,有利于改善畜舍的热工性能,缩短运输、供电、给水距离和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见畜牧场建筑)。②其他设施。家畜运动场宜设于畜舍南侧,夏季炎热地区场内设凉棚;地面排水良好。贮粪场宜设于地势低于畜舍的下风向,保持200~300米的距离,并应便于畜粪运输。兽医室应与畜舍有40~50米的间距。病畜隔离厩、剖检室、焚尸炉等应在下风向的1000米以外,并设围墙。兽医室的设置近有向全场性甚至场际性发展的趋向。

饲料区

  有关建筑物和设施的配置应兼顾饲料由场外运进及向畜舍供应的便利,一般设在地势较生产区为高的地段,并在其上风向。饲料加工间靠近畜舍,精料库则与饲料加工间连接。其他饲料建筑物,如多汁饲料贮放设施、青贮设施等配置在畜舍的一侧或两侧,并保证足够的场地。干草与垫草堆放场则宜设在整个生产区的下风向,并保证60米的防火距离。场外运输与场内运输严格分开,场外运输车辆禁入生产区。饲料区一般建有围墙,分别设门。由场外进入饲料区,和由饲料区进入生产区均需严格消毒。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畜牧场饲料区的功能与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如使用配合饲料的畜牧场已无饲料区,而在畜舍一端设贮料塔或饲料库,随进随用。

管理区

  配置在整个畜牧场的上风向的较高处。该区建筑物包括管理生产、为生产服务的部门以及生活、文化建筑物等。大型畜牧场集中生产配合饲料时,饲料加工车间及精料库作为管理区的组成部分多辟为独立区。管理区与生产区、饲料区应严格隔绝,人车进入管理区必须消毒。

  此外,畜牧场的规划布局还应对环境卫生条件给以充分的考虑。如注意植树种草,以调节小气候和净化空气;勿使运送饲料和粪肥的道路交叉;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场区积水;严格管理家畜粪尿,保护水源不受污染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