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兴(中国工程院院士)

由网友(七凉)分享简介:王文兴(一九二七年一一月一七日-)情况化教野。出熟于安徽萧县,本籍山东临沂。中国情况科教研究院参谋。一九五二年结业于山大化教系(青岛)。近二零多年去首要从事情况化教研究,为国度科技攻闭名目65至95历届卖力人,正在大气情况容质、煤烟型都会大气净化、升火化教等范畴举行了少量的现场观测以及摹拟试验,成立了各类室内、室外光化...

王文兴(1927年11月17日-)环境化学家。出生于安徽萧县,祖籍山东临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顾问。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青岛)。近20多年来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六五至九五历届负责人,在大气环境容量、煤烟型城市大气污染、降水化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建立了各种室内、室外光化学反应模拟装置,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光化学反应和煤烟型污染的规律。近年来开展了环境物理化学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文名

王文兴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

毕业院校

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外文名

Wang Wenxing

职业

教授

出生日期

1927年11月17日

出生地

安徽萧县

现任职务

王文兴 搞科研就像进庙修行 别想着发财

现任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理事长。 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副院长。

课题研究

先后组织领导完成国家重大、“六五”至“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多项

主要有:《天津市环境评价与规划》、《兰州光化学污染规律和防治对策研究》、《太原地区大气综合观测研究》、《太原、沈阳环境容量研究》、《华南酸雨研究》及我国酸沉降及生态环境研究、《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国家937项目专题)、《绿洲生态环境容载力及生态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项目)、《乌鲁木齐区域环境容载力与城市污染控制对策》(乌鲁木齐市政府特别支持项目)、《哈尔滨生态城市实施规划》等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1项、二等3项、三等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3项等。发表论文110多篇,编著8部。

发表言论

王文兴院士:西部大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没有依据

2005年8月22日电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今天表示,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年以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正得到逐步缓解,有关西部大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没有依据。

王文兴院士说,中央政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一直重视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其治理工作,出台了保护植被为目的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多项系统工程,西部各省区目前正在实施;此外,还针对特别关注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比如投入一百多亿元人民币对新疆塔里木河进行综合治理。

这位长年致力于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研究工作的院士在中国科协二00五年年会上承认,西部地区发展支持系统位于全国中等偏下,可持续发展系统处于末端,一直是中国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存在着植被衰退、土地沙化、水环境恶劣等问题。

他同时表示,中国西部十二省区各自特点不同,环境保护及治理的方式也应该因地制宜,比如西南的云南、贵州等地,水资源比较丰富,空气湿润,但由于开荒过度,雨水冲击,使土壤流失,造成了石漠化。而在西北地区,则主要存在着草场沙化、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王文兴强调,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国家必须统筹考虑,更应有长远的规划,目前首先要做的是恢复已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

工作简介

1999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9.9—1952.9  山东大学化学系

1952--1955  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物理化学研究室技术员、催化动力学组组长

1956.3—1957.7  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班

1959.9—1960.9 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

1961--1966 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物化室副主任,主任

1966--1976 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文化革命后期任副院长

1976--1980 天津市环保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1980--1993 先后任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委会主任

1993至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

2000至今 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

2003至今 现在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院长, 博导

研究领域

早期从事催化研究,曾编著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一书。七十年代转向环境科学,主要是环境化学。从"六五"到"九五"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包括大气光化学污染规律和防治对策、煤

烟型大气污染与防治、大气环境容量、酸沉降化学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五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编著8本,发表论文110余篇。

社会兼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历届常务理事、现顾问

中国环境科学杂志社主编

中国环境奖评委会主任委员

国际大气科学及应用会议组织委员

社会活动

2003年11月21日,上午9:00,在王森勋院长、牟善德副院长的陪同下,中国工程院王文兴院士参观了学院并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王文兴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曾在吉林大学进修二年,前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一年环境化学专业。

先后组织领导完成了国家重大、“六五”至“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多项。 报告会上,王森勋院长首先代表学院、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及在座的各位教师对王院士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院指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 王文兴院士热情称赞学院的办学水平高,社会影响广泛,并对学院的未来充满信心。面对在座的一批年轻教师,王院士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了作

王文兴

为青年教育者、青年研究者取得成功应该具备的四个要素。首先,从事科学研究要有远大的志向,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他说,“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人都可能继承到一份遗产,有的人继承万贯家产,可以成为富翁,另外一些人继承的可能是贫困,一生穷困潦倒,对于一个有志者,这种贫困就能变成一生奋斗的源泉。” 第二,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要坚持。王院士引用费马、陈景润等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成长和成功经历来鼓励广大青年,只要坚持,就有可能成功。第三,对于自己确立的方向、从事的工作要坚持,不要见异思迁。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变来变去,只会浪费宝贵的时光。一个人二、三十岁的时光最宝贵,这时候精力充沛,理解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要利用好这段时间,为自己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往往容易受社会上一些思想的影响。王院士特别提醒从事水产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尽量不要受到外界的影响。既然你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好它。第四,应实事求是,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不要妄想,不要脱离实际。王文兴院士说,目前国家对年轻人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有决心、能坚持,绝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成功的,成功最大的因素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因为人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只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就会获得成功。王文兴院士衷心地祝愿在座各位教师今后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报告结束后,王文兴院士兴致勃勃地回答了在座教师提出的问题。 此前,王文兴院士受市政府邀请参加了日照市循环经济论证会。学院之行结束后,他又将启程前往乌鲁木齐。王文兴院士的学院之行对于加强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必将促进学院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