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制造公司)

由网友(风依)分享简介:上海汽车散团株式会社是1野汽车制造私司,建立于二零零四年一一月二九日,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市,私司董事少是陈虹。[一]私司首要营业涵盖整车、0部件的研发、出产、发卖、汽车金融等。私司是股票代码六零零一零四;[一]私司于一九九七年一一月正在上海证券生意业务所挂牌上市;[二]二零二二年一零月二八日,上汽散团披露3季报,第3季度真...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29日,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市,公司董事长是陈虹。[1]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整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汽车金融等。

公司是股票代码600104;[1]公司于1997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2022年10月28日,上汽集团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52.18亿元,同比增长12.91%;净利润57.4亿元,同比下降18.43%。前三季度净利润126.49亿元,同比下降37.84%。[3]

中文名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外文名

SAIC Motor Corporation Limited(SAIC Motor)

总部地点

上海

成立时间

2004年11月29日

经营范围

整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汽车服务贸易业务、汽车金融业务

注册资金

33亿元

公司官网

www.saicmotor.com

世界五百强

第60位(2020年)

公司性质

上市公司

国家

中国

年营收

779,845.79百万(2021年)[4]

员工人数

143261人(2020年)

创始人

陈虹

企业领导

Wang Xiaoqiu(首席执行官)

年利润

24,533.1百万(2021年)

公司简称

上汽集团

企业简介

上海有几家汽车制造厂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29日,总部位于上海。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整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汽车金融等。

发展历史

1901年,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奥斯摩比尔汽车,成为中国最早使用汽车的城市。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已有3万辆汽车,品牌遍及世界主要汽车厂商,被称为“万国汽车博览”。

1910年成立的法租界公董局机修厂(上海汽车发动机厂前身)是当时上海最大的两个汽车修配工厂之一。

随着国外汽车的进入,上海汽车修配业逐步发展起来。最早建立和比较重要的厂家有:宝昌号(上海科尔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前身)、杨福兴机器制造厂(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汽车底盘厂前身)、郑兴泰汽配商号(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前身)。

1949年,上海经营汽车修理商行近200家,从业人员1200人。其中,上海公共交通公司修造厂(原上海汽车发动机厂和上海客车制造公司前身)的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比较领先;扬子建业所属利威汽车公司(后为上海汽车厂)号称当时远东最大的汽车公司。

1955年11月,上海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成立,主管业务包括上海汽车零配件行业,上汽开始起步。

1956年—1963年,上海汽车零配件行业进行了四次结构调整,基本形成专业协作生产体系。

1958年9月28日,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实现上海汽车工业轿车制造“零”的突破。

1959年2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检阅凤凰牌轿车,上海汽车工人深受鼓舞。

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轿车,至1975年形成5000辆年生产能力。上海成为中国批量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

1960年起,上海幸福250摩托车逐步形成系列化,成为主导产品。

1957年,上海客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公共汽车。

1978年以来,上汽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坚定不移率先走上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快发展的道路。

1978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上海迅速上报了轿车改造项目方案。

1978年11月9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回答上海轿车项目能否合资经营的请示时一锤定音:“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嘛!”自此,上海轿车项目从引进改为合资,上汽率先对外开放。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

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仪式。

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同年9月正式开业。

2002年4月12日,上海大众合营合同续约20年,上汽与德国大众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

1997年3月25日,上汽和通用签署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合营合同。

1997年6月12日,投入15.2亿美元、当时中美最大的合资项目——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12月17日,上海市一号工程——上海通用建成,创造了23个月建厂出车的“上海速度”。

中国第一家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

1988年9月1日,中外合资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成立,上汽对外合作开始进入零部件领域。

中国第一家汽车中中外合资企业

1995年12月25日,与德国博世公司合资的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成立。

中国第一家汽车销售合资企业

2000年10月19日,中德合资上海上汽大众销售总公司成立。

中国第一家汽车跨国公司总部企业

2002年1月18日,中美合资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同时成为伟世通公司中国总部,开创中外“一个平台”发展战略的先例。

中国第一家汽车服务贸易合资企业

2002年6月,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开业。

中国第一家汽车租赁合资企业

2002年12月18日,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开业。

中国第一家汽车专用滚装码头合资企业

2003年12月,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开业。

中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合资企业

2004年8月18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开业。

1999年1月,上汽江苏仪征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上汽迈出跨地发展第一步。

2002年11月18日,上汽、通用中国和五菱三方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创整车中中外合作的新模式。上汽通用五菱成为中国最大的微型车生产基地。

2004年6月8日,上汽重组中汽成立上汽(北京)有限公司。

2007年6月15日,上汽和依维柯、重庆红岩联合组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26日,上汽和南汽全面合作,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战略重组里程碑。

2011年5月25日,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举行揭牌仪式。

2006年,上汽召开全面创新誓师大会。

2006年10月,荣威品牌及其首款产品荣威750亮相,次年3月上市。

2007年12月,上南合作,上汽获得MG品牌、浦口基地。

2008年6月,荣威550上市,MG 3SW上市。

2008年9月,上汽乘用车分公司临港工厂启动生产。

2010年4月,荣威350上市。

2010年12月,荣威550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11年4月,荣威W5上市。

2011年6月,英国长桥MG6三厢下线仪式。

2011年9月,MAXUS大通V80上市。

2012年4月,荣威950亮相北京车展。

2009年5月,上汽召开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建设誓师大会,明确上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目标。

2009年1月,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

2011年10月,荣威新750Hybrid混合动力轿车上市。

2011年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必比登挑战赛上,“上海牌”燃料电池汽车取得总分第三的佳绩。

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汽1125辆新能源车战胜高温、酷暑等严峻考验,累计运送游客2亿人次,行驶里程1242万公里,圆满实现世博车辆“万无一失”目标。

2012年11月5日,荣威E50新能源车上市。

2015年2月2日,汽集团昨天宣布,将与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共同出资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一家工厂,在当地生产销售上汽通用五菱多款成熟车型,以满足亚洲市场对多功能小型MPV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015年3月13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首款互联网汽车是将Yun OS系统集成,在MG品牌的,属于中型甚至大型车。[5]

2015年7月8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登2015年中国500强排行榜第7名。

2015年12月28日,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宣布与上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发布会上,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确认了上港与上汽的合作金额超过了恒大启辰的每年1.1亿元。

2016年3月,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召开会议,双方决定将于今年4月发布全球首辆“互联网汽车”——荣威城市SUV,告别互联网汽车“史前时代”。[6]

2017年6月,中国上汽集团成为第35个拿到加州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公司。[7]

2018年3月2日,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将与上汽集团开展合作。[8]

2018年6月29日,上汽集团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据称是国内车企创立的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汽服务贸易事业部总经理王泽民为实验室主任。[9]

2018年11月12日,上汽集团宣布推出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进军网约车业务,打造品质出行服务平台,加快转型成出行服务与产品的综合供应商。[10]

2019年9月,上海市经信委、市交通委及市公安局向上汽集团颁发首批“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

2016年3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第八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上汽等单位为副会长单位。[11]

2016年11月14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11月11日,公司与大众汽车集团公司(德国大众),在德国狼堡签署《在中国制造和销售奥迪品牌产品,销售奥迪品牌进口汽车,并提供相关移动服务的合作框架协议》谅解备忘录,探讨上汽大众引进奥迪品牌产品。[12]

2021年10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为加快发展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自主品牌,公司投资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将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的R品牌独立出来,由飞凡汽车进行市场化运作,飞凡汽车注册资本达70亿元,其中公司占注册资本的95%,员工持股平台占注册资本的5%。[13]

企业业务

上汽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

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

上汽集团所属主要整车企业包括乘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

2021年12月8日起,上汽集团在上海嘉定正式启动运营享道Robotaxi,这也是中国首个车企L4自动驾驶商业运营平台。该平台没有驾驶员、全程由乘客依靠手机和语音等完成自助服务。

享道Robotaxi全面整合上汽乘用车、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Momenta、享道出行等产业链优势资源,将“成熟出行运营经验”与“领先自动驾驶技术”有机结合,以端到端的“智造+AI+运营”的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数据驱动、持续进化的生态体系,探索实现L4自动驾驶技术在城市出行场景的运用和创新。

享道Robotaxi率先于上海嘉定正式上线,首批部署20辆运营车辆,上海市民可通过享道出行APP一键呼叫,便捷进入未来出行模式。[13]

管理团队

王晓秋:总裁

沈晓苏:监事会主席[14]

副总裁:陈德美[13]

企业文化

为了用户满意,为了股东利益,为了社会和谐,上汽要建设成为品牌卓越,员工优秀,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汽车集团。

使命

坚持市场导向,依靠优秀的员工队伍,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各相关方创造价值

价值观

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创新能力、集成全球资源、崇尚人本管理[15]

企业合作

2015年12月28日,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宣布与上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发布会上,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确认了上港与上汽的合作金额超过了恒大启辰的每年1.1亿元。

2018年3月2日,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将与上汽集团开展合作。英飞凌和上汽将成立合资公司,为中国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生产动力模块,共同投资至少1亿欧元(合1.22亿美元),并雇用250人扩展英飞凌在无锡的芯片工厂。[8]

2018年6月7日,上汽集团与阿里云合作,线业内首个混合云汽车研发仿真计算服务平台——上汽仿真计算云SSCC。[16]

2019年12月23日,上汽集团宣布,与广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探讨在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探讨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协同合作,并计划在物流、汽车金融、保险服务、后市场领域、产业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17]

2021年3月25日,海尔集团和上汽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汽车研发与应用、车家互联、新能源和智能化车辆应用推广、智能制造转型、产业投资等领域深度合作。[18]

2021年8月,OPPO与上汽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SOA应用服务生态开展合作,OPPO应用服务框架将被引入上汽车机端;OPPO应用服务开发者平台与上汽SOA开发者平台将实现跨域融合,并共同推进车机互联应用。此外,双方将在数据安全、技术运营、生态服务等领域加强海外合作,并在市场拓展及法规经验积累方面开展相关战略协同研究。[19]

2021年8月,上汽集团与中兴通讯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汽车电子、5G行业、数字化、品牌建设、企业管理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20]

2022年1月27日,上汽集团正式宣布,会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发起设立数十亿元规模的“国产汽车芯片专项基金”,以此为纽带连接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推动车规级“中国芯”加快落地,确保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21]

2022年6月17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上汽金控、上汽创投拟与尚颀资本等共同出资设立“嘉兴上汽创永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规模为人民币30亿元,其中上汽金控认缴出资29.5亿元、上汽创投认缴出资 0.48 亿元,尚颀资本为基金管理人,认缴出资100 万元。基金投资于汽车产业链及其相关领域,主要投资方向为双碳、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先进制造、新材料、半导体、汽车产业多元外延等。[22]

2022年7月18日,上汽集团和地平线联合宣布,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紧密围绕国际领先的智驾以及舱驾融合国产计算平台项目,并积极瞄准面向未来的大算力芯片及计算平台,合力推动车规级高性能AI芯片的开发应用。[23]

企业投资

2019年4月,上汽集团跟投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研发商黑芝麻智能科技的 B 轮融资。[24]

2020年9月,上汽集团领投威马汽车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25]

2021年3月,领投自动驾驶创企Momenta的C轮总计5亿美元融资。[26]

2021年7月,上汽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国投招商和云锋基金联合向斑马智行增资30亿元。[27]

2021年11月,上汽集团、通用汽车、丰田、博世、淡马锡和云锋基金领投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menta的C+轮超过5亿美元融资。[28]

2022年8月,参与投资享道出行的超10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29]

企业业绩

2016年4月,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15年全年,上汽集团净利润高达279.7亿元,同比增加6%。上汽集团在报告中解释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整车销量达590.19万辆,同比增长了5.01%。[30]

2016年4月29晚间,上汽集团披露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51亿元,同比增长9.00%;实现净利润79亿元,同比增长6.27%。[31]

2016年10月17日,盖世汽车整理了2016年9月中国车企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排行榜,上海汽车集团的销量为35318辆。[32]

2016年11月3日,通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共有2752家上市公司拿到政府补贴,上汽集团收到的政府补贴为17.91亿元。[33]

2017年4月6日,上汽集团发布了3月份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3月,上汽集团整体批发量为604551辆,同比增长6.41%,环比上个月(2月销量为421803辆)增长43.33%,接近2017年1月份的629494辆。[34]

2017年5月,上汽集团公布2017年一季度财报:上汽集团总销量为165.58万辆,同比增长3%;营业收入为1931.68亿元,同比增长5.7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2.61亿元,同比增长4.11%。[35]

2017年10月30日,上汽集团披露三季报,2017年前三季实现营业总收入6080.49亿元,同比增长14.38%;净利246.39亿元,同比增长6.7%;每股收益2.12元。截至三季度末,证金公司持股2.96%,相比二季度末的2.78%小幅增持。[36]

2020年4月13日,上汽集团披露年报,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8265.30亿元,同比下降6.88%;净利润256.03亿元,同比下降28.90%。[37]

2020年5月,上汽集团发布2020 年一季报:20Q1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59.5 亿元,同比-47.1%;归母净利润11.2 亿元,同比-86.4%;扣非归母净利润6.9 亿元,同比-90.9%。[38]

2020年8月27日,上汽集团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上汽集团实现营收2837.40亿元,同比下降24.60%;归母净利润为83.94亿元,同比下降39.01%;归母扣非净利润为71.76亿元,同比下降42.57%。[39]

2021年6月5日,上汽集团公布了5月产销快报。该集团5月份销量为40.67万辆,上年同期为47.31万辆,同比下滑14%,环比下滑3.05%,上汽集团罕见出现双下滑局面。[40]

2021年8月,上汽集团公布的7月产销数据显示,7月份集团销量为35.25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22.95%,1-7月累计销量达到264.98万辆,同比增长5.71%。[41]

2021年8月26日,上汽集团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3566.14亿元,同比增长29.90%;归母净利润133.14亿元,同比增长58.61%;基本每股收益1.15元。[42]

2021年10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817.59亿元,同比下滑13.5%;归母净利润70.36亿元,同比下滑14.75%。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383.73亿元,同比增长11.09%;归母净利润203.5亿元,同比下滑22.24%。[2]

2021年12月7日,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销量显示,2021年11月整车销量为60.14万辆,2020年同期销量64.39万辆;2021年累计整车销量480.25万辆,同比下降了1.06%。与此同时,上汽集团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2290辆,2020年同期销量56516辆;2021年累计新能源汽车销量63.8万辆,同比增长达到155.45%。[13]

2022年4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及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团实现总营收1824.71亿元,同比(较2021年同期)降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16亿元,同比降19.44%;基本每股收益0.478元。2021年,上汽集团实现总营收7798.5亿元,同比增长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3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汽车毛利率为9.63%。[43]

2022年8月25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50.18亿元,同比下降14.47%;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下降48.1%。报告期内,疫情反弹对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公司销售收入减少;同时,芯片供应紧张、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产品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44]

2022年10月28日,上汽集团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52.18亿元,同比增长12.91%;净利润57.4亿元,同比下降18.43%。前三季度净利润126.49亿元,同比下降37.84%。[3]

荣誉记录

2016年5月26日,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在东莞召开,会议发布了2015年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上汽集团以12025亿元(1,202,524,680,000元)的营业收入排名首位。[45]

2016 年5月12日,中国品牌价值500强评审委员会揭晓第十届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上汽排名第25.

2016年7月6日,2016年5月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排名出炉,上汽排名第10。

2016年7月13日,2016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5。[46]

2016年7月20日,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出炉,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6。[47]

2016年8月27日,2016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长沙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1。[48]

2016年8月30日,2016年上半年中报十大净利王出炉出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49]

2017年1月3日,2016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出炉,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9。[50]

2017年4月26日,《2017BestChinaBrands》(最佳中国品牌排行榜正式发布《2017BestChinaBrands》(最佳中国品牌排行榜)正式发布,上汽集团排第46名。[51]

2017年5月26日,由新华网主办的“为中国品牌点赞”——2017中国品牌高峰论坛发布2017中国品牌100强,上汽集团位列27名。[52]

2017年7月20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1。[53]

2017年7月31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17年中国500强排行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位。[54]

2017年9月,中国制造企业协会发布《2017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排行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位。

2017年9月10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16次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其中,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75641617万元营业收入位列第9位。[55]

2017年9月9日,2017亚洲品牌500强榜单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2。

2017年10月,《财富》(中文版)发布“2017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4位。[56]

2018年5月,2018年“外滩·中国品牌创新价值榜(TOP100)”公布,上汽集团排名第3位。[57]

2018年5月,2018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524.57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34位。[58]

2018年6月,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发布,上汽集团排名第80。

2018年7月1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18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5位。[59]

2018年7月19日,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6位。[60]

2018年8月24日,2018年上海百强企业榜单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61]

2018年9月2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8。[62]

2018年10月11日,福布斯发布2018年全球最佳雇主榜单,上汽集团排名第177位。[63]

2018年10月16日,科睿唯安发布“2018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榜单,上汽集团入榜第四梯队。[64]

2018年12月12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18CCTV中国十佳上市公司榜单。[65]

2018年12月,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在《财富》发布的“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公司”榜单中排名第49。[66]

2019年7月1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19《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5。[67]

2019年7月22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9[68]

2019年8月27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9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9。[69]

2019年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9。[70]

2019年12月,上汽集团在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企业)指数100榜单中排名第3位。

2019年,获评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概念股网络口碑排行榜》TOP30。[71]

2020年5月,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第131。[72]

2020年5月,“2020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发布,上汽集团排名第8位。[73]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榜单发布,上汽排名第15位。

2020年7月,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中国制造企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制造企业效益200家榜》第2位。位列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榜》第1位。[74]

2020年7月27日,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7。[75]

2020年8月10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52位。[76]

2020年9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0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84332437万元营业收入排名第13。[77]

2020年11月19日,2020长三角百强企业榜单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名。[78]

2021年5月,《2021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发布,上汽集团列第139名。[79]

2021年7月20日,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2名。[80]

2021年8月2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60名。[81]

2021年12月9日,钛媒体 2021 EDGE AWARDS 全球创新评选之“EDGE AWARDS 年度ESG实力先锋企业”榜单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82]

2022年5月12日,《2022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发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203名。[83]

2022年7月,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第13名。[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