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部直属的本科高等院校)

由网友(不爱就滚开)分享简介:中国刑事差人教院(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位于辽宁省沈阴市,是私安部直属的原科高档院校。是私安部技能窥伺湿部训练基地、私安部禁毒差人训练基地、中央军委政事事情部确定的“三军守卫部分刑事侦查主干训练基地”、辽宁省花圃式单元,被誉为“中国刑警的最低...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公安部直属的本科高等院校。是公安部技术侦察干部培训基地、公安部禁毒警察培训基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确定的“全军保卫部门刑事侦查骨干培训基地”、辽宁省花园式单位,被誉为“中国刑警的最高学府”。现任党委书记陈东升、院长郝宏奎[1]校训为“忠诚求是团结奋进”。[2]

填报志愿,这些公安部直属院校不容错过 公安部门待遇 高于地方,仅次于军队

根据2022年9月官网显示,学院有3个校区(塔湾校区、白山路校区、蒲河校区),共计占地面积775亩。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办12个公安本科专业和2个非公安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拥有3个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拥有教职工765人。[3]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始建于1948年5月,前身是当年创建的东北公安技术训练大队;1949年改为东北公安干部学校;1954年更名中央人民警察干部学校;1954年公安部重庆化验训练班、上海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并入;1956年更名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1981年11月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成立,和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合署办公;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3]

截至2022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260名[4]

中文名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外文名

Criminal Investigation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简称

刑警学院(CIPUC)

创办时间

1948年

知名校友

曾海燕、江宁婆婆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公安政法

主管部门

公安部

学校主页

http://www.cipuc.edu.cn/

前身

东北公安技术训练大队、东北公安干部学校

现任院长

郝宏奎[5]

硕士招生电话

024-86982265、86982252

校训

忠诚 求是 团结 奋进

校歌

《盾牌的光荣》

主要院系

侦查系、经济犯罪侦查系、计算机犯罪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系等11个

所属地区

中国·辽宁·沈阳

校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83号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

属性

公安部直属大学

主要奖项

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安部科学技术一等奖

学校代码

10175

党委书记

陈东升

本科招生电话

024-86982243

本科专业

14个

历史沿革

1948年5月,创建东北公安技术训练大队。1949年,改建东北公安干部学校。

1954年,更名中央人民警察干部学校。1954年,公安部重庆化验训练班、上海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并入。

1956年,更名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1966年,撤销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

1972年,复校,更名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

1981年11月25日,批准创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和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合署办公。

1983年,消防专业分出,并入武警部队学院。

1998年,学院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从2008年开始,学校师生先后参加北京奥运会、首都60周年国庆、上海世博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等多项重要活动的安保任务。[6]

2011年,升格为重点本科,开始学院扩建计划,承担本科生,第二学位以及硕士研究生,在职警察,军队保卫部门,外警和港澳台培训等任务。

学术研究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沈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1个。[3]

平台类型

平台名称

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实验室

文件检验鉴定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网络安全执法与视频侦查实验室

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

网络安全执法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

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

新时代犯罪治理研究中心

沈阳市重点实验室

法医学实验室

与公安部刑侦局共建研究中心

犯罪对策研究中心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辽宁网络安全执法协同创新中心[7]

科研成果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承担在研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17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150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65项。在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反恐专项申报中,立项数量、课题经费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3]

学院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每年学院审批的院级科研项目近20项。还设立了博士学历教师科研启动资金和教学研究项目资助经费。有16项科研成果被列为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物理检测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国家“九五”攻关项目《麻醉抢劫案中新毒物检测技术研究》、《痕迹显现剂》,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毒品及易制毒品快速检验技术研究》,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书写文件相对形成时间的综合检测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电子设备中物证采集与检验关键技术研究》、《禁毒效果评估技术研究》以及《爆炸现场分析支

持系统研究》、《爆炸装置及爆炸遗留物分析技术研究》等9项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工作,以及公安部重点研究项目《字迹色痕形成时间鉴定的研究》、《重点人口视听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研制及检验鉴定方法的研究》等12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脑皮质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病理学研究》、《国产圆珠笔油墨字迹书写时间鉴别》等31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的科技奖励。张晓东教授主持研究的《脑皮质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病理学研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2012-2014年,平均每年办理各种案件1000多起。这些案件大都是当地公检法机关无法解决的重特大疑难案件或影响较大、争议较大的案件,学院及时地为地方公检法机关解决了技术难题,使这些案件得以侦破。

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年度

血痕经过时间法医学推断的关键技术研究

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9年度[8]

Office文档编辑过程恢复及同源认定系统研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89.9万余册、电子期刊38万余册 形成了以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为主,涵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兼顾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9]

学术刊物

该校办有《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报》和《中国刑事警察》两种刊物。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刑警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经公安部批准,1983年7月创刊。1993年1月由国家科委批准(〔93〕国科发信字015号),属自然科学版,季刊,16开本,64页。在公、检、法、保卫系统内部发行。 该刊是以反映和介绍侦查、刑事科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推广交流刑事侦查、刑事技术科研信息为特色的学术理论刊物。

《中国刑事警察》是1989年由公安部刑侦局和中国刑警学院联合创办的侦查类工作指导性期刊。双月刊,彩色印刷,国际标准16开本,编辑部自办发行(仅面向政法系统)。

办学条件

根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7个教学型二级学院,3个管理型二级学院,开办12个公安本科专业、2个非公安专业。[3]

院系名称

专业名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法庭科学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

公安信息技术与情报学院

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视听技术、公安情报学、

技术侦查学、信息安全

警犬技术学院(公安部沈阳警犬基地)

警犬技术

侦查与反恐怖学院

侦查学、反恐警务

经济犯罪侦查学院

经济犯罪侦查

禁毒与治安学院

禁毒学、治安学、涉外警务[10]

公安基础教研部法律教研部
基础教研部警察技能战术训练部

本科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学制学位研究方向
侦查学四年法学学士学位刑事侦查、技术侦查、反恐
经济犯罪侦查四年法学学士学位--
治安学四年法学学士学位治安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禁毒学四年法学学士学位--
公安情报学四年法学学士学位--
网络安全执法四年理学学士学位网络犯罪侦查、电子物证
信息安全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刑事科学技术四年工学学士学位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公安图像技术、法化学
公安视听技术四年工学学士学位声像资料检验、视频侦查技术
法医学四年医学学士学位--
警犬技术四年法学学士学位--

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学制学位研究方向
侦查学四年法学学士学位刑事侦查、技术侦查
经济犯罪侦查四年法学学士学位---
禁毒学四年法学学士学位--
公安情报学四年法学学士学位--
网络安全执法四年理学学士学位网络犯罪侦查、电子物证
刑事科学技术四年工学学士学位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公安图像技术、法化学、交通事故处理
公安视听技术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法医学四年医学学士学位--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765人,其中正高职称101人、副高职称203人。教师队伍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享受公安部级津贴专家16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1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4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人,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特长专家12人,全国公安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教官)12人,公安部刑侦局审讯办案专家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1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百层次4人、千层次7人。[3]

杰出人才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史力民、许昆、秦玉海

公安部部级津贴获得者:郝宏奎、单大国、袁广林、陈祥民、杨洪臣、林子清、沙贵君、张振宇、商小平、张彦春、牛青山、王峥、刘庆、隋国旗、李玉森、郑吉龙

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董杰、张德智、李志荣、李树

全国公安优秀教师(教官):潘德平、陈亮、林子清、吴丹、韩丹岩、王峥、郑吉龙、李影、王虹、陈伟孙晓冬、郭学志

全国网络安全优秀教师:秦玉海

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秦玉海、史力民、许昆、张振宇、商小平、陈祥民、李影、汤艳君、赵颖、孙晓冬

辽宁省优秀教师:陈祥民、秦玉海、许昆、朱伟、史力民、白晓峰、汤艳君、王岩、刘道前

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单大国、史力民、张忠良、许昆

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肇恒伟

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特长专家:史力民、林子清、朱昱、王相臣、杨洪臣、秦玉海、姚力、张彦春、张忠良、郑吉龙、林子清、姜兆林、张振宇、李志荣、杨洪臣、秦玉海、沙贵君(后备人才库)、刘启刚(后备人才库)、王虹(后备人才库)、吕晓森、汤艳君、王虹、郭学志、孙鹏、白晓峰、赵鹏程、陈学国、黎宇飞、马越、郑吉龙、刘丽、乔顺利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陈祥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张彦春

辽宁省优秀专家:秦玉海、林子清、关纯兴、史力民、李彪、罗文华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陈祥民、张彦春、郑吉龙、罗文华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刘丽、赵鹏程、王猛、闫万鸿、王玮、姜囡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王猛、孙鹏(声像系)、刘道前、谭羚雁、朱军

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郑吉龙、牛青山

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刘庆

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单大国、张忠良、陈祥民、林子清、刘冲、吴丹、张彦春、关纯兴、罗震雷、郑吉龙[11]

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预审与侦查理论教学团队、文件检验教学团队、犯罪现场勘查学教学团队、足迹学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普通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普通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公安部公安高等教育本科重点专业2个、辽宁省高校示范实训基地1个。[3]

2020-2021学年度,学校获批为国家一流课程4门、省一流课程27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门;获批5项省级教学成果,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个;获批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9]

2022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入选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安视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犬技术

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侦查学、信息安全

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痕迹检验学、印刷文件检验、笔迹检验、预审学、刑事摄影

辽宁省高校示范实训基地:侦查训练实验中心

公安部精品课程:预审学、印刷文件检验、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刑事诉讼法、犯罪现场勘查、刑法学、侦查措施、毒品化学、法理学、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治安部门管辖刑事案件侦查、足迹学、刑事案件侦查、工具痕迹学

省级精品课程:刑事摄影、痕迹检验学、印刷文件检验、笔迹检验、预审学、微量物证与毒物检验、法医学、禁毒学、普通化学、污损文件检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9]

学院还建有装备现代化的查缉战术训练系统、刑事科学技术中心和法医中心等国内领先的实验室,配备了多波段光源、文件检验仪、语图仪、图像处理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气—质联用仪、毛细管电泳仪和DNA分析系统等先进的高科技检测设备。此外,还建有犯罪现场模拟教学中心、计算机广场、语音室、校园网以及电化教学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泅渡训练馆、田径体育场、室内射击场、机动车驾驶训练场及大型篮、排、网球综合训练场等。

学科建设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3个一级学科,法医学1个二级学科,法律、警务、应用心理、公共管理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公安学一级学科成功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

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法医学。

专业硕士授权点:法律、警务、应用心理、公共管理

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法医学、分析化学。

国际交流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公安部刑侦、经侦、技侦、禁毒等业务局开展全面合作,与湖北省公安厅、广东省公安厅、辽宁省公安厅开展全面合作,与沈阳市公安局、沈阳铁路公安局、沈阳海关缉私局开展“同城一体化”合作,实现了教学、科研、办案与公安实战的无缝对接。此外,学院与公安部第一、第二、第三研究所,以及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高科技企业合作,并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举办“公安厅局长走进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百城刑警走进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真人图书馆”等活动。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24个国家及地区的40个高等学校和警察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公安部和商务部确定的“外国警察培训承办单位”“中国—欧盟警务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先后为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培养了2700余名刑侦技术人才。

学校每年以不同主题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与英国奥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联合开展了双学士学位校际交流项目,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2017年,学院外国留学生教育资质正式获批,成为首个开展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的部属公安院校。[3]

文化传统

中国刑警学院院徽主体为圆形,圆边处标有中英文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字样,圆内由国际刑警标志和书本组合而成。

国际刑警标志经中国刑事警察杂志几年的推介,已被全国刑警和公安机关所认同并普遍使用。例如,上海、北京等市公安局、黑龙江、山东、山西等绝大多数省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将此图案确定为本地区刑警徽章,或以各种形式使用本徽章。客观地说,该徽章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刑警的共同标志,全国各地的刑警普遍习惯地将这个徽记称为“刑警标志”。

中国刑警学院作为中国刑侦系统的一部分,应与全国刑侦部门保持标志主体特征的一致性。

该“刑警标志”具有公认的关于“执法”、“警察”等概念的国际性审美特质和警察职业性特点。将其作为中国刑警学院校徽的主要构成因素,更有利于国际警察部门、院校以及警察个人之间交往的认同。

中国刑警学院院徽中的书本,寓意汲取知识、教书育人、培养人才;1949为学院建校时间。

该徽章采用各国警察以及刑警通用的深蓝色为基本色调,以象征公正严明的天蓝色为背景色,既有时代感,又给人以大气、沉稳、庄重的印象。

院旗

院旗以红色为背景,上面附有院徽标志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字样。

院训

忠诚、求是、团结、奋进

院歌

《盾牌的光荣》

童年的偶像,是除暴安良的好汉。

少年的迷恋,是英雄虎胆的神探。

今天长大了,我选择了橄榄绿,

当一名共和国的刑事警官。

知识的光芒燃亮我们的智慧,

实践的风雨培育我们的勇敢。

为了破获狡猾与凶残,我们磨砺刀锋千锤百炼。

啊!警院——人民卫士的摇篮。

我们是吉祥之星,照耀天下长治久安。

童年的偶像,是除暴安良的好汉。

少年的迷恋,是英雄虎胆的神探。

今天长大了,我选择了橄榄绿,

当一名共和国的刑事警官。

盾牌的光荣闪烁我们的忠诚,

国徽的嘱托担在我们的双肩。

征途何惧危难与艰险,我们抛洒血汗无悔无怨。

啊!警院——人民卫士的摇篮。

我们是吉祥之星,照耀天下长治久安。

现任领导

职位姓名
党委书记陈东升
党委副书记、院长郝宏奎
党委委员、副院长孟宪国、陈济鹏、王册
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秦锐
党委委员张彦春、黄英方、张如一

资料来源:2022年5月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官网[1]

学校荣誉

2022年5月,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基础教研部物理教研室获得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1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