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23最新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百科介绍)

由网友(猫一样的女子)分享简介:天津大教办理取经济教部(Tianjin University CoME),简称天大经管,位于天津市,是天津大教建立的上司教部。[一]党委书忘毛照昉。[二]按照二零二三年三月二五日官网显示,教部开设财政办理等九个原科业余,涵盖办理教门类的办理科教取工程、工商办理、大众办理三个1级教科,经济教门类的使用经济教1级教科及工教...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Tianjin University CoME),简称天大经管,位于天津市,是天津大学成立的下属学部[1]党委书记毛照昉[2]

根据2023年3月25日官网显示,学部开设财务管理等9个本科专业,涵盖管理学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3个一级学科,经济学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及工学门类的系统工程二级学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科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重点建设的二级学科,3个一级学科均为天津市重点学科,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三大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项目;有专职教师176人。[1]

1984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校选出天津大学等4所院校成立全国首批管理学院,负责培养高级管理科学人才。2009年,天津大学率先在管理学院试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管理与经济学部。[1]知名校友付长松[3]

中文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所属地区

中国天津

学校主页

http://come.tju.edu.cn

外文名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校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

300072

学院简介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

天津大学从1978年开始设立管理学科,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管理学院,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创立管理学院的院校之一。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活力,增强管理与经济类学科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09年,学校率先在管理和经济学科群试行学部制改革,重组原有院、所机构,形成了新的管理与经济学部,为管理与经济学科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崭新、广阔的平台。

管理与经济学部涵盖管理学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经济学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及工科门类的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等;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具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31个硕士点,其中包含工商管理(MBA)、高级工商管理(E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硕士(MEM)等14个专业学位;开设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电子商务、工商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学8个本科专业。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共有教师155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86人、讲师31人。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

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曾被聘为名誉教授;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荣融教授现受聘为管理与经济学部名誉主任。此外,学部还聘请了50余名国内外名牌大学、大型企业、政府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三十年中,管理与经济学部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奖励近百项。1990年以来,管理与经济学部共取得科研成果700余项。科研经费也稳步增长。同时学部教师还撰写了大量论文与专著,1996年以来发表在国内外的论文近3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等近两百部。学部编辑承办的《管理科学学报》和《系统工程学报》,均系由全国知名的管理科学专家与系统工程专家任编委的全国性一级权威性学术刊物,根据中情所的最新期刊评估报告,两刊的影响因子排名位居全国同类期刊前茅。

管理与经济学部积极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企业合作,每年邀请约50余人次海外的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多年来,学部与欧美、东南亚、港台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校,以及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同时,每年还选派30余人次的教师、管理人员出国交流与学习。多年来,学部在科研经费、教学设施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许多国家、地区和组织的资助,有力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历史沿革

机构发展概要

1978年 教育部批准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

1979年 工业管理工程系成立

1984年 教育部批准天津大学建立管理学院,下设管理工程系和系统工程研究所

1987年 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成立,管理学院下设管理工程系、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系统工程研究所和信息与控制研究所

1995年 管理学院机构重组,调整分设工业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国际工程管理系、管理信息系统系、技术经济与财务管理系、国际企业管理系、系统工程研究所和信息与控制研究所

2001年 成立公共管理研究所

2003年 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下设公共管理研究所

2004年 成立物流工程与管理系

2005年 分设技术经济与数量经济研究所和会计与财务管理系

2005年 公共管理学院设立社会保障研究所

2009年 学校进行学部制改革,组建管理与经济学部

2010年 成立金融系

2010年 成立专业学位与高级培训学院

2011年 天津大学成立国家保密学院,依托管理与经济学部

学科发展概要

天津大学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阶段:

1、1978-1984,初创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开展管理教育,198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管理学院;

2、1984-1991,发展期,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主要学科在此期间快速发展;

3、1991-2009,成长期,配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转向“市场经济”为背景,在全国首批陆续试办了MBA、MPA、EMBA教育;

4、2009-至今,整合和创新发展期,进行学部制改革设立了管理与经济学部,并进一步建立了专业学位与高级管理培训学院,实现了各专业学位项目的融合发展。

1978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招收“系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1979年 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置“工业管理工程”本科专业

1979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招收“工业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1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设置“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点

1981年 教育部唯一批准试办“基本建设管理工程”本科专业

1988年 “系统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1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设置“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

1997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设置“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

1998年 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9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设置工程硕士(工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

2000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培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单位

2000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2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工学门类的“系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2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试点单位

2002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6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7年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工商管理”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再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 “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10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科研团队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共有教师153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87人、讲师29人。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此外,学部还聘请了50余名国内外名牌大学、大型企业、政府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其中,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被聘为学部名誉教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被聘为学校教授及管理与经济学部名誉主任。

管理与经济学部将工程、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一起,建设了一个较为完整、有机构成的学科群,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是在国内起步早,边际效益较高的少数高增长学科之一,有着强劲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三十余年来,天津大学管理学科瞄准国民经济主战场,特别是制造业与工程建设领域,并积极向金融等第三产业扩展,狠抓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多年来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  全国首批管理学院;全国首批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全国首批系统工程专业;全国首批招收MBA单位;全国首批招收MPA单位;全国首批招收EMBA单位;全国首批工业工程专业;全国首批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全国首批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全国首批基本建设管理工程专业;全国首批房地产和建设项目管理硕士专业;全国首批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等。

学科设置

管理与经济学部还拥有涵盖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三大管理一级学科,还兼有应用经济学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九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27个硕士点及7个本科专业组成的高水平管理学科群。培养各类人才的学科专业为:学士学位7个: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工程;科学硕士学位19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会计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行政管理、系统工程、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统计学、药事管理、情报学;专业硕士学位8个: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房地产和建设项目管理硕士;博士学位9个: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企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技术经济及管理、系统工程、会计学、旅游管理、药事管理。

人才培养

管理与经济学部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等6个专业曾在全国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十余年来,管理与经济学部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四万余人(博士、硕士、本科等),专业学位MBA、EMBA、MPA、工程硕士已成为学院的品牌。据不完全统计,MBA学员中,现担任省部级领导的有几十人,厅局级几百名,担任大中型企业集团(包括上市公司)领导人有几百人。此外,管理与经济学部还与清华、同济、香港大学采取了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每个学校均拿出自己的特色课程,用英语教学,最后授予香港大学学位。管理与经济学部的人才培养除表现在学历教育外,还根据市场需要,开展了多种层次、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三十余年来,共举办过造价工程师培训及高级研讨班、咨询工程师培训及高级研讨班、设备监理工作高级研讨班、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培训及高级研讨班、重大建设项目稽查特派员培训及高级研讨班等培训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创造了多个第一,深受市场的欢迎,满足了经济建设的需要。

合作交流

管理与经济学部在办院过程中积极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企业合作,每年都邀请50余人次国外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多年来,学部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加拿大、葡萄牙、韩国、意大利、瑞典、台湾、香港、世界银行、欧盟等20多个国家、地区及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同时,每年还选派30余人次的教师、管理人员出国交流与学习。多年来,学部在科研经费、教学设施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许多国家、地区和组织的资助,有力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社会影响

三十年中,管理与经济学部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奖励近百项。1990年以来,管理与经济学部共取得科研成果700余项。科研经费也稳步增长。同时学部教师还撰写了大量论文与专著,1996年以来发表在国内外的论文近3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等近两百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科学部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管理科学学报》和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系统工程学报》,系由全国知名的管理科学专家与系统工程专家任编委的全国性一级权威性学术刊物,根据中情所的最新期刊评估报告,两刊的影响因子排名位居全国同类期刊前茅。

相关新闻

管理与经济学部领导班子开展“宗旨意识”思想大讨论

2013年9月2日上午,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领导班子开展“宗旨意识”思想大讨论,管理与经济学部领导班子、学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成员徐友浩、单友成出席了讨论活动。讨论活动由管理与经济学部党委书记李连种主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