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2023最新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百科介绍)

由网友(食人尸)分享简介:中国延庆世界地量私园,地处华北平本取内蒙古低本的过渡地戴,因此前暑武纪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资根蒂根基,以中熟代燕山静止地量遗址为焦点,散机关、重积、古熟物、岩浆勾当及北方岩溶地貌为1体的综合性地量私园。中文名中国延庆世界地量私园特色是闻名的燕山静止定名地之1私园面积六二零.三八平方私里类型地量私园私园详情地处华北平本取内蒙古低...

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以前寒武纪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以中生代燕山运动地质遗迹为核心,集构造、沉积、古生物、岩浆活动及北方岩溶地貌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中文名

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

特点

是著名的燕山运动命名地之一

公园面积

620.38平方公里

类型

地质公园

公园概况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奇特地质如画风光 延庆世界地质公园

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是著名的燕山运动命名地之一,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雄伟的燕山山脉南麓。地质公园面积620.38平方公里,分为“一园四区”,由西部龙庆峡园区及古崖居园区,东部的千家店园区、南部的八达岭园区组成。[1]

地质公园经历了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有距今约18.5 亿至8 亿间形成的数千米厚的碳酸盐岩, 层面上留下了类型繁多、形态复杂的波痕;有地质历史中形成的独特的角度不整合面;有燕山运动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形成的多种侵入岩、喷发岩及其各种接触关系;还有燕山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规模宏大的山前断裂、近乎直立的岩层、巨大的红石湾穹窿、六道河背斜、壮观的单斜构造等。另外,生活于燕山运动时期的植物和大量的恐龙在地质公园内保存下了众多硅化木化石和大量恐龙足迹化石,不仅有较常见的食肉型兽脚类恐龙,而且还有相邻地区没有发现的植食型的蜥脚类、甲龙类和鸟脚类恐龙足迹,成为地质公园中独特而珍贵的地质遗迹。自新生代以来,燕山运动造成密集的节理和断层将出露地表的中晚元古代海相碳酸盐岩分割裁剪,岩溶作用塑造了美轮美奂的喀斯特地貌,成为北方岩溶的典型地区之一。

亿万年地质历史雕琢了奇特的地质景观和如画的自然风光,也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灿烂的文化历史。延庆自古物华天宝、文化灿烂。早在4-5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出土有大量新旧石器,有多处文化遗存。古崖居,是古人利用燕山期花岗岩体中三组节理凿石筑室,为后人留下的千古之谜。战国时期这里属北燕领地,燕长城遗址现在依稀可见。明清时期修建的八达岭长城,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古老的长城也与地质息息相关,它建于燕山运动晚期形成的八达岭杂岩体之上,成为地质遗迹与历史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延庆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和生态屏障。现有多个的保护区,林木覆盖率达72.5%,成为多种野生生物的乐园。悠久的文化、秀美的山川,哺育了纯朴善良、热忱好客的人民。地质公园建设提供了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了解地球奥秘、休闲度假的绝好场所。

景区介绍

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是由原来的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发展而来。位于延庆区东北部的白河两岸,四面环山。西南距延庆城区约30公里,距北京城约100公里。园区东邻怀柔,西、北与河北省赤城县接壤,南面是延庆盆地。沿白河两岸,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6-8公里,总面积约226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形成于距今1.4-1.8亿年间的上侏罗纪硅化木为特征。 园内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8.4C;内含木化石群、滴水壶、乌龙峡谷等众多地质、人文及自然景观,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贵的硅化木群为主体景观的地质公园。

龙庆峡园区

在龙庆峡园区,密集的节理和断层将出露地表的中晚元古代海相碳酸盐岩分割裁剪,岩溶作用塑造了美轮美奂的喀斯特地貌。龙庆峡拦河筑坝,形成了北方少见的水上岩溶奇观。泛舟水面,峰回路转,两侧壁立千仞,奇峰竞秀,山似七彩屏,水如玉明镜,轻舟畅晚霞,人在仙境行;峡谷两壁上完美地保存着典型的海相沉积标志,如水平层理、叠层石、风暴沉积构造等,宛如一本地质教科书,诉说着远古时代地球的故事。

八达岭园区

八达岭园区位于地质公园南部,西起八达岭长城,经大庄科、莲花山,到四海、珍珠泉一带,面积213平方公里。集重要和丰富的地质遗迹、著名的文化遗址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一体。八达岭长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又是燕山运动晚期(距今约1.1亿年前)形成的著名八达岭杂岩体的命名地,八达岭长城修建于起伏的八达岭杂岩体之上,成为地质遗迹与文化遗产完美结合的生动实例。拥有众多典型的地质遗迹;莲花山由燕山运动晚期(距今约1.1亿年前)形成的花岗岩组成,具有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大庄科发育有流水侵蚀地貌和其它地质遗迹;珍珠泉具有独特的构造裂隙型泉水;而四海地区发育有1.45亿年前的潜火山岩—安山玢岩,具有完美的六边形柱状节理。本园区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保存完好、交通方便,是地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古崖居园区

古崖居园区位于地质公园最西端,面积25.9平方公里。不仅具有重要的地质遗迹,而且文化历史丰富。古崖居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地,位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约1.1亿年前)形成的花岗岩中,岩体完整、三组原生节理发育,古人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在此开凿石室,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千古之谜,成为地质遗迹与文化历史完美结合的典范。本园区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保存完好、且交通方便,是地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