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浙江省舟山市下辖县)

由网友(言不由衷。)分享简介:岱山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船山群岛中部,隶属于船山市。北纬 三零°零七′-三零°三八′、东经 一二一°三一′-一二三°一七′。北取嵊泗列岛交界,东临私海,南取船山原岛相视。截至二零二三年二月总面积五二四二平方公里,齐县下辖六镇一城。截至二零二一年底,常住人嘴二零.九八万人。二零二一年完成地域出产总值五三零.八亿元。[一...

岱山县,位于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中部,隶属于舟山市。北纬 30°07′-30°38′、东经 121°31′-123°17′。北与嵊泗列岛接界,东临公海,南与舟山本岛相望。截至2023年2月总面积5242平方千米,全县下辖6镇1乡。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20.98万人。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8亿元。[1]是长三角对外贸易的重要物流通道和海上集散基地。[2]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四季分明。[3]有丰富的航道、深水港、岛屿资源。[1]全县岛屿呈西南-东北走向,以岱山岛为中心,诸岛屿呈"X" 型分布。东西长约169.6公里,南北宽约57公里,由404个岛屿组成。[4]

截至2021年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有幼儿园19所,小学10所,初中4所,高中 2 所;医疗卫生机构113个。[5]

岱山县,历史悠久。据岛上出土文物考证,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岛上已有人类繁布于生息。有文字记载的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1]风景名胜有秀山岛生态湿地公园上船跳徐福文化村秀山东部沙滩群等。[6]

中文名

岱山县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中国华东、浙江省舟山市[2]

政府驻地

高亭镇人民路88号

邮政编码

316200

地理位置

舟山市(舟山群岛)北纬30°07′-30°38′东经121°31′-123°17′

气候类型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汽车站

岱山长涂汽车站、岱山竹屿客运站[8]

人口

户籍人口170723人(2021年)[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53842元(2021年)[5]

面积

5242平方公里[7]

地区生产总值

530.8亿元(2021年)[5]

下辖地区

衢山镇、高亭镇、东沙镇等

电话区号

0580

著名景点

观音山、沙龙沙滩、三星灯塔、磨心山

机场

舟山普陀山机场

方言

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

车牌代码

浙L

地理坐标

北纬 30°07′~30°38′、东经 121°31′~123°17′[9]

建制沿革

浙江陆地面积最小的三个县,全为海岛县,名字都很美,一原属江苏

唐至清末为蓬莱乡地。岱山地处海岛,古时物业凋蔽,人民定居少,加之戎边不易,置县历史较短。

民国38年(1949年),国民党军政人员3万余人从大陆溃退至岱山诸岛。7月,国民党浙江省政府迫于时势与环境,设立翁洲县(从定海县分析),县政府驻高亭镇东高显庙,岱山始置县。

1950年,岱山解放,翁洲县废,复归定海县。

1953年4月,为巩固海防,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建置岱山县,县政府驻地东沙镇北铁畈沙孙家。后因东沙镇幅地狭小,港口欠佳,地域过于偏离全县中心。

1955年1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县政府(县人民委员会)迁址高亭镇北大岙村。

1958年10月,撤销岱山县建制,并入舟山县。

1962年4月,恢复岱山县建制,建大衢县(从岱山县、嵊泗县分析)。县政府驻高亭镇中心墩子(现为人民路)。大衢县政府驻岛斗人民公社幸福大队。

1964年6月,撤销大衢县建制,辖地分别并入岱山县、嵊泗县,岱山县政府仍驻高亭镇人民路,沿续至今。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岱山县下辖6个镇、1个乡。[10]

区划详情

6个镇:衢山镇、高亭镇、东沙镇、岱西镇、长涂镇、岱东镇。

1个乡:秀山乡。[10]

自然环境

浙江省东北部,地处长江口南端,杭州湾外缘的舟山群岛中部,北纬30°14',东经122°11'。北与嵊泗列岛接界,东临公海,岱山东濒公海,西接平湖、慈溪海域,南临舟山岛,北与嵊泗县海域相连,背靠沪、杭、甬长三角都市区,扼据江海联运和长江[2]

地形地貌

岱山县岛屿呈西南-东北走向,以岱山岛为中心,诸岛屿呈“X” 型分布。东西长约169.60公里,南北宽约57公里,由404个岛屿组成,其中住人岛屿16个(其中驻乡镇政府岛屿5个)。

岱山是个陆地小县、海洋大县,全县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陆地面积326.50平方公里(其中潮间带滩涂57.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915.50平方公里。岱山本岛面积最大,为104.97平方公里[2],是舟山群岛的第二大岛;其次为大衢岛,面积73.6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13.78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岱山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光照充足,[3]空气常年清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2%,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城市地区。

自然资源

岱山海洋资源蕴藏丰富,渔场水域宽阔,水质肥沃,气候适宜,饵料充沛,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域内仅鱼类就有300余种,是著名的“岱衢族”大黄鱼的故乡,为中国东海的一座“活鱼库”,海水产品年产量30万吨以上,为全国十大重点渔业县之一。丰富的近海和滩涂养殖资源不断开发,鱼、虾、贝、藻立体式海水养殖蓬勃发展。

风力资源

岱山有丰富的海洋能源,拥有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尤其是衢山岛年均风速在6.9米/秒以上,风能有效密度大于1700瓦/年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的全省最大风力发电场建设工程已在衢山岛启动。潮汐能资源也比较丰富,国家863计划“70KW潮流能电站”就建在县境龟山航道上。

岱山拥有华东地区极为丰富的风力资源。其中有两个地方尤为突出:东沙镇燕窝山地区,终年多风,风速3米/秒以上超过半年,6米/秒以上超过2200小时,是建立风力发电站的绝佳地方。衢山岛系中国东南沿海风能资源I类地区。从2003年1月1日0时到2003年12月31日23时完整年资料作分析,年均风速在7.3米/秒,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为19.6/米。年有效风速小时数(3?25米/秒)为8102h平均风功率密度为417瓦/方米。大风月为6、7、8、12月,小风月为2、3、4月。盛行风向为NW和SSE。

矿山资源,全县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宗、省级绿色矿山2宗、市级绿色矿山4宗。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 170723 人,比上年末减少 3010 人,其中男性人口 84270 人,女性人口 86453 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 477 人,死亡人口 1651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迁入人口 694 人,迁出人口 2531 人,机械增长率为-10.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20.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14 万人。城镇化率为 69.02%,比上年提高0.34 个百分点。[5]

经济

2021年,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530.8 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 1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 值 35.6 亿元,下降 2.9%;第二产业增加值 393.9 亿元,增长 24.5%; 第三产业增加值 101.9 亿元,增长 7.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6.7∶ 74.1∶19.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53842 元,比 上年增长 18.0%。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 0.9%,其中食品烟酒类价 格上涨 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0.8%,消费品价格上涨 1.0%。商 品零售价格上涨 1.4%。

2021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7116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776 人,就 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545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1.78%。

2021年,全年新设企业 504 个,比上年下降 10.6%;新设个体工商户 1957 个,下降 9.6%。年末在册市场主体 17704 个,增长 4.4%,其中企 业 3946 个,增长 2.9%。

202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 31.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6%。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 20.31 亿元,增长 12.0%,其中,增值税为 5.57 亿元,增长 9.3%,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为 2.93 亿元和 0.64 亿元,分 别增长 34.5%和 25.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0.84 亿元,比上年下 降 6.4%,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 2.2%,公共安全支出增 长 13.2%,教育支出增长 6.1%,住房保障支出增长 10.2%,科学技 术支出增长 17.4%。[5]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农业总产值 2.01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2.5%; 林业总产值 0.09 亿元,增长 0.5%;牧业总产值 0.14 亿元,增长 71.6%。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953.33 公顷,增长 6.8%,产量 0.48万吨,增长 4.0%。园林水果播种面积 451.93 公顷,下降 9.8%,产量 0.66 万吨,增长 2.1%。蔬菜播种面积 1398.93 公顷,产量 2.0万吨,分别下降 2.2%和 3.7%。茶叶播种面积 67.9 公顷,产量 10吨,分别下降 4.3%和 60.4%。

2021年,全年造林面积 90公顷,零星植树 1.0万株,成林抚育面积 200.0公顷。全年生猪饲养量 8800 头,比上年增长 6.33 倍。家禽饲养量5.79 万只,比上年下降 16.2%。肉类产量 320.0 吨,比上年增长148.1%,其中羊肉产量 31.0 吨,增长 19.2%,禽肉产量 78.0 吨,下降 8.2%。禽蛋产量 43.0 吨,比上年增长 48.3%。

2021年,年末有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食品14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建成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1个、市级4个,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

2021年,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2350 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 1460 公顷。累计土地流转面积 2 万亩,农地流转率 54%。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3.07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3.7%,当年机耕面积 1587.13公顷,比上年下降 4.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140 吨。

2021年,全年渔业总产值 64.38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 3.2%。水产品总产量 32.50 万吨,比上年下降 3.2%,其中国内捕捞 29.94万吨,增长 0.1%。

2021年,年末有渔业专业合作社 14 家。加大减船转产力度,共减船转产 73 艘,改造科技示范船 35 艘。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渔民双转技能培训 150 人。年末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企业 7 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17 家。

2021年,全年实际水产养殖面积 647 公顷,产量 2.56 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 7.6%和 30.4%。其中海水养殖面积 586 公顷,产量 2.45 万吨,分别下降 7.6%和 30.7%。

2021年,年末有机动渔船 1842 艘,比上年减少 87 艘,总吨位 34.37 万吨,总功率 48.99 万千瓦,分别比上年下降 4.2%和 5.3%。其中捕捞渔船 1551 艘,比上年减少 63 艘,总吨位 29.35 万吨,总功率35.17 万千瓦,分别比上年下降 3.5%和下降 4.4%。[5]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532.66 亿元,比上年增长7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28.2%。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34.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92.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9.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8.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 18.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六大主导行业实现总产值 1509.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72.4%,所占比重为 98.5%。其中石油化工业实现总产值 1390.20 亿元,所占比重为 90.7%。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 3056.97 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69.57 亿元,其中利润总额 285.38 亿元。新产品产值 1408.19 亿元,比上年增长 84.1%,新产品产值率为 91.9%,比上年提高 5.9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 28.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1%。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26 家,实现总产值18.34 亿元,下降 3.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43.11 万平方米,下降 24.7%;房屋竣工面积 9.55 万平方米,下降 54.5%。[5]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业

2021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10.5%,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2.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32.9%,交通投资下降 15.5%,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下降 42.3%。

2021年,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17.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27.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下降 7.5%,文教卫体娱乐业增长44.0%。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39.6%。全年房地产开发面积 79.0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23.2%;商品房销售面积 8.41 万平方米,下降 22.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14.43 万平方米,增长 15.7%。

内外贸易

2021年,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8.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6.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10.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 8.1%;餐饮业收入增长 10.4%。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35.6%,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 27.9%,全年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 20.8%,其中,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 16.9%。

2021年,年末全县有商品交易市场 13 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6.37 亿元,比上年下降 3.3%。全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 1 个,实现成交额 3.62 亿元。

2021年,全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 105.6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2%。出口额 55.31 亿元,下降 23.0%。其中,船舶 44.08 亿元,下降 30.1%;水产品 2.28 亿元,增长 24.1%;汽配、微电机 7.93 亿元,增长 34.6%。进口额 50.34 亿元,增长 143.9%。年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 210家,其中自营进出口额超 200 万美元的企业 19 家。

2021年,全年实际引进市外资金 44.3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8527 万美元。全年自贸区内企业 144 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14 家,油品企业 16家。

邮电

2021年,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 2.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 0.32 亿元,增长 2.6%;电信业务收入 2.10 亿元,增长 3.4%。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 2.4 万户,下降 8.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25.98 万户,下降 0.7%;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10.42万户,增长 15.3%;完成代理速递业务量 2.23 万件,比上年增长 1.5倍,其中国际及港澳台特快专递 0.01 万件,与上年增长 33.0%。

金融和保险业

2021年,年末全县有各类金融机构 26 家。其中,银行业机构 9 家,保险业机构 16 家,小额贷款公司 1 家。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328.16 亿元,比年初新增 13.46 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 47.97 亿元,增加 2.72 亿元;住户存款余款 176.14 亿元,增加 21.43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316.55 亿元,比年初增加 106.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 43.32 亿元,增加 4.20 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 269.34 亿元,增加 99.89 亿元。

2021年,全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 3.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1.27 亿元,增长 3.3%;人身险保费收入 2.41亿元,增长 0.5%。全年赔款支出 1.08 亿元,增长 7.4%;给付支出0.30 亿元,增长 3.8%。[5]

文化

春节

(含谢年) 旧时,农历十二月甘三,家家“祭灶”,祭后吃“祭灶果”。俗语:“廿三祭祭灶,廿四掸掸尘,廿五、廿六做点心,廿七、廿八回家 门(指长工)”。普通人家多在廿七以后“送年”,富庶人家提早择日“谢年”(辞旧迎新之意),供奉三牲或五牲福礼,供者沐浴净身礼拜神灵祝祷,口念“太太平平”、“新年发财”等吉语,此谓“散福”。农历三十,家家户户贴春联、门神及青龙纸,中堂挂历代祖先画像,供以酒馔,后改设香茗果饵,朝夕礼拜,俗 称“帧子太公”,至正月初五中辍,十三日复供如初,至十八日停供。三十夜,合家团圆吃“年夜饭”,每人吃米团(意来年合家团圆无缺)。饭后,长辈向未成 年晚辈分“压岁钿”。入夜,合家围坐,灯火不熄,意在光亮迎神,防鼠、邪入室,亦修来世爹娘完善,俗称“坐岁”。正月初一,凌晨即起,媳妇给公婆敬桂圆或红枣汤,然后至寺庙和祖坟拜岁,叫“拜菩萨岁”、“拜坟头岁”。是日,不扫地、不汲水、不动刀、剪。元宵(当地称“摆灯祭”),正月十三“上灯”,十 八“落灯”,神庙张灯结彩,祭祀庙神。夜间,提鱼灯、虾灯、船灯,齐集热闹处舞灯。乡间马灯、龙灯于庙内外游舞。正月十四夜,兴抬“三娘”(粪缸、水缸、井潭姑娘),意求吉利。多以放鞭炮辞旧迎新,春节假期,与亲朋同 欢共聚。元宵节(正月十五)部分人家吃元宵汤团。

立春

正时辰放爆竹,是日“四忌”:忌争吵、忌打骂孩子、忌损坏器皿、忌借债讨债。

清明

清早到墓地祭奠,加坟头上,用艾青饼、麻糍和酒菜供祭。祭毕将部分祭品留于墓地,让过路牧童享受。是日兴吃艾饼,做“清明羹饭”。今扫墓如常,机关、团体、学校组织祭扫烈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立夏

俗称“尝新节”。惯吃蛋、竹笋、君达(元菜)、糯米豆豇豆、芦稷(高粱)点心,小孩胸前挂彩线袋装染红鸡蛋,日“立夏吃只蛋,气力大一万”。是日,人人称体重。

端午

即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门檐挂菖蒲、蕲艾(俗称“蒲剑”、“艾 旗”),及桃技、柳条等,意防鬼、邪入门。用雄黄烧酒伴菖蒲碎根喷脸、搽 耳,意解百毒。已出嫁之女(除秀山岛居民)必礼馈父母,称“挑节日”。礼品有馒头、粽子、鱼、肉、家禽、果包等,婚后3节重礼,后渐减,此习沿袭至今。

七夕

七月初七,旧时妇女浸泡槿树叶,搓洗成汁洗发,洗后头发柔软、光滑,有药香味。今用香皂、洗发精等替代。

中秋

境内以夏历八月十六为中秋节,吃月饼,并馈赠亲友、师长,夜间赏月。

重阳

九月初九,吃粽子、米团、馒头。婿家给岳父母送礼,称“挑重阳担”(衢山、秀山此日不兴送礼。) 。

冬至

旧时大节之一。节目前后吃“荞麦角子”,做“冬至羹饭”,供祀死者。士绅、儒生祭孔子,以求仕途畅顺。今农村仍流行“做羹饭”,祭孔已不兴。

地方方言

岱山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

交通

2021年,全年全县货物运输总量 5836 万吨,比上年增长 5.3%,货物运输周转量 658.70 亿吨公里,增长 2.0%。全年旅客运输总量 1413万人,增长 4.3%,旅客运输周转量 26191 万人公里,增长 7.5%。年末有集装箱运输企业 67 家,比上年末减少 5 家;车辆数 435 辆,总吨位 1.42 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 15.5%和 15.0%。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 24988 辆,比上年末增长 7.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1970 辆,比上年末增长 7.5%。

2021年,年末有海运企业 41 家,在册营运货运船舶 231 艘,比上年末减少 27 艘,运力 218.29 万载重吨,比上年末增长 8.6%。其中万吨级船舶 50 艘,比上年末增加 2 艘,运力 182.07 万载重吨,比上年末增长 10.7%。

2021年,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 20618 万吨,比上年增长 10.5%。其中金属矿石吞吐量 6959 万吨,增长 1.3%;石油 2578 万吨,增长 28.9%。年末全县有生产性泊位 72 个,其中万吨以上深水泊位 23 个。[5]

社会

2021年,全年组织实施省级项目 68 项、市级科技计划和科技合作项目3 项。年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 22 家、省级科技型企业 32 家、省级企业研究院 1 家。全县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32 家,累计科技型中小企业 182 家。发放创新券 258.5 万。全年共授权专利 185 件,其中发明 8 件。

2021年,年末有各类注册商标 2004 件,比上年增长 1.2%,地理标志(包括证明、集体)商标 2 件,浙江制造团体标准6 个,比上年增长 50.0%。[5]

教育事业

2021年,年末有小学 10 所,小学在校生 6195 人;初中 4 所,初中在校生 2632 人,初中升高中段比例 99.5%;高中 2 所,高中在校生 1520人;职业技校在校生 678 人,毕业生 205 人;幼儿园 19 所,在园幼儿 3026 人。全县高中段学校高考考生 539 人,录取人数 528 人。全县有 220 人报名参加 742 课次自学考试,合格率 55.0%。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通过率 100%。年末各学校配置计算机 4095 台,图书藏量 67.85 万册。

2021年,有 3523 人外来民工子女在我县就读,其中公办学校 3523 人,流动儿童少年入学率达 100%。[5]

文化事业

2021年,年末有群众文化馆 1 个,文化站 7 个。全年组织举办展览 38次,文艺活动 348 次,举办各类训练班 741 次,培训 13874 人次。有公共图书馆 1 个,藏书量 37.59 万册,比上年增长 5.6%。有县级广播电视台 1 个,乡镇电视台 4 个,全年制作广播时间 261.2 小时,制作电视节目时间 901.5 小时,分别比上年增长 23.1%和 3.1%。全县有线电视用户数 4.65 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 100%和 99.9%。[5]

医疗卫生

2021年,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 113 个,其中,县级医院 3 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 个,诊所医务室 12 个,村卫生室 42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4 个。医疗机构开放床位 589 张。卫生技术人员1243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492 人,注册护士 464 人。全年总诊疗 219.9 万人次,其中接待医疗门诊急诊 217.3 万人次。全年累计报告传染病 643 例。全年孕产妇 514 人,保健覆盖率 100%,孕产妇早孕建卡率 95.5%,孕产妇死亡率为零。0-7 岁儿童的保健覆盖率 99.7%。免费婚检率 84.1%。完成城乡居民健康体检 2.76 万人。计划生育率 98.8%,综合节育率 77.2%。一孩率 73.2%,二孩及多孩率 26.8%。[5]

体育事业

2021年,年末有文化礼堂 66 家,新建 16 家。全县共有体育场地 582 个,总场地面积达 54.99 万平方米。年末共创建省级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 16 个,市级小城镇文体健身广场 5 个。全年共举办群众体育活动 60 次,参加人数 14.0 万人次,成功举办岱山海岬半程马拉松、中国海岛公园秀山岛徒步大会、中国·岱山岛沙滩高尔夫球挑战赛、全国气排球精英赛等大型赛事。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 4163 万元,其中飞鱼体育彩票销量 508 万元。[5]

民生保障

2021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78 元,比上年增长 9.4%。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59 元,比上年增长 9.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3574元,增长 15.1%,恩格尔系数为 32.4%,比上年下降 0.1 个百分点。全年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048 元,比上年增长 9.7%;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0003 元,比上年增长 16.2%,恩格尔系数为 33.9%,比上年下降 0.3 个百分点。城镇、渔农村居民收入比为 1.43:1。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46.70 平方米,渔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56.98 平方米。

2021年,年末全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 2585 家,参保人数109430 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4.0%和 2.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 2372 家,参保人数 64568 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6.5%和3.2%;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 2396 家,参保人数 29066 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7.5%和 2.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 54062 人,比上年下降 1.6%,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 30825 人,增长 4.3%;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 41926,下降 4.5%;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 422 人,下降 45.5%;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 10.55 万人,参保率为 99.5%,人均筹资水平 1656 元,增长 13.7%。

2021年,年末全县有敬老院 20 所,社会福利院 1 所,床位 2290 张;有各类社会福利企业 12 家,残疾职工就业人数 346 人。年末有 1971人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 178户、205 人;渔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 1487 户、1766 人;城镇特困户数 7 户,农村特困户数 102 户。全年共发放纯低保金1990.5 万元。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补助标准由 810 元/每人每月提高到 910 元/每人每月。[5]

城镇建设

2020年5月29日,岱山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1年,年末建成区面积 8.45 平方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面积 177.13 万平方米,道路长度 101.25 公里。排水管道长度 141.53 公里,全年供水总量 484.90 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 739 万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 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92.9%。年末有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 335.95 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 128.14 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3.2%,绿地率 3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6.24 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2021年,全面推进全域美丽建设,打造主题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蓬莱乡韵美丽风景带,5个县级美丽精品村建设和双合村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落开工建设。全覆盖实施渔农村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建制村比例100%。全县渔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渔农村累计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9.8%。

2021年,以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为载体,结合海岛大花园、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大力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实施补短板强弱项项目89个,完成年度投资69.4亿元。全年拆除违法建筑1.11万平方米,完成三改16.16万平方米。全年新增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家庭2351户,比上年增长15.8%。新增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家庭1591户,增长0.3%。新建改造城市道路4.29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140个。全面实施智慧停车等项目工程,新增智慧停车位2600多个。[5]

能源环境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75.62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54.3%。其中,工业用电 70.98 亿千瓦时,增长 81.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1.89亿千瓦时,增长 11.1%。

2021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 98.6%。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 52.6 分贝,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 6.86 平方公里。全年列入千吨万人及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常规监测的断面共 4个,水质达标率为 100%。[5]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12 起,死亡(失踪)10 人,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1.9%。

2021年,根据 2021 年度建设“平安浙江”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调查结果显示,岱山县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为 96.8%。[5]

旅游

岱山县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衢山岛。衢山岛是东海上的一颗明珠,相传是观音菩萨得道的道场。据唐碑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就建有寺庙——东亭寺。衢山岛北岸,拥有东西两片沙滩,双龙沙滩和长沙沙滩,南岸又有马足石滩和万南山崖。

佛教名山

岱山县衢山观音山广济寺。坐落在观音山山峰南坡,依山面海,包括3 座各具特色的上、中、下寺院:洪福寺(广济上寺)、普庆寺( 广济中寺)和洪因寺(广济下寺)。

洪福寺初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 位于观音山山顶,该寺建筑面积757平方米,大殿结构集殿、房、 亭、园之精华,颇具特色,殿中供奉观音立像和十八罗汉。

沿着下 山公路或游步道约80米处为广济中寺普庆寺,普庆寺初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筑面积1201平方米,该寺气势宏伟,为广济寺的活动中心,大殿高9米,供奉观音佛像高达6米,两旁有观音36化身大理石雕像。主殿后西边为地藏殿,东边为千佛殿,千佛殿里有大小1000余尊佛像,全用汉白玉雕成,晶莹洁白,栩栩如生,实属罕见。

沿着公路再往下约80米就是广济下寺洪因寺, 该寺初建于同治年间 (1862~1874年),建筑面积1099平方米,供奉大理石观音佛像,寺院深邃,全部木结构,殿堂分上下二层。整个广济寺毁于文革,1985年普陀山净业法师来此修复3寺。

观音山玉佛宝塔。位于观音山山顶洪福寺的东侧,全部用花岗石块砌成,共11层,高45米,每层高度约4米, 沿着塔内的楼梯 可到达塔顶。塔的每层都供奉着许多小的玉佛,计200余尊。 塔身呈白色,在四周青山之中更加醒目。登上此塔,也就是站在了岱山的最高处,极目下望,似身处天境,海景、山景尽收眼底,大海中过往船只在几十里外就能见到塔影,为观音山景区的一大奇观。

荣誉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11]同年12月,位列2019年全国投资潜力十强县(市)第三。[12]同年12月,入选“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第五批)”。[13]

2020年5月,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14]

2021年5月,岱山县入选 “2021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15]

2021年5月20日,岱山县入选浙江2020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设区市、优秀县(市区)名单。[16]

2021年6月1日,岱山县上榜“2021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排名第55位。[1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