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1847年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

由网友(等了几晚)分享简介:《吼叫山庄》是英国做野艾米莉·勃朗特创做的少篇故事,尾版于一八四七年出书,二零零七年八月一日由上海文艺出书社出书。[一][二]该书讲述了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客人送养后,取老客人的女儿凯瑟琳相爱,但遭到老客人儿子辛德雷的拦截,被迫出奔,多年后致富归回,患上知爱人难产而逝世,因而抨击辛德雷以及凯瑟琳的成婚对于象林顿的小说。[二]...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版于1847年出版,2007年8月1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2]

盘点一辈子只写一本书的作家 艾米莉 呼啸山庄

该书讲述了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与老主人的女儿凯瑟琳相爱,但受到老主人儿子辛德雷的阻拦,被迫出走,多年后致富回归,得知爱人难产而死,于是报复辛德雷和凯瑟琳的结婚对象林顿的故事。[2]

该书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因超前性和独创性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一部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

中文名

呼啸山庄

首版时间

1847年

总字数

325000字

别名

咆哮山庄

语言

英语[3]

作者

艾米荷·勃朗特

文学体裁

长篇小说

外文名

Wuthering Heights

类型

文学艺术[1]

内容简介

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恩萧先生带回来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斯克利夫,恩萧先生对希斯克利夫的宠爱引起了儿子亨德雷的强烈嫉妒。主人死后,亨德雷为报复把希斯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恩萧的女儿凯瑟琳跟希斯克利夫亲密无间,青梅竹马,他们相恋了。后来,凯瑟琳不得已嫁给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斯克利夫悲痛欲绝之下选择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凯瑟琳已嫁埃德加,却并不幸福。希斯克利夫为此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设计赌博夺走了亨德雷的家财。亨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希斯克利夫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临终前却紧紧抓住希斯克利夫不放。十年后,希斯克利夫又施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顿。埃德加和小林顿都死了,希斯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家的财产也据为己有。复仇得逞了,但是他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产业,两人终于相爱,去画眉田庄安了家。

小说在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艺术气氛。[4]

创作背景

艾米丽生性寂寞,自小内向的她,缄默又总带着几分以男性自居的感觉,诚如夏洛蒂所说的:“她的性格是独一无二的。”少女时代,当她和姐妹们在家里“编造”故事、写诗的时候,她就显得很特别,后来收录在她们诗歌合集中艾米丽的作品总是如同波德莱尔或爱伦·坡那样被“恶”这一主题所困惑,在纯净的抒情风格之间总笼罩着一层死亡的阴影。在她写作《呼啸山庄》时,这种困惑与不安的情绪变得更加急躁,她迫切需要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来演绎它,把自己心底几近撕裂的痛苦借小说人物之口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因此《呼啸山庄》是饱含作者心血与情感的作品。[5]

作品目录

1.一个古怪的人家

2.捡来的野孩子

3.凯瑟琳与埃德加结婚

4.伊莎贝拉嫁给希克力

5.凯瑟琳之死

6.凯茜与哈里顿

7.凯茜与小林顿的婚姻

8.埃德加之死

9.山庄的变迁

10.特别的友情

11.奇怪的变化

12.尾声

人物介绍

恩肖先生——呼啸山庄主人

亨德利·恩肖——恩肖之子

凯瑟琳·恩肖——恩肖之女,小名凯茜

希思克利夫——恩肖抚养的孤儿

弗兰西斯——亨德利之妻

哈里顿·恩肖——亨德利之子

内莉——女管家,又名艾伦

约瑟夫——呼啸山庄的老仆人

林敦先生——画眉田庄主人

埃德加·林敦——林敦之子,后娶凯瑟琳·恩肖

伊莎贝拉·林敦——林敦之女,后嫁希思克利夫

凯瑟琳·林敦——埃德加与凯茜之女,小名凯茜

林敦·希思克利夫——伊莎贝拉与希思克利夫之子

洛克伍德先生——房客

肯尼兹医生——当地医生

齐拉——呼啸山庄的女仆

作者简介

艾米莉·勃朗特(1818年~1848年)英国女作家。[6]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安恩·勃朗特之姐。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也曾随姐姐去比利时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如愿。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1846年,她们三姐妹曾自费出过一本诗集。《呼啸山庄》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847年12月。她们三姐妹的三部小说——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小妹妹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是同一年问世的。除《呼啸山庄》外,艾米莉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的女作家。三人并称勃朗特三姐妹。

作品影响

《呼啸山庄》出版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遭到评论届的猛烈谴责,一直不被世人所理解,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发现,艾米丽远远走在人们前面。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英国著名诗人及批评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 Amold,1822—1888),曾写过一首诗叫做《豪渥斯墓园》,其中凭吊艾米莉·勃朗特的诗句说,她的心灵中的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忧伤、大胆是自从拜伦死后无人可与之比拟的。

关于《呼啸山庄》这部书,在世界文坛上多年来每谈及十九世纪西欧文学,必会涉及《呼啸山庄》的探讨。有不少著名评论家及小说家都曾有专文论述。

《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及创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 Eset Maugham,1874年—1965年),在一九四八年应美国“大西洋”杂志请求向读者介绍世界文学十部最佳小说时,他选了英国小说四部,其中之一便是《呼啸山庄》,他在长文中最后写道:“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呼啸山庄》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的那些伟大的绘画中的一幅,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声隆隆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是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道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最后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总之,《呼啸山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有誉之为“最奇特的小说”的。

《呼啸山庄》中与希斯克利夫凯瑟琳这两个主要人物在世界文学上给广大读者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他们那种不为世俗所压服、忠贞不渝的爱情也正是对他们所处的被恶势力所操纵的旧时代的一个顽强的反抗,尽管他们的反抗是消极无力的,但他们的爱情在作者的笔下却终于战胜了死亡,达到了升华境界。而这位才华洋溢的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便由于她这部唯一的作品,在英国十九世纪文坛的灿烂星群中永远放出独特的、闪着异彩的光辉!

出版信息

版年

译者

出版社

1930年

伍光健

华通书局

1944年

梁实秋

商务印书馆

1949年

罗塞

联益出版社

1980年

杨苡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6年

方平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年

梁实秋

海南出版社

1995年

孙恺祥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5年

徐希法、刘万润

九州图书出版社

1996年

孙致礼

北岳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1998)

1996年

杨光慈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

朱孟佳

语文出版社

1997年

徐晓雯

漓江出版社

1999年

田心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年

张玲、张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

吴卫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0年

石良

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年

陆杨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1年

李学斌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年

宋兆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年

孔向东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年

左鹏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年

夏习英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年

杨善录、王莉、俞莲年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5年

刘榜离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年

肖遥译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7年

杨贵梅

广州出版社

2007年

成维安

哈尔滨出版社

2008年

王方

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9年

俞思哲

华艺出版社

2009年

辛慧

万卷出版社

2010年

曹剑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0年

沈东子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

侯皓元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

曹博

哈尔滨出版社

2010年

李洪

作家出版社

2011年

刘颖

接力出版社

2015年

长江文艺出版社[7]

2016年

宋兆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

张玲、张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8]

衍生作品

《呼啸山庄》翻拍的电影:

首映时间

导演

制片国家

1939年

威廉·惠勒

美国[9]

1954年

路易斯·布努埃尔

墨西哥[9]

1970年

罗伯特·富斯特

英国

1985年

雅克·里维特

法国[10]

1992年

彼得·考斯明斯金

英国

1998年

大卫·斯凯内

英国[11]

2003年

苏瑞·克里什纳马

美国

2004年

法布里奇奥·科斯塔

意大利[12]

2009年

科奇·吉尔佐

英国[13]

2011年

安德里亚·阿诺德

英国[14]

作品鉴赏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恐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亨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因此,希斯克利夫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亨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

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思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艾米莉·勃朗特刻画这个人物时,有同情,也有愤慨;有惋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亨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故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15]

艺术特色

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一本书。所谓奇者:一是文学史上少见,二是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极为独特。确实如此,《呼啸山庄》具有超常的特点,它体现了一种凄厉、恐怖、残酷、神秘的不寻常的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首先表现在艾米莉对题材的处理和对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塑造上。作品所描写的复仇故事,这种题材,在欧洲文学史上并不稀奇,著名的《哈姆雷特》便是典型的一例。但希斯克利夫复仇的方式及其残酷性却是独一无二的。他实行的不是一般复仇意义上对仇人肉体上的毁灭,而是从精神上毫不怜悯的折磨和摧残。作者使这一魔鬼般的人物超越了伦理道德的范畴而进入表达激情和意志的生命悲剧的审美领域。艾米莉是一个无视现实潮流,无视读者审美情趣而彻底表达自我的独具个性的作家。因此,她笔下那些趋于极端的,桀骜不驯的,冷酷无情的人物,那种暴烈、顽强、神秘的激情,便为时人所难容。“英国北部的山野荒地”和呼啸山庄粗犷峥嵘的自然力,对惯于欣赏柔风细雨的自然与都市的风情和景致的读者来说,如同艾米莉的人物和情感一样,也让他们感到陌生、可怕。超出了他们的审美视野。但就是这样一部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认为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唯一的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作品,它以伟大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读者,读这部作品时,心灵里会激荡着急流奔腾,雷声轰鸣的巨响,还有荒原上的呼呼北风;眼前会呈现粗野、狂暴、凶猛、神秘的希斯克利夫和生硬、任性、倔强、疯狂的凯瑟琳。读此作品时会感到它有一种强烈的,不可阻挡的精神,用美学的话说,这种精神就是粗犷美。[16]

《呼啸山庄》是一部有丰富象征意义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结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边县手法。一方面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象了英国乡村庄园的日常生活,爱情婚姻,反映19世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远离都市的庄园生活所受到的外来影响。同时,小说通过一系列的象征手法,曲折地表达了一种隐蔽的“反家庭”倾向,如画眉山庄的排外与封闭,呼啸山庄的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小说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梦境的运用,超自然力的表现等等。在小说中,对大自然的描绘占有重要地位,作者通过人物的性格特征,人内心的风暴与大自然的风暴对应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小说中对于自然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描写,传达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寂寞的沼泽峡谷,荒凉的山顶上,被风雨摧残的荒野,寒冷的空气,坚硬的土地,形象地传达了苍凉荒凉所特有的那种惊心动魄的狂野。在小说中,大自然作为男女主人公逃避家庭带来的痛苦的避难所,与家庭封闭,压抑的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品摘录

------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怎么样,对我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多美好,他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象一个孤魂野鬼。

------你有理由怀着一颗骄傲的心而腹中空空的去睡觉。骄傲的人自讨苦吃,然而,如果你为自己的心胸狭窄感到内心不安的话,那么,你就必须请求宽恕。

------我很想驻留在那个光辉灿烂的世界去,永远没有烦恼,不是以朦胧的泪眼去看它,也不是以痛苦的心情去追求它,而是真正的和它在一起,在它之中。

------你爱我——那么有什么理由要离开我?什么理由——回答我——是因为你对林顿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怜爱吗?因为苦难,屈辱,死亡,以及上帝魔鬼所能降罪于我们的一切都休想使我们分开,而你,出于你的一厢情愿,却这么做了。不是我伤透你的心——是你使自己心碎。你使自己心碎,也使我心碎,这样对我打击更重,因为我很坚强。我想活下去吗?那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呀。如果你——啊,上帝!如果你芳魂已经埋入坟墓,你还想活吗?

------时间的流逝给他带来的是对命运的屈从和一种比寻常的欢乐更甜美的沉思。

------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留连!望着飞蛾在石南丛和铃兰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吹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得出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

——我的灵魂杀害了我的肉体,但灵魂自身并没有得到满足。

——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可怕的纪念馆,处处提醒我她存在过,而我却失去了她!

——可是“奸诈”和“残暴”是两头的枪刺,使用这枪刺去刺仇敌的人,受的伤比仇敌更惨。

——他就是我自身的存在。

重要年表

1757年,亨德雷·欧肖诞生。艾伦.迪恩之母携其婴儿艾伦往呼啸山庄当保姆。

1762年,埃德加·林顿诞生。

1765年,凯瑟琳·欧肖诞生。

1766年,伊莎贝拉·林顿诞生。

1771年夏天,欧肖先生从利物浦带回希斯克利夫。

1773年春天,欧肖夫人逝世。

1774年,亨德雷上大学。

1777年十月,欧肖先生逝世。亨德雷携其妻弗兰西斯返家;十一月底,凯瑟琳在画眉田庄闯祸,圣诞节,凯瑟琳返家。

1778年六月,哈里顿·欧肖诞生。弗兰西斯逝世。艾伦.迪恩照顾哈里顿。

1780年夏天,凯瑟琳接受了埃德加·林顿的求婚。希斯克利夫失踪。凯瑟琳患重病。老林顿先生与夫人逝世。

1783年三月,埃德加娶凯瑟琳。艾伦.迪恩陪同往画眉田庄。九月,希斯克利夫归。

1784年一月,埃德加,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发生争吵,希斯克利夫带伊莎贝拉私奔,凯瑟琳第二次重病;三月,希斯克利夫与伊莎贝拉回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去看凯瑟琳;三月廿日,凯瑟琳逝世,留下才诞生的女儿凯瑟琳;三月廿五日,凯瑟琳下葬,希斯克利夫当晚到墓园去;三月廿六日,伊莎贝拉逃跑;九月,亨德雷逝世,希斯克利夫占有呼啸山庄;十月,林顿·希斯克利夫诞生于外地。

1797年,伊莎贝拉逝世。小凯茜首次到呼啸山庄。埃德加接外甥林顿回画眉田庄。希斯克利夫要走他的儿子。

1800年三月廿日,小凯茜第二次到呼啸山庄;秋天,埃德加感冒病倒;十月,凯茜第三次到呼啸山庄。这以后三个星期,凯茜秘密往呼啸山庄。

1801年八月,凯茜与表弟林顿在野外见面,被希斯克利夫所迫又进呼啸山庄与林顿结婚;九月,埃德加·林顿逝世。后希斯克利夫往凯瑟琳墓地掘墓。林顿·希斯克利夫继承了画眉田庄;十月,林顿死去。希斯克利夫占有了其子产业;十一月,希斯克利夫将画眉田庄出租给洛克伍德先生。洛克伍德先生拜访呼啸山庄。

1802年一月,洛克伍德先生离开画眉田庄往伦敦;二月,艾伦.迪恩回呼啸山庄;四月,希斯克利夫逝世;九月,洛克伍德先生路经画眉田庄与呼啸山庄,再次拜访。

1803年元旦,哈里顿·欧肖与凯茜结婚。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