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其顿共和国(欧洲东南部国家)

由网友(古巷青砖)分享简介:北马其顿共以及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Севе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简称北马其顿,是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巴我湿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度,东临保添利亚,北临塞我维亚,西临阿我巴尼亚,南临希腊。总面积二.五七万平方私里,天气以温戴大陆性天气为主。北马其顿共设八四个处所行政单元,尾都为斯科普里。法订货币为代缴我。总人...

北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Севе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简称北马其顿,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马其顿共设84个地方行政单位,首都为斯科普里。法定货币为代纳尔。总人口209.7万(2022年)。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马其顿语。现任总统为斯特沃·彭达罗夫斯基。[1]

滑铁卢古战场,即将消失的 世界尽头

7世纪,斯拉夫人迁居马其顿地区。10世纪下半叶-11世纪初,塞缪尔始建第一个斯拉夫人的国家。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军队占领马其顿地区,后经1913年第二次战争,重新瓜分该地。地理上属于塞尔维亚的部分称瓦尔达尔马其顿,属于保加利亚的部分称皮林马其顿,属于希腊的部分称爱琴马其顿。一战后,瓦尔达尔马其顿并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德意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1945年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宣布独立,定宪法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1993年4月7日,加入联合国。2019年2月12日起国名改为现名

其国内有1000余处教堂和修道院,4200余处考古遗址。主要景点有奥赫里德湖、普雷斯帕湖、卡列城堡、圣索菲亚教堂等。

中文名

北马其顿共和国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

简称

北马其顿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斯科普里

主要城市

比托拉、奥赫里德、库马诺沃、泰托沃、普里莱普等

国庆日

独立日:9月8日

主要节日

共和国日:8月2日、人民起义日:10月11日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均GDP

5360美元(2021年,国际汇率)[1]

国家代码

MKD

官方语言

马其顿语

货币

代纳尔

时区

UTC+1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民主制

原称

马其顿共和国

国家领袖

总统:斯特沃·彭达罗夫斯基、总理:佐兰·扎埃夫

国土面积

2.57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209.7 万(2022年)

人口密度

82.6人/平方公里(2020年)[2]

主要民族

马其顿人、阿尔巴尼亚人

主要宗教

东正教

国歌

《今天在马其顿之上》

高等学府

斯科普里大学、比托拉大学

GDP总计

112.4 亿美元(2021年,国际汇率)[1]

国际电话区号

+389

国际域名缩写

mk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人类发展指数

0.759

水域率

1.9%

国家宪法

《北马其顿共和国宪法》

历史沿革

马其顿部落国家

北马其顿地处马其顿地区,马其顿地区因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南部地区,为巴尔干地区的核心,南下地中海的门户,而一直为重要的贸易和军事通道。

在早期青铜时代,一批希腊语部落迁至北马其顿,后逐步分批南下至希腊,但有一部分人仍留在北马其顿。约在前7世纪,这些留下中的一支——马其顿人占领了埃盖,并将领地扩张到了位于希腊的爱琴马其顿的沿海平原,形成马其顿国家。他们崇拜希腊的神祇,尤其是宙斯和赫拉克里斯。其他希腊语部落则在北马其顿与伊利里亚人、派奥尼亚人、色雷斯人融合。

马其顿人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与南部的希腊人步伐不一致。在希腊城邦已达到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马其顿刚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马其顿人多为农民和牧民,同时也都是战士。国王在部落贵族中选择他的战友,战友要完全忠于国王,平时参与宫廷事务,战时随国王出征。从这些战友中,国王也要选拔一些人组成他的“议事会”。

马其顿王国/帝国

马其顿地区为古希腊文明北端的边疆地区,该地区公元前4世纪时崛起的马其顿帝国曾征服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中东各地。后来马其顿先后由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希腊人所主导)等统治。前5世纪初,波斯侵略古希腊,马其顿王国也一度受波斯统治。马其顿王国的真正强大是在腓力二世时,其进行的改革使马其顿王国成为巴尔干半岛的军事强国。西边的伊利里亚、伊庇鲁斯、东边的色雷斯、北边的派奥尼亚,都在其势力范围之内。腓力二世采用金银复本位制,建立了一支忠于国王的常备军,创建了强有力的马其顿方阵。后来又侵占了色雷斯的金矿,得以每年有稳定军费来源。在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超过希腊其他城邦的军队时,腓力二世为进军东方各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

腓力二世在马其顿王国国力强大后,趁着希腊处于城邦混战之际南下侵略希腊。前338年,以雅典、底比斯为首的反马其顿盟军与马其顿军决战于中希腊的克罗尼亚,但惨败。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集希腊各邦开会,宣布希腊城邦成立联盟,随后诽力二世决定进攻波斯。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其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城邦再度出现了反马其顿起义。

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后,20岁的亚历山大继位,以不到半年的时间镇压了叛乱。前334年春,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进攻波斯帝国,不到半年即占领小亚细亚。前333年,亚历山大率军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大败大流士三世亲率的10万多波斯军,俘虏了大流士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大流士三世则向东溃逃。前333年亚历山大征服了叙利亚、腓尼基各城市。前332年年又征服了埃及,在埃及建筑了一座新城叫做亚历山大里亚,即今亚历山大港。亚历山大于前331年春季又离开埃及,继续东征。渡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10月间在阿贝拉又与大流士三世军队发生战争。亚历山大继续前进攻克了巴比伦城,之后继续东行,进入波斯本土,占领波斯的苏萨与波斯波利斯两个都城,获得大量金银及珠宝后放火焚毁波斯波利斯城,杀戮其居民,以报复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纵火焚毁雅典城的仇恨。以后三年间亚历山大又镇压了波斯东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亦被其部下所杀,至此波斯灭亡。

前327年,亚历山大进兵印度,其统帅大军从里海南岸东进,经过帕提亚,征服阿富汗,进入印度,战败印度反抗者,平定旁遮普,拟沿印度河继续南下。但其部下兵士在外转战连年,回归心切,又因印度多雨、天气酷热,士兵饱受痛苦,几至公开哗变,亚历山大乃把印度征服部分分为三省并留驻兵而还。前324年初,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马其顿国家的新都,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马其顿帝国(也称为亚历山大帝国)。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突患恶性疟疾,发病10天后就离世,仅33岁。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希腊各国及波斯各地,都乘机反抗。亚历山大部将又互相厮杀,争夺土地,帝国就立即陷入混乱状态,最后分裂为三个比较巩固的国家。其部将托勒密占领埃及及叙利亚南部,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塞琉古占领了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及叙利亚北部,建立了塞琉古王朝;凯山得占据马其顿和希腊建立了马其顿王国;这三个国家是后期希腊时代最强大的国家。最终罗马于前146年灭亡迦太基后向东发展,这些国家都先后被罗马征服。而留在本土的马其顿王国在前2世纪被罗马征服,前146年成立了隶属于罗马帝国的“马其顿省”,公元298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马其顿隶属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成为“马其顿军区” 。

马其顿斯拉夫人国家

北马其顿先后由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统治。5世纪起,斯拉夫人开始进入马其顿地区,并在北马其顿定居,因而奠定了现代马其顿南北之分(南:希腊人,北:斯拉夫人)的基础。斯拉夫人7世纪大量迁居马其顿地区,10世纪下半叶至1018年,萨莫伊洛(塞缪尔)建立了第一个马其顿国家[1]

837年,保加利亚征服了马其顿地区,并于10世纪末在奥赫里德定都。1018年,拜占庭帝国又征服了马其顿地区,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马其顿多次在拜占庭、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之间转手。15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了马其顿地区,并开始了长达500年的统治。

19世纪时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复国运动相继展开,民族主义高涨,马其顿也成为三国的必争之地。1912年三国在共同针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胜,奥斯曼将马其顿割予三国。但三国之间又因马其顿具体分割方案于1913年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最终希腊、塞尔维亚击败保加利亚,三国将马其顿重新瓜分。地理上属于塞尔维亚的部分称瓦尔达尔马其顿,属于保加利亚的部分称皮林马其顿,属于希腊的部分称爱琴马其顿。塞尔维亚所得到的部分就是现代北马其顿共和国的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瓦尔达尔马其顿作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并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腊王国、南斯拉夫王国为同盟国,保加利亚则参加了由德意志第三帝国主导的轴心国阵营,希腊、南斯拉夫被德国攻占之后,保加利亚分得了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但战争结束后各国之间的边界又还原为战前的形势。

二战之后,南斯拉夫王国成为由铁托所领导的共产主义国家,并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46年,铁托将马其顿地区从塞尔维亚分开,成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11月20日,北马其顿宣布独立,定宪法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1992年12月10日,马其顿共和国议会经多数议员投票表决,原则同意将马其顿国家改名为“马其顿(斯科普里)共和国”。因希腊反对北马其顿使用宪法国名,1993年4月7日,北马其顿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暂时国名加入联合国[1]

1999年,南联盟爆发科索沃战争,近40万阿尔巴尼亚族难民从科索沃涌入北马其顿,因此北马其顿境内阿尔巴尼亚族分离倾向不断加剧。2001年2月起,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极端分子多次越过南斯拉夫与北马其顿边境,占领北马其顿村庄,与北马其顿边防军交火。随后阿尔巴尼亚族极端分子又在北马其顿边境地区的第二大城市泰托沃(阿族聚居区)袭击北马其顿边防军。2001年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345号决议,强烈谴责北马部分地区和南塞地区极端分子的暴力活动,重申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北马、南主权、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可侵犯,要求有关人员立即停止针对南、北马的武装活动,放下武器,返回家园。北约和欧安组织也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北马其顿的安全、稳定和领土完整。驻科索沃维和部队加强了科索沃一侧北马南边界的巡逻,允许南联盟军警返回南与北马相邻地区的“安全区”。

2018年1月21日,希腊北部城市塞萨洛尼基爆发大规模冲突,大批示威者挥舞希腊国旗,高喊“马其顿是希腊的”。雅典时间2018年2月4日,希腊雅典,民众游行要求希腊政府在与马其顿的“国名之争”中不要妥协。对于古马其顿,希腊方面认为古马其顿人为古希腊人的一支,古马其顿王国属于希腊历史。马其顿共和国方面则宣称自己是马其顿王国和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继承者,因此坚持使用“马其顿”这一国名[3]。2018年6月12日,北马其顿、希腊两国总理宣布就国名问题达成协议;2019年1月11日,马其顿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名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4];2019年1月25日,希腊议会批注与马其顿达成的马其顿国名更改协议;2019年2月8日,希腊议会批准马其顿加入北约议定书[13];2019年2月12日,北马其顿政府宣布正式更改国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1]

2022年5月,北马其顿已被欧盟列为入盟候选国。[5]

行政区划

2004年8月,北马其顿议会通过《新行政区划法》,共设84个地方行政单位。主要城市有比托拉(Bitola)、库马诺沃(Kumanovo)、普利莱普(Prilep)、泰托沃(Tetovo)。[6]

瓦兰多沃区阿拉契诺沃区奥赫里德区旧纳戈里查内区斯图代尼查尼区瓦西莱沃区机场区斯特鲁米察区
贝罗沃区博格丹奇区利普科沃区马其顿布罗德区佩赫切沃区韦莱斯区中央区斯特鲁加区
比托拉区布尔韦尼察区库马诺沃区马其顿卡梅尼察区诺沃塞洛区什蒂普区雷森区拉多维什区
博戈维涅区切希诺沃-奥布莱舍沃区克鲁舍沃区克里瓦帕兰卡区马夫罗沃和罗斯图沙区萨拉伊区孔切区普罗比什蒂普区
博西洛沃区丘切尔桑代沃区加齐巴巴区克里沃加什塔尼区洛佐沃区罗索曼区韦夫查尼区普里莱普区
布泰尔区代米尔希萨尔区多尔内尼区克拉托沃区弗拉普契什泰区内戈蒂诺区维尼察区彼得罗韦茨区
舒托奥里扎里区代米尔卡皮亚区多伊兰区基塞拉沃达区泽莱尼科沃区诺瓦齐区伊林登区普拉斯尼察区
中茹帕区盖夫盖利亚区代尔切沃区卡瓦达尔齐区卡尔宾齐区泰阿尔采区热利诺区兰科夫采区
查伊尔区乔尔切彼得罗夫区德巴尔察区耶古诺夫采区卡尔波什区莫吉拉区科查尼区索皮什泰区
查什卡区戈斯蒂瓦尔区德巴尔区格拉德斯科区兹尔诺夫齐区泰托沃区基切沃区圣尼古莱区

主要城市

斯科普里

斯科普里是北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是其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北马其顿的北部,平均海拔240米,市区面积571平方千米,城区面积337平方千米。斯科普里四周高山环绕,瓦尔达尔河呈弧形贯穿整个城市,右岸的现代建筑对映这左岸的古朴老城,河上有一座建于14世纪的6孔石桥将右岸的大道同左岸的街巷连接。斯科普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湿润,2017年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平均气温13.5℃,有人口50.3万[1]

斯科普里亚历山大国际机场距离市区17千米,市内有长途巴士通往全国的各主要城镇,也有国际长途巴士驶往周边各国,是巴尔干半岛连接爱琴海的重要交通枢纽。斯科普里是全国最大烟草加工中心,还有冶金、机械制造(汽车、农业机械等)、化学、电气器材、水泥、玻璃等工业,金银饰品等手工艺品也很著名。设有斯科普里大学、马其顿科学艺术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市郊有古城斯科比废墟。其中,斯科普里大学是北马其顿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2013年7月,首届中国文化节在北马其顿举行。北马其顿首家孔子学院在斯科普里大学正式揭牌成立[19]。518年和1963年发生了两次灾难性的大地震,现在依然可见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城市的废墟,为了纪念1963年发生的强烈地震,在斯科普里老火车站原址,专门修建了“马其顿地震博物馆” 。

比托拉

比托拉是北马其顿共和国第二大城市,位于北马其顿南部,距首都斯科普里169千米。该市面积422平方千米,是北马其顿西南部行政、经济和教育、文化中心。该市人口约9.5万,其中城区人口约占8万。居民以马其顿族为主,占88%,其余包括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土耳其、塞尔维亚等族。89%信仰东正教,9%信仰伊斯兰教。比托拉市历史悠久,由斯拉夫人于7世纪进入该地区后建立,毗邻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城遗址赫拉克里亚。比托拉最早出现在史料中的时间可追溯到1014年,自7世纪斯拉夫人迁入本地区并由塞缪尔沙皇统治开始,比托拉即因其数量众多的教堂及修道院而闻名。该市曾作为比托拉主教的驻所。

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从14世纪末开始),比托拉市更成了地区的贸易中心,并成为希腊、阿尔巴尼亚及其它周边地区的集散中心。其时,该市也是伊斯兰宗教中心并于17世纪末建立了一所伊斯兰学校。据文献记载,穆斯林统治时期,比托拉市共有清真寺70座,数家咖啡厅、茶社,有约900家店铺组成的大市场。

比托拉因地处不同文明交融地带,逐渐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并因驻该城的外国领事众多而被称为“领事之城”。目前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法国、土耳其、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罗马尼亚、希腊及其它一些国家均在该市设有领馆或名誉领馆[7]

自然环境

北马其顿位于南欧地区,地处巴尔干半岛中部,是个多山的内陆国家。东邻保加利亚,南界希腊,西接阿尔巴尼亚,北傍塞尔维亚。国土面积25713平方公里。北马其顿地形多为山地,瓦尔达尔河贯穿南北。气候特征

北马其顿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农业地区夏季最高气温达40℃,冬季最低气温达-30℃,西部受地中海式气候影响,夏季平均气温27℃,全年平均气温为10℃。[8]

地形地貌

北马其顿共和国境内山地广布,大部分地区为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原。北马其顿与阿尔巴尼亚的界峰科拉比山海拔达2764米,为境内最高峰。[9]

气候特征

北马其顿共和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农业地区夏季最高气温达40℃,冬季最低气温达-30℃,西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平均气温27℃,全年平均气温为10℃[16];北马其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0毫米,4月和11月降水量超过70毫米,8月最低,不足40毫米

水系分布

北马其顿共和国中部有瓦尔达尔河流经,该河注入爱琴海,瓦尔达尔河流域占其国土大部分,有黑河、布雷加尔尼察河、普契尼亚河、特雷斯卡河等支流。西部地区分属黑德林河和代沃利河,最终注入亚得里亚海。黑德林河上游分布有奥赫里德湖,代沃利河上游分布有普雷斯帕湖,两湖均为北马其顿与阿尔巴尼亚的界湖。[9]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煤、铁、铅、锌、铜、镍等,其中煤的蕴藏量约9.4亿吨。还有非金属矿产碳、斑脱土、耐火黏土、石膏、石英、蛋白石、长石等。森林覆盖率为38.9%。[1]

国家象征

北马其顿原属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塞尔维亚。1945年,建立马其顿人民共和国,后更名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隶属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独立,改称“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拉丁化:Republika Makedonija)。

“马其顿”原是古希腊时期希腊北部的国家的名称,由亚历山大大帝统治的马其顿帝国曾经征服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腊文明传播到中东各地。至今希腊仍将其北部地区称为马其顿。自独立以来,马其顿由于国名问题和希腊发生争端。希腊认为由斯拉夫民族(马其顿斯拉夫族)所建立的国家无权使用“属于希腊的名称”作为国名。由于希腊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联合国、欧盟与许多国际组织以及世界上部分国家现在将该国称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Поранешна Југословенска 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 ПЈРМ;拉丁化:Poranešna Jugoslovenska Republika Makedonija, PJRM)。截至2011年12月,有133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这一名称,也有一些国家则只承认“前南斯拉夫马其顿”之名,如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

2018年,希腊与马其顿共和国已就国名问题达成协议,马其顿总理佐兰·萨耶夫在6月12日在特别记者会上表示,该国的正式国名将更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但仍待全民公投表决通过。2018年10月2日全民公民投票中,有91%选民支持更改国名,惟投票率仅37%,未达50%的有效要求。2018年10月19日,马其顿就国名更改举行议会修宪投票,以超过国会三分之二的票数通过法案,更名为“北马其顿”,为正式加入北约和欧盟铺平了道路。马其顿国家议会议长贾菲里宣布,国名宪法修正案获得了80票赞成,已达到修宪法定议员支持人数,将推动将国名正式变更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2019年1月11日,马其顿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同意将国家名称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1月25日,希腊国会以153票对146票通过该更改国名协议,欧盟和北约对表决结果表示欢迎。2月12日,国号正式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国旗

北马其顿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红色旗面,正中有一轮金黄色太阳,向外放射出八道光芒。太阳放射八道光芒。太阳是马其顿民族的象征。红地金色太阳表示马其顿人民为了解放,为了自由的天空,愿意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太阳向四周放射出八道光芒象征它世世代代护佑着马其顿人。原来的国旗上的“科拉比之巅太阳”放射十六道光芒象征马其顿的历史和古老文化,但因它也是希腊的马其顿人所顶礼膜拜,希腊坚持要求马其顿更改,因而形成这样的图案。

国徽

北马其顿国徽启用于1946年7月21日,为原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徽,亦是前南斯拉夫诸国唯一沿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国徽者,1992年曾发生变更国徽的争议。国徽为圆形,中间绘有太阳自山和湖泊升起之象。周围饰以麦穗、罂粟和烟草和以当地刺绣图案为题材的绶带。上原有代表共产主义的红星,2009年11月16日被宣布废除。[10]

国歌

《今天在马其顿之上》

歌词大意:在今天的马其顿,自由的新太阳东升,马其顿人为权利而斗争。马其顿人为权利而斗争。旗帜再次飘扬在克鲁索沃共和国、戈其德其夫、皮图古里、达美格鲁伊夫、桑丹斯基。戈其德其夫、皮图古里、达美格鲁伊夫、桑丹斯基。马其顿的树林嘹亮地唱新歌,新的觉醒。自由马其顿,自由新生。自由马其顿,自由新生。

人口

2022年,北马其顿人口209.7万。主要民族为马其顿族(54.21%),阿尔巴尼亚族(29.52%),土耳其族(3.98%),罗姆族(2.34%)和塞尔维亚族(1.18%)。[1]

政治

马其顿共和国为实行议会共和制的主权、独立、民主和福利国家,严格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分别为: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北马其顿议会(一院制)为北马其顿公民代议机构,行使国家立法权;北马其顿政府为国家权力执行机构;国家元首为总统;政府首脑为总理。

宪法

1991年11月17日,北马其顿通过新宪法,规定北马其顿是一个主权、独立、民主和福利的国家,总统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普选产生,任期5年,最多不得超过两任。1992年1月,北马其顿议会修宪,声明北马其顿对邻国没有领土要求。2001年11月,北马其顿议会修宪,扩大阿尔巴尼亚族自治权。2019年1月,北马其顿议会修宪,主要内容为将国名“马其顿共和国”更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议会

北马其顿公民代议机构,行使国家立法权。实行一院制,由单一选区加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即全国分为6个选区,每个选区直选部分议员,同时根据各党得票比例对议席进行分配。议会还为北马其顿籍海外侨民预留3个议席。共有120名议员,任期4年。本届议会于2020年7月选举产生。其中,社会民主联盟党同“贝萨运动”党组成的竞选联盟获46席,内部革命组织竞选联盟党获44席,阿尔巴尼亚族融合民主联盟党获15席,阿尔巴尼亚族人联盟党和选择党竞选联盟获12席,左翼党获2席,阿尔巴尼亚族民主党获1席。议长塔拉特·贾菲里(Talat XHAFERI),2020年8月连任。[6]

政府

国家权力执行机构。本届政府成立于2022年1月16日,总理迪米塔尔·科瓦切夫斯基。政府成员有:第一副总理兼政治体系和民族间关系部长阿尔坦·格鲁比(Artan GRUBI),主管欧洲事务的副总理博扬·马里契奇(Bojan MARICIC),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法特米尔·比蒂克伊(Fatmir BITIKJI),主管反腐事务的副总理斯拉维卡·格尔科芙斯卡(Slavica GRKOVSKA,女),国防部长斯拉芙扬卡·佩特罗芙斯卡(Slavjanka PETROVSKA,女),内务部长奥利弗·斯帕索夫斯基(Oliver SPASOVSKI),财政部长法特米尔·贝西米(Fatmir BESIMI),外交部长布亚尔·奥斯马尼(Bujar OSMANI),教育与科学部长耶唐·沙奇里(Jeton SHAQIRI),交通与基础设施部长布拉戈伊·博奇瓦尔斯基(Blagoj BOCHVARSKI),农业、林业和水利部长柳普乔·尼科洛夫斯基(Ljupco NIKOLOVSKI),劳动与社会政策部长约娃娜·特伦切芙斯卡(Jovana TRENCHEVSKA,女),信息社会与公共管理部长阿德米里姆·阿利蒂(Admirim ALITI),环境与区域规划部长纳塞尔·努雷迪尼(Naser NUREDINI),经济部长克雷什尼克·贝克特希(Kreshnik BEKTESHI),司法部长尼科拉·图潘切夫斯基(Nikola TUPANCEVSKI),地方自治政府部长戈兰·米莱夫斯基(Goran MILEVSKI),卫生部长贝基姆·萨利(Bekim SALI),文化部长比塞拉·斯托伊切芙斯卡(Bisera STOJCEVSKA,女),主管侨务的部长(不设部)杰马伊尔·楚皮(Xhemail CUPI)。[1]

司法

设宪法法院、普通法院和检察院。宪法法院院长多布丽拉·卡察尔斯卡(Dobrila KACARSKA,女),2021年6月就任。普通法院分初级(区法院)、中级(地区法院)和最高法院3级。最高法院院长贝萨·阿德米(Besa ADEMI),2021年2月就任。检察长留普乔·约韦斯基(Ljupco JOVESKI),2017年就任。另外,还设有经济法院和军事法院。[1]

政党

主要政党有:

(1)社会民主联盟党(Social Democratic Union of Macedonia):简称“社民盟”。前身为马其顿共产主义者联盟,1993年改为现名。主席迪米塔尔·科瓦切夫斯基。

(2)阿尔巴尼亚族融合民主联盟党(Democratic Union for Integration):简称“阿民盟”。2002年6月成立。主席阿里·阿赫麦提(Ali AHMETI)。

(3)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Internal Macedonian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Democratic Party for Macedonian National Unity):简称“内革党”。1990年6月成立。主席赫里斯蒂扬·米茨科斯基(Hristijan MICKOSKI)。

(4)“贝萨运动”党(Besa Movement):2014年11月成立。主席比拉尔·卡萨米(Bilal KASAMI)。

(5)选择党(Alternativa):2019年3月成立。主席阿夫里姆·加希(Afrim GASHI)。[1]

政要

斯特沃·彭达罗夫斯基:总统。1963年4月出生。斯科普里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总统安全和外交政策顾问、北马其顿北约事务国家协调员等职。2019年5月宣誓就任总统。

佐兰·扎埃夫:总理。1974年10月出生。毕业于斯科普里大学经济学专业,后获该校财政经济和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曾任社民盟副主席、主席,斯特鲁米察市长等职。2017年5月,出任北马其顿总理。2020年8月30日,再次就任总理。

塔拉特·贾菲里:议长。1962年4月出生,阿尔巴尼亚族。毕业于斯科普里大学法律系。阿族融合民主联盟成员。曾任议员、国防部副部长、北马其顿人民军军官。2017年4月当选议长。2020年8月连任。[6]

经济

2021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12.4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60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

货币名称:代纳尔(Denar)。 

汇率:1美元≈57.86代纳尔;1欧元≈61.7代纳尔。

通货膨胀率:3.2%。

失业率:15.7%。[1]

工业

2021年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5%。主要工业部门有矿石开采、冶金、化工、电力、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1]

农业

2021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6%。农业用地面积为126.4万公顷,其中耕种面积为51.9万公顷,畜牧面积74.4万公顷。[1]

旅游业

有1000余处教堂和修道院,4200余处考古遗址。主要旅游设施有旅店、浴场、家庭旅馆、汽车宿营地等。主要旅游区是奥赫里德湖、斯特鲁加、多伊兰湖、莱森、马弗洛沃山和普雷斯帕湖等地。2019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万人,带动就业10万人。2021年游客总人次70.2万,其中国内游客40.8万人次,国外游客29.4万人次。[1]

冶金业

黑色冶金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7%,有色冶金占3%。黑色和有色冶金行业已拥有一大批设施和设备,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产品包括热轧和冷轧钢板、铝棒、焊接管、铁合金、镍制品、铅、锌、铜、黄金、白银等。其中钢铁的年产量约19万吨,铜的年产量约450万吨,锌的年产量约6万吨,铅的年产量约5.6万吨,镍铁的年产量6-7吨。主要企业有马其顿钢铁(MAKSTIL AD SKOPJE)公司,年营业额为6800万欧元。镍铁企业FENI INDUSTRY,镍铁年产量为1.6万吨。

商业

截至2017年9月,北马其顿共和国外汇储备22.71亿欧元。外债91.03亿美元。主要有国民银行(中央银行,NBRM)和三大商业银行Komercijalna、Stopanska及NLB Tutunska[2][17]。

金融

截至2021年底,外汇储备32.9亿欧元。2021年外债108.21亿美元。主要银行:商业银行,成立于1955年。[1]

外贸

贸易

2021年对外贸易总额195.8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出口额81.9亿美元、同比增长23.5%,进口额11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8%。

主要贸易伙伴为德国、英国、塞尔维亚、中国、希腊等。[1]

外资

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存量71.86亿美元。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2.27亿美元。2021年外国直接投资6.02亿美元。[1]

文化

北马其顿共和国官方语言为马其顿语,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马其顿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南斯拉夫语支,与保加利亚语可以互通。在某些地区,阿尔巴尼亚语也是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许多北马其顿公民会讲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意大利语等欧洲其他语言[1]

宗教

北马其顿全国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占总人口67%;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占总人口的30%;其他宗教占3%。

民俗民风

北马其顿共和国国内主要民族有马其顿族和阿尔巴尼亚族,分别信仰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不同宗教信仰的国民各自信守其不同的教规和礼俗,在与不同民族交往时应入乡问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北马教堂数量较多,允许外人进入,但需注意着装整洁和举止文雅。

北马公民在国际场合遵守国际礼仪,行握手礼,亲朋好友见面会行贴面礼或拥抱。采用国际通用称谓,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夫人”、“小姐”、“女士”。

北马公民每周工作时间为周一到周五。大多数商家工作到周六中午,周六下午和周日休息,遇宗教或全国性节假日一般休息。北马其顿人热情好客,如被邀请到私人家里做客,建议不要迟到,应该带一些小礼物,如:花、葡萄酒或巧克力。送花时,注意送单数,表示喜庆,如生日、乔迁新居等。送双数花通常用于葬礼。在下午5点前拜访或打电话到家里是不礼貌的。北马其顿人喜欢到餐馆、酒吧、咖啡厅过夜生活,周末通常要娱乐到很晚才休息。

北马其顿人在正式社交场合较注重服饰衣着,男士通常穿西装,女士通常穿裙装或套装。马民族服装有着自身特色。妇女喜穿立领绣花衬衣和短背心,常穿围裙,佩彩色腰带,头巾和平顶锥形小帽。男子传统服饰为上穿衬衣、呢背心或皮背心,下穿长裤,佩色彩鲜艳的腰带。在当地,举行婚礼时人们会身穿传统服装庆祝3天。

北马饮食以面食和肉类为主,多数人喜欢喝土耳其咖啡、红茶、葡萄酒、果子酒和矿泉水。北马其顿特色餐为大盘烤肉和香肠,搭配当地的面包、大葱、青红辣椒酱以及当地葡萄酒、烈性焼酒、啤酒和咖啡。

节日

1月1日:NEW YEAR 元旦

1月7日:CHRISTMAS 东正教圣诞节

1月19日:VODICI 东正教主显节

3月31日:TREE PLANTING 植树节

4月22日-25日:VELIKI PETOK 东正教复活节

5月1日:LABOUR DAY 劳动节

5月24日:SAINT CYRIL AND METHODIUS DAY 圣基里尔与麦托迪纪念日

6月10日:DUHOVDEN 清明节

8月2日:ILINDEN 依林登起义纪念日

8月28日:GOLEMA BOGORODICA 圣母玛利亚节

8月30日:RAMAZAN BAJRAM 斋月起始纪念日

9月8日:INDEPENDENCE DAY 国庆节

10月11日:UPRISING AGAINST FASCISM DAY 反抗法西斯起义纪念日

10月23日:MACEDONIAN REVOLUTIONARY FIGHT 马其顿革命纪念日

12月8日:ST.CLIMENT OHRIDSKI 文化圣人节[11]

军事

1992年3月28日,北马其顿创建军队。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政策以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主要任务,履行北约成员国义务。实行职业军人兵役制。现役军人8133名(满编)。2022年国防预算总额2.23亿欧元。现任总参谋长梅托迪亚·韦利奇科夫斯基(Metodija VELICKOVSKI)中将。[1]

交通

客运以公路为主,货运以公路(约97%)和铁路(约3%)为主。

铁路:2020年铁路总长907公里。2021年铁路客运量25.3万人次,货运量193.4万吨。

公路:2020年公路总长18179公里。2021年客运量270.3万人次,货运量6616.5万吨。

空运:主要机场是斯科普里机场和奥赫里德机场。2021年航空客运量138.8万人次。[1]

社会

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2019年,教育经费占财政开支的11%,约占GDP的3.7%。2019/2020学年度共有初级学校(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185788人,中等学校(高中、职业学校)在校学生68273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55392人。主要高校有:斯科普里大学、比托拉大学、泰托沃大学等,教职工2951人。

医疗

北马其顿共和国境内各城镇均设有医院、医疗站及私人诊所,药店也随处可见,但医疗基础设施总体一般。马公民大多享有医疗保险,外国人暂无法上医疗保险,就医费用适中。

首都斯科普里的主要医院和药店为:市立综合医院(City Hospital)、临床医院(Clinical Hospital)、国立大学附属医院(State University Hospital)和最大的私营临床医院(Sistina Clinical Hospital)、Zegin药店等。

媒体

2020年出版报21种,总发行量574.7万份。

主要报纸有:《新马其顿报》《日报》《晚报》《信使报》等。刊物7种,总发行量为72万册。主要刊物有:《论坛》《东方》《马其顿太阳》《马其顿体育》等。

通讯社:国家新闻社(MIA),另有马其顿新闻社(MAKPRESS)和马其顿新闻中心(MIC)。

电视台:全国有电视台43家,其中公共电视台1家,商业电视台42家。用马其顿语、阿尔巴尼亚语等7种语言播放。

广播电台:共有62个广播电台,其中公共广播电台1个,商业广播电台57个,非盈利广播电台4家。广播电台用马其顿语、阿尔巴尼亚语、土耳其语、吉卜赛语、弗拉西语、塞尔维亚语、保加利亚语和希腊语广播。[1]

体育

北马其顿从1996年开始参加奥运会,因政局动荡、周边国家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导致国家比较贫穷。从1996年至今,北马其顿还未取得过奥运奖牌。

民生

1999年在职职工为31.58万人,失业人数为26.15万,职工人均年实际收入115968代纳尔,平均每7人1辆汽车、1台电视机,每4人1部电话。

外交

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致力于加入欧盟和北约,将发展同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关系视作外交工作的重点。主张在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同邻国保持平等的睦邻友好关系。

1993年4月8日,以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为国名加入联合国。1995年11月11日,被正式接纳为欧洲委员会第38个成员国。11月15日,马其顿国防部长汉吉斯基在北约总部正式签署了与北约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协议,北马其顿成为北约第27个“和平伙伴”。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93年4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同意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临时国名接纳北马其顿为联合国成员。中国投了赞成票。10月12日,中国政府代表、常驻联合国特命全权大使李肇星和北马其顿共和国政府代表、常驻联合国特命全权大使登科·马莱斯基在纽约签署建交公报,两国自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外交部建有磋商机制。

近年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2017年5月,北马其顿副总理兼外长波波斯基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11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布达佩斯会晤期间同北马其顿总理扎埃夫举行双边会见。2018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索非亚会晤期间同北马其顿总理扎埃夫举行双边会见。同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访问北马其顿。10月,中国同北马其顿庆祝建交25周年,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分别同伊万诺夫总统、扎埃夫总理、迪米特罗夫外长互致贺电。2019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杜布罗夫尼克会晤期间同北马其顿总理扎埃夫举行双边会见。6月,北马其顿议长贾菲里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分别会见、会谈。2019年11月,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出席第二届巴黎和平论坛期间会见北马其顿总统彭达罗夫斯基。2020年2月,北马其顿总统彭达罗夫斯基致函习近平主席,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021年2月,北马其顿总理扎埃夫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3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上将访问北马。

经贸、军事、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20年,双边贸易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其中中方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进口2.3亿美元、同比增长54.5%。2021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158.9%,其中中方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70.9%,进口2亿美元、同比增长260.4%。

两国政府间建有经贸混委会和科技合作委员会机制,签有《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95年3月)、《经贸合作协定》(1995年6月)、《文化合作协定》(1995年6月)、《鼓励和保护相互投资协定》(1997年6月)、《避免双重征税协定》(1997年6月)、《动物检疫及动物卫生合作协定》(2002年4月)、《植物检疫合作协定》(2002年4月)、《教育合作协议》(2007年12月)、《农业合作议定书》(2007年12月)、《经济技术合作协定》(2007年12月)、《关于在经贸混委会框架下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谅解备忘录》(2015年4月)、《2020-2022年农业领域合作行动计划》(2019年4月)、《关于联合资助研发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2021年2月)等合作文件。

近年来主要交往:2017年7月,两国科技合作委员会第五届例会在北马其顿举行。8月,民用航空局副局长王志清访问北马其顿。9月,两国文化部签署《2018-2023年文化合作执行计划》。201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京清访问北马其顿并出席在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举办的第五次中国—中东欧高级别智库研讨会。2019年11月,第四届中国—中东欧文化合作部长论坛在北马其顿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率团参会。2019年12月,两国科技合作委员会第六届例会在北马其顿举行。

中国同北马其顿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团结合作。中国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向北马其顿政府和民间捐赠防疫物资。2021年5月,中国军方向北马军方捐赠新冠疫苗。

同美国的关系

1993年12月3日,美国在北马其顿首都建立联络处,1994年2月正式承认马。1995年9月13日,北马其顿与美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6年3月,美国在马设立大使馆。2001年4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问北马其顿。

同俄罗斯的关系

1994年1月31日,马俄建交。1996年12月俄向马派出首任大使。1998年1月,马总统格利戈罗夫访俄,双方签署了友好合作声明。

2021年5月和8月,北马其顿两次驱逐俄外交官,并将其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2021年10月4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北马其顿驻俄使馆的一名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

同希腊的关系

马独立后,希腊认为马其顿是地理概念,其范围包括希腊的北部地区,坚决反对将“马其顿”或其派生词作为马的国名。1995年9月13日,在联合国秘书长特使万斯的主持下,马希在联合国签署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临时协定》。但双方就马国名问题的谈判迄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两国经济关系正常发展。2001年2月,希腊外长帕潘德里欧访马;3月,希国防部长措哈佐普罗斯访马。

同保加利亚的关系

1992年1月15日,保承认马并与之建交,但不承认马其顿民族和马其顿语。1993年4月,格利戈罗夫总统访保。2000年4月,保国防部长诺埃夫访马;5月,保总统斯托扬诺夫访马,双方签署包括文化领域合作协定在内的9个协定和《科索沃危机联合宣言》;10月,马国防部长帕乌诺夫斯基访保;12月,马外长凯里姆访保。

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

1993年4月26日,阿承认马,12月24日,马阿建交。1994年2月,马其顿阿族提出成立阿语大学,阿尔巴尼亚表示支持,并要求马政府满足阿族要求。马认为成立阿语大学违背马的宪法,阿的要求是对马内政的干涉,从此马阿关系停滞不前。2000年1月,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南联盟黑山总理在马会晤。6月,阿公安部长波齐访马;7月,马总理盖奥尔吉埃夫斯基访阿。

同塞尔维亚的关系

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于1996年4月8日建交。2015年2月,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议长戈伊科维奇分别访问北马其顿。5月,北马其顿总参谋长科特斯基访问塞尔维亚。11月,北马其顿外长波波斯基访问塞尔维亚。

同克罗地亚的关系

2015年2月,北马其顿总统伊万诺夫出席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就职典礼。克罗地亚国防部长科特罗马诺维奇访问北马其顿。7月,北马其顿总统伊万诺夫访问克罗地亚。

同斯洛文尼亚的关系

2015年4月,斯洛文尼亚总参谋长奥斯特曼访问北马其顿。9月,北马其顿外长波波斯基赴斯洛文尼亚出席第十届布莱德战略论坛。

同黑山的关系

2015年2月,黑山副总理兼外交和欧洲一体化部部长卢克希奇访问北马其顿。9月,北马其顿总统伊万诺夫访问黑山。

同波黑的关系

2015年2月,北马其顿总参谋长科特斯基访问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9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外长茨尔纳达克访问北马其顿。

同欧盟的关系

马把加入欧盟作为对外政策的优先目标之一,大力发展同欧盟国家的关系。1996年1月,马与欧盟建立外交关系;6月,同欧盟草签经贸合作协定。1997年4月,欧盟与马正式签署经贸合作协定。2000年4月,马同欧盟签署了《稳定和联系条约》,成为巴尔干国家中第一个签署此类条约的国家。

同北约的关系

加入北约是马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1998年5月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1999年,北约部队进驻马,并驻扎至今。

2019年2月,北约29个成员国代表在布鲁塞尔总部签署北马其顿加入该组织的协议,北马其顿成为北约第30个成员国。[12]马其顿1991年脱离南斯拉夫独立,定宪法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希腊方面认为,这一国名暗示马其顿对希腊马其顿省有领土和文化遗产要求。因国名争议,作为欧盟和北约成员的希腊反对马其顿加入欧盟和北约。

同白俄罗斯的关系

2022年4月8日,白俄罗斯政府通过决议,批准了一份针对明斯克采取过不友好行动的国家名单。其中包括北马其顿。

旅游

奥赫里德湖

奥赫里德湖是巴尔干半岛第二大湖。位于马其顿共和阿尔巴尼亚边境上的构造湖。长30公里,平均宽12公里,最宽15公里,面积36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5米。湖水较深,最深处286米。主要由地下水及山溪补给,水位变化不大。群山环抱,湖岸陡峻,以景色优美驰名。湖岸城市有奥赫里德(属马其顿)和波格拉德茨(属阿尔巴尼亚)等。

普雷斯帕湖

普雷斯帕湖为巴尔干半岛湖泊。在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希腊交界处。构造湖。长23.8公里,宽12.8公里,面积28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853米。平均深度20米,最深处在湖西岸,达54米。主要由地下水和山溪补给。沿岸多山,湖边有半岛和深而窄的小港湾,风景优美。

奥赫里德

奥赫里德市和奥赫里德湖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整个城市和紧邻的湖区成为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奥赫里德市主要是在公元7世纪至19世纪建造而成。在拜占廷时期,奥赫里德市成为非常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作为东正教的主教中心,她在公元9世纪建立了第一个斯拉夫大学。在11世纪初,奥赫里德市成为马其顿中世纪最伟大的统治者——塞缪尔王国的首都,当时坚固的城堡至今仍完好保存。

在奥斯曼帝国时代,奥赫里德市仍然保持东正教主教——奥赫里德大主教的地位(直到1726年)。在拜占廷时代,奥赫里德因为拥有365座教堂和修道院而声名鹤起。奥赫里德城市博物馆已收集了超过800幅拜占廷与后拜占廷时代的雕刻与图标,它们大部分都创作于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这些艺术珍品在世界文明史中有重要的地位。

奥赫里德剧场坐落于塞缪尔王城堡脚下,靠近奥赫里德山东坡的上城门。从这里极目远眺,奥赫里德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该剧场建于2000多年前的希腊文化晚期或者是建于罗马统治伊始时期,是马其顿现存的唯一一座古希腊剧场。由于只有下半区座位得以保存下来,所以它具体能容纳多少人不得而知。

卡列城堡

卡列城堡位于瓦尔达尔河左岸,建于公元6世纪初,从城堡上可以俯览整个斯科普里市。查士丁尼一世当初修建这座堡垒的目的是用来抵挡斯拉夫人和波斯人,但最终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每年的5月6日是马其顿的圣乔治节,人们欢庆春天的到来,吉卜赛人穿上节日的盛装在Kale城堡和斯科普里的公园里载歌载舞,人们相信圣乔治能给他们带来丰收。太阳是马其顿民族的象征。太阳向四周放射出八道光芒象征它世世代代护佑着马其顿人。

St.Spas教堂

St.Spas教堂建于1826年的这座教堂,于1970年被宣布为国家历史地标。教堂建于地下,因为在土耳其统治时代,教堂不允许建得比清真寺高。这里引以为傲的是一个10米宽6米高的圣像间壁,雕刻全部用核桃木制作,非常精美,由19世纪早期技艺精湛的艺术家Frckovski和Filipvoski兄弟雕刻而成。教堂的庭院通向Goce Delcev墓和博物馆。Goce Delcev是马其顿国内革命组织IMRO的领导人,也是一位民族英雄,1903年被土耳其人杀害。

St.Pantheleimon教堂

St.Pantheleimon教堂位于塞缪尔王城堡所在的山脚下。在过去奥赫里德是东罗马帝国的中心和拜占庭教堂的所在地。当时奥赫里德市有360座教堂,保存至今的只有23座,拜占庭时代的建筑显示了这座城市几百年间的辉煌。St.Pantheleimon教堂被认为建于圣克莱门特抵达奥赫里德之后,原址本来有座教堂,据说圣克莱门特不满意其规模,因此在原基础上进行了重建。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是马其顿最重要的纪念馆之一,建于中世纪时期,至今仍保存得很好。教堂内部保留了11到13世纪美丽的壁画,都是这个国家的艺术佳作和文化瑰宝。这些壁画向人们述说着早已逝去的那个时代的故事。圣索菲亚教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中的一部分,受到保护。以前,这是奥里赫德大主教的教区,但是就像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和萨洛尼卡那样,在奥斯曼帝国入侵时期都被改建成了清真寺。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