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月政变(法国历史事件)

由网友(是个迷人的反派)分享简介:冷月政变(The Thermidor reaction)是一七九四年七月二七日(根据其时共以及历为8月9日)法国为阻挡俗各宾可骇统制而策动的政变。冷月政变前,俗各宾派采纳1系列可骇统制办法,较为完全地捣毁了封修轨制,实现了资产阶层反动使命。可是异时俗各宾派接纳可骇政策去冲击同己,形成外部破裂,损失民气,掉来群众根蒂根基。一七...

热月政变(The Thermidor reaction)是1794年7月27日(按照当时共和历为八月九日)法国为反对雅各宾恐怖统治而发动的政变。

热月政变前,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恐怖统治措施,较为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任务。但是同时雅各宾派采用恐怖政策来打击异己,造成内部分裂,丧失民心,失去群众基础。1794年7月27日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被国民公会下发逮捕令。1794年7月28日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等二十二人因此被送上断头台,之后数百名雅各宾派人物被杀。因此次政变爆发的时间处于共和历八月(热月),故被称作“热月政变”。

热月政变被视为是“反动派的反扑”。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相对稳定,进入维护大革命成果时期。

中文名

热月政变

发生时期

法国大革命时期

目的

推翻雅各宾派统治

外文名

The Thermidor reaction

发生时间

1794年7月27日[1]

结果

胜利

事件背景

热月政变前,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恐怖统治措施,较为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经济背景

从1793年6月3日到7月17日,由雅各宾派控制的国民公会颁布了三个土地法会,规定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十年分期付款的办法出售给农民;把几百年来被地主夺去的村社公地按当地人口分给农民;无条件地废除封建义务,烧毁全部封建地契和文据,对私藏者处以徒刑。这些土地政策,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小农土地所有制,把封建主义连根拔掉,比较彻底地铲除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但是这些有关土地的措施直接造成后来法国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背景

1793年9月17日颁布了一项法令,命令各地方当局逮捕一切嫌疑分子,严厉镇压里昂、旺代等城市叛乱者,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判死刑;在中央,勾结外国、镇压人民的吉伦特派遭到重创,136名吉伦特党人被赶出国民公会,其中22名被处死刑;

同时,全国其他城市吉伦特党人的领袖被处死刑和自杀的也很多,从肉体上消除政见不同者。反革命分子受到致命打击,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军事上,1793年春,英、奥、普、西、荷、俄、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组成第一次反法国盟,竭力支持法国各地的王党叛乱,颠覆革命政权,恢复法国君主专制制度。

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国民公会发布总动员令,挫败反法同盟,并把他们赶出法国境内。军事上的胜利,狠狠打击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巩固了政权。思想文化上,废除天主教,改信“理性教”,教堂成了崇拜理性的俱乐部和庙宇,圣像被马拉、沙利尔和勒俾勒迪的半身像所代替,在巴黎圣母院广场上,焚毁了祭坛和祈祷画,巴黎主教哥伯戈贝尔和其他许多神父都同宗教断绝关系,支持理性教;

国民公会在1793年10月通过采用新历法的法令,以共和国成立日为一年的元旦,新历法没有宗教日,显然,目的在于反对天主教;另外,社会风俗、生活乃至衣着,都进行了革命,如“公民”代替“先生”,取消扑粉的假发和过分华丽的时装等。

政变隐患

热月政变前,雅各宾派采用恐怖政策来打击异己,造成内部分裂,丧失民心,失去群众基础。有个特别的例子可以说明,罗伯斯庇尔是假革命之名行不义之事,在罗伯斯庇尔当律师的时候,追一个女孩,没追着,那女孩被另外一个律师追走了,正是这个律师后来成了吉伦特派的一位成员,当吉伦特派被打倒,雅各宾派得势的时候,罗伯斯庇尔把那女孩的男朋友给揪了出来,也就是现在那女孩的老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罗伯斯庇尔说;“看到没有当年你不肯嫁给我,现在你的老公被送上断头台了,后不后悔?”上面这个故事过于山寨,在正史中也无出处。罗伯斯庇尔虽然为人嗜血好杀,但在私人生活方面确是一丝不苟。相比丹东热衷的不仅权位还有私人享受,罗伯斯庇尔却称得上是除了革命(在很多人看来是恐怖)一无所好。上面这个故事倒颇有点拿破仑的风格,当然拿破仑是不会杀掉情敌的,只会霸占自己心爱的女人。

主要原因

1、镇压“疯人派”。“疯人派”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左倾的民主派,代表下层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限价、严惩投机分子和根本解决土地问题。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雅克·卢曾说:“如果一个阶级可以不受惩罚地饿死另一个阶级,那么自由只不过是个空虚的幻影,难道骗子的财产比人命还要值钱吗?”镇压“疯子派”暴露了雅各宾派专政的本质和阶级立场,同时也挖掉了自己所倚靠的墙脚,失去群众基础。

2、内部分裂,相互倾轧。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好转,雅各宾派内部的意见分歧日益尖锐,由团结走向分裂。代表城乡下层群众的埃贝尔派主张加强恐怖政策,镇压嫌疑犯,全面限价,反对天主教,宣传无神论,对外继续战争,指控罗伯斯庇尔对吉伦特党人过分宽大,要求把罗伯斯庇尔派和丹东派驱出国民公会;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丹东派主张停止恐怖政策,反对全面限价,捍卫贸易自由和发财自由,要求同欧洲君主国、英国缔结和约。罗伯斯庇尔派先后镇压了埃贝尔派和丹东派,导致人民群众疏远,城乡私有者阶层反感,雅各宾派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急剧缩小。

3、镇压工农运动。国民公会击退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后,对工人要求提高工资的罢工斗争横加镇压。1794年5月公告称:“我们将象法律本身一样铁面无情,将拒绝干活的工人送交法庭治罪。”对要求提高工资的雇农称,他们将被看做嫌疑分子,并对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这样,革命政府日渐失去群众支持。

4、缩减法律程序。“惩治人民之敌”法令规定(1794年6月10日通过),预审被告的程序取消了,法庭无需证人作证,只要根据“内心确信”就可以决定被告有罪无罪。对于一切危害共和国的罪行规定了一种惩罚——死刑。这项法令缺乏民主精神,遭到当时人和后人普遍反对,是极端恐惧和失去群众基础的体现。[2]

事件经过

1794年7月26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发表演说,表示“国民公会中还有尚未肃清的议员”,但是议员要求罗伯斯庇尔将议员的名字说出,罗伯斯庇尔并没有说出,引发议员们的恐慌,人人自危。由于过去已经有丹顿等人被整肃的前例,于是引发议员们有意发动政变。当天晚上罗伯斯庇尔在雅各宾俱乐部发言指出,“各位今天听到我的演说,恐怕是我的遗言了”,没想到一语成谶。

1794年7月27日,罗伯斯庇尔前往国民公会,结果被议长打断发言;场内开始出现“打倒暴君”的呼声以及逮捕罗伯斯庇尔等人的要求,并且国民公会宣布罗伯斯庇尔“不受法律保护”,加以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其弟小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G.库东等。他们一度被国民自卫军司令F.昂里奥抢救出来,最终罗伯斯庇尔逃往巴黎市公所,并且准备举枪自杀,一名国民卫队的少年兵开枪打碎罗伯斯庇尔的下颚并将他逮捕。

1794年7月28日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等二十二人因此被送上断头台,在罗伯斯庇尔被咔嚓的那一刻,观看的群众表示喜悦竟然出现长达15分钟的鼓掌。之后雅各宾派被处死刑者也超过百人,热月政变也被视为是“反动派的反扑”。在罗伯斯庇尔死后,幽默的法国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了这样一段话“过往的行人啊!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请不要为我悲伤,如果我活着的话,那你就活不成。”

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相对稳定,进入维护大革命成果时期。从统治阶级看,掌权的热月党人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政权并未易手,并未被封建势力或人民群众掌握,所以说,法国大革命以胜利告终;从采取的措施看,如释放大批嫌疑犯,废除全面限价法令,恢复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等等。我们不能由此认为热月党人是反革命分子,代表反动阶级的利益,他们恰恰是为了维护共和制,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统治秩序;从群众运动性质看,芽月起义和牧月起义属于饥饿暴动,反对物价高涨,反对资产阶级统治,斗争矛头不是指向封建势力,所以性质与热月政变前有本质区别;从国内反革命势力看,尽管热月政变后,王党分子制造混乱,叛乱不断,但是由于政变前遭受重创,已形成不了气候,其规模和力量远逊于以前,对资产阶级政权不能构成太大威胁,都以失败告终。

事件结果

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宣告了法国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结束。在政变中建立了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政权。法国历史进入维护大革命成果时期。

事件影响

1793年10月5日,法国国民公会通过决议,决定在法国实行共和历,规定1792年9月22日为共和元年元旦。共和历的12个月的名称依次是:葡月,雾月,霜月,雪月,雨月,风月,芽月,花月,牧月,获月,热月,果月。

相关人物

马克西米连·佛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庇尔(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年5月6日—1794年7月28日),又译罗伯斯比,法国革命家,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是雅各宾派政府的实际首脑之一。

早年生活

1758年5月6日,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生于法国外省一个律师世家。他出生的时代,法国处于“太阳王”的孙子路易十五的统治下。森严的等级制度如同种姓一般将法国分为一个阶层社会;第三等级的财富被特权阶级肆意诈取,上层的奢靡和黩武将法国一次次推向财政破产的边缘;“太阳王”为法国赢得的荣光的余辉不久后也在“七年战争”中消失殆尽;随着俄国和普鲁士的兴起,法国无可挽回地失去了欧洲大陆的优势。

罗伯斯庇尔的家族如同当时的法国一样衰落了,母亲过早因难产去世和父亲不久的离家出走给马克西米立安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也造成了他一生孤僻的性格。罗伯斯庇尔一直给人以不甘落后,处处好胜,喜欢出风头,语言刻薄,不留情面,妄自尊大,自命不凡的印象。

他又很幸运,11岁时得到了一笔奖学金得以到巴黎路易学校学习,他生活窘困但学习刻苦,1781年获得巴黎大学法律硕士学位,然后回到家乡阿图瓦省法院当律师直到1788年,不可否认罗伯斯庇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1770年由阿拉斯当地神父给予奖学金名额,罗伯斯比尔来到巴黎路易大王学院学习。他在学校的好友中包括日后法国大革命的风云人物之一卡米尔·德穆兰。罗伯斯庇尔学习勤奋,拉丁文和希腊文成绩优秀,得到“罗马人”的外号。

1775年,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东尼特在登基典礼后经过学院,罗伯斯庇尔代表全校向国王背诵教师写好的拉丁文献辞。1780年从法学院毕业,1781年获得法学士学位。

巴黎的学习对罗伯斯庇尔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活跃的的巴黎带给他活跃的思想,活跃的思想点燃了他叛逆的火种。罗伯斯庇尔11岁开始接受法学的教育,深受洛克、孟德斯鸠及卢梭的影响,尤其是卢梭。卢梭向往一个维护私有制,没有贫富差别,没有等级,有充分自由的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可能都是出生于资产阶级的下层,都经历过艰辛困苦的生活,使两者的思想更容易接近。后来罗伯斯庇尔在纪念卢梭的献词中写道:“我愿踏着您那令人肃敬的足迹前进,即使不能流芳百世在所不惜;在一场前所没有的革命为我们开创的艰险事业中,如果我能永远忠于您的著作给我的启示,我将感到幸福。”从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中的言行来看,人们可能会认为他是在实现两个人的平均梦。

罗伯斯庇尔大学毕业后从事律师的职业并积极帮助无助的普通人,这使罗伯斯庇尔对“法”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当看到法国的国王可以用“密札”对法律的神圣进行亵渎,当看到第三等级的得不到法的保护而被封建特权所欺凌时,罗伯斯庇尔深深感到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法律原则,要维护法律神圣地位的迫切。

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公正能得到保护的竞争环境,小生产者也迫切要求法律能够对弱者进行支持,法的作用不应当仅仅是特权阶层受益,它应该带有社会性。 法国和其他西方社会一样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是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人们对人治是不信任的,所以西方人希望建立一种能约束人性“恶”的工具,于是建立了一种普遍的规范对人进行约束,最后这种规范进一步形成了“法”,罗伯斯庇尔也不会脱离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

加上,罗伯斯庇尔在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吸取了自然法的精神,于是他认定是法律精神规定了人生来而且是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是人生来的权利是无法剥夺的,因此他义无反顾地为自由平等能在法国得到实现而斗争。

罗伯斯庇尔

同年夏天,罗伯斯比尔回到故乡,年底被阿拉斯法庭接纳,开始从事律师工作。1782年初被任命为阿拉斯主教法庭五名法官之一。他受卢梭影响很深,经常为明显受到不公待遇的人们辩护,胜诉率较高。1783年,在阿拉斯附近居住的德·维塞尔(de Vissery)因安装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引起邻居抗议,罗伯斯比尔在朋友及庇护人比萨尔(A-J. Buissart)的帮助下为其成功辩护,案件曾引起全国关注。

罗伯斯比尔在阿拉斯的生活相对平静,不时与当地一些律师和学者来往,并参与当地文艺活动。曾被阿拉斯科学院接纳为院士,后来还当选为阿拉斯文学院院长。他在这一期间结识了将在法国大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约瑟夫·富歇(Joseph Fouché),以及他日后在公安委员会的同事拉扎尔·卡诺(Lazare Carnot)。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