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乌达·凯拉巴·贾瓦拉(2023最新达乌达·凯拉巴·贾瓦拉百科介绍)

由网友(′3哖ɡυ亊♂)分享简介:达乌达·凯推巴·贾瓦推(Dawda Kairaba Jawara,一九二四年五月一六日-二零一九年八月二七日),出熟于巴推贾利,结业于爱丁堡大教,冈比亚政事野、交际野,非洲平易近族解搁静止的带领人之1。贾瓦推致力于维护平易近族连合,成长国度经济;对于外推行平易近族自力以及没有结盟政策,正视非洲连合以及区域互助,并踊跃介入国际事件。异时正视...

达乌达·凯拉巴·贾瓦拉(Dawda Kairaba Jawara,1924年5月16日-2019年8月27日),出生于巴拉贾利,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冈比亚政治家、外交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达乌达 凯拉巴 贾瓦拉图册

贾瓦拉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发展国家经济;对外奉行民族独立和不结盟政策,重视非洲团结和区域合作,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同时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曾多次来中国访问。[1]

中文名

达乌达·凯拉巴·贾瓦拉

外文名

Dawda Kairaba Jawara

国籍

冈比亚

逝世日期

2019年8月27日[2]

爵位

爵士

学位

博士

政党

冈比亚人民进步党

信仰

泛非主义、非洲民族主义、中间路线(中间偏右)

职业

政治家、外交家、兽医

出生日期

1924年5月16日

出生地

冈比亚殖民地、保护国巴拉贾利

民族

曼丁哥人

宗教

伊斯兰教-逊尼派

学术职称

英国皇家兽医学会会员(院士)

专业

医学、兽医学、生命科学

主要成就

第1任冈比亚总理、第1任冈比亚总统、领导冈比亚独立、建立塞内冈比亚

毕业院校

阿奇莫塔学院、格拉斯哥大学、利物浦大学、爱丁堡大学

别名

戴维·克韦西·贾瓦拉

人物生平

1924年5月16日生于冈比亚中河区小镇巴拉贾利(距首都班珠尔约150公里)的一个富商兼农民家庭,曼丁哥族人,信奉伊斯兰教(1955年曾为基督徒,十年以后又复信伊斯兰教)。幼年时在巴拉贾利的阿拉伯语学校学习《古兰经》,1933年在麦卡锡岛省(中河区的旧称)首府乔治敦(詹江布尔的旧称)的伊斯兰小学学习,小学毕业后获奖学金进入冈比亚殖民地和保护国首都巴瑟斯特(班珠尔的旧称)的英国卫理公会男子中学读书。1945——1947年在政府的维多利亚公立医院当医务助理。

1947年考入加纳的阿奇莫塔学院学习兽医一年,1948年毕业后获奖学金赴英国留学,先后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和英格兰的利物浦大学专攻兽医学,1953年获理学士学位。1954年,贾瓦拉在完成学业回国后任兽医官,成为冈比亚有史以来第一位兽医。1957年又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进修,获热带兽医科学博士学位。1958——1960年任冈比亚医务部首席兽医官,这是当时保护地居民可以得到的最高职位的政府官员。

政治生涯

早在在加纳的阿奇莫塔学院求学期间,贾瓦拉结识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克瓦米·恩克鲁玛,当时虽然很兴奋,但他对政治还没有太大的兴趣和热情。20世纪40年代后期,贾瓦拉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期间,开始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8年加入非洲学生联合会,先后担任秘书长和主席。在格拉斯哥,他参加了英国工党的学生组织并参加工人运动,深受工党的社会主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还结识了来自英属圭亚那的契迪·贾根(后任圭亚那总理和总统)。在这一时期,他的泛非主义热情高涨,个人在政治上日渐成熟。

回国后的贾瓦拉积极参加“保护地人民协会”的活动,并利用他作为兽医官的身份,广泛结交社会精英(以农牧主为主)和地方首领(包括区长、村长),建立了宝贵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网络。1959年12月,贾瓦拉在“保护地人民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保护地人民党”,次年改组为“人民进步党”,他任该党总书记,同时辞去政府职位。1960年5月,贾瓦拉参加第一届众议院(包括19个民选议席和8个酋长保留议席)竞选,人民进步党在19个民选议席(分为12个保护国选区席位和7个殖民地选区席位)中获9席,取得了压倒性多数的胜利,但1961年3月英国殖民总督爱德华·温德利却任命联合党领袖皮埃尔·萨尔·恩吉为“半自治政府”首席部长,贾瓦拉只被任命为教育和社会福利部长。于是贾瓦拉和人民进步党退出“半自治政府”以表示抗议,迫使英国同意在1962年5月再次举行大选,人民进步党又在大选中取胜,1962年6月12日,贾瓦拉任“半自治政府”首席部长。1963年10月冈比亚实行“完全内部自治”,成立冈比亚内部自治政府,贾瓦拉任总理。

冈比亚国父

根据1964年7月伦敦宪法会议的决议,1965年2月18日,冈比亚获得独立,仍留在英联邦内,贾瓦拉任第一任政府总理,兼任国防、外交、国内治安和新闻部长。1970年4月28日冈比亚在全国举行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政体(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改行共和制政体,成立冈比亚共和国,贾瓦拉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1977年4月、1982年5月、1987年3月和1992年4月连任总统。

贾瓦拉执政以来,国内政局比较平稳,总统宝座未曾旁落。他对内主张民族团结,实行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发展民族经济,恪守自由、正义、民主。对外主张民族独立,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原则,奉行不结盟政策,反对大国干预非洲事务,力主加强非洲团结以及与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1970——1980年任萨赫勒地区国家间抗旱常设委员会主席,1984年当选为伊斯兰和平委员会主席,1987年任冈比亚河开发组织执行主席,1989年6月——1990年5月和1991年7月——1992年7月两次任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主席。1990年8月主持了在班珠尔召开的利比里亚全国协商会议。

为政举措

治国维艰

1962年达乌达·贾瓦拉上台,奠定了人民进步党和贾瓦拉在冈比亚建立的威权主义统治的政治格局的基础。1965年冈比亚完成了由殖民地走向主权国家的和平过渡。然而,贾瓦拉政权在国家独立之后面对诸多挑战。殖民统治长期忽视民生,冈比亚在独立时只有两家公立医院和高中以及极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冈比亚面临着自然资源贫乏,出口部门单一化和恶劣的社会服务。独立之初,贾瓦拉和人民进步党政府面临几乎所有非洲国家都存在的制约其发展的经济基础极其脆弱,严重依赖殖民地市场体系和前殖民宗主国的严重问题,亦影响了冈比亚后续政治进程。

在经济方面,由于冈比亚自然资源贫乏,工业根本谈不上。全国41%的土地是沙地,在殖民地时期,被迫以种植供出口的花生为主。独立后,仍没有改变依靠花生的单一经济作物的状况。在正常情况下,花生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占出口总收入的90%左右。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连遭旱灾和病虫害,花生产量歉收。1980年花生收购量比上一年减少一半,只有65000吨。同时,粮食产量也大幅下降,只能满足全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引起粮食价格急剧上涨。经济危机又造成失业人数增多,加上执政党和政府官员中存在严重的贪污腐化行为,大多数冈比亚人对贾瓦拉政府表示不满。

在政治方面,贾瓦拉执政具备三大优势:其一,他来自冈比亚最大部族——曼丁哥族,人民进步党大多数成员都是曼丁哥人;其二,贾瓦拉的人格魅力,他曾为早日实现保护地的民族自决和选举而积极呼吁、奔走,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以高级兽医官的身份遍游全国,在农村地区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其三,他是极少数接受过英国高等学府教育的殖民地土著居民,他的同事们很少有人达到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

但是,在独立之初,贾瓦拉的权力处于不稳定状态,他的低种姓阶层出身的社会地位对其执政构成严重障碍,而他的一些同事的社会地位比他高,在封建部落酋长势力根深蒂固的非洲大陆来说,贾瓦拉的统治根基无疑是脆弱的。因此,贾瓦拉及其助手在独立前就制定了一套政治“游戏规则”,利用宪法的力量和一套制度规范机制来维护统治。贾瓦拉并非理论家,也不具备对民众保持长久号召力的领袖个人崇拜,但他拥有一种能够激发人民信任的能力,长期与他的人民保持“接触”,他的生活方式舒适而简约,并不像其他一些非洲领国家导人那样奢华,这使他得以获得多数民众的支持。

与大多数非洲国家不同,冈比亚在独立后没有实行一党制,保留多党制(至少理论上是如此),允许反对党合法存在。但是,贾瓦拉一贯对反对派持轻视的态度,有时采取压制和打击的手段。事实上,冈比亚的反对派还是比较有力量的。除三个合法的反对党外,还存在着三个比较激进的秘密政治组织:争取非洲正义党、社会主义革命党和社会主义革命劳动党。他们都标榜“马克思列宁主义”,自称奉行“科学社会主义”。争取非洲正义党和社会主义革命党曾参与1980年10月的未遂政变。社会主义革命劳动党一贯表现出亲苏的倾向。

1981年未遂政变

1981年7月30日,贾瓦拉在英国参加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婚礼时,国内发生政变,冈比亚社会主义革命劳动党领导人库克利·桑巴·萨尼昂率领一批武装分子趁贾瓦拉总统不在国内的机会,出其不意地发动军事政变,占领了首都班珠尔电台、部分政府机构和其他要地,宣布成立“最高革命委员会”,宣称在“马克思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推行“革命的社会主义”,萨尼昂在政变后曾向苏联领导人呼吁援助,塔斯社的报道则明显表示同情政变分子,称他们为“同志”。冈比亚没有正规军队,只有1200人左右的警察部队,而警察野战部队有400人参加了政变,政变还受到首都部分居民特别是贫民的欢迎,也获得年轻知识分子和学生的支持。

政变发生后,冈比亚副总统阿桑·穆萨·卡马拉等领导人率领部分警察部队与政变分子进行战斗,但始终未能占据上风,眼看政变力量即将控制全国。贾瓦拉总统在获悉国内政变以及反政变的消息后,当即赶往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会晤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迪乌夫,陈述了“唇齿相依”的利害关系,根据1965年2月签订的塞冈两国间防务协定,要求塞内加尔出兵干预,平息政变。迪乌夫总统害怕冈比亚的政变发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塞内加尔的政局,答应出兵。在塞内加尔军队和冈比亚反政变部队的强大攻势下,冈比亚政变最终被镇压。这场政变从7月30日至8月5日历时7天,死亡人数达500~800人,班珠尔市区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商业区的损失惨重。

贾瓦拉总统重新执掌政权后,立即下令搜捕叛乱分子及其支持者,同时也追捕被叛乱者释放的刑事犯。总共逮捕了8114人,其中607人被关进监狱。贾瓦拉总统也趁此机会打击政治上的反对派,清除异己,政局逐渐趋于稳定。“七·三O”未遂政变对冈比亚的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冈比亚政治反对派的领导人实际上已被除掉。发动这次政变的“社会主义革命劳动党”领导人萨尼昂潜逃到国外,“争取非洲正义党”领导人吉布里尔·乔治、“社会主义革命党”领导人科罗·萨拉在战斗中被击毙。国民大会党主席、前副总统谢里夫·穆斯塔法·迪巴被监禁。2.加速了冈比亚与塞内加尔的邦联行动。

邦联

历史上,冈比亚曾是塞内加尔的一块飞地,两国本为一体,后来由于英、法殖民主义的瓜分,把冈比亚河两岸划归英国,把塞内加尔划归法国,最终塞内加尔并入法国的法属西非,冈比亚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冈比亚独立后,与塞内加尔先后签订了在外交、防务、经济等方面的十多个合作协定,还建立了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制度。1981年7月未遂政变后,贾瓦拉总统于8月19日访问达喀尔,建议两国结成联邦,在保持各自主权的基础上,两国在安全和防务方面实行统一。还建议成立一个“塞内加尔-冈比亚政治委员会”,以协调两国执政党和群众组织的行动。事实上,贾瓦拉总统建议的联邦内容是邦联的性质。

1981年12月17日,贾瓦拉与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迪乌夫签署了建立塞内冈比亚邦联条约,1982年2月塞内冈比亚邦联正式成立,并建立邦联议会和邦联武装部队,同年11月组成邦联内阁,迪乌夫任邦联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贾瓦拉任邦联副总统。同时,冈比亚着手组建正规的武装部队,作为邦联武装力量的一部分。1984年2月建立冈比亚国民军,1985年冈比亚议会通过《武装部队法》。

但是,塞内冈比亚有着先天不足,塞内加尔的国力强于冈比亚,注定了冈比亚在政治、经济、军事诸多方面对塞内加尔的严重依赖,塞内加尔方面利用邦联的主导权进一步加深对冈比亚的控制,这引起许多冈比亚人的不满。邦联国家因两国争夺领导权逐渐产生裂痕,最终在1989年9月30日宣告解体。

改革措施

在经历了1981年7月政变后,贾瓦拉并没有转向专制独裁,也没有像大多数非洲国家那样采取可能招致反弹的严厉惩罚措施。相反,他做出政治和解的姿态,在进行审慎和迅速的审判后陆续释放了超过800名被拘留者,死刑犯则被减赦为终身监禁,许多囚犯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体现了贾瓦拉的民主推动力、公平竞争意识和对人权的尊重。此后,贾瓦拉开始在全国的政治和经济重建进程,但冈比亚的民主依然还很不成熟,执政党人民进步党一党独大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在选举的实际运行中,往往对执政党有利,反对党仍然受到种种限制。

1982年3月冈比亚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众议院设50个议席,包括36个直选议席和14个保留议席(总统指定8席、大酋长代表5席、国家总检察长兼司法部长为当然议员)。1982年5月在第一届总统和议会普选中,达乌达·贾瓦拉获得13万7020 张选票,以72.44%的得票率连任总统,执政的人民进步党以61.74%的得票率获得27个众议院议席。

1987年3月冈比亚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贾瓦拉获得12万3385张选票,得票率为58.71%,第四次蝉联总统,人民进步党以54.5%的得票率在众议院36个直选议席中占31席。

1992年4月冈比亚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贾瓦拉总统原本在1991年12月曾宣布准备引退,引起执政党阵营及其支持者的恐慌,于是他又改变主意参加大选。在竞选中,反对党指责他应对腐败和经济管理不善负责,执政党则承诺将推动旅游业发展和改善花生种植农的经济状况。最终,凭借以往的资历和威望,贾瓦拉总统获得11万7549张选票,以58.5%的得票率第五次成功连任,人民进步党以54.2%的得票率获得众议院36个直选议席中的25席,仍然位居国会第一大党。

经济改革

冈比亚在独立时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外围的最边缘,冈比亚作为农产品出口(主要是花生)供应商和旅游地。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自独立以来经济结构几乎没有变化,仍然是十分严重依赖于花生种植,农业和旅游业是主要支柱产业,也是外汇、就业和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粮食不能自给,矿藏有钛、铁、铝、白瓷土,森林面积30多万公顷,但均为开发,没有现代工业。随着经济的增长,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出台“冈比亚化政策”,国家在经济生活中作用扩大,在1975~1980年间公共部门职员在就业总人数中的比例上升至75%。贾瓦拉实行混合制经济政策,一方面积极吸引外资、争取外援,另一方面,国家控制了一些大企业。

1985年中期,贾瓦拉在冈比亚发起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计划(ERP),是第一个制订最全面的经济结构调整方案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的帮助下,冈比亚大大改革了国家的经济结构,采取大力发展农业,提高花生收购价格,鼓励出口,开放价格,提高银行利率,吸引外资,精减机构,节约开支等一系列调整措施,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发展市场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1986年冈比亚经济开始复苏,政府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并消除其拖欠的债务。但是在ERP计划之下,许多私人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利用非法手段赚取利润,贪污腐败造成人民进步党的统治危机,腐败已经成为冈比亚的一个严重问题。

到1992年,冈比亚依旧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45岁,婴儿死亡率为每1000个活产婴儿中有130例,儿童死亡率为每1000人中有292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每1000人中有227例,每1000个活产婴儿中有120例死于疟疾。冈比亚的文盲率达75%,全国人口只有40%的人获得饮用水的供应,以及超过75%的人口生活在赤贫中。针对经济危机实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方案造成政府分裂,私有化造成贫富分化,催生出各种利益集团和越来越多的腐败,动摇了贾瓦拉和人民进步党政权的统治基础,贾瓦拉的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公信力遭到严重质疑。

政治结局

1994年7月22日,参加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的部分冈下级军官,因不满政府拖欠军饷,由叶海亚·贾梅中尉率领,在首都班珠尔发动不流血的军事政变,推翻了执政32年的贾瓦拉和人民进步党的统治,成立了以叶海亚·贾梅为主席的武装力量临时执政委员会。达乌达·贾瓦拉总统携大约40名亲属和部分政府官员逃到临时停泊在班珠尔港的美国军舰上避难,26日抵达塞内加尔并获得政治避难权,之后又旅居英国。

2002年,贾瓦拉结束流亡生活,以国家政治元老的身份回到国内,但不再参与国内政治。2007年他率领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观察团赴尼日利亚,监督和评估尼日利亚2007年4月大选。在那之后,贾瓦拉定居在冈比亚西部区沿海城镇巴考郊区的法贾拉安度晚年。

荣誉

达乌达·贾瓦拉在1966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爵士爵位和“最卓越的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爵级大十字勋章/一等勋爵士)。1990年被授予格拉斯哥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学位。

家庭生活

达乌达·贾瓦拉有过三段婚姻,子女众多。1955年与约翰·马奥尼爵士的三女奥古斯塔·马奥尼结婚,并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使用教名“戴维”,称“戴维·克韦西·贾瓦拉”。两人育有五个子女。1965年与马奥尼离婚,并重新皈依伊斯兰教,恢复“达乌达·凯拉巴·贾瓦拉”姓氏,之后与沃洛夫人穆斯林女子奇丽尔结婚,后来又娶了一位穆斯林女子恩盖梅。

中冈关系

1965年冈比亚独立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给贾瓦拉表示祝贺,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致电贾瓦拉表示承认冈比亚。

但是冈比亚在贾瓦拉统治初期,持亲西方和反华立场。1965年至1971年在联合国大会上一贯投票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赞成美国提案。1968年11月,同台湾蒋帮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10月双方同意互派大使。进入70年代后,转变对华立场。1974年12月14日,中冈两国正式建交,冈比亚与台湾断交。达乌达·凯拉巴·贾瓦拉于1975年6月、1987年4月、1988年和1991年5月先后四次访问中国。

人物去世

2019年8月27日,冈比亚前总统、前总理达乌达·凯拉巴·贾瓦拉去世,享年95岁。[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