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峰山(2023最新莲峰山百科介绍)

由网友(我怕来不及抱你)分享简介:莲峰山,又名尾阴山、马鹿山。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由于伯夷叔全长逝于此而患上名,又果吴镇的“涌出碧莲花”,山形似莲花而患上名。中文名莲峰山别称莲花山山低六二米拼音lian feng shan地点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特色突兀拔起,宛如花球莲峰山特色突兀拔起,宛如花球,山又多奇石,千形百态,昔日山顶岩石,了望如观音...

莲峰山,又名首阳山、马鹿山。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因为伯夷叔齐长眠于此而得名,又因吴镇的“涌出碧莲花”,山形似莲花而得名。

中文名

莲峰山

别称

莲花山

山高

62米

拼音

lian feng shan

所在地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

特点

突兀拔起,宛如花球

莲峰山特点

忻府区奇村镇 莲峰山 初探

突兀拔起,宛如花球,山又多奇石,千形百态,旧日山顶岩石,远望如观音端坐莲臂,其他岩石烘托如云,更像是莲花盛开。

地理位置

莲峰山位于渭源县城东南34公里的莲峰镇张家滩村与古迹坪村之间,山下即为孟家庄和油房社,属西秦岭山系蜗山支脉,因山区群峰傲立,山势险峻,九峰环峙,状若莲化而得名。又名马鹿山、马武山、首阳山景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5公里。因层峦叠嶂,松森茂密,王峰独立,状若莲花而得名。四周石崖峭险,森林茂密,幽径堑道,自成一格。该山有大山、二台、三台、四台、五台、后五台、碑湾、玉皇洞、释家庵、老君山、瞭望台等大小山峰,面积约5平方公里,因共山势险峻,风景秀丽,历来是陇右诸县人民赏景游览胜地。莲峰山现已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峦起伏。山腰间天然次生林混杂有原始森林,古松参天,丛灌密布。山顶清泉涌波,流水澡瀑,松涛钟磐之声不绝于耳,雾露香烟之气索绕山崖,宛若仙境。山上的莲峰寺院自汉代开始修建,历经几代,十分宏观。建国初期全山还有古建筑34处,200多间亭台楼阁、寺观殿宇。现存有“八卦楼”一座和《首阳山辩》碑碣。

名人笔下的莲峰山

正如清代诗人吴镇游莲峰山诗中所写的那样“孤鹤泪烟海,遥投仙客家,五峰云散尽,涌出碧莲花”。据考察,从汉代以来,这里就有石窟寺庙建筑,至元、明时期达到鼎盛,到全国解放初期,布满各个山峰的古建群落有三十四处、二百余间,雕塑彩绘、风格各异、栩栩如生,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可惜这些古建艺术几经劫难后,毁坏殆尽,唯剩残垣断碑,依稀可辨。

今大山上保留有明嘉靖三十七年惠大夫辽东太仆少卿翼浍撰写的《圆明寺灵异记》碑;五台矗立着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陇西进士户部主事杨恩撰写的《首阳山辩》碑;皇洞有《李仙师传》碑。

值得一提的是东汉扬虚候马武征两羌时,曾屯兵此山,大山腰有一棵数人合围的千年古松,相传是马武挂鞭树。元朝巩昌使宜总帅陇右王汪世显曾将此山作为王府游览地,每年夏季都要住在山上避暑度假,并派汪氏宗亲汪德广为山上寺庙主持。明清以来,许多名士骚客退隐官员常年住在莲峰山上,修身养性,读书写诗,留下了许多墨迹。

如今,莲峰山每年接待的游人数以万计。1993年春天成立了甘肃省莲峰山森林公园,制定了修建设计规划,莲峰山将以更新的姿容迎接天下游客,成为渭河上游的一颗明珠。

“不看岷山千年雪,错把莲峰当蓬莱。”距渭源县城30多公里的莲峰山,是深藏在旱塬的名胜之一,像一颗翡翠镶嵌在南部山地,素有“陇上碧莲”之美称。这里峰峦竞秀,崖壁峥嵘,郁郁葱葱,绚丽多姿,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丹霞地貌的特有景观。这样一个极具旅游潜质的地方,为何没能得到游客的关注和青睐?

根据明代万历年间陇右道御使朱燮元撰写的《重修夷齐庙碑》及《渭源县志》记载,莲峰山最初叫首阳山,后来东汉杨虚侯马武曾驻扎山下,人们为了纪念马武便叫它马武山。但我们听到当地百姓都叫它马鹿山,问及原因。一个传说就作了回答。商末周初,孤竹国两位皇子伯夷叔齐互让君位,不食周粟,沿渭河出走,最后隐居于此,靠采摘山上的蕨菜充饥度日。直到有一天,玉皇大帝怜惜两位皇子的气节,生了恻隐之心,便派了两只天上的神鹿下界,用乳汁喂养他们。二人死后,神鹿经常出没于山林。村民见此鹿似马似鹿,又非马非鹿,高大魁梧,健步如飞,便起名叫马鹿。因有马鹿出没,此山随之称做马鹿山。

2010年以后人们叫它莲峰山,是因其山形而取名。因为它是由大山、皇洞、释迦庵等九座独立山峰组成,九峰对峙,状如莲花,是国家林业总局命名的“渭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

著名景点

不二法门与八卦楼

山腰间的“不二法门”,门两侧是幅对联:“是谁能将眼光放开,看得穿大千世界;请你先把脚跟立定,方可入不二法门。”是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随行者解释说,单从字面理解,就是说上大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而从佛教角度来说,“不二”是佛教中诚心修佛的人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后就会不贪不欲,不生不灭。大山是佛教圣地,所以在此修不二法门。进门前,当地人提醒:先立定脚跟,再入不二法门,直上大山。

大山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卦楼。据说这是整个莲峰山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建筑。八卦楼两侧还有两眼清泉———龙眼泉,两眼泉深不可测,山有多高,泉有多深,天旱不减,雨涝不增,而且直通大海。龙眼泉与八卦楼共同组成龙头,而大山就是一条龙,八卦楼昂首镇守这一方水土。

殿前“马武挂鞭”树

在通往大殿的路边,有一块斑驳的石碑,依稀能看见“圆明寺灵巽记”六个字。随行者解释说,“灵巽”就是显奇观的意思。这是由明嘉靖二十七年中惠大夫辽东太仆少卿翼绘撰写而成。据记载,圆明寺落成之日,天上现出了七彩佛光,整个寺院沐浴在一片庄严祥和的佛光之中,因此在山顶曾建有显光殿一座。但到2010年,我们已经看不到当初的显光殿了,因为在文革中,此殿也未能幸免。

2012年的大殿是住在山上的一位老尼姑通过化缘的方式在各地筹集资金,并由善男信女们出力修建而成的。

在大山的一侧,有一棵几人合围不住的古松,称“马武挂鞭”树,距今已有1900多年。传说东汉杨虚侯马武征西羌时,曾驻扎在山下,每次上山都会带上他的马鞭,休息时将马鞭挂在这棵树上,这棵树也因马武而出名。由于年代久远,树顶已干,也印证了那句古语“高山之巅无美木,大树之下无美草”。

旅游潜质

在大山的山腰,有南北朝时期开凿的20多个洞窟,与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属于同一时期。大山是佛教圣地。据考证,从汉代起这里就有石窟寺庙建筑,至元明时期达到鼎盛。到全国解放初期,布满各个山峰的古建筑群落有34处,200余间,僧侣700多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莲峰山的山会,附近各县的游人前来此处,可以说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下了大山,再上皇洞。皇洞是道教建筑,洞前有九棵错落有致的细叶云杉,飒然临风,吸收着天地灵气,守护着这一方道教圣地。关于他们,也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玉皇大帝在此修道,心里非常思念女儿,他的女儿们看到父亲一个人在此有点孤寂,便来到此地,每当黄昏将至,月亮升起时翩翩起舞,天亮时又变成树形,陪伴父亲。山上还有玉女泉,据说就是她们饮用、洗漱的地方。

其实,莲峰山不仅风景怡人,传说众多,它还是一个天然的宝库,仅野生名贵中药材就有三七、野党参、野当归、天南星等344种。

这样一个地方,为何没能得到游客的关注和青睐呢?从路程上讲,莲峰山距离兰州并不远,3个多小时的车程即可到达,道路状况不错,景观建筑和民俗活动也不少。从硬件看,莲峰山极具旅游潜质。只是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对外宣传较少,使其藏在深闺人未识。有关民俗专家认为,只要加大宣传,让莲峰山走出甘肃,就能做大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可喜的是,当地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开始着手调整。

美食

松子,即为一种松树的果实,吃着比花生、开心果等香的多。

李子,等到七月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李子,吃的人牙酸。

香甜可口糖酥饼已有百年历史,选用精粉、五香粉等佐料,按一定的要求制成饼,吃越来软硬适宜,香甜可口。

刺少肉嫩洮河鱼洮河鱼膘肥肉嫩,刺少质嫩,含蛋白质高,具有独特风味烹为菜肴,滋味腴美,上口柔糯,余味浓香。

色香味长热凉面临洮凉面具有味美可口,冬热夏凉之特点。吃起来面条柔韧爽口,滑嫩、酸咸辣齐具,味中有味。

味美脆酥瑰花糖瑰花酥糖是临洮的传统食品,具有几百年的历史。经过独特工艺制成,味美脆酥,香甜可口,回味悠长,风味??独特,远销10多个省市。

购物

豆类产品质量优良特别是渭源、漳县、岷县盛产的蚕豆,粒大饱满,色泽乳白,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

油类

亚麻油(即胡麻油)、花籽油、芸芥油、菜籽油等。这些油品各有特点,亚麻油名列前茅,它含有对人体必需的较高的脂肪酸,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此外,在油墨、油漆、合成树脂等化工部门也有广泛的用途。

洋芋又名马铃薯、土豆,是我区的一大宝。每年可拿出十亿斤左右,进行深加工。洋芋用途广,营养价值高。既是菜,又是粮,还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之功效。

自驾线路

线路1: 陕西省宝鸡市543公里-兰州市104公里-定西地区莲峰山风景名胜区

线路2: 青海省西宁市214公里-兰州市104公里-定西地区莲峰山风景名胜区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