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学科)

由网友(走路太骚会闪腰)分享简介:眼科教是研究人类望觉器官疾病的发熟、成长及其防治的博门教科,有着很弱的业余特色,但又取其余临床教科以及根蒂根基医教教科有着宽泛的接洽。眼科教研究规模包孕眼的心理、熟化、药理、病理、免疫、遗传和眼的各类特殊查抄以及眼显微脚术技能。书名眼科教ISBN七一一七零四四四七零做者葛脆开原一六出书日期二零零五年一月一日外文名Ophtha...

眼科学是研究人类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专门学科,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但又与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医学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眼科学研究范围包括眼的生理、生化、药理、病理、免疫、遗传以及眼的各种特殊检查和眼显微手术技术。

书名

眼科学

ISBN

7117044470

作者

葛坚

开本

16

出版日期

2005年1月1日

外文名

Ophthalmology

定价

30.50

页数

354页

品牌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类型

医学

眼科

眼科学 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眼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 1851年,德国的Helmholtz发明了检眼镜,眼科学才真正独立成为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和治疗、预防方向:

  1.远视及老视的机理研究和手术治疗

  2.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

  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4.复杂条件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表面麻醉下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摘除术后的散光的控制

  5.屈光性晶体手术,近视眼的角膜矫形镜治疗

  6.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7.眼视光学

  8.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

  9.白内障

  10.眼表疾病

  能从事眼科的医生需本专业毕业生,要具备在三级医院及高等医科院校从事眼科专业学习,才能进行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成都科健唯美眼科医院)

  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②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③视神经创伤

  ④房水b-微量蛋白

  ⑤青光眼的降压治疗

  ⑥斜视弱视、视光、小儿眼科

  ⑦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远视及散光

眼科学

《眼科学》Han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是一本关注眼科学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由汉斯出版社发行。主要刊登眼部生理结构分析、眼部疾病的检查、病理与治疗等相关内容的学术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为了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眼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研究领域:

  眼胚胎学

  眼的解剖组织学

  眼生理学

  眼病理学

  眼免疫学

  眼的检查法

  眼屈光学

  斜视与弱视

  神经眼科学

  眼外科学

  眼部疾病

Ophthalmology

Ope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is a peer review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dicated to the latest advance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goal of this journal is to keep a record of the state-of-the-art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study,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within its various specialties.

开源期刊眼科杂志是一本同行评审的国际期刊,由美国科研出版社发行。致力于眼科的最新进展。这本杂志的目的是要记录部分国家的最先进的研究,并促进科学家和学者在其各类专业学习,研究和改进。本刊包含以下研究领域:

Anterior segment surgery

  Cataract

  Cornea, ocular surface, and external disease

  Glaucoma

  Medical retina

  Neuro-ophthalmology

  Ocular oncology

  Oculoplastics & Orbit surgery

  Ophthalmic pathology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 Strabismus

  Refractive surgery

  Uveitis&Immunology

  Veterinary Formal

  Vitreo-retinal surgery

版权信息

  作 者: 惠延年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1

  字 数: 407000

  页 数: 280

  开 本: 16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17062831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

  定价:¥28.00

内容简介

  《睛科学》第五版自2001年出版,已历时3年余,期间印刷发行了25万余册,受到医学院校广大师生和临床眼科医师的肯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出版形势的需要,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组织指导下,部署了新一版教材的修订工作。同时,本版教材也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版仍然遵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修订的原则和要求,努力使教材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要求。一方面要充分更新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遵循少而业的原则,力求概念清楚,便于教学应用和临床医生参考。由于距第五版修订的时间不算长,本版基本上沿用了前一版的格局。但增加了近年的一些新内容,如以视角为基础的视力LogMA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国际临床分类法、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新观点:一些疾病采用更恰当的病名,如单纯性表层巩膜炎、Fuchs综合征;在泪器病、眼表疾病、角膜病、青光眼等章节,较多地增加一些疾病和实用性强的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睛科学基础

  第三章 眼科检查

  第四章 眼睑病

  第五章 泪器病

  第六章 眼表疾病

  第七章 结膜病

  第八章 角膜病

  第九章 巩膜病

  第十章 晶状体病

  第十一章 青光眼

  第十二章 葡萄膜病疾

  第十三章 玻璃体病

  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

  第十五章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第十六章 眼视光学

  第十七章 眼外股病和弱视

  第十八章 眼眶病

  第十九章 眼外伤

  第二十章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第二十一章 防盲治盲

  参考文献

  英中文对照索引

  中英文对照索引

  附录 眼科测量的正常值

眼科的养护金点子十招严防视力衰老

1.食养,供足眼睛所需要的营养素

据研究,除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对视力最为重要。以维生素为例,若缺乏维生素A,轻者夜盲,重者角膜(俗称黑眼仁)软化、溃疡而失明;缺乏维生素B会引起眼视网膜病变,出现畏光、流泪、发痒、视觉疲劳、眼睑痉挛等症状;维生素C不足会影响眼晶状体,诱发白内障。再说微量元素,硒能提高视力;视网膜、脉络膜中含锌量最高;铬与视力减退和近视密切相关。不难明白,在广采博食的基础上,适当向蔬果(富含维生素)以及奶类、动物肝、海产品(微量元素的富矿)等食物倾斜,则眼睛幸甚。另外,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吃鱼可以防止由于年龄增大引起的黄斑恶化,而黄斑恶化是引起失明而无法治愈的主要原因;每周吃2~4次菠菜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得益于丰富的叶黄素、叶绿素等保护视力的养分。如果再有针对性地吃点药膳,护眼效果会“更上一层楼”:

*胡萝卜炖牛腱。胡萝卜200克、牛健50克、红枣8颗、姜2片、水1500毫升,酒少许、盐适量。牛腱、胡萝卜洗净切块,牛腱氽烫后捞起。锅中水煮开后放入牛腱、胡萝卜、红枣及姜片,炖煮1个半小时,加入调料食用。

*黑豆枸杞粥。黑豆100克,拘杞子3~5克,红枣5~10个,料酒、姜汁、食盐各适量。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至黑豆烂熟,每日早、晚食用。

*银杞明目汤。银耳15克、枸杞子5克、鸡肝100克,加人芡粉、料酒、姜汁、食盐煮汤食用。

*紫苏叶粥。大米100克煮粥,粥熟时加入紫苏叶15克,待粥黏稠后即可食用。

2.科学使用电脑

电脑是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便捷时也悄悄地损害眼睛的健康。一份调查显示,“电脑族”中将近50攀上了视疲劳,尤其是很小就开始迷恋电脑者,视疲劳发生得更早、症状也更重。另外,光照不足或过强,光源分布不均匀或闪烁不定,注视的目标过小、过细或不稳定等也会招来不利影响。为此,使用电脑须把握好以下要则:①电脑工作室保持通风,做好清洁卫生。②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坐时有足够的空间伸放双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背部有完全的支撑,膝盖约弯曲90度,保持坐姿舒展。③电脑屏幕中心位置保持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将屏幕调整到比眼睛平视低10~20厘米,眼睛与屏幕的距离约40~50厘米。④身体不要与桌子靠得太近,肘部保持自然弯曲;敲击键盘用力适度,肌肉尽量放松。⑤电脑旁放一杯热水,增加周边湿度,防止干眼症发生。

3.巧用镜子

办公室内空间狭小,人员密集,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建议你在办公室墙壁上挂一面大镜子,依靠镜子的反射原理,从视觉上增加房间的通透性,拓宽你的视觉范围,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不过,挂镜子大有讲究,须把握好几个技巧:①镜子最好挂在面对窗户的墙壁上,以增加室内的光照度。不要装在阳光直射处,因为反射光线易使人眩晕;也不要直接反射人和工作区,否则会显得室内更加拥挤。②在镜子能够反射到的地方摆放绿色植物,会使你的视觉疲劳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镜子宜选用浮法玻璃制品,镜面平整度要好,反射涂层要均匀,否则会造成反射光线变形,反而增加视觉疲劳。③镜子厚度适宜,不宜过薄。④镜子的安装力争与办公室的装修风格协调统一。

4.桌边一杯茶

常饮菊花茶、枸杞茶、决明子茶等,均可收到清肝润燥、养血明目之功而保护视力。

5.多做运动

运动是解除视疲劳的好办法之一,除了多做体操、走步、游泳、骑车等全身运动外,让眼睛动起来不失为有效一招。如转眼(头向上下左右旋转时,眼珠也跟着一起移动)、眨眼、远眺等。

6.按摩眼周穴位

如睛明穴(位于两眼间鼻梁根部凹陷处)、攒竹穴(位于眼内眦上、眉端下、眼眶的边缘)、承泣穴(位于眼睛正下方眼眶边缘处)、太阳穴等。

7.别熬夜

有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的眼病,叫作特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虽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已发现经常熬夜、过度疲劳、情绪紧张等难辞其咎。调查显示,一些男性彻夜工作,可出现原本1.5的视力突然降至0.6左右的情况,可谓触目惊心!所以,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也是护眼的有效一招。

8.合理着装

领带不要系得过紧,否则会压迫颈动脉和神经,造成眼部供血障碍,引起视力模糊或视疲劳。

9.性生活要适度

老祖宗早有告诫:纵欲过度会伤元气。现代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眼睛的血液主要由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供应,性活动过程中人的精力、思维高度集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而此时全身血管扩张,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眼睛的血液供应受到限制,故而会带来负面影响,久而久之致视力减低。

10.防治眼病

眼病可直接影响视力,诱发视疲劳的发生与发展。为此,将眼科检查列人每年一次的例行体检很有必要。另外,平时要留心眼部不适,任何蛛丝马迹,尤其是出现了以下信号,应及时看眼科医生:①一眼或双眼视物模糊或一点也看不见东西。②眼前闪光或黑点或光晕或光线周围有彩虹。③突然看不清周边的东西。④从光亮处到黑暗处特别难调整视力。⑤怕光。⑥看近处和远处的一件物品很困难,不能集中看。⑦看东西有双影。⑧眼周和眼睛反复出现疼痛。⑨老是流眼泪或者出现干燥、发痒、烧灼感等。

编辑推荐

编写这本新《眼科学》教科书,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在客观上会增进医学院校和眼科医师对教科书挑选的余地。这种百家争鸣的态势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但有利于读者选书,而且有利于编写更认真地思考如何提高编写质量。
该书编写的原则,即考虑到传统的和经典的理论,又考虑到21世纪眼科学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尽量使读者在把握正确理论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科技信息量。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内容,使学生对眼科学有一个更完整的概念。每章的末尾附有英文小节和启发学生在学完该章后应当思考的内容,引导学生既学会读书,又学会思考和总结知识。

文摘

插图

序言

在教育部教育改革、提倡教材多元化的精神指导下,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国内多家医学院校于2003年出版了第1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材,受到了各医学院校师生的好评。为了反映最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医学进展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配合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的要求,2008年我们决定对原有的教材进行改版修订。
本次改版广泛收集了对上版教材的反馈意见,同时,在这次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吸收了较多院校的富有专业知识和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参加编写,不仅希望使这套教材在质量上进一步提升,为更多的院校所使用,而且我们更希望通过教材这一“纽带”,增进校际间的沟通、交流和联系,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第2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材共32本,其中22本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紧密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的考试要求,严格把握内容深浅度,突出“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继承和发扬原教材结构优点的基础上,修改不足之处,使新版教材更加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结构严谨、文字简洁流畅。教材中增加了更多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总结性图表,这原是国外优秀教材的最大特点,但在本版我国自己编写的教材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除了内容新颖、具有特色以外,在体例、印刷和装帧方面,我们力求做到有启发性又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本套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双双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编写第2版教材时,一些曾担任第1版主编的老教授由于年事已高,此次不再担任主编,但他们对改版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他们作出的贡献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套教材的出版凝聚了全体编者的心血,衷心希望她能在教材建设“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再次脱颖而出,为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感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本次改版能够顺利完成。
尽管本套教材的编者都是多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但基于现有的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欢迎广大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作者:(英)坎斯基 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