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福建省三明市下辖县)

由网友(心无缘邂逅)分享简介:尤溪县,别号沈溪,是福修省3亮市下辖县,位于福修省中部、3亮市东部,东邻闽清以及永泰县,南交德化县,西连大田以及沙县,北毗南平市。尤溪县地处带云山脉北段西部,地势中部高,齐县海拔差距较大,属中亚寒带季风性潮湿天气。夏日暖冷,冬日温凉,秋夏多雨,升火富厚。[一]齐境面积三四六三平方私里,截至二零二一年,有一一镇四城、二五零个...

尤溪县,别名沈溪,是福建省三明市下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三明市东部,东邻闽清和永泰县,南接德化县,西连大田和沙县,北毗南平市。尤溪县地处戴云山脉北段西部,地势中部低,全县海拔差异较大,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冬季温凉,春夏多雨,降水丰富。[1]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有11镇4乡、250个村和20个居委会,[2]全县户籍人口447120人[3]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8.02亿元。[4]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工业用电价格华东地区最低等发展优势,初步形成了“322”产业发展格局。[5]2018年—2020年度入选福建省级文明县城城市。[6]

截至2021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家,各级各类学校158个。[4]

尤溪始建县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是福建省首个获得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现有1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梯田),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洋中镇桂峰村)、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玉井坊郑氏大厝)、1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5]

境内景点有龙门场、蓬莱山、枕头山等。[7]

中文名

尤溪县

外文名

Youxi County

别名

沈溪

地区生产总值

248.02亿元(2021年)[8][4]

下辖地区

辖11镇4乡、250个村和20个居委会[5]

电话区号

0598

著名景点

云霞仙境桂峰村、南溪书院、九阜山峡谷

机场

沙县飞机场(建设中)

火车站

尤溪站

行政代码

350426

面积

3463平方公里[5]

人口数量

总人口45万人(2021年)[5]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中国华东

政府驻地

城关镇

邮政编码

365100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中部三明市

气候类型

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车牌代码

闽G

地理坐标

东经117°48'30"~118°40'、北纬25°50'36"~26°26'30"

建制沿革

福建省三明市医保中心 福建省三明市社保中心的地点

尤溪县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隶属福州。

南唐保大六年(948年)改隶剑州(州治在南平)。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起,剑州改称南剑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剑州升为南剑路,延祐元年(1314年)南剑路改称延平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延平路改为延平府,尤溪县随其隶属。

清代,尤溪县仍属福建省延平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福建省划分为4个道,尤溪县属建安道(道治在今南平市)。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尤溪县直属于福建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尤溪县改隶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南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尤溪县隶属第二专区(专区公署驻南平)。

1970年起,尤溪县划归三明地区。

1983年7月,三明地改市,尤溪县隶属三明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尤溪县下辖11个镇、4个乡、17个社区,250个行政村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以“尤溪八景”著称。[9]

区划详情

11个镇:城关镇、梅仙镇、西滨镇、洋中镇、新阳镇、管前镇、西城镇、尤溪口镇、坂面镇、联合镇、中仙镇。

4个乡:汤川乡、溪尾乡、台溪乡、八字桥乡。[9]

尤溪县行政区划一览
乡镇名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面积人口邮编
城关镇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水南居委会、西门居委会、北门居委会、城东居委会、沈塔居委会、城关村、埔头村、石路村、下村村、新洋村、腾洋村、星明村、园溪村、水东村。11800(公顷)55843(人)365100
梅仙镇九都居委会、梅仙村、梅营村、坪寨村、谢坑村、科第村、半山村、汶潭村、通演村、南洋村、经通村、源湖村、玉石村、小蕉村、蕉坑村、双峰村、东头村、东坪村、乾美村、丁地村、下保村、龙云村、云林村、丈际村。23945.12(公顷)34599 (人)365101365121
西滨镇鲈江居委会、西洋村、三连村、下墩村、过溪村、双洋村、西芹村、际后村、厚丰村、彩城村、科竹村、后坪村、乐洋村、演溪村、坂兜村、刘坂村、七里村、雍口村、华兰村、七斗村、彭坑村、彩洋村。248(平方公里)24873(人)365103365104
洋中镇后楼村、康林村、龙洋村、联洋村、洋边村、水圳村、洋中村、梅峰村、际口村、际深村、桂峰村、天堂村、上塘村、坪坑村、浮洋村、官洋村、王宅村。369(平方公里)3.1(万人)365106365122
新阳镇新兴居委会、高士村、中洋村、夏阳村、坎里村、下桥村、文山村、池田村、上井村、林尾村、登山村、宝山村、龙益村、建新村、溪坂村、上地村、龙上村、南芹村、葛竹村、双鲤村、中心村、大坋村、大建村、瓷厂村。253.62(平方公里)48960(人)365118365119
管前镇管前村、东上村、南华村、真地村、东坑村、皇山村、村尾村、林源村、鸭墓村、西溪口村、建设村、马坪村、后垄村、洪村村、洪坑村、柳塘村、绿柳村、九曲村、双山村、浯溪村。179(平方公里)25035(人)365116
西城镇城西居委会、安洲居委会、团结村、光林村、解建村、联建村、上源村、七尺村、和平村、郑庄村、新联村、玉池村、后洋村、东村村、湆头村、山连村、麻洋村、北宅村、新坑村、秀村村、文峰村、凤元村、三山村。34666.88(公顷)43754(人)365114365115365127
尤溪口镇尤墩居委会485.12(公顷)896(人)365105
坂面镇坂面村、下川村、蒋坑村、吾园村、大墘村、古迹村、仁厚村、青坑村、山面村、正山村、京口村、芹洋村、际头村、大坪村、华园村、肖坂村、后坑村、街面村、厚禄坪村、山岩村、永坑村。429(平方公里)3.62(万人)365113365124365128
联合镇联东村、联合村、联南村、联西村、东边村、连云村、云山村、下云村、岭头村、吉木村、惠州村、湖洋村。159(平方公里)2.14(万人)365102
汤川乡山岭村、溪坪村、山兜村、岳溪村、香林村、胡厝村、白际村、阳星村、溪滨村、珠建村、珠峰村、黄林村、汤三村、下井村、光明村、丘山村、赤墓村。312(平方公里)1.8(万人)365108
溪尾乡湖山村、本洋村、莘田村、秀峤村、长华村、溪尾村、九峰村、高山村、埔宁村、大宁村、纲纪村、枣坑村。14247.33(公顷)15378(人)365107
中仙镇中仙村、上仙村、玉溪村、华仙村、苏峰村、岭下村、双溪口村、吉华村、安宁村、吉安村、华阳村、文井村、长门村、竹峰村、剑溪村、善邻村、东华村、西华村、华口村。37524(平方公顷)39843(人)365109
台溪乡台溪村、洋头村、洋尾村、莒洋村、书京村、盖竹村、坑美村、丁岩村、后隔村、东山村、安阳村、山头村、福廷坑村、桃坪村、上宅村、园兜村、西吉村、清溪村、象山村、玉涧村、沶坑村、凤山村、大头桥村、七官场村。227.4(平方公里)32025(人)365111365112
八字桥乡村头村、洪田村、洪牌村、龙湖村、罗岩村、黄垄村、坑头村、下畲村、后曲村、鲁坑村。7839(公顷)12036(人)365117

自然环境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三明市东部。地处东经117°48'30" ~118°40',北纬25°50'36" ~26°26'30"之间,东邻闽清和永泰县,南接德化县,西连大田和沙县,北毗南平市。全境面积342036.76公顷。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距省会福州市国道198千米,高速公路173千米,水路232千米;距三明市省道117千米,高速公路128千米。

地貌

尤溪县地处戴云山脉北段西部,境内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占总面积93%。地势中部低,西北与东南山岭耸峙,千米山峰林立。山间盆地及河谷平原错落其间,面积占6.94%,尤溪河斜贯南北。全县海拔差异较大,最高峰大漠山坐落东南方,海拔1472米,最低处是东北方,为尤溪口镇政府驻地尤墩居委会,海拔72米。

气候

尤溪县地处北纬26度以南,东面距海约100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冬季温凉,春夏多雨,降水丰富。

2~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1月为冬季。因各地海拔悬殊,各季节起始与持续时间差别较大。尤溪县各地累年年平均气温19.2℃。最低年18.6℃,最高年20.2℃(1998年,创该县年平均气温最高记录)。气温年变化呈单峰型,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0~12.0℃,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6~28.9℃。极端最高气温40.3℃(1992年7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7.8℃(1999年12月23日,创该县气温最低记录)。日最高气温≥35℃、38℃的最高温天气平均每年分别是45天和6天。气温的日变化,一般是夜晨(5~7时)气温最低,午后(14~16时)气温最高。因县内地形复杂,各地气温分布差异较大,中高海拔地区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0.6℃。

尤溪县气候温暖湿润,一年虽四季分明,但冬季有霜期短,且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有着大农业生产的良好环境。尤溪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4%,是全国有名的木材生产大县。由于木材品种繁多,阔叶林面积大,给各种菌类植物特别是食用菌的孕育生长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也给人工栽培食用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县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多达30余种。随着生产条件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食用菌的产量也随之逐年增长。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已发现有31个矿种,其中石灰石、大理石、辉绿岩、石英石、铁、铅、锌、金、银、稀土、煤、瓷土、粘土、钾长石等22种矿种得到开发利用。尤其是铅锌矿储量丰富、品位高,已探明储量达2000万吨,居华东地区之首。

水力能源

中国首批初级农村电气化县、福建省农村初级水利化县,年降水总量多年平均55.5亿立方米,境内4条水系均属闽江支流,河床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境内可开发水力装机容量达81.67万千瓦。

林资源

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改革重点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试点县,有林地面积2484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2.6%,活立木畜积量达1646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5526万株,年产商品材30万立方米、商品竹500万根。

人口

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47120人,比上年下降7.38‰,其中男性人口241796人,女性人口205324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4.1%和45.9%。全年出生人口4702人,出生率10.48‰;死亡人口2456人,死亡率5.47‰;人口自然增长率5.00‰。按人口年龄段分:0—17岁96478人,占总人口的21.6%;18—59岁241962人,占总人口的60.8%;60岁及以上78680人,占总人口的17.6%。

2021年,全县年末常住人口34.22万人,比上年增长0.2%。其中城镇人口17.21万人,增长3.3%;乡村人口17.01万人,下降2.8%。城镇化率达50.3%,比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4]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周庆裕
县委副书记廖才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0]尤溪县人民政府[11]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县长廖才添
副县长林永田、李兴华、汪剑锋、伍海燕、蔡晓斌、胡凤鹏、柯德双、冯素萍
参考资料来源:尤溪县人民政府[11]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章明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金华、林景源、李青君、杨孝灯
参考资料来源:尤溪新闻网[12]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县政协主席
吴长树
县政协副主席谢高兴、肖方杰、陈三英、詹立忠、
参考资料来源:尤溪新闻网[13]

经济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87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2.00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2.15亿元,增长9.8%。

2021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4∶36.4∶40.2调整为21.7∶37.1∶41.2,其中一产回落1.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0.7个百分点,三产提高1.0个百分点。

2021年,从三次产业拉动力来看,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

2021年,从贡献率看,一产贡献率为19.6%;二产贡献率为28.3%,三产贡献率为52.1%。[4]

第一产业

尤溪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多,劳力足。这些,都为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2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4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实现产值49.48亿元,增长4.1%;林业实现产值20.16亿元,下降1.4%;牧业实现产值15.57亿元,增长23.6%;渔业实现产值2.92亿元,增长3.1%;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36亿元,增长5.2%。

202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3.62万亩,比上年增长0.08%,产量13.61万吨,比上年增长0.83%。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3.21万亩、产量23.39万吨,分别增长2.7%和2.8%。茶叶产量1.39万吨,增长4.4%;水果产量11.40万吨,增长8.4%;食用菌产量5.15万吨,增长6.7%;药材产量2820吨,增长14.1%。全县毛竹采伐量2438万根,下降5.8%;木材产量47.25万立方米,下降10.1%。全县生猪出栏32.3万头,增长30.87%,猪肉产量2.58万吨,增长30.89%。全县水产品产量1.07万吨,增长2.9%。[4]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家,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其中4家高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速20.6%;产销率96.68%,比上年回落1.52个百分点;全社会工业用电量12.4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7%。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现利润总额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52.3%,比上年提升43.74个百分点。

2021年,全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0.25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增加值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2021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55家,实现建筑业产值30.25亿元,增长23.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2.52万平方米,下降5.22%,其中新开工面积43.25万平万米,下降14.72%。[4]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8.6%,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0.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5%。

2021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住宅投资11.63亿元,增长26.63%;办公楼投资0.77亿元,增长1288.9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30亿元,增长220.07%。全县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0.9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4.58%,商品房屋销售金额19.19亿元,增长176.74%;全县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15.67万平方米,增长15.98%,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8.04万平方米,下降10.77%。

内外贸易

2021年,全县共有限上贸易单位76家,其中批发单位35家、零售单位35家、住宿单位3家、餐饮单位3家;限上餐饮个体14户;限上批发零售个体18户。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从消费规模看,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61亿元、增长17.2%,实现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78亿元、增长9.2%,限上限下比为22:78。从批零住餐四大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46.14亿元,增长25.4%;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7.72亿元,增长19.4%;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55亿元,增长23.2%;餐饮业实现营业额9.62亿元,增长36.0%。

2021年,全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304万元。

2021年,全县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2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69%;网络零售额11.63亿元,增长16.82%。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4.28%。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27亿元,下降2.3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95亿元,增长6.92%,税性比56.27%,比上年降低10.6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4亿元,下降10.07%;非税收入完成3.91亿元,增长41.29%。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8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50.83%,下降30.86%。重点行业除了纺织行业、电力行业、竹木加工业有所增长,其他重点行业税收同比均为负增长,特别是各地方行业、建筑行业和有色金属矿业减收尤为严重。具体情况:纺织业实现税收0.77亿元,增长26.23%;电力行业实现税收0.60亿元,增长5.26%;竹木加工业实现税收0.48亿元,增长6.67%;房地产业实现税收1.71亿元,下降10.47%;建筑业实现税收1.13亿元,下降28.93%;有色金属矿业实现税收0.02亿元,下降92.31%;交通运输业实现税收0.05亿元,下降44.44%。

2021年,全县财政公共预算支出30.87亿元,增长1.3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60亿元,下降61.18%。

2021年,全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0.68亿元,比上年增长7.97%,其中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155.38亿元,增长10.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8.77亿元,增长14.55%。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余额存贷比79.11%。[4]

文化

立春节:立春交节时分,不论白天黑夜,家家户户都鸣炮放烟花,称“接春”,迎接“春神”到来。

过九节:农历正月廿九日。各家,早餐煮九米粥,称“穷九”,晚餐有丰盛的鸡鸭鱼肉等酒菜,叫“做富”,预示先穷后富。九米粥,是用灿米、粳米、糯米、花生、豆类、红枣、杏仁、糖等九种混合煮成。农村人家还有分送九米粥给出嫁女儿或左右邻里,或任熟人来家品尝九米粥的习俗。

采青节:农历二月十九日,这天,农村人家有食“艾粿”习俗。是用采集的艾草嫩叶煮熟捣成泥,拌入粳米舂成艾粿。颜色青绿,风味鲜美,清香扑鼻。食艾粿,以祛邪气。

立夏节:立夏这天,农家有食用“夏粿”习俗。是以米粿为皮,竹笋为馅,包成半月形,称“夏粿”。城里人称其“粿夹”。有的还用红糟煮小竹笋、猪肉等为食。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俗称“七月半”,也有叫“鬼节”。有的乡村因习俗不同,这个节日定在初一、初七、十一、十二或十四日,但都是举行祭拜祖先活动。

扫墓节:在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日,农村各族都必选其中一天,集合族人祭扫祖墓。扫墓结束,就地摆开酒席,食用祭祖的米粿、猪肉、鸭肉和酒菜。有的把祭品带回家办酒席。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也称团圆节。出嫁女要给娘家父母兄弟送中秋礼饼,以示团圆。这天,各户家人团聚,晚上吃月饼赏明月,欢度团圆之夜。

立冬节:这天,农户人家舂糯米,食糍粑,或舂粳米,食白粿,以庆粮食收成。有的还吃草根汤,滋补身体,湿热御寒。

冬至节:这天早餐,各家有煮小团丸为食的习俗。是用糯米粉和成小团丸,称“小糍子”。以示子孙满堂。

土特产品

竹类产品

  1. 毛竹产品

毛竹

毛竹(也称“猫竹),是县内的主导竹种。尤溪县1998年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第一个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标准化示范县。

全县现有毛竹种植面积45.7万亩,其中亩立竹量140株以上的毛竹林达37万亩。年生产商品毛竹200万根以上,销往全国各地。县内开发毛竹系列产品达11个品种。

毛竹笋

春笋 春笋产期在立春之后到谷雨前,盛产期在惊蛰至清明期间。其外观为褐色、花斑纹、粗毛密布。一般在出土15~20厘米时挖取。春笋含水份高,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助消化,深受人们喜欢。1998年销往省内外包括上海等大中城市达3000多吨。并制成清水笋罐头外销。县内有7家加工清水笋罐头厂家,加工清水笋罐头3300吨以上,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冬笋 冬笋的产期在每年的11月底至翌年的1月底,盛产期为大雪后至小寒。笋箨外观色泽为淡黄色,个比春笋小,个重一般在1公斤左右,也有少数达2~3公斤以上。部分笋体呈腰鼓状。也有个较小两头尖的称“老鼠形”的,此形状冬笋笋质量佳。

1997~1999年,全县年产冬笋3000~5000吨。销往省内外各地包括上海等大、中城市。保鲜后的冬笋还销往香港等地区,以及出口到日本等国。

笋干

乌笋干为鲜毛竹春笋加工而成,鲜笋经烤干脱水加工成褐黑色干制品。该产品保质期长、耐贮运。县内经选料加工成的“雀尖”、“雀尾”乌笋干是质量上乘的高档次食品。

尤溪县的西城、管前、八字桥、坂面、台溪、溪尾、中仙、梅仙等乡(镇)为主要产区。1985~1999年,年产量达100~150吨。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香港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是深受欢迎的热销产品。

白笋干

白笋干也是鲜毛竹春笋的加工制品,是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高食物纤维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助消化。在上海被誉为“玉兰片”的美味佳肴就是白笋干烹调而成的。

尤溪县的白笋干加工技术要求甚高,质量等级分捡十分严格,有:绣湖、绣尖、绣片、黄标、凤尾、下路等6个种类。尤溪县白笋干产地主要在西城、八字桥、坂面、新阳等乡(镇)的部分村,新阳镇的双鲤村即是著名的白笋干加工地。一般年份的年产量达50~60吨,盛产年份可达100吨左右。产品主要销往福州、上海及香港等国内大、中城市。出口销往泰国、日本、新加坡、柬埔寨等国。

  1. 绿竹

尤溪县绿竹以“马蹄绿”竹种为主,主要植于尤溪、清印溪两条水系的两岸,面积达6万多亩。1997~1999年,年产绿竹笋6000~10000吨,年销绿竹1万吨以上。尤溪县是闽北最大的绿竹产地县,也是绿竹笋产量最高的县。绿竹的种植利用是尤溪县一项重要的竹业经济。2004年尤溪县荣获全国第一个“中国绿竹之乡”称号。1990年以后,全县每年有大量的鲜笋销往东南沿海各省的大、中城市。并制成笋丝、清水笋片罐头、笋干等干制品销往省内外及出口日本等国家。

  1. 中小径竹

紫竹

紫竹也称黑竹,竿小而色纯紫,杆上呈现黑色斑点,竿圆筒形,高3~5米,直径2~4厘米,竹竿长成后渐变紫黑色,竹直叶茂而富有层次。紫竹大的可制几案、柜、架及工艺品等,颜色美观。小竿可制箫、笛、烟杆、手杖、胡琴杆等。此竹还可制盆景或植庭院内供观赏。由于竹材坚韧还可作钓竿。系珍稀竹种。该竹主要生长在联合、中仙等乡(镇)。

方竹

方竹也称“四方竹”,外观方形内为圆形。竿呈钝圆的四棱形,光滑有节,高5~8米,直径1~4厘米。方竹竹笋产期在每年9~10月,为各种竹笋的淡季,加之笋质鲜嫩,是反季节的好食品。方竹主要产地在八字桥、联合、梅仙、洋中等乡(镇)。系境内较珍稀竹种。

箭竹

箭竹竹竿高可达3米许,直径大的12毫米,小的6~7毫米。呈深绿色。花成小穗状,每穗2~5朵小花。花色呈淡绿,初夏时开。据记载此竹可作箭杆,因此得名。也可制作小花伞的伞柄;做庭院、花圃竹篱等,典雅美观,增添观赏情趣。系境内较珍稀竹种。

苦竹

苦竹也称“伞柄竹”,是笋竹两用竹种。全县种植面积5.2万亩左右。竹竿呈圆形,其节筒疏长、笔直;叶长而细,呈卵形,常绿不凋。每年四五月开花,每小穗含小花8~12朵,花绿色或淡紫色。竹头较肥大,形状各异,经栽培变种,可作盆景观赏。苦竹笋叶甜中带苦、脆嫩,常吃不腻,深受人们喜爱。被加工成的苦竹清水笋罐头,销往省内外,供不应求。

凤尾竹

凤尾竹竿细且长,丛生,高2~3米,竹径仅6~8毫米,叶呈顺序排列。每丛竹葱飘逸,若微风轻拂,楚楚动人,如神话中凤凰展尾,因得此名。因此竹均是聚集成丛,美态万千,故被誉为“竹中少女”。有民歌赞此竹:“凤尾竹如丝飘逸,月色下轻柔美姿楚楚迷人,径使人流连忘返。”可见此竹是观赏的佳品,一般栽植于庭院,供人观赏。系珍稀竹种。

湘妃竹

湘妃竹形秀挺拔,高3~4米,竹竿直径2~3厘米。竿和枝叶均有美丽斑纹,色泽典雅。可制作小桌椅等家具,天然形成古色古香之韵味。因此此竹可作为小型家具及工艺品的原材料。该竹成片成林较少,为较珍贵竹种。

石竹

石竹是中径竹种,竹径5~7厘米,高6~8米。为笋、竹两用竹种。由于其竹材厚、质坚韧,所以以材用为主,笋用有保护性管理。竹材可加工成各种耐用性器具,如农具柄、扁担、桌椅家具等。石竹笋清甜无苦味,脆嫩,出笋期5~7月。该竹原来成片成林较少。80年代末以来经逐年培植,全县成片林达1万亩左右。

罗汉竹

罗汉竹,又称人面竹,竹径3~4厘米,高4~5米。主要产地在洋中镇上塘村。该竹基部竹节呈念珠状,是稀有的珍贵竹种。植成盆景变种,有极高观赏价值。21世纪以来少量加工高档拐杖,销往省内外。

少穗肿节竹

少穗肿节竹,为小径笋、竹两用竹。竹径一般6~8毫米,高2~3米。产于汤川、溪尾、台溪、管前等乡(镇)。竹材一般用于造纸。可供育秧架暖棚使用。21世纪以来有成批销往中国北方作为冬季种菜弓架暖棚使用。该竹竹笋脆嫩甜美,是受人们喜爱的食品。所制笋干被誉为珍珠笋干,价值较高。该产品销往省内外及台湾、东南亚各国。

黄甜竹

黄甜竹为稀有竹种,种植面积仅3000亩左右。以笋用为主。笋味鲜美、清甜,笋质幼嫩。一般以清炖、炒食为主,还可鲜食。每公斤鲜笋价格达12~20元。

茶杆竹(亦称篙竹)

茶杆竹是尤溪县用途较广泛的以竹用为主的竹。直径2.5~5厘米,高达8~10米。成熟的竹竹质坚韧,弯曲到60~70度不会断裂。可作农具柄、撑船竹篙,可加工各种耐用器具。该竹主要分布在城关、梅仙、联合、西城等乡(镇),种植面积7000~8000亩,质地好的该竹,按大小每根价植可达10~20元。其笋脆嫩、有微苦,因其成竹价值较高,故较少食用其笋。

刺黑竹(亦称观音竹)

刺黑竹,竹径3~5厘米,高8米左右。该竹分枝以下各节的气孔上长发达根刺,故名刺黑竹。分布于全县各地,不成林。竹质坚硬,以竹用为主,可制各种器具。笋也可食用,笋味清甜。每年10月出笋。

小观音竹

小观音竹,高仅60~80厘米,竹径大的1~1.2厘米,小的仅5~7毫米,皮润节密。一般供盆景制作用。成竹也可制作小工艺品及烟杆。联合乡是此竹繁衍最多之地。

食用菌

红菇

红菇是稀有的较珍贵的野生食用大型真菌。尚无法进行人工栽培。红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富含人体所需的几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可治疗贫血,舒通血管等,还有很高的抗癌作用。

尤溪县是福建省产红菇的主要县份之一。年产红菇12吨左右,销往全国各地。由于质量好,产量不高,所以每年均供不应求。

香菇

香菇是尤溪县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

1999年全县种植香菇3000多万袋,鲜品产量达2万吨左右,产值达6600多万元。产品不但销往省内外,并销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及台湾、香港等地区。

草菇

尤溪县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栽培草菇。发展至90年代,各乡(镇)均有栽培草菇。主要产区在管前、西城、新阳、城关等乡(镇)。已形成室内、室外堆栽、床栽及工厂化整年栽培技术。已开发出草菇保鲜鲜品、干品、速冻产品、罐头等系产品。年产鲜品草菇800吨以上。1999年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香港等地区及出口到日本等国家。

灵芝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进人工原木栽培技术,随着栽培工艺的不断完善,灵芝产量占全省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是福建省的灵芝主产县之一。

尤溪县灵芝的主要产区以坂面乡下川村为主及辐射周边各村,梅仙镇的玉石村、小蕉村为主及辐射周边各村。1999年全县年产灵芝25吨左右,产值200万元以上。

尤溪县已开发出灵芝精粉、灵芝口服液、灵芝饮料、灵芝片剂等系列深加工产品。产品销往省内外,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活水牌灵芝,沈城大酒店北侧有卖,也有灵芝精粉等。

姬松茸

尤溪县1994年在汤川乡引种成功,1997年全县种植面积发展到200多万平方尺,1998年达到300多万平方尺。由于姬松茸栽培主要以稻草为原料,尤溪县又是福建省的水稻主要产区之一。所以姬松茸是尤溪县重点推广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现干品年产量可达70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茯苓

尤溪县的茯苓历史上均是野生的,虽质量好,但产量极低。1964年,尤溪县开始人工引种栽培获得成功,逐步得到发展。1990年以后,全县每年茯苓产量达50吨左右,是福建省的茯芩主要产区之一。主要产区在新阳、洋中、溪尾、中仙等乡(镇)。

双孢蘑菇

尤溪县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双孢蘑菇。1998年全县种植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尺,年产量达6000多吨。该菇原出产于每年的11月初,已提早到8月底9月初就可出产。21世纪以来又开发了反季节的该菇品种。

尤溪县生产的双孢蘑菇,80%以上制成罐头食品销往省内外及日本、东南亚各国及香港等地区。

果类产品

银杏

尤溪县是福建省现存古银杏树最多的县份,人工开发种植银杏的历史也较久。据调查,现存的古银树有353株,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仙乡的善邻、吉安、剑溪及联合乡的连云、下云、云山、东边等村。古银杏树一般零星分布,中仙乡善邻村龙门场、山坑有集中连片的古银杏林,共有155株,是福建省最大的古银杏群。据传,这两片古银杏树群始植于南宋年间,最长树龄达800多年。县内现存的古银树最高年份的产量株产干果(白果)达100~200公斤。

1980年以后,尤溪县大力发展银杏树的栽培,至1999年,全县新种植的银杏达3000多亩,年产白果近百吨。产品畅销省内外及港澳、东南亚一带。

尤溪金柑

尤溪县的八字桥乡、管前镇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成为盛产优质金柑的主要产地,而以八字桥乡的洪田村、洪牌村、管前镇的洪村三个相连一片的“三洪”村及其相邻的绿柳村、九曲村等出产的金柑品质最优。这几个村是福建省的金柑主产区之一。

尤溪金柑最早植于八字桥洪牌村。据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尤溪县志》载:“金桔,实长曰金枣,圆曰金桔。又有山金桔,俗名金豆。”尤溪县已成为全国金柑四大产地之一。1997年尤溪金柑荣获福建省名优特又产品,优质水果柑橘类金奖。2001年尤溪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柑之乡”;2002年尤溪金柑荣获“福建名牌产品”,2005 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尤溪金柑地理标志已获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审批通过。1997年,尤溪注册了金柑鲜果“秀峰”牌商标,制定统一的销售等级标准,打响品牌。尤溪金柑畅销上海、杭州、广州、福州、昆明等大中城市。2004年,还通过广交会走出向了东南亚国家。尤溪县罐头厂和金柑制品厂,已将其制成罐头、果酱出售。几十年来厦门、漳州缸头厂生产的出口水果缸头,配上管前金柑打浆的桔香水吃起来桔香回味绵长,独具风味而闻名全国各地。厦门、福州等地厂家,以尤溪金柑为原料,加工成的金柑罐头和蜜饯,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

纽荷尔脐橙

尤溪县的城关、梅仙(丁地)、西滨、联合、洋中、尤溪口等乡(镇)属于低海拔的河谷盆地,丘陵地带,土壤肥沃,热量资源丰富,平均气温在19℃左右,适合于抗脐黄的纽荷尔脐橙的种植。尤溪县于1990年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纽荷尔脐橙,种植于上属各乡(镇)。所产的果实,果皮橙红光滑,果肉鲜红汁多浓甜,清脆化渣,香味浓,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13%,每百克含维生素c50毫克。

尤溪“九都柚”

“九都柚”又名“九都抛”,为尤溪县梅仙镇梅营村的独特产品,历史上梅营的行政区划属九都故得名。梅营村处于尤溪河中游河畔,其地质为古代泥沙沉积形成的小河谷平原。

尤溪芦柑(厚禄坪芦柑)

尤溪芦柑是尤溪县的特色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尤溪河上游的坂面、台溪两个乡。1990年以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7年产量达7500多吨。而以坂面乡厚禄坪村的芦柑质量最为优良而闻名省内外,因而有“厚禄坪芦柑”独特的称呼。

1998年,全县已投产的芦柑面积1万多亩(厚禄坪村达5500亩),年产芦柑1.1万吨(厚禄坪芦柑达6000多吨)。产品远销广东、澳门、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有大量厚禄坪芦柑销往俄罗斯等国家。

1979~1999年,厚禄坪芦柑先后三次获福建省名牌产品奖。其中1996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优质水果鉴评会上获金奖。

尤溪果蔗

尤溪果蔗历史上主要种植在梅仙镇的梅营、坪寨及西城镇的解建、联建等村。历史上全县年产量150~200吨。1958年后由于过份强调粮食的种植面积,对经济作物严重忽视,果蔗的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全县年产量不到20吨。

1978年以后,经济作物的发展重新得到重视。几个主要的植蔗村又恢复了传统的植蔗局面,并进一步得到发展。1998年全县该品种蔗的产量达到300多吨,除在县内销售外,还销往邻近各县。

尤溪苏柑

尤溪县栽培苏柑的历史有百年以上。民国16年(1927年)版《尤溪县志》物产篇中记载:“有仙柑、雪柑、苏柑,微酸酢,九都(现梅仙镇部分村)产者最佳。”苏柑的主要产地在梅仙镇的汶潭、梅仙、半山、坪寨,城关镇的水东、埔头,台溪乡的清溪、山兜、象山等村以及西滨镇、坂面乡的部分村。由于受土质等方面条件限制,苏柑的产量不很高,全县年产苏柑不超过5万公斤。

据资料记载,福建省西地区部分县(市)有产苏柑,但仅是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唯尤溪县部分乡(镇)有成片苏柑种植。

中仙无核柿

无核柿,因其果实无核而得名;又因形似枣,又名枣柿;因含糖份高,又名糖柿。无核柿主要产地在中仙乡的华仙、上仙两个村,也有部分村零星种植。据《中仙乡志》记载,该柿在华仙村的栽培历史已有250年以上。

由于无核柿有无核、高糖以及自然生长性能良好和高产的优良特点。因此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般嫁接后的柿三年即可结果,10年生单株平均产量达49公斤,最高株产量达125公斤。华仙村仅存的60余株百年以上的母树,产量最高年份株产达200多公斤。1990年以后,其经济价值得到重视,进行推广栽培。90年代中期,中仙乡发展无核柿近50亩,可采摘面积达20亩左右,年产量2万公斤以上。

茶叶

汤川普济

汤川普济茶产于尤溪县汤川乡赤墓村的普济岩,也称普济岩茶,又称苦竹茶。该地海拔800米以上,清泉常年不竭,土质为黄红壤,适宜该茶生长。每年产茶季节雾多、湿润,这一地带遍长苦竹。

这些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的茶叶味纯香浓厚,清甜又有微苦。此茶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有生津止渴、祛痰止喘、收敛、止泻、消炎及治腹胀和消食等功能,还有治疗浮肿的药效。此茶连冲3~4次味质犹厚。故此茶叶是品味极高的清凉保健茶,是尤溪县的名茶。

由于受地域环境的限制,普济茶的产量不高,90年代年产仅1.5吨左右,故较名贵。

台溪东岩有机茶

位于台溪乡高海拔地区,是全市第一家有机茶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有机茶产地。

交通

尤溪城区距福州市区149公里、三明市区123公里、南平市区78公里、尤溪口火车站47公里;福银高速公路贯穿尤溪县,并在尤溪县境内设立“大排”和“洋中”2个互通口。尤溪口和西滨的500吨级码头已建成使用,船舶上行可直航南平市,下行可直达福州马尾港。

厦沙高速将于2011年3月份左右动工,完工后尤溪城区将实现小车10分钟内通高速,20分钟到机场(沙县飞机场建设中),40分钟到三明,2个小时到厦门。兴尤高速也将于2011年动工,全线通车后,从尤溪到莆田只要2个半小时。

在铁路方面,“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向莆铁路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将在尤溪的西城设一个客运站和中仙设一个货运站。304省道往西直达沙县,进入三明市区、206省直连闽南地区--经济特区厦门市、316国道途径我县境内。并于2013年9月底通车。向莆铁路于2013年9月26日开通运营。该铁路全线共办理22个客运作业站点,其中有12个客运站,分别为南昌西、抚州、南城、南丰、建宁县北、泰宁、将乐、三明北、尤溪、永泰、福州。届时,每天正常停靠尤溪站的动车有12趟,节假日将增加3趟。正常行驶的动车趟次分别为汉口→福州,汉口→厦门北,福州→武汉,厦门北→汉口,福州→郑州,郑州→福州,三明北→福州,南昌西→厦门北,福州→九江,南昌西→福州,南昌西→厦门,福州→三明北。

尤溪公交统一由国有企业闽通长运有限公司经营。 尤溪公交围绕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环保”的城市公交体系,带给广大群众诸多方便。一是主体线路优化,增开2条公交线路,优化2条线路。二是新增26台公交车辆。第一期新增16辆LNG新能源公交车已投入营运;第二期继续新增10辆新能源公交车。三是班线网扩大。将水东新城、闽中物流园、三奎新城纳入全县的公交路线网,中心城区实现全覆盖。加密部分热点线路,并对原有的汽车站至尤溪火车站的接驳专线优化为2路和6路公交,方便市民乘坐客车及动车。

2021年,全县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县共有市际线路11条,县际线路6条,县内线路48条。公路通车里程342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6.7公里、国省道366公里、农村公路(县、乡、村道路)2808公里。共有客运车辆97辆,总座位数2237座;货运车辆1514辆,总吨位24126吨。全年完成客运量18.5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88.02万人公里,分别下降41.2%和30.6%,全年完成货运量901.16万吨、货运周转量8.20亿吨公里,分别增长7.9%和2.1%。[4]

社会

2021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8个,在校生64933人,其中:公办幼儿园27个、民办幼儿园45个、早教中心1个,在园幼儿15414人;完小42所、教学点19个,小学在校生30426人;初中13所,初中在校生11171人;完中3所,高级中学2所,高中在校生5859人;职业中专2所,在校生1967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生96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所,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共有在编教师4360人(含专任教师3894人);其中,幼儿教师434人,小学教师1767人,初中教师1405人,高中教师522人,职业中专学校177人(含卫校6人),特校教师21人,进修学校教师34人。此外,另有局机关69人,离退休教职工2384人。2021年全县高考600分以上82人,位居三明市前列;全县被双一流大学、艺体名校录取的学生比例和数量实现逐年增长,尤溪一中还被列为全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全市县级中学仅1所)。全县中考质量稳中有进,各项质量评价指标全部进入全市中游水平。[4]

科学技术

2021年,年内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通过认定的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员共50人,其中省级28人、市级6人、县级16人;新创建科技特派员团队7个;新创建1个乡镇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县专利授权总量为651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496件、外观设计136件;全县有效发明专利65件,其中,从县外转入4件发明专利。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90件。

文化事业

2021年,巩固提升尤溪旅游四季行品牌,成功举办“印象半山”旅游文化节、第五届朱子游学季、第六届桂峰晒秋节、久泰小镇脐橙狂欢节等活动。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积极对接沪闽(三明)旅游合作项目,深化厦门、三明两市山海协作,积极动员A级景区加盟《厦明山海康养卡》。精心打造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打造理学溯源之旅、红色文化之旅、绿色生态之旅等旅游,其中:坂面闽中红军旧址景区、半山三诚文化旅游区成功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完善提升“朱子家宴”品质,推出了高、中、低三档菜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精心组织参加“中国绿都·全宴三明”全市地方特色美食宴烹饪大赛,“朱子菌菇宴”获“明味全宴奖”三等奖。

体育事业

2021年,累计开展县级全民健身活动20余次,参与健身活动人数3.2万人次。成功举办了首届五人制足球春季联赛、尤溪县城关镇第二届社区篮球赛、县第十五届少年儿童围棋锦标赛、县第十三届“乒协杯”少儿乒乓球赛(小学组)、(初、高中组)、尤溪县职工“五一”登山赛等一系列群众参与性强的体育比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县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今年我县籍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家以及省、市级体育赛事的田径、射击等项目中,共获金牌24枚、银牌17枚,铜牌17枚。

医疗卫生

2021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2家,其中二甲综合医院、三乙中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各1家,民营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家,门诊部1家,诊所、医务室、卫生所(室)368家。全县共有医护技术人员1964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97名、注册护士1067名;共有乡村医生452名。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748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413张(县级医院980张、基层医疗机构433张)、民营医院335张。[4]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15元,同比增长8.2%,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222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93元,同比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310元,同比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94元,同比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068元,同比增长17.9%。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7567人,超序时完成失业保险参保任务共24855人,工伤保险参保49121人,机关社保参保940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27288人,基金征缴收入2284.7万元,其中失业保险795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11799万元,工伤保险138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征缴1.29亿元、发放养老金2.53亿元;职业年金征收2731万元,职业年金上解5473万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100%。

2021年,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持续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全天候全覆盖服务模式,共举办了4场线下招聘,参会企业98家,提供就业岗位21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举办了15场线上常态化“企业用工招聘会”,参会企业139次,提供就业岗位1389个,达成就业意向536人。

2021年,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584.5万元,募集福彩公益金126.76万元。我县城乡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7680元(即每人每月640元)。为全县3469户6974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农村低保金3722.87万元;为全县193户303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城市低保金181.63万元;为全县825户848人特困人员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1452.74万元;为全县814户190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93.52万元;为全县5466人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或护理补贴补助资金1238.16万元;为全县26名孤儿发放生活保障资金42.7万元;为全县17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资金272.43万元;为全县12924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880万元。[4]

环境保护

2021年,全年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9.7%,同比下降0.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13,同比上升0.21,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20,综合排名位列全市第8;全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类别均为为Ⅱ类,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县小流域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县级行政区水质排名进入全省第六名。全县环境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各项指标均符合各功能区划要求,公众对区域环境评价良好。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4起,死亡11人、受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500.73万元,与上年比起数下降6.7%,死亡人数上升120%,受伤人数下降46.7%,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9929.2%,发生1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44人,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3.22人。[4]

旅游

尤溪县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全县自然景观的景点主要有: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天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闽湖景区、明山湖游览区和中仙龙门场古银杏群、联合梯田、枕头山、伏虎岩、倒排岩、蓬莱山、白岩山、秀峰山等自然景区;人文景观的景点主要有:朱熹故居(沈郎樟公园)、洋中桂峰古民居、双鲤卢兴邦故居、西滨厚丰郑氏大厝、中仙西华聚奎堡、西城后山渡民居、以及县城金鱼井、白鹤楼、文庙、福星塔、天后宫、保安寺、锦云亭、龙凤亭、灵源院、福明宫等。

2021年,大力推进汤川乡全域旅游(一期)、侠天下景区体育旅游、联合梯田创4A级景区、闽湖康养度假小镇、桂峰古村落康养度假综合体开发、半山三诚文化旅游区等项目建设,提升景区质量,丰富产品业态,扎实推进台溪乡书京村土堡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2021年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514.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和3.1%。[4]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洋中桂峰古民居

省级自然保护区

九阜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溪书院、聚奎堡、厚丰郑氏大厝、桂峰蔡氏民居、西城卢家大院、公馆峡民居

国家水利风景区

闽湖景区

中国五大魅力梯田、海西十大美景之一、全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14]

联合梯田

福建省摄影创作基地

中仙龙门场古银杏群、联合梯田

著名人物

林积(?~1091)常平乡进溪里白泉村(今新阳镇中心村)人。宋庆历六年(1046)进士,是尤溪县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进士。

朱熹(1130~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饶市辖),生于尤溪县,南宋最著名的理学家。

詹荣(1500~1551年)四十九都高士村石龟厝(新阳镇高士村)人。擅长书法,尤精篆书。明朝靖边将领。

卢兴邦(1880~1945年)生于尤溪县六都朱源里农家。国民革命军独立师长。

罗骏(1896~1985年),字钰光,尤溪县城关镇建设东街人。民国5年,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并参加中华革命党。

林松青(1920~1948年)云源乡上云(今联合乡连云村)人。革命烈士。

林正恩(1921~1948年),今联合乡连云村人。革命烈士。

罗春俤(1925~1990年),女,尤溪县梅仙镇谢坑村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阮传成(1933~2003年),1933年8月27日出生于泉州市鲤中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

李记中(1933~1996年),1933年11月10日出生于尤溪中仙华仙村农民家庭,原尤溪县农业局副局长。

关合义(1921~1995年),1921年8月16日出生于平顺县阳高乡南庄村,享受厅局级待遇离休。

吴龙骏(1927~1987年),1927年7月出生在尤溪县管前镇鸭墓村。

杨忠意(1933~1999年),1933年9月出生,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人,曾任中共尤溪县委第一书记。

蔡奇(1955~ ),1955年12月出生于永安县(今永安市),历任北京市市委书记、北京市市长等职务。

荣誉

2016年12月,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2019年0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5]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12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0年12月,入选“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名单。

2018年—2020年度入选福建省级文明县城城市。

2021年4月,尤溪县被评为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16]

2022年2月,拟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

2022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

2022年8月,入选福建首批省级试点公示名单。

2022年11月,福建省尤溪县拟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