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兴镇(四川剑阁县辖镇)

由网友(好莱污影帝)分享简介:私兴镇,隶属4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位于4川盆地北部,剑阁县境西北部,中间坐标东经一零五°三一′三零″,北纬三一°五′,地处剑阁南部高山槽坝深丘区,境内最低海拔七五零米,最高海拔四九二米,平均海拔六二零米,丛林笼罩率四九%,属亚寒带潮湿季民风候。[一]截至二零一七年,私兴镇辖六个行政村、一个社区,总面积三四.二五平方公里,...

公兴镇,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剑阁县境东南部,中心坐标东经105°31′30″,北纬31°5′,地处剑阁南部低山槽坝深丘区,境内最高海拔750米,最低海拔492米,平均海拔620米,森林覆盖率49%,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1]截至2017年,公兴镇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面积34.25平方千米,总人口9384人。[2]

公兴镇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公兴镇

北宋熙宁年间置长兴镇,清雍正时设普成乡,民国时一度为区治所,1951年设公兴乡,1958年至1992年期间为金仙区驻地,1985年改建公兴镇。[3]347国道、208省道、县道鹤八路等贯穿公兴镇境内,镇区距在建绵万高速公路约10千米。[4][5]公兴镇是中国南宋制图学家黄裳的故里,[6]境内有黄裳墓、灵芝寺及灵泉井等文物古迹。[7][8]

公兴镇是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9]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10]2018年,公兴镇实现工业总产值8780万元,招商引资6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财政收入600.96万元。[11]

中文名

公兴镇

外文名

Gongxing Town

行政区类别

下辖地区

1个社区、6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839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北部,剑阁县东南部

邮政区码

628312[13]

人口

9384人(2017年)[2]

行政区划代码

510823111

面积

34.25平方千米

别名

高家坝,旧名土主庙、矮子场

地区生产总值

8.5亿元(2015年)[12]

政府驻地

公兴镇长兴路1号[1]

著名景点

灵芝寺、黄裳墓

车牌代码

川H

所属地区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建置沿革

  • 民国以前

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剑州(治普安县,今剑阁普安镇)属县下设乡镇,置长兴镇,治今公兴场,属剑州普成县(治今剑阁王河镇南)。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设普成乡,治今公兴场,下设4甲,是剑州下设的3个直属乡之一。

同治十一年(1872年),剑州3乡改划为13保,今公兴镇境域属剑安保 (治金仙场,今剑阁金仙镇)。

宣统二年(1910年),剑州划设1城2镇4乡,分辖13保,今公兴境域属讲信镇讲信保(镇保同治白龙场,今剑阁白龙镇)。

  • 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剑州改为剑阁县,今公兴境属讲信保不变。

民国三年(1914年),改保为团,今公兴境属讲信团不变。

民国十九年(1930年),隆礼团(治火烧寺,今剑阁鹤龄镇)改分为隆礼上、下区,隆礼下区治地土主庙(今公兴场)。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占领剑阁县后,改置3个县苏维埃,废区、保, 县下新设区、乡、村苏维埃,今公兴境域隶属金仙县金仙区苏维埃。同年秋,国民党政权恢复管辖后,将讲信区、剑安一区(治金仙场)并入隆礼下区改为第四区,区下设联保,以序号定名,联保下设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全县调整区划,改设4个区,缩编联保,更用新名,今公兴境属罐土香联保(罐铺、土主庙、香沉),后改称罐铺联保,治罐儿铺(今剑阁涂山镇罐铺村),属第三区(治白龙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撤联保改设乡镇,今公兴境域改属金仙镇,属第三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 全县调整区划,今公兴境域改属碑垭乡(治碑垭场),属第三区。

  • 新中国时期

1951年5月,设公兴乡,属第五区(治金仙场),次年改六区,1955年12月改称金仙区。

1958年,金仙区治所迁至公兴场。[3]同年9月,为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公兴乡改为公兴人民公社。

1984年初, 基层政区改制,实行政社分设,恢复公兴乡。

1985年10月,公兴乡改建为公兴镇。

至1989年,金仙区辖公兴镇和6个乡。[3]

1992年,撤销金仙区,撤销吼狮乡、涂山乡并入公兴镇,直属剑阁县。

1995年,公兴镇析出原吼狮乡、涂山乡行政区域,复置吼狮乡、涂山乡。

至2000年,公兴镇由公兴督导室领导。[14]

2006年6月,撤销公兴督导室,公兴镇由剑阁县直管。

行政区划

截至1965年,公兴公社共有7个生产大队,54个生产队。

1984年初,政社分设改制,改公社为乡,各生产大队、生产队分别改为村、村民小组。

至1989年,金仙区面积281.8平方千米,辖公兴镇和金仙、涂山、香沉、圈龙、吼狮、长岭6乡,共56个村,483个组;[3]公兴镇辖1个居委会,新生、九龙、大梁、茶垭、文林、凤凰6个村委会。

截至2009年,公兴镇辖大桥社区、新生村、九龙村、大梁村、茶垭村、文林村、凤凰村,[15]直至2017年10月31日保持不变。[16]

区划详情

截至2018年,公兴镇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共64个村(居)民小组。[1]各村、社区分别是大桥社区、新生村、九龙村、大凉村、茶垭村、文林村和凤凰村。

公兴镇政府驻地位于公兴镇大桥社区长兴路1号。[1][13]

地理环境

公兴镇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位于剑阁县东南端,中心坐标位于东经105°31′30″,北纬31°5′,辖域东与圈龙乡、香沉镇接壤,南与涂山镇相接,西与吼狮乡相邻,北与碑垭乡毗邻,[1]公兴镇政府驻地位于剑阁县南偏东白龙河中游高家坝,距剑阁县老县城普安镇59千米,距剑阁县新县城下寺镇108千米。[1]全镇总面积34.25平方千米,[2]东西宽约4千米,南北长约8.6千米。[1][17]

地形地貌

公兴镇地处剑阁南部低山槽坝深丘地区,属于山高、沟壑交错的地形结构。境内平均海拔620米,最高海拔750米,最低海拔492米。[1][17]

气候

公兴镇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6.5℃,境内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2℃,全年无霜期276天,无极高、低气温危害,年日照数约1339小时,年降雨量1086毫米。境内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主要自然灾害还是旱灾,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夏旱尤为突出。

水文

公兴镇全境位于嘉陵江水系白龙河流域,除文林村位于白龙河主要支流圈龙河流域外,其余大部均位于白龙河干流流域。白龙河旧名炭(淌、碳)口河、临津河,下游又名白溪浩(濠、河)等,河段别名众多,如水碾河、东河、桥楼河、李家河等等。发源于龙源镇青桐村,流经公兴镇至香沉镇剑南村流入阆中市河楼乡境内。河道宽40米至70米,出境平均流量每秒2.1立方米,年径流总量0.7亿立方米。[18]

自然资源

截至2015年,公兴镇总耕地面积15200亩,其中水田面积7378亩,旱地面积7822亩,其中中低产田地面积3000亩。水域面积2850亩,园地面积10700亩,退耕还林面积2158亩,林地面积25362亩,森林覆盖率49%。[17]

人口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00年,公兴镇总人口12168人,其中男6275人,女5893人;家庭户户数3455户,家庭户总人口12122人,其中男6252人,女5870人;按年龄划分,0-14岁3224人,其中男1691人,女1533人;15-64岁8268人,其中男4268人,女4000人;65岁及以上676人,其中男316人,女360人。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285人。[19]

截至2015年,公兴镇共有4060户,14202人,其中农业户3043户,10981人。[1]2017年,公兴镇总人口9384人。[2]公兴镇人口以汉族为主。

政治

民国十九年(1930年),隆礼团(治今鹤龄镇)分设隆礼下区办事处,治地土主庙(今公兴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秋,讲信区(治今白龙镇)、剑安一区(治今金仙镇)与隆礼下区合并为第四区公署,治地土主庙,次年6月撤销。1958年,剑阁县金仙区公所迁治公兴场。[20][3]1968年,金仙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设革委会主任、副主任。1978年,恢复金仙区公所,设区长、副区长和办公室、民政、财粮、文教、武装、公安、计划生育等工作人员。区公所为剑阁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主要职能是协助县政府管理和指导辖区各乡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和民政、财粮、公安、司法、计划生育、民兵等各项行政工作。[20]1981年,设剑阁县公安局金仙派出所。[21]1982年建金仙区人民法庭,受理金仙区境内诉讼案件。[22]1992年,撤销金仙区公所,后不复置。

派驻公兴镇的政法、行政管理服务类机构一览
序号单位名称机构性质设立机关机关驻所辖区范围
1剑阁县人民法院公兴人民法庭行政单位剑阁县人民法院公兴镇长兴路2号原金仙区
2剑阁县公安局公兴派出所行政单位剑阁县公安局公兴镇剑南街
3剑阁县公兴水务管理站事业单位剑阁县水利局公兴镇剑南街
4剑阁县公兴教育督导责任区事业单位剑阁县教育局公兴镇大桥社区
5剑阁县公兴国土资源管理所事业单位剑阁县自然资源局公兴镇剑南街
6剑阁县公兴食品药品和工商质监管理所事业单位剑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兴镇大桥社区
7剑阁县税务局公兴税务分局事业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剑阁县税务局公兴镇大桥街39号
8剑阁县公兴镇农业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剑阁县农业农村局公兴镇长兴路2号公兴镇
9剑阁县司法局公兴司法所行政单位剑阁县司法局公兴镇长兴路2号公兴镇吼狮乡涂山镇
注:若有变动,以官方信息和实际情况为准。

行政管理

1951年5月,剑阁县公兴乡人民政府建立,为基层人民政权组织。由乡长、农民协会和自卫武装组成基层政权。1952年后,实行民主建政,乡设正副乡长和民政、财粮、生产、文教、公安等干事和文书员。1955年,公兴乡人民政府改称公兴乡人民委员会,选举正副乡长、委员组成领导班子,除原设工作人员外,增设武装部长和财会辅导员。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体制,设立公兴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选举产生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管委会内设农业、工业、财粮、文卫、武装、治安等组或委员会。1968年,公兴公社管委会改称公兴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冬,公兴公社革委会实行政社分设,恢复成立公兴乡人民政府,由公兴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正副乡长。1985年10月,改为公兴镇人民政府至今。至1989年,公兴镇人民政府设办公室、财政、文卫、武装、计划生育等工作人员,并设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委员会,聘用农技、蚕桑、林业、水利、电力、国土、农房、广播、会计等人员,分别办理各项业务。[20]截至2015年1月,剑阁县公兴镇人民政府内设机构为1办3中心,分别是党政综合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产业引导中心)和综治工作中心。[23]

中共公兴镇委员会领导成员
职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镇长、武装部长副镇长
姓名杨庆国杨春芳郭宏杰奂永平陈晓丽杨波罗丽琼
注:1.各领导成员兼任党委委员;2.该届班子任期为2016年至2021年共5年;3.任期内若有变动,以官方信息和实际情况为准。[24]

交通运输

1959年4月,建成县道剑南公路(剑阁经阆中至南部)白龙至公兴马家仑路段;[25]1970年5月,建成乡道公香路(公兴至香沉);1971年3月,建成乡道马涂路(马家仑至涂山);12月,又建成乡道公吼路(公兴王家桥至吼狮);[26]1975年12月,修通剑南路马家仑至厚子铺(阆中界)路段,与阆中至思依公路相接,剑南路至此全部贯通。路宽5至7米,能晴雨通车。[25]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2010年至2011年,公兴至香沉、公兴至吼狮公路实施了灾后重建,新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并已升级为县道鹤八路(鹤龄镇至梓潼界八庙垭)。2013年,S302省道(万源至阿坝县)升级为G347国道(南京至德令哈),包括厚子铺经公兴马家仑至金仙路段;[4]2014年7月,剑南路白龙至马家仑路段升级为省道208线(青川至邻水九龙)。[4][27]

截至2015年,公兴镇共有乡、村、组公路179千米,其中:乡道路13千米,村道30千米,组道公路136千米。208省道剑南路穿境而过约7千米。[1]2015年,乡道公河路(公兴学房梁至河楼乡)开工建设,全长12千米,四级公路,路基宽6米,路面宽5.5米,设计速度20千米/小时。2016年,公兴镇文林村硬化村组道路9.8千米,加宽入村主道3.7千米、入户路18千米。[28]2018年,公兴镇新建村组道路7.978千米,在文林村、大凉村完成14.7千米道路硬化,硬化生产道路3.2千米,建人行桥2处。[11]2019年6月,普安镇经公兴至罗家河(347国道新接口)公路改建开工,设计车速40千米/小时,路基宽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预计2020年4月竣工。2019年9月25日,剑阁县正式启动绵万高速绵阳至苍溪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5]

截至2019年,G347国道、S208省道、县道鹤八路、乡道公河路等贯穿公兴镇境内,镇区距在建S1绵万高速公路白龙出口(碑垭乡先锋村)约10千米。[4][5]

公共交通

公兴镇班线客运情况一览
班车线路发车时间主要途经地备注
普安镇→阆中06:20;13:00白龙镇、公兴镇、思依镇--
普安镇→金仙镇07:00龙源镇、白龙镇、公兴镇--
阆中→白龙镇08:30;12:30思依镇、厚子铺、公兴镇
普安镇→公兴镇10:00江石乡、龙源镇、白龙镇--
普安镇→迎新村(涂山镇)11:30白龙镇、公兴镇、涂山镇--
普安镇→苏维村(厚子铺)12:30龙源镇、白龙镇、公兴镇--
剑阁县→金仙镇13:00剑门关镇、普安镇、公兴镇--
普安镇→长岭乡13:10白龙镇、公兴镇、金仙镇--
普安镇→人马垭村13:30白龙镇、公兴镇、吼狮乡--
普安镇→香沉镇14:20禾丰乡、白龙镇、公兴镇--
说明:1、普安往返公兴票价均为16元;2、发车时间仅列出去程信息,暂无返程信息;3、本信息仅供参考,更新于2019年10月,若有变动以官方最新信息或实际运行为准。参考资料[29]

经济

2015年,公兴镇发展海椒1000亩以上,总产值240多万元,出栏生猪2.26万头,粮食总产8100吨,油料总产2400吨,优质花生1500亩,良种繁殖80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500万元,发展烤烟300亩,总产值91多万元;建标准化圈舍3500余平方,全年养殖土鸡10万余只,出栏土鸡2万多只。2015年,公兴镇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12]

2018年,公兴镇发展藤椒2000亩,核桃5000亩,海椒2000亩,中药材2000亩,有机水稻1000亩;300亩藕鱼产业园、100亩海羊肚菌、万只肉兔、2个千头生猪养殖场均已投产;生猪出栏25392头,土鸡出栏23.96万只,山羊5426只,肉牛629头,肉兔9845只;实现工业总产值8780万元,招商引资6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财政收入600.96万元。[11]

第一产业

2015年,公兴镇发展高产优质海椒1000亩以上,总产业1500吨,实现总产值240多万元,引进优质母猪68头,培育并巩固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大户10户,2015年全年出栏生猪2.26万头,全年粮食总产达到8100吨,油料总产达到了2400吨,优质花生1500亩,良种繁殖800亩,建成80亩示范片一个。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500万元。发展烤烟300亩,实现总产量760担以上,总产值91多万元;建标准化圈舍3500余平方,全年养殖土鸡10万余只,出栏土鸡2万多只。2015年新栽核桃2300亩,2016年发展核桃2700亩,两年新栽5000亩。[12]

2018年,公兴镇发展藤椒产业2000亩,建百亩以上藤椒产业园3个;发展核桃产业5000亩,海椒2000亩,中药材2000亩,有机水稻1000亩,5000亩竹笋产业落地开工,300亩藕鱼产业园、100亩海羊肚菌、万只肉兔、2个千头生猪养殖场均已投产见效。培养殖大户15户,全年生猪出栏25392头,土鸡出栏23.96万只,山羊5426只,肉牛629头,肉兔9845只;引进龙头企业4家,新建农民专合社2家共13家,新建家庭农场3家共15家,培育种养大户22家,农村电商4个;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共计107万元;发放地力补贴98.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8户,实施产油大县项目免费供油菜种2600亩。[11]

2019年7月5日,剑阁县签订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投资协议并落户公兴镇。分两期投入,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建设柴胡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3000亩,带动农户发展种植7000亩。[30]概算总投资1.04亿元,投资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带动农户3000户,以后逐年递增。[31]

第二产业

2018年,公兴镇有微型企业业10个,提供就业岗位134人,年度总产值8780万元,永发机砖厂技改升级投入使用,全面完成招商引资6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任务。[11]

第三产业

截至2018年,公兴镇有大型综合商场1家,综合市场3个,银行业金融机构4家,分别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剑阁农村商业银行和包商贵民村镇银行的分支机构,其中广元市包商贵民村镇银行公兴支行成立于2013年1月,[32]是广元市包商贵民村镇银行的六个营业机构之一。[33]2019年7月,公兴镇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达成投资协议,项目投资达产后,预计实现地方税收留成不低于100万元。[30][31]

2018年,公兴镇财政收、支总计600.96万元。基本支出447.75万元,项目支出153.22万元。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201.8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类)30.0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46.67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0.2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9.51万元,农林水支出244.0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5.58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03万元。[11]

社会事业

公兴镇场镇位于白龙河中游河畔的高家坝。场镇附近清末以前有一小场,名土主庙,又称矮子场,1951年在此设公兴乡。1958年金仙区公所迁于矮子场附近的高家坝,粮食、供销、银行、工商、税务、邮电、食品、木材、医院、学校、服务行业、商业贸易等和企业、事业单位亦随之新建用房,渐成新街。1979年,国家电网35千伏变电站新建于此地。1984年,部分农民进入集镇建房。1985年建公兴镇。截至1989年,公兴镇共新建街道8条,长2380米,宽13至21米,并新建影剧院、电视差转台和一座石坦空腹拱桥,建成新的集镇。镇上共建房屋7.8万平方米,其中单位自管公房41500平方米,私人房屋36900平方米,常住居民428户4295人(含中小学生2615人)。

2018年,公兴镇完成老政府龙居御苑商品开发,完成居民小区污水综合整治,争取资金50万元,购买压缩式垃建车1辆,关闭场镇垃圾填埋场,实行垃极每日清运到普安镇集中处理,对集镇城乡环境、垃圾填埋场、泄洪管道进行了综合整治。成功创建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剑阁县政府对公兴集镇重新修编。推进城镇旧房改造,增设部分环卫设施,维修维护场镇路灯,实施老电影院拍卖工作,集镇河堤初设方案通过初审。[11]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公兴镇有1所公办小学和1所公办初级中学。剑阁县公兴小学校位于公兴镇文化街16号。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面积12346人,建筑面积10967平方米,在校学生1342人。[34]截至2018年初,学校在职人员57人,其中教师54人;在职教职工中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17人,初级职称32人;在校学生1230人,住校生320人;农村遗补人员8人。[35]

剑阁县公兴初级中学校开办于1960年秋,后办有附设高中班,1979年改为单设初级中学校。[36]该校位于公兴镇大桥街162号,是一所普通农村单设中学。[37]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面积2992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50平方米,在校学生831人。[34]截至2018年,学校有教学班18个,学生768人,教职工68人。[37]

截至2018年,公兴镇享受“一免一补”政策在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86人(学前教育);享受“三免两补”政策在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73人(小学、初中);享受“两免一助”在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3人(高中),享受中职及以上的国家教育扶持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9人,合计451人971960元。入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1]

医疗卫生

1958年后,金仙区卫生所迁至公兴场,分设门诊、住院部及科室等。属集体性质,负责诊治和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工作。1961年,改称金仙区中心医院。1962年下放给公兴公社管理。至1989年,属全民性质,配有X光机、显微镜、心电图仪、B超、A超等现代医疗设备。[38]

截至2017年,公兴镇有公立医院1家,村级卫生站6个。剑阁县公兴镇中心卫生院位于公兴镇剑南街2号,[39]是一级甲等医疗机构[40],是剑阁县药械使用安全诚信示范单位[39],剑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41],AAA级预防接种门诊[40]。2017年1月22日,公兴镇中心卫生院被广元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为“星级接种门诊”。截至2018年8月,每月21、23、25、27、29日预防接种,疫苗为Ⅰ、Ⅱ类疫苗。[40]2017年3月,该院正式启动业务用房及附属工程建设,包括改扩建业务用房500平方米及污水、垃圾处理、配电、院内环境附属工程等。主要实施内容为新建职工食堂214.71平方米,修建砖围墙40米,砖砌明沟45米,砼坝680.33平方米,砼挡土墙18米。

农田水利

截至2015年,公兴镇共有小(二)型水库6座,山坪塘156口,石河堰48道,提灌站25处。[1]2016年,公兴镇文林村新建一泉观石河堰工程,集灌溉、交通、旅游、防洪功能为一体。[28]2018年,公兴镇共投入82.86万元完成新生、九龙、茶垭、文林、凤凰、大桥社区6个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金土地整治工程,完成污水处理56处、整治山坪塘8口、新建渠系4.9千米,实施坡改梯1098.9亩,格田整理1349亩,水田整治2135亩,新建蓄水池49口,整治山坪塘4口,整治渠系2760米。争取资金50万元对凤凰堰饮用水源进行安全整治,关停水源地养殖场5家,治理排污口6处。[11]

水库名称流域位置区域位置建成时间坝高总库容有效灌面
大凉水库陡磨河大凉村1960年10.0米34.2500亩
文林水库圈龙河小支流文林村1974年11.6米12.6279亩
凤凰水库白龙河小支流凤凰村1974年11.0米18.6326亩
茶垭水库白龙河小支流茶垭村1975年11.6米10.0290亩
新生水库白龙河小支流新生村1976年18.0米16.5203亩
李家岩水库圈龙河小支流文林村1978年16.0米16.4219亩
说明:1.总库容单位为万立方米;2.以上水库均为小(二)型水库;3.按建成时序排列。参考资料[42]

文化事业

1958年冬,公兴公社建立广播站。1959年,剑阁县广播站沟通起县城至公兴的节目传送。截至1978年,公社广播站有收音、录音、电唱、接收、扩放、发射等设备,队队通广播,户户有喇叭,社队均用广播宣传政策,发通知,开广播会,安排生产。1980年开展广播标准化建设,县广播局对公社广播人员推行任务与工资挂钩的责任承包制,签定合同书,实行谁建谁用谁管理,配备护线员,维修广播网路。1982年,金仙区公所组织建立金仙差转台,位于公兴公子山,由群众集资兴办,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由区公所确定人员兼管,机器型号为DGH-10型,功率为10W。至1989年底,公兴乡广播站建成标准化机房、播音室和站内标准设备,完成标准化线路建设,使用对讲设备。2016年,公兴镇文林村实现电视户通310户、宽带网络150户。[28]2018年,公兴镇新增有线电视360户,上送新闻稿件25条,开办广播自办节目200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5次,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全天候免费开放,放映电影80余场次。[11]

基础设施

2018年,公兴镇共投入60万元实施凤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高标准完成凤凰村委会阵地配套建设;利用易地搬迁基础配套资金1069.7万元,完成大凉村、茶垭村、凤凰村4个集中安置点配套。2018年,公兴镇完成C、D级危房改造182户,易地搬迁91户250人,土地增减挂钩150户,新建安置点8个,全面完成5个。[11]

社会保障

2018年,公兴镇全面覆盖全镇696户贫困户政府资助兜底购买人均180元/年的医保,并办理健康扶贫联系卡,使所有贫困户实现县内住院治疗自费不超过10%支付,县外治疗报保率提高5%的优惠政策。累计发放278户贫困户小额信贷扶贫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共计贷款金额1112.3万元。2018年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30.24万元。2018年,公兴镇规范打造标准化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率达100%,发放独生子女奖励327户,新增奖励对象13人,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扶助5人;完成适龄劳动力登记523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0人。[11]

历史文化

清末以前,今公兴场镇高家坝附近有一个小市场,名叫“土主庙”,又称“矮子场”。清末,有三姓家族在土主庙对面套子梁山上、公子山(又名兼山)山下另建市场,新场取名“公兴”,后来没有建成,仍然迁于原址矮子场。1951年,矮子场为新设乡治地,因名公兴乡。1958年,金仙区公所迁址高家坝,直至1992年撤销,高家坝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新场镇。公兴乡则几经变革于1985年改设公兴镇至今。

文物古迹

黄裳墓:位于公兴镇九龙村兼山山下。原竖有石碑1座,上书“兼山”二字。墓地有古柏数百余株,明时被保宁府(治阆中)一同知砍伐,彭泽作《吊宰木赋》讽责其事。[6]原有合抱柏树,封荫坟茔。1963年垦作耕地。墓基未发掘,存有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剑州知州李璧谒墓时所题诗刻碑一通。[7]

灵芝寺:位于公兴镇新生村。宋时修建。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整修,呈复四合院布局。今存中殿(观音殿) 、前殿 (真武殿)。占地1470平方米。[8]2013年12月,灵芝寺被广元市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3]

灵泉井:位于公兴镇新生村,在灵芝寺前巨石中央,为石质井,井口呈圆形,直径1.6米,井深5米,终年不涸。[8]

著名人物

  • 黄裳

黄裳(1146年-1194年),南宋时隆庆府普成县(今属剑阁县)人,字文叔,号兼山。[44]其故里及墓葬均位于普成县东部兼山山下(今属公兴镇九龙村)。[6][7]他曾辅佐过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三朝皇帝,先后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侍讲、礼部尚书等职,是南宋时期制图学家,绘有《苏州石刻天文图》和《苏州石刻地理图》两幅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去世后追赠资政殿学士,宋理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谥封文忠公。后世为他修了兼山墓,并将他的生平功绩镌刻在石碑上,还整修和重修了兼山书院、读书台。明清两代,当地官府、百姓又对这些建筑物进行修葺。兼山书院至今尚存屋宇,兼山墓和碑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讲书台、读书台尚存遗址。[44][45]

荣誉称号

2012年,公兴镇新生村被命名为2011年度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乡村。[46]

2014年3月,公兴镇被命名为2013年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9]

2018年10月,公兴镇被列为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1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