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和(2023最新黄维和百科介绍)

由网友(时光催老少年郎)分享简介:黄维以及,油气管谈博野,享用国务院当局特殊津揭,天下“51”逸动惩章得到者。现任中国石油自然气株式会社副总裁、中国石油自然气取管谈分私司总司理。二零二零年一一月八日,获第103届光华工程科技惩。中文名黄维以及国籍中国出诞辰期一九五七年一一月出熟地上海市进党时间一九八六年结业院校华东石油教院平易近族汉族事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油气...

黄维和,油气管道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总经理。

翻硕MTI 2023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备考公开课重磅登场

2020年11月8日,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中文名

黄维和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57年11月

出生地

上海市

入党时间

1986年

毕业院校

华东石油学院

民族

汉族

职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油气管道专家

参加工作时间

1982年7月

学历

研究生

个人简介

男,汉族,1957年11月生,江西清江人。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总经理。

1982年6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油气储运专业,1996年6月获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工程与科学硕士学位,2005年1月获石油大学(北京)储运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主持西气东输等我国多条重大管道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建设管理,构建管道工程协同创新模式,解决大口径、高压、高强钢输气管道断裂控制和易凝高粘原油输送等难题;创立我国大型油气管网基于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油气管网运营水平;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油气长输管道及储运设施检验评价与安全保障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1]

个人履历

1978年9月—1982年7月,中国石油大学学生。

1982年8月—1993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工艺室技术员。

1993年6月—1994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工艺室主任。

1994年3月—1995年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副院长。

1995年2月—1997年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院长。

1997年2月—1998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局长助理。

1998年12月—2000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总工程师兼副局长。

2000年10月—2002年5月,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总经理。

2002年5月—2006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总经理,兼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总经理。

2006年12月—2008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总经理。

2008年5月—2011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总经理。

2011年10月—至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总经理。

工作成绩

1、1985年,作为项目设计工艺专业负责人,负责国内第一条长距离输气管道中原油田-沧州输气管道工程工艺设计工作。

2、1985年,作为设计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内第一个10万方油罐—秦皇岛泵站油罐区2×10万立方米油罐扩建工程设计工作。

3、1989年,作为设计项目负责人,主持我国西部乌鲁木齐(库尔勒)—鄯善—洛阳原油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国内第一条稠油常温输送管道库尔勒-鄯善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工作。

4、1997年,作为工程项目主任,主持建设了苏丹原油管道工程,全长1500公里,管道711毫米,设计输量每年2000万吨,工程仅用18个月完工,被西方媒体赞为“中国速度”。

5、2000年—2002年,组织国内第一条长距离成品油管道(兰州—成都—重庆)工程和国内海拔最高的天然气管道(涩北—西宁—兰州)工程建设。

6、2002年-2006年,主持完成了国内第一条高钢级(X70)、长距离(主干线3800公里)、大口径(直径1016毫米)、高压力(10兆帕)输气管道建设及投产运行工作,一举使我国管道工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

7、2006年,组织完成了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建设,成为目前世界上管网最复杂、调控最有序的油气调控中心之一,中国石油全部骨干油气管网纳入该中心集中调控。

8、2002年至今,组织中国石油油气管网规划,参与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和运行管理,着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荣誉记录

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多项,提出了“1+N”开放协同式自主创新体系,即:“中国石油+N个相关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核心技术+N个配套技术”技术应用体系和“项目法人+N个合同法人”组织保障体系,以中国石油为主体,充分发挥相关行业的优势力量,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和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中国石油管道的技术飞跃,管道行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黄维和同志与他的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0年11月8日,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