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柴维尔(刚果共和国首都城市)

由网友(夜店,齐备不外梦一场)分享简介:布推柴维我(Brazzaville),刚因共以及国的尾都以及天下政事、文明中间。布推柴维我位于刚因河(扎伊我河)下流北岸,隔河取刚因平易近主共以及国尾都金沙萨相视。那里4季常青,芒因、椰子、旅人蕉成行成队,绿荫如盖,是座斑斓的寒带都会,有花圃乡之称。布推柴维我成立于一八八零年一零月三日,面积一零零平方私里,二零零九年人嘴一三七万...

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刚果共和国的首都和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布拉柴维尔位于刚果河(扎伊尔河)下游北岸,隔河与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相望。这里四季常青,芒果、椰子、旅人蕉成行成队,绿荫如盖,是座美丽的热带城市,有花园城之称。布拉柴维尔建立于1880年10月3日,面积100平方公里,2009年人口137万人。

中文名

布拉柴维尔

位于

刚果河(扎伊尔河)下游北岸

属于

刚果共和国的首都

建立于

1880年10月3日

简介

布拉柴维尔 刚果共和国首都城市 搜狗百科

布拉柴维尔原是沿河小村落,1880年建市,曾为法属中央刚果及法属赤道非洲首府。1934年刚果—大西洋铁路通车后,成为水陆运输枢纽。独立后,城市发展很快,1960~1983年人口增长3.5倍以上,是全国经济中心之一。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食品、啤酒、制糖、榨油、卷烟、木材加工、金属加工、化工、水泥、电力等。布拉柴维尔是刚果—大西洋铁路和水运的连接点,刚果河重要港口。港口有专业码头,1981年吞吐量56.2万吨,以木材为主,来自乍得、中非共和国和加蓬等国的过境物资在此经铁路转运到黑角港。与金沙萨有轮渡相通。市区从朱埃河口沿刚果河向上,延伸10余公里。东部是商业区,西部高地为行政机关所在地。工厂多沿河布置。西北郊马亚马亚有国际机场。布拉柴维尔市(Brazzaville)是刚果共和国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刚果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能源中心,也是中部非洲的一座名城。

地理环境

布拉柴维尔对岸(即刚果河左岸)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两座首都规模差距悬殊,金沙萨2009年人口超过一千万。为区别刚果河两岸的两个以“刚果”为国名的国家,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被称为“刚果(布)”或“原法属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1971年至1999年改名扎伊尔,首都金沙萨)被称为“刚果(金)”或“原比属刚果”。两国首都相距5到6公里,仅次于罗马和梵蒂冈之间的距离,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对隔河相望并能互相看见的首都。

布拉柴维尔位于赤道以南,距大西洋506公里。市区地形较为平坦,海拔317米,周围是广阔的稀树草原。

布拉柴维尔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全国40%的非农业人口。行政上是刚果(布)一个独立市镇,为普尔区包围。

经济

布城气温高,雨量多,最热月是3—4月,但由于地较高

并受河流的影响,早晚很凉爽。布城建于1880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4年,成为法国赤道非洲的总督驻地。1960年国家独立后成为首都。此后,城市发展很快,从消费型城市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之一。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食品、啤酒、制糖、榨油、卷烟、木材加工、金属加工、化工、水泥、电力等。市区从朱埃河口沿刚果河向上,延伸10余千米。东部为商业区,西部为行政机关所在。工厂多沿河分布。城市布局井然,房屋造型多呈欧洲风格,但又具有开敞、轻巧、简洁、明快的热带建筑特点,如市政府、邮电局、圣安娜车站、高等师范学校、医院等都是典型建筑。市中心占地2100平方米的恩古瓦比博物馆建筑群及“最高牺牲广场”造型壮观、美丽。刚果河中的姆巴穆小岛是赏月佳地。

  布拉柴维尔市(Brazzaville)是刚果共和国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刚果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能源中心,也是中部非洲的一座名城。

气候

布拉柴维尔位于非洲中西部,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18°C-30°C之间,最高气温近40°C,最低气温10°C。首都布拉柴维尔年平均气温26°C。每年有两个雨季和两个旱季:1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大雨季,5月中旬至9月底为大旱季,10月初至12月中旬为小雨季,12月中旬到次年1月中旬为小旱季。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600毫米,西部有些地区多达2000毫米以上。

  布拉柴维尔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极端高温 °C (°F)

  34,  (93)  35,  (95)  37,  (99)  35,  (95)  36,  (97)  34,  (93)  32,  (90)  34,  (93)  35,  (95)  36,  (97)  36,  (97)  35,  (95)  37,  (99)

  平均高温 °C (°F)

  31,  (88)  32,  (90)  33,  (91)  33,  (91)  32,  (90)  29,  (84)  28,  (82)  29,  (84)  31,  (88)  32,  (90)  31,  (88)  31,  (88)  31,  (88)

  平均低温 °C (°F)

  21,  (70)  21,  (70)  21,  (70)  22,  (72)  21,  (70)  18,  (64)  17,  (63)  18,  (64)  20,  (68)  21,  (70)  21,  (70)  21,  (70)  20,  (68)

  极端低温 °C (°F)

  18,  (64)  17,  (63)  18,  (64)  19,  (66)  17,  (63)  13,  (55)  12,  (54)  13,  (55)  16,  (61)  17,  (63)  18,  (64)  18,  (64)  12,  (54)

  降水量mm (英寸)

  160,  (6,3)  125,  (4,92)  188,  (7,4)  178,  (7,01)  109,  (4,29)  15,  (0,59)  0,  (0)  0,  (0)  56,  (2,2)  137,  (5,39)  292,  (11,5)  213,  (8,39)  1,473,  (57,99)

自然资源

布拉柴维尔自然

资源丰富,有石油、森林和多种矿藏。其中石油和林业为经济两大支柱。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约2.1亿吨,主要在海上进行大规模开采,内陆油田尚处于勘探阶段。天然气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钾盐矿储量约数十亿吨,磷酸盐矿600万吨,铁矿约10亿吨。此外还有铝、锌、铜等金属矿。森林面积2200万公顷,约占全国面积的60%,其中可采面积1400多万公顷。农业落后,粮食不能自给。木材是刚果第二大自然资源,木材品种有300余种,可供出口的有铁木、刺果美等40余种。出口收入仅次于石油。

历史沿革

这一地区几个世纪以来都是非洲要地。在拉里人(lari)的语言中,姆福阿和姆皮拉地区被称为马武拉(Mavula),即“发财的地方”,这个名称至今仍为拉里人使用;但虽然这种语言的使用者数量占布拉柴维尔第一名,却并未在宪法中列为国语。不过,1880年时,拉里人已经不在这一地区居住,取而代之的是泰凯(Téké)移民,他们称这里为恩库纳(Nkuna)。

城市排名

根据Mercer对215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调查,2009年布拉柴维尔排名第211,仅高于乍得 恩贾梅纳、中非共和国 班吉和伊拉克 巴格达;2008年排名第213,2007年排名为214。

历史

布拉柴维尔始建于1880年9月10日,由法籍意大利探险家皮埃尔·萨沃尼昂·德·布拉柴建立;这一天,当地的马科科(Makoko)国王与之签署协议,将其王国置于法国的保护之下;四年后,为与河对岸比利时人兴建的利奥波德维尔(今金沙萨)竞争,城市开始兴建。1880年10月至1882年5月,这里由塞内加尔人马拉米纳·卡马拉(Malamine Camara)率领的小部队占领,以避免比利时侵占。

法国对这一地区的正式占领始于1884年的柏林会议,这里成为法属刚果和后来的法属赤道非洲(包括加蓬、中非和乍得的联邦)首都。1911年升格为市镇,1912年建立市政厅,1929年在时任市长安东内提(Antonetti)将军时期首次拥有了城市规划。1924年,刚果大洋铁路投入使用,将布拉柴维尔与黑角连接起来。

1940年,布拉柴维尔成为自由法国的象征性首都。1944年,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与法属非洲殖民地代表在布拉柴维尔举行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重定二战后法国及其非洲殖民地的关系,黑非洲摆脱殖民统治的思想萌发。1944年和1958年,戴高乐在布拉柴发表讲话,成为法属黑非洲独立的前奏。

20世纪60年代之前,城市分为欧洲人区(市中心)和非洲人区(波多-波多、巴刚果和马凯莱凯莱)。1962-1963年修建新市政厅。1980年,布拉柴维尔脱离普尔区,获得区级地位。

这座城市经历过多次刚果(布)国内、刚果(金)和安哥拉之间的多次武装冲突。20世纪90年代的刚果内战中,这里发生了血腥大屠杀,数千人死亡,数十万人成为难民。

2012年3月4日,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一个弹药库发生爆炸,导致206人死亡,上千人受伤,其中据中国驻刚果(布)大使馆证实,6名中国工人在爆炸中遇难。

行政区划

布拉柴维尔分为以下七个区:

马凯莱凯莱

布拉柴第一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位于市区南部外围,朱埃河畔。现任区长毛里斯·毛雷尔·基文祖(Maurice Maurel Kiwoundzou)。

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总部位于朱埃河畔。

巴刚果(Bacongo)

最早的区之一,拥有全市最大的市场——le Marché Total。该区街道以法国名人命名。三法郎大街(L'Avenue des 3 Francs)因被殖民者付给移殖民的贡金而得名,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戴高乐曾于二战期间住在本区,其别墅“Case de Gaulle”由罗歇·埃雷尔(Roger Erell,1907-1986)设计,位于刚果河畔,现为法国驻刚果(布)大使官邸。区内还有罗塞尔圣母院等教堂,均是法国-刚果风格建筑的精品。

巴刚果也是20世纪90年代众多冲突事件的中心,1993-1997年的刚果内战中经历严重破坏和屠杀,导致族群同质化。

现任区长为雷蒙·库巴(Raymond Kouba)。

波多-波多

第三区,也是最老的区之一,建于1900年左右,原为沼泽和奥基拉村(Okila)。

刚果圣安娜大教堂建于1949年,位于1944年兴建的菲利克斯·埃布埃体育场附近,二者均为罗歇·埃雷尔设计,是城市象征性建筑。

现任区长雅克·埃利翁。

穆恩加利(Moungali)

第四区,商业气氛浓厚,聚集众多酒吧、迪厅。现任区长塞莱斯蒂娜·库阿库阿(Célestine Kouakoua)。

乌恩泽(Ouenzé)

第五区,区名来自林加拉语,意为市场。现任区长马塞尔·加农哥(Marcel Ganongo)。

塔朗加伊

第六区,位于北郊,人口居全市第二。区名在林加拉语中意为“看我”(“tala”意为“看”,“ngaï;”意为“我”)。区内混杂着危房和权贵的别墅。

现任区长普利瓦·恩德凯(Privat Ndeke)。

姆菲卢(Mfilou)

第七区,位于西北郊。帕斯卡尔·利苏巴时期是其民兵控制区。

现任区长阿尔贝尔·桑巴(Albert Samba)。

友好城市

德国德累斯顿

美国奥拉西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中国长沙(1982年8月9日)

中国威海(2004年2月2日)

交通条件

全国公路总长约20000公里,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公路约1200公里,有两条主干线:1号公路从布拉柴维尔至黑角,全长570公里。由于连年战乱及自然破坏,该公路目前不能通行。2006年6月,欧盟出资开始修复从首都起向南的73公里公路,预计2008年完工;2号公路从布拉柴维尔经奥旺多至韦索,长856公里,路况良好。自2005年起设卡收费使用,进入和驶出公路均需交费。小车每次500非郎,吉普车及面包车每次1000非郎,卡车3000非郎。2011年12月,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1期工程通车。刚果(布)1号公路南起经济中心黑角,北至首都布拉柴维尔,全长近600公里,是该国境内最重要的交通动脉之一。刚果(布)政府自1960年独立以来,曾多次希望修建一条完好的国家一号公路,但由于距离长,地形复杂,在中国公司承建之前始终未能如愿。

大洋铁路是刚果(布)惟一一条铁 路,连接首都布拉柴维尔和港口城市黑角,全长510公里,贯穿刚南部,是刚的交通命脉,担负客货运营。由于铁路年久失修,机车多数损坏,加上沿途时常遭到武装民兵袭扰抢劫,难以保证正常运输,运费昂贵。

航空

布拉柴维尔市和黑角市有大型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47、DC10和空中客车300等大型客机。刚果(布)有多家小型航空公司经营与周边国家及国内各省间的航线,多使用20至50座的小型客机。目前有法国、埃塞俄比亚、喀麦隆、贝宁、安哥拉、南非等国与刚果(布)签定有航空协定,开通往返布拉柴维尔市的定期航班。随着与中国贸易的加深,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迅速签署北京泛源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作为货运代理企业,各种衣类,电子产品和轻工业品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布拉柴维尔,而当地的油气资源等则通过海路、航空等大量出口到中国,中国与刚果(布)间的货运量与日聚增。目前从国内前往刚果(布)没有直达航线,非直达航线主要有:

(1)从北京、广州或香港乘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航班,中途经停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转机前往布拉柴维尔。

(2)从北京、上海、广州或香港乘法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中途经停巴黎转机前往布拉柴维尔市或黑角市。

布拉柴维尔马亚马亚国际机场有出租车通往市内。

公交

首都布拉柴维尔城市范围小,道路窄,车速不快,交通事故相对不多。全市无固定线路的大型公共汽车,市内出行可乘出租车或中巴车。出租车和中巴车使用欧洲淘汰的二手车,统一涂为绿色。出租车一般与他人混合乘用,也可单独租用,但价格要贵。

快艇

到邻国刚果(金)可乘快艇(只需10分钟)或大船(需30分钟)横渡刚果河便可抵达。过河需事先办理好签证。

旅游资源

刚果(布)旅游资源丰富,不分旅游旺季和淡季。首都和外省均有不少富有非洲特色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因外省仍有反政府武装民兵活动,刚旅游业目前仅局限于首都布拉柴维尔和黑角等地。布拉柴维尔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圣安娜大教堂(BasiliqueSainte-Anne)位于波多-波多广场南端,是刚最大和最著名的教堂,由法属赤道非洲总 圣安娜大教堂督费利克斯·埃布埃(FELIXEBOUE)根据保罗·比耶希(PAULBIECHY)主教的倡议决定建造。1943年开工,1949年11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教堂由法国建筑师罗歇·埃雷尔(ROGERERELL)设计,融会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与非洲茅屋屋顶特色,内部呈尖拱结构,宛如十指相对,顶部高达22米。教堂屋顶全部由产自法国的绿色孔雀石覆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该教堂在1997年内战中被破坏,尚待恢复。教堂中的圣母与圣安娜、圣约瑟夫像均由波多-波多画校创始人、法国画家皮埃尔·洛兹(PIERRELODS)绘制,刚著名雕刻家伯努瓦·高农戈(BENOITKONONGO)雕刻完成。费利克斯·埃布埃雕像(StatueFélixEboué)法属圭亚那人费利克斯·埃布埃(FELIXEBOUE,1884-1944)系首个法属殖民地黑人总督,于1940年至1943年间任法属赤道非洲(领地包括今刚果(布)、加蓬、中非和乍得,首府设在布拉柴维尔)总督。为纪念这位杰出的黑人领袖,以其名字命名的体育场于1944年1月落成,由戴高乐将军揭幕。埃的雕像则由E.戎夏尔(E.JONCHERE)于1957年雕刻完成,矗立在体育场的入口处。戴高乐广场(SquaredeGaulle)建于1961年。广场正中是戴高乐铜制头像,由G.帕里奥(G.PARIOT)雕刻,底 戴高乐广场座两侧的浮雕分别表现1944年戴高乐宣布给予非洲法属殖民地自治地位及1958年戴高乐授权尤卢(YOULOU,刚首任总统)成立刚果自治共和国时的场面。头像后有两幅壁画,左侧壁画描绘了戴高乐指挥法国军队与纳粹德国军队战斗的场景,右侧壁画描绘了戴高乐与黑人总督费利克斯·埃布埃(FELIXEBOUE)在一起的景象。戴高乐故居(CasedeGaulle)位于首都巴刚果区东南端的刚果河畔。1941年5月开工建设,1942年9月完工,曾为戴高乐将军在海外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时的寓所,刚独立后成为法国大使官邸。布拉柴纪念碑(MonumentdeBRAZZA)为纪念皮埃尔-萨沃尼昂-德-布拉柴(PIERRE-SAVORGNAN-DE-BRAZZA)而建。碑高25米,于1944年1月30日落成揭幕。碑后的刚果河畔有同样以布拉柴命名的广场,可作小型露天剧场,站在广场中心的五彩石上说话可产生回音效果。驻足河畔,可远眺金沙萨,亦可饱览刚果河及沿岸风光。现刚果正在建设布拉柴纪念堂,准备将布拉柴的遗骸迁回安放。布拉柴签约纪念碑1880年,意大利籍法国军官皮埃尔-萨沃尼昂-德-布拉柴(PIERRE-SAVORGNAN-DE-BRAZZ 布拉柴维尔A)深入刚果河腹地登陆,并于9月10日与马科科(MAKOKO)国王签订条约,将马科科王国置于法国的保护之下,同时获得刚果河右岸从安比拉(Impila)到朱埃(Djoué)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同年10月3日,法国正式占领这片土地,从此开始了对刚的殖民统治。该纪念碑位于市政府旁,是当年布拉柴登陆和签约的地方。恩古瓦比纪念堂(MausoléeMarienNGOUABI)为纪念1977年3月18日遇刺身亡的刚总统恩古瓦比而建。恩逝世后,其官邸各种陈设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成为恩古瓦比博物馆(1991年改名为历史博物馆),在官邸正前方修建了恩古瓦比纪念堂,安葬恩的遗体。纪念堂一般不对外开放。世界卫生组织驻非洲总部(Citédel’OMS)1954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其非洲总部设在布拉柴维尔,并选择在朱埃(Djoué)建立办公生活区。区内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可俯瞰刚果河,周围有高尔夫球场和小型水坝等。刚果河急流(RapidesetCataractes)刚果河全长4640公里,流域面积和流量仅次于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二位。干流贯穿刚果盆地,呈一大弧形,两次穿过赤道后注入大西洋,流经安哥拉、

赞比亚、中非、喀麦隆、刚果 戴高乐广场(布)、刚果(金)等国,在刚(布)境内长达1000多公里。在朱埃地区可欣赏到两段刚果河急流,Rapides位于上游,可近观,岸边有露天酒吧。傍晚的长河落日时分是最佳观赏时间;Cataractes位于下游,只能远眺,水急浪高,浪头咆哮而过,气势磅礴,动人心魄。刚果河河心岛(L’îleFeignont)位于刚果河上游河心处,著名旅游景点,有浓郁非洲特色,岛上有沙滩排球、地滚球等运动设施,游客可从岸边乘独木舟前往。布拉柴维尔市现有大小酒店123所,其中5星级酒店3所(奥林匹克饭店、子午饭店和玛丽娜饭店),2星级5所,1星级6所。有中餐馆3家,分别为和平饭庄、千叶酒家、玫瑰餐厅。和平饭庄的菜系以川菜为主,千叶酒家和玫瑰餐厅以江浙菜为主。布拉柴维尔-工作学习 申请在刚工作许可,首先要办理居留签证,申请人在抵刚后,可申请3个月的短期居留签证和1年或3年的长期居留签证。华侨在刚办理签证的收费情况如下:3个月签证2.5万非郎;1年签证10万非郎;3年签证20万非郎。此外,还须向移民局交纳土地管理费20万非郎,押金60万非郎,手续费15万非郎。另外,如需办理商人证,须交纳押金 布拉柴维尔100万非郎,而且这笔押金为冻结款。马里安·恩古阿比大学是刚果(布)唯一的国立高等学府,可颁发学士、硕士、经济学博士文凭。除本部外,下辖12所院校(其中高等教育学院设在刚第三大城市多利齐市),共设47个系,14个研究(实验)室。截止目前,尚未有中国留学生在该校学习。移民和国籍政策刚果(布)国籍法共101条,于1961年6月20日由国民议会通过,并由共和国总统颁布执行。该法律规定,外国人和刚果(布)人结婚并须共同生活5年后方能获得刚国籍。

教育

马里安·恩古瓦比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大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