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营(美国总统的休假地)

由网友(孟婆,来杯妇炎洁)分享简介:带维营(英语:Camp David),美国总统的戚假地,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县凯托克廷猴子园内,距华衰顿特区一一三私里,占地一二五英亩(零.五平方私里),拆乘直降机从黑宫登程,只要要三零分钟。[一]中文名带维营景区类型古代游乐用处总统尾选的度假地初修于一九三八年首要修建山杨屋、桦板屋、月季屋以及山茱萸屋外文名Cam...

戴维营(英语:Camp David),美国总统的休假地,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县凯托克廷山公园内,距华盛顿特区113公里,占地125英亩(0.5平方公里),搭乘直升机从白宫出发,只需要30分钟。[1]

中文名

戴维营

景区类型

现代游乐

用途

总统首选的度假地

始建于

1938年

主要建筑

山杨屋、桦木屋、月季屋和山茱萸屋

外文名

Camp David

地理位置

马里兰州Catoctin群山公园

占地面积

125英亩

别名

卡托克廷山庄

国家

美国

历史沿革

美防长承诺持续援助阿富汗军队至2017年底

始建于1938年的戴维营,最初名为“卡托克廷山庄”,是卡托克廷山地三大公共游乐园之一,位于首都华盛顿西北120公里处的马里兰州卡托克廷山间,海拔约548.6米,占地约5平方公里,乘直升机由白宫出发到此只需要短短的30分钟。最初它是美国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休假地,次年便成为罗斯福总统的专用疗养所,此后即辟为美国总统专用的休闲避暑胜地。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把这里作为总统的避暑别墅和休养地,并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出版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为其取了一个具有诗意般的美名“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即为人们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世外桃源”)。此后,在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又以他最疼爱的孙子戴维的名字命名了这块度假胜地,遂将其改名为“戴维营”。此后有一段时间,戴维营又被更名为“三号营地”,直至1969年尼克松任总统时,才又恢复了“戴维营”这个称谓,也许正是这个天真无邪孩童的名字,更能让来这里度假的总统们找回那种自然休闲的纯真感觉。

地理特色

整个度假营地由若干个乡村别墅组成,有10多幢石木结构的乡村式平房。主要建筑是四幢称为山杨屋、桦木屋、月季屋和山茱萸屋的木屋,其中山杨屋是总统的寓所。主要设施有会议室、音乐厅,其中包括配备有4个卧室的总统山边住宅,别具田园风格和情调。宅内备有古典风格的石头火炉,可以给整个房间带来温暖,并有电梯可通向地下深达30米的总统战时指挥室。而宅外的钓鱼池更是给这片幽静的庄园平添了几分活力。从山上远眺,周围环绕的国家公园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娱乐设施

娱乐设施可谓一应俱全,高尔夫球场、温水游泳池、网球场和健身房,让总统们尽情地徜徉在自己所钟爱的消遣娱乐之中,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休养。多年以来,历任总统常来这里调节其在白宫繁忙的公务生活,并作为会见外国贵宾的一个较为轻松的外交活动场所。

安全措施

通往戴维营的山道口最初只有一根横在路上的原木,只由一名海员(后来换成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把守。后来,原木换成了高大的铁门,警卫人员也随之多了起来,令戴维营看上去像是一座戒备森严的“监狱”。只有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和总统的客人才被允许进入戴维营。其余闲杂人员尚在山道口附近时,就会看到一块小牌子,上面赫然写着:“禁止停车、减速和转弯!不得观望!”

除了轻松自在之外,戴维营还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毕竟各国政要经常聚集于此,安全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虽说戴维营早已声名远播,乘坐直升机从华盛顿飞临这里也只需半小时,但在地图上却找不到它的踪影。更何况戴维营有着其独特的天然屏障,遮蔽在茂密的森林之中,就像凭空消失一样,尤其在夏日来临之际,一望无垠的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除非飞机冒险低空飞行,否则根本无法判断它的准确位置。此外,戴维营还处于海军陆战队的守卫人员和美国特工处工作人员的层层戒备之中,四周都是高高的围栏,惟一通往山顶别墅的一条高速公路的入口也被严密地监控起来,沿途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盘查岗哨,内部还安装了警报器,加之特工人员携警犬不间断地来回巡逻。因此,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总统和贵宾政要都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这份难得的自由。

和平圣地

声名鹊起的“和平圣地”

景色宜人、环境优雅的美国总统度假地,在刚刚建成的二战时期,就成为了罗斯福总统在休假期间和他的幕僚们进行战略决策指挥的“卡托克廷司令部”。在此期间,罗斯福总统也开启了邀请外国首脑到戴维营做客的先例,第一位幸运的客人就是当时盟国三巨头之一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从此也使得戴维营由美国总统度假休闲的“后花园”走向了政治外交的最前沿。

戴维营会议

但戴维营真正名垂青史,享誉世界还要得益于它是两次著名的“戴维营会议”的见证者。

其一,1959年9月25日至27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为期3天的非正式会谈,双方就德国问题、柏林问题、裁军问题、禁止核试验问题、进行科学文化交流、发展经济合作和双边关系等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此次会谈虽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但它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试图走出冷战禁锢、走向对话缓和、彼此伸出橄榄枝的初步尝试,不仅此后美苏关系得到了逐步缓和,也为美苏两国通过以首脑会晤的形式来解决国际争端和双边关系问题开创了历史性的先河。

其二,1978年9月6日至17日,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戴维营进行了为期12天的三方秘密会谈,埃以双方在会谈中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彼此抱定自己的谈判立场,各执一词,但在卡特总统的一再努力并不断施压之下,双方最终达成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戴维营协议”,由此诞生了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这对冤家宿敌之间的第一份和平协议,由此也打开了通往中东的和平之门。协议签署之后,以色列交还了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占领的西奈沙漠,埃及承认了以色列,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东和平迎来了第一缕曙光。戴维营也因此被世界赞誉为“和平圣地”。

历史瞬间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在这里和丘吉尔探讨过盟军作战的战争策略,也曾在这里整理过他收藏的心爱邮品;

艾森豪威尔曾在这里和赫鲁晓夫举行过高层会谈,表达了彼此遏制军事对手的共同愿望,也曾在这里挥杆潇洒于高尔夫球场;

肯尼迪曾在这里和艾森豪威尔讨论过入侵海湾的行动计划,他的妻子卡罗琳则曾在这里策马扬鞭,自由驰骋;

约翰逊曾在这里和他的助手们一道研究过越南战争捉摸不定的局势,也曾在这里的保龄球馆让时光匆匆流逝;

尼克松曾在这里和勃列日涅夫相互谋面,也曾在这里刚刚落成的游泳池里劈波斩浪,一试身手;

福特曾在这里为自己赦免尼克松的做法进行过辩解,也曾在这里驾驶雪地摩托车疾驰而过;

卡特曾在这里促使以色列和埃及这对冤家对手达成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和平协议,也曾在这里和妻子一道享受两人世界的骑车漫游;

里根曾在这里会见过“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也曾从这里的木器店里借过家具图纸若有所思地仔细端详;

老布什曾在这里与戈尔巴乔夫纵论国际风云,也曾给自己心爱的女儿在这里举行过隆重的婚礼,还曾在这里给自己心爱的宝马修过马蹄、上过铁掌;

克林顿曾在这里主持过美以巴三方的首脑会晤,也曾在这里躲避过穷追不舍的娱记们有关他与莫妮卡·莱温斯基的性丑闻;

小布什曾在这里的清晨决定了打击全球恐怖主义战争的第一枪(持久自由行动),也曾在这里抚慰了因911事件而惊悸的心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