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2023最新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百科介绍)

由网友(北音执念。)分享简介:自动脉夹层参与医治是经皮脱刺或者切开股动脉,正在印象设备指导下,沿股动脉拉收至自动脉,并对于病灶局部举行隔断的医治要领。参与医治要领包孕自动脉覆膜支架植进、自动脉分支血管支架植进等,果其具备微创、安齐、操做轻便等特色,临床使用宽泛。麻醒体式格局以及术前筹办一.麻醒体式格局自动脉夹层的分类一.自动脉夹层按照起病时间,可分为急性以及缓性两种...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是经皮穿刺或切开股动脉,在影像设备引导下,沿股动脉推送至主动脉,并对病灶局部进行隔绝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方法包括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主动脉分支血管支架植入等,因其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


麻醉方式和术前准备

王庆 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再干预

1.麻醉方式








主动脉夹层的分类

1.主动脉夹层根据起病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起病在2周以内为急性主动脉夹层,起病超过2周为慢性主动脉夹层。
2.根据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斯坦福(Stanford)A型和斯坦福(Stanford)B型,前者的夹层动脉瘤范围累及升主动脉,内膜破裂口位于主动脉弓而逆行剥离至升主动脉;后者的夹层动脉瘤范围仅限于降主动脉或延伸入腹主动脉,但不累及升主动脉,其内膜破裂口常处于近端降主动脉。

适应证

1.部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如胸主动脉最大直径大于5.5cm,主动脉直径年增加速度大于1cm,伴真腔较小的难治性高血压或肾动脉灌注不良。
2.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瘤颈长度大于1.5cm。
3.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伴主动脉破裂可能、分支器官缺血、持续或反复的难治性疼痛,以及外科手术风险较大者。

禁忌证

1.严重肾功能障碍者。
2.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3.孕妇或血液病患者。
4.内膜破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及夹层在主动脉弓者。
5.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预期寿命不超过1年者。
6.对比剂过敏或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对比剂者。
7.径路血管严重迂曲、狭窄者。

操作方法

局部或全身麻醉后,在患者腹股沟韧带下斜切口显露股动脉,或直接穿刺插入大动脉鞘。引入导丝及造影导管,进行血管造影并根据造影结果选择介入治疗方式。介入治疗结束,有股动脉切口者须行切口修补。
1.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
将覆膜支架植放置在内膜破裂口,缓解下游躯体的灌注不足,预防夹层破裂。
2.经皮主动脉球囊开窗术
以J型导管穿刺针穿刺主动脉夹层隔膜,再以球囊导管扩张隔膜穿刺孔,使假腔压力下降,真腔恢复。
3.主动脉分支血管支架植入
前两种方法治疗后,分支血管的血流仍不理想时,可考虑分支血管支架植入。造影后确认内膜破裂口的位置并释放支架,再经造影导管造影确认支架的位置及内膜破裂口的覆盖情况。

术后护理

术后取平卧位,去枕平卧6h,术侧肢体制动12h。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防止局部出血。观察股动脉穿刺处有无出血、血肿及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告知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要点,观察患者有无下肢疼痛、胸痛、体温升高等情况。

术后饮食

对于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宜给予低胆固醇、低脂、低糖饮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