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杭州综合性博物馆)

由网友(别了,那曾經)分享简介:浙江天然专物馆前身是西湖专物馆,初修于一九二九年,一九八四年自力修制,该馆面积近八零零零平方米,是中国开办的汗青最悠长的专物馆之1,也是浙江省独一以熟命科教、地球科教标原保藏、研究、铺示为首要营业勾当的省级专物馆。本陈设铺出的内容有恐龙、陆地植物、古熟物、动动物等八个博题,此中《恐龙取陆地植物陈设》枯获九八中国10大陈设...

浙江自然博物馆前身是西湖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1984年独立建制,该馆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中国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为主要业务活动的省级博物馆。原陈列展出的内容有恐龙、海洋动物、古生物、动植物等8个专题,其中《恐龙与海洋动物陈列》荣获98中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09年7月,新馆建成开放[1]

中文名称

浙江自然博物馆

地点

浙江杭州

馆藏精品

海南虎斑鳱、披针型林德勒枝、细齿似托第蕨

开馆时间

1929年

类别

自然博物馆

竣工时间

2009年7月

占地面积

8000平方米

开放时间

全年9:00-17:00、周一不开放[2]

基本内容

0元在杭州过一天 在杭州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前进中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是我国自己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馆的前 身为浙江省西湖博物馆,1952年为浙江博物馆自然之部,1984年独立建制。新馆位于杭州市教工路新10号,现有馆舍面积8000平方米,馆藏标本10万余件。目前陈列展出有动物、植物、地质史、恐龙与海洋动物及人体科学和科技角等八个专题,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为我省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自然科学综合陈列展览。七十年来,浙江自然博物馆艰苦创业,不断开拓,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在收藏、研究和展 教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迄今已登记入藏的标本达10万余件,门类齐全,珍品荟萃; 主持和参加编撰出版的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新馆独立建制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考和科研项目54项,其中有20项获奖。目前正在进行的省部以上科研项目8项。举办陈列展览(含流动展览)60余个次,受益观众达上百万人次,《恐龙与海洋动物陈列》荣获“98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业已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回顾过去,成绩令人欣慰,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该馆将牢记宗旨,坚持“两为”,以“走进博物馆,科教育新人”为己任,不断地努力丰富藏品,提高科研和展教水平,在各级政府的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在不远的将来,将浙江自然博物馆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浙江省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龙头馆,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搞好科普工作等方面作出适应时代的新贡献。

  浙江自然博物馆[3]新馆位于杭州市教工路新10号,于98年初建成开放。现有馆舍面积近8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3051平方米,内设主要展厅7个,具有国内一流的安防监控 报警系统和设施完备的标本库房。

  浙江自然博物馆以实施精品陈列作为切入口,不断提高展览质量和水平。展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融知识性、科学性、越味性于一体。不仅深深吸引了社会各界观众特 别是青少年学生,而且进一步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日益提高。据统计,观众量年均10万人次以上。

  为拓展科普阵地,扩大服务领域和空间,浙江自然博物馆多次与地方公司、商场、旅游业等企业单位合作办展,既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密切了经济与文化的相互 依托关系,又提高了博物馆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同时也为博物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发展探索了新路子。

  为进一步强化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浙江自然博物馆 主动与学校结成对子,使其成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自开馆以来,先后为十几所大中学校提 供教学实践。学生通过当义务讲解员、动手制作小标本等,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浙江自然博物馆,追溯馆史,曾经历旧中国的一段草创时期,其前身是在1929年西湖博览会基础上创建的浙江省西湖博物馆。据史料载,当年规模空前的博览会分八馆二所,其中博物馆占地面积最大,设水产部、植物部、昆虫部、动物部、矿产部、动物园以及瑶山部等分馆,内容丰富,展品众多。既有本省的特点,又有外地展品。鉴于这次盛会影响深远,展品来之不易,如果任其风流云散,甚为可惜,于是博览会呈请省政府设立西湖博物馆,部分展品移赠博物馆以作留念和永资观摩。1937年战事初起时,全部植物标本运往余杭林牧公司密藏,仍然被日军焚毁殆尽。其它自然标本,历经70余年的风风雨雨,还有几百件标本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保存完好,带着当年盛况的遗存信息位居馆藏品"长老"。

  另据悉,西湖博物馆建立之初,因种种原因连一个较为系统的陈列也办不起来。当时西湖博物馆技师兼自然部主任后来任馆长的董聿茂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就带领几位助手到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沿海地区采集和制作了许多动植物标本。他还到青海、西康等地进行考察,并带回一些大型动物标本。同时,董聿茂先生还开展了国际间的标本交流。这些工作大大地丰富了西湖博物馆的藏品,同时也为西湖博物馆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博物馆之一奠定了基础。

  抗战期间,西湖博物馆辗转迁徙至永康方岩、丽水三岩寺、松阳南洲村及龙泉等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董聿茂先生和他的同事钟国仪、钱惠馨、康美业和顾剑谊等先生历尽艰辛,将博物馆的藏品和图书、仪器保护下来。即使在流亡的过程中,西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忘记标本收集和学科研究。如此艰辛努力和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真正令人钦佩。

  建国后,西湖博物馆结束惨淡经营,获得新生。1952年更名为浙江博物馆。1984年7月,当时的自然之部分出单独建制,成立了今天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挂牌后,囿于馆舍、经费等原因,博物馆的功能运作一度受到影响,尤其是无固定陈列场所,影响了社会教育功能的有效释放,在社会上"隐姓埋名"达10年之久。但是,应该充分肯定,期间自博人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团结进取,对改革开放形势下我馆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探索始终没有停止,并且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这为我馆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还应肯定,自博的今天,也是全馆职工,包括已经离退休和曾在此工作过的几代人奋斗的结果。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或忠于事业,精勤业务,做出优异成绩,或默默劳作一生,淡泊明志。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勤勉敬业、干净干事,已成为自博人的传统和作风。今天,特别是年青的一代,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继前人未尽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开放时间

杭州馆:

全年9:00-17:00周一 不开放(最晚入园:16:00);

中国法定节假日 9:00-17:00(最晚入园16:00)。

安吉馆:

9:00-17:00,停止入馆时间16:00,周一周二闭馆(除法定节假日)。[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