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传(1984年米洛斯·福尔曼执导电影)

由网友(拿稳自己再说话)分享简介:《莫扎特传》(Amadeus)是由米洛斯·福我曼执导,彼患上·谢弗、兹德内克·马勒等担负编剧,F·默里·亚伯推罕、汤姆·戚斯克、伊丽莎黑·贝里奇等主演的汗青音乐列传影戏,于一九八四年九月一九日正在美国上映。[一]该片接纳顺叙伎俩,由安东尼奥·萨利埃雷(F·莫里·亚伯推罕 饰)讲述了巨大的音乐蠢才沃我夫岗·阿巴迪斯·莫扎特(...

《莫扎特传》(Amadeus)是由米洛斯·福尔曼执导,彼得·谢弗、兹德内克·马勒等担任编剧,F·默里·亚伯拉罕汤姆·休斯克伊丽莎白·贝里奇等主演的历史音乐传记电影,于1984年9月19日在美国上映。[1]

莫扎特传 导演米洛斯 福尔曼去世,享年86岁

该片采用倒叙手法,由安东尼奥·萨利埃雷(F·莫里·亚伯拉罕 饰)讲述了伟大的音乐天才沃尔夫岗·阿巴迪斯·莫扎特(汤姆·休斯克 饰)的一生的故事。[2]

1985年,该片获得第42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3]

中文名

莫扎特传

色彩

彩色

分级

USA:R

上映时间

1984年9月19日

主演

默里·亚伯拉汉、伊丽莎白·贝里奇、汤姆·赫尔斯

编剧

Peter Shaffer

出品公司

The Saul Zaentz Company 美国

其它译名

上帝的宠儿、阿玛迪斯

制片人

索尔·扎恩兹

对白语言

英语、意大利语

外文名

Amadeus、Peter Shaffer's Amadeus: Director's Cut、Peter Shaffer's Amadeus、Amadeus: The Director's Cut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制作成本

$18,000,000(estimated)

片长

160分钟、180分钟(未剪辑版)

导演

米洛斯·福尔曼、Milos Forman

制片地区

美国

出品时间

1984年9月6日

类型

剧情、音乐、传记

主要奖项

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导演、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

剧情介绍

本片讲述了伟大的音乐天才沃尔夫岗·阿巴迪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一生。影片采用倒叙手法,由安东尼奥·萨利埃雷(Antonio Salieri)讲述。他是一位宫廷乐师,莫扎特的天才使他既羡慕又震惊,心理上发生了变态,决定除掉莫扎特。音乐在全片中具有叙述和点出主题的作用,将莫扎特的音乐和他的生平事件串连在一起,刻画了莫扎特与萨利埃雷在音乐上的冲突。

演职员表

职员表

角色介绍

影视原声

1.《唐璜》(K .527)序曲/ 电影开场

2. 第25交响曲(K.183) 第一乐章 /萨利埃里自杀被发现

3. 弦乐小夜曲 (K.525) 第一乐章 / 萨利埃里为神甫弹的第三首曲子

4. F大调快板 (K.33B)/ 幼年莫扎特先用古钢琴后用小提琴所演奏的曲子

5. 第10小夜曲(大组曲)(K.361)第三乐章 / 莫扎特离开康斯坦察跑向音乐会

6. 第10小夜曲(大组曲)(K.361)第七乐章(终乐章)/ 莫扎特结束指挥小夜曲

7. 第10小夜曲(大组曲)(K.361)第三乐章 / 萨利埃里查看莫扎特的乐谱

8. G大调钢琴变奏曲(根据萨利埃里的作品——“我亲爱的阿东尼” 改编) (K.180)/ 莫扎特提到的改编的萨利埃里作品

9.《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咏叹调“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Non piu Andrai)/ 莫扎特为约瑟夫二世演奏时,改编萨利埃里的为约瑟夫二世所写的小曲。

10.《后宫诱逃》(K.384)中的咏叹调 “不论什么样的惩罚在等我”(Marten aller Arten)/ 《后宫诱逃》演出中,女高音独唱。

11.《后宫诱逃》(K.384)中的终曲“萨利姆万岁” / 《后宫诱逃》演出中,4人坐船离去

12. c小调弥撒(K.427),Kyrie / 在莫扎特的婚礼上

13. 长笛和竖琴协奏曲(K.299)第二乐章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4. 第29交响曲(K.201)第一乐章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5. 为两架钢琴所写的协奏曲(第10钢琴协奏曲)(K.365)第三乐章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6. 为小提琴和中提琴所写的协奏曲(K.364)第一乐章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7. c小调弥撒(K.427),Kyrie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8. 第15钢琴协奏曲(K.450)第三乐章 / 莫扎特走在回家的路上

19. 《唐璜》(K.527)开场的和弦 / 莫扎特进屋后看到了父亲

20.《后宫诱逃》(K.384)中的禁卫军合唱 / 莫扎特一家换上假面具

21.德意志军歌(K.539)/ 假面舞会上的背景音乐

22.《后宫诱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颂”(Vivat Bachus)/ 莫扎特在假面舞会“受罚”弹琴

23.《后宫诱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颂”(Vivat Bachus)/ 莫扎特以“巴赫”的风格演奏

24.《后宫诱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颂”(Vivat Bachus)/ 莫扎特被翻转过来演奏

25.《后宫诱逃》(K.384)中的二重唱“酒神颂”(Vivat Bachus)/ 莫扎特以“萨利埃里”的风格演奏

26.《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终曲"Ah tutti contenti" / 莫扎特边写作边玩台球

27. 第22钢琴协奏曲(K.482)第三乐章 / 莫扎特在为皇帝举办的露天音乐会上

28.《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终曲"Ah tutti contenti" / 萨利埃里溜进了莫扎特的房间

29.《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费加罗和苏珊娜的二重唱" Cinque..." / 莫扎特指导《费加罗婚礼》的排练

30.《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芭蕾音乐"Ecco la Marcia" / 歌剧院总监撕掉了乐谱

31. 同上 / 莫扎特得到约瑟夫二世的许可后配以音乐再次演奏

32.《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终曲"Ah tutti contenti" / 约瑟夫二世打哈欠时

33.《唐璜》(K.527)第二幕终曲 / 莫扎特得知了父亲的死讯

34. 同上 / 莫扎特指挥《唐璜》

35. 第20钢琴协奏曲(K.466)第一乐章 / 萨利埃里佩戴死亡面具的来到莫扎特住所

36.《唐璜》(K.527)开场的和弦 / 莫扎特打开房门时

37.《安魂曲》(K.626), Introitus / 康茨坦察询问莫扎特

38. 同上 / 萨利埃里计划害死莫扎特

39.《后宫诱逃》(K.384)、《费加罗婚礼》(K.492)和《唐璜》(K.527)中音乐改编的喜剧音乐 / 莫扎特全家观看演出

40.《安魂曲》(K.626), Dies Irae / 莫扎特深夜写作时听到了敲门声

41.《魔笛》(K.620)序曲 / 莫扎特发疯似的在屋中跳舞

42.《唐璜》(K.527)开场的和弦 / 莫扎特开门后见到了带死亡面具的人

43.《安魂曲》(K.626), Rex Tremendae / 莫扎特摸出房间

44.《魔笛》(K.620)中的咏叹调"Das Klingen.."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馆弹琴

45.《魔笛》(K.620)中的咏叹调" Ein Madchen..."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馆唱歌

46.《魔笛》(K.620)序曲 喝醉的莫扎特在酒馆与一些喝醉的女人

47.《安魂曲》(K.626), Rex Tremendae 酒后的莫扎特走在街上

48.《魔笛》中的咏叹调”der Holle Rache" 莫扎特的岳母训斥莫扎特

49.《魔笛》(K.620)中的咏叹调"Ein Madchen" / 莫扎特为《魔笛》的演出伴奏

50.《魔笛》(K.620)中的咏叹调"Pa pa pa " / 莫扎特被萨利埃里抬上马车

51. 德国舞曲(K.509)/ 康斯坦察在舞会上

52.《安魂曲》(K. 626), Confutatis / 萨利埃里协助莫扎特写作安魂曲

53.《安魂曲》(K .626), Lacramosa / 莫扎特离世、出殡

54. 第20钢琴协奏曲 (K.466) 第二乐章 / 萨利埃里被推出房间,响起莫扎特的笑声,影片结束

上映发行

美国1984年9月19日

瑞典1984年10月12日

西德1984年10月26日

法国1984年10月31日

阿根廷1984年11月8日

英国1985年1月15日

澳大利亚1985年2月14日

西班牙Spain 1985年3月1日 ..... (Barcelona)

中国香港1985年6月13日

德国2002年2月28日 ..... (director's cut)

美国2002年3月19日 ..... (director's cut) (premiere)

美国2002年4月5日 ..... (limited) (director's cut)

西班牙2002年4月26日 ..... (director's cut)

意大利2002年5月24日 ..... (director's cut)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The Saul Zaentz Company [美国]

发行公司

Orion Pictures Corporation [美国] ..... (1984) (USA) (theatrical)

AMLF [法国] ..... (France)

Aquarius TV [希腊] ..... (2005) (Greece) (TV)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2000) (Argentina) (VHS) (re-release)

Filmes Castello Lopes [葡萄牙] ..... (Portugal)

Pioneer Entertainment [美国] ..... (USA) (laserdisc)

Saul Zaentz Company [美国] ..... (USA) (laserdisc)

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s. [阿根廷] ..... (2000) (Argentina) (re-release)

华纳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意大利] ..... (2000) (Argentina) (re-release)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澳大利亚] ..... (2000) (Argentina) (re-release)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德国] ..... (2000) (Germany) (DVD)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美国] ..... (USA) (DVD)

特技制作公司

Effects Associates Ltd. [英国]

其它公司

Ambrosian Opera Chorus [英国] ..... music performers

Chorus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英国] ..... music performers

Cloisters of Westminster Abbey [英国] ..... music performers

Fantasy Records [美国]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L.C.P. di Pompei [意大利] ..... shoes

Nancy Seltzer & Associates ..... public relations

Pacific Title [美国] ..... titles and opticals

San Francisco Symphony Chorus [美国] ..... music performers: parody background

Saul Zaentz Film Center [美国] ..... film editing (2002 director's cut)

获奖记录

  电影节

  年份

  奖项

  获奖情况

  获奖人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电影,/,Best,Film  提名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男演员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提名  默里·亚伯拉汉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编剧,/,Best,Screenplay  提名  Peter,Shaffer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摄影,/,Best,Cinematography  获奖  Miroslav,Ondrí,cek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艺术指导,/,Best,Production,Design  提名  Patrizia,von,Brandenstein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服装,/,Best,Costume,Design  提名  Theodor,Pistek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剪辑,/,Best,Editing  获奖  Nena,Danevic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剪辑,/,Best,Editing  获奖  迈克尔,钱德勒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音响,/,Best,Sound  获奖  John,Nutten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音响,/,Best,Sound  获奖  Christopher,Newman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音响,/,Best,Sound  获奖  Mark,Berger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化装/发型,/,Best,Make,Up/Hair  获奖  Paul,LeBlanc
  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  1986  最佳化装/发型,/,Best,Make,Up/Hair  获奖  Dick,Smith
  法国,恺撒,奖/Cé,sar,Awards,France  1985  最佳外语片,/,Best,Foreign,Film  获奖  米洛斯·福曼
  金球奖/Golden,Globes,USA  1985

  最佳电影(剧情类) / Best Motion Picture - Drama

  获奖  
  金球奖/Golden,Globes,USA  1985

  最佳男配角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Motion Picture

  提名  ,杰弗里,·,琼斯
  金球奖/Golden,Globes,USA  1985  最佳导演,/,Best,Director,-,Motion,Picture  获奖  米洛斯·福曼
  金球奖/Golden,Globes,USA  1985

  最佳编剧 / Best Screenplay - Motion Picture

  获奖  Peter,Shaffer
  金球奖/Golden,Globes,USA  1985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获奖  默里·亚伯拉汉
  金球奖/Golden,Globes,USA  1985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提名  汤姆·休斯克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电影,/,Best,Picture  获奖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男演员,/,Best,Actor,in,a,Leading,Role  获奖  默里·亚伯拉汉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男演员,/,Best,Actor,in,a,Leading,Role  提名  汤姆·休斯克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导演,/,Best,Director  获奖  米洛斯·福曼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编剧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获奖  Peter,Shaffer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摄影,/,Best,Cinematography  提名  Miroslav,Ondrí,cek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获奖  Patrizia,von,Brandenstein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获奖  Karel,Cerný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服装设计,/,Best,Costume,Design  获奖  Theodor,Pistek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剪辑,/,Best,Film,Editing  提名  Nena,Danevic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剪辑,/,Best,Film,Editing  提名  迈克尔,钱德勒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音效,/,Best,Sound  获奖  Mark,Berger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音效,/,Best,Sound  获奖  Melody,Thomas,Scott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音效,/,Best,Sound  获奖  Todd,Boekelheide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音效,/,Best,Sound  获奖  Christopher,Newman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化装,/,Best,Makeup  获奖  Paul,LeBlanc
  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USA  1985  最佳化装,/,Best,Makeup  获奖  Dick,Smith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1984  最佳电影  获奖  

  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1984  最佳男演员,/,Best,Actor  获奖  默里·亚伯拉汉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1984  最佳导演,/,Best,Director  获奖  米洛斯·福曼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1984  最佳编剧,/,Best,Screenplay  获奖

  Peter Shaffer

台前幕后

·梅格·蒂丽原本确定出演康斯坦丝,电影开拍前的布拉格(也是拍摄地点),她和一些孩子们在街上玩足球,结果伤到了她的腿。于是她的角色必须换人。

·梅尔·吉布森曾为莫扎特的角色试镜。

·歌剧初次公演时的布景和服装,是特意按照原来的服装和布景的草图设计而成。

·整部电影采取的都是自然光线。

·电影中,唐·古万尼表演舞台,正是歌剧第一次演出的地方。

·莫扎特的笑声被设定为令人讨厌的,这一点来源于一些谈到他的书信中。有人把他的笑声描述为"有传染性让人头晕的",还有人说"就像是金属划在玻璃上面"。

·为了把这种特别程式化的表演转化成可行性的剧本,麦洛·弗曼和彼得·夏弗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进行改编。他们增加了一些角色,如神父、女仆、大教主和岳母。

·只有四处布景需要修建:塞勒里的病房、莫扎特的住所、一段楼梯和歌舞杂耍剧场。所有其他拍摄场地都可以在当地找到。

·音乐事先录制好,在拍摄的时候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为了使表演更加令人信服,汤姆·赫尔西每天练习四个小时的钢琴。

·在拍摄文森特·斯克亚维利走路的一段戏中,导演麦洛·弗曼警告他说:"电视正在把你毁掉。"

·在一段场景中,莫扎特把古拉克说成是"令人厌烦的",并且说"我不喜欢他",这里指的是汉德尔。事实上,古拉克和汉德尔是莫扎特最喜欢的两名作曲家。

·电影中参照的剧本,第一次演出是在1979年11月2日,伦敦国家剧院。

穿帮镜头

·歌剧场景中的演员们穿着带拉链的服装,那个时代是没有拉链的。

·萨列瑞在莫扎特灵床边拿的蜡烛比他后来从门外回来时要短。

·一个事实性错误,莫扎特是左撇子。

·莫扎特在弹子球桌旁时,镜头切换,球改变了位置。

·在接近尾声处,萨列瑞和康斯坦说话,他的头发一会在前面,一会在后面。

·约瑟夫二世那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不是像萨列瑞说的那样是奥地利的国王。

创作背景

人物背景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在他短短的一生中留下了数百部作品,其中有四十一部交响曲、《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脍炙人口的歌剧和众多的小夜曲、室内乐曲、教堂乐曲、钢琴和小提琴协奏曲。一七九一年,莫扎特猝然病死,生前还留下了一部为一位不知其名的人定作的安魂曲。他的尸体被掩埋在圣马克斯墓地的一个不知名的墓穴之中。充满神密的传奇,使这位天才艺术家的故事更加吸引人。 

影片背景

影片一改把古典音乐家当成“完人”或“圣人”来描绘的传统,颠覆了从莫扎特去世后由他太太开始的“贴金运动”,还原了他不完美的人生和完美的音乐之间的矛盾。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第57届)的影片可视为两名音乐家的传记,除了莫扎特,还有他的同行萨列瑞。影片透过萨列瑞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影片的外景地是导演的故乡布拉格,该城市是受到二战战火摧残最少的欧洲城市,也是莫扎特多部作品首演的地方。影片有着非常华丽的布景和服装;至于表演,两位男主角在拍戏期间发生了类似他们角色的勾心斗角,但最终扮演萨列瑞的演员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2003年著名意大利歌唱家巴托莉推出萨列瑞作品的唱片,证明他并非影片描写的那种庸才。

由著名剧作家谢弗创作的舞台剧《莫扎特》在美国百老汇上演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原本不太喜欢拍音乐家传记片的导演米洛斯·福尔曼在伦敦看了本剧后决定把它拍摄成一部有别于传统传记片的电影作品。本片在拍摄过程中麻烦不断,先是深得导演信赖的女主角因为开机前一天在布拉格街头踢球伤了韧带,而不得不临时回美国重新选角。而后又是遇到财政危机,最后是向派拉蒙公司求援,并搭上了导演的全部储蓄,总算凑足了1800万美元完成了电影的拍摄。幸运的是影片在上映后取得了极大的票房成功,并在奥斯卡奖的评选中大发神威,一举夺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演员在内的八项大奖。

影片评价

《莫扎特传》是人物传记片的顶峰之作,轰动世界的第一流的视听享受音乐片,深刻洞悉人性的经典之作。(网易娱乐 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