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党(2023最新香港民主党百科介绍)

由网友(我有我的Feel)分享简介:喷鼻港平易近主党是喷鼻港的政党之1,是喷鼻港立法会第2大政党。平易近主党的前身是喷鼻港平易近主联盟 (简称港联盟)。[一]现时有立法集会员6席,取私平易近党以及工联会并列喷鼻港3大政党,现任党主席为刘慧卿。中文名喷鼻港平易近主党本初名称喷鼻港平易近主联盟现任主席刘慧卿外文名Democratic Party创建时间一九九零年四月六日地舆位置喷鼻港政党先容平易近主党(...

香港民主党是香港的政党之一,是香港立法会第二大政党。

香港民主党 打着民主旗号的 伪君子 政党

民主党的前身是香港民主同盟 (简称港同盟)。[1]现时有立法会议员六席,与公民党和工联会并列香港三大政党,现任党主席为刘慧卿。

中文名

香港民主党

原始名称

香港民主同盟

现任主席

刘慧卿

外文名

Democratic Party

创立时间

1990年4月6日

地理位置

香港

政党介绍

民主党(英文:Democratic Party)是香港的政党之一,现时是香港立法会第二大政党。现任主席为刘慧卿。民主党的前身是香港民主同盟(简称港同盟)及汇点。香港民主同盟由李柱铭、司徒华(已身故)、张文光、何俊仁、文世昌(已移民)、李永达[2]、陈伟业(已退党)、吴明钦(已身故)、刘江华(已转投民建联)等人在1990年4月6日正式创建。首任主席为李柱铭、副主席是何俊仁。

成立背景

1997年香港回归前,末代港督彭定康急推民主政制。为应付选举,1994年10月2日,港同盟与中间路线的压力团体汇点合并成香港民主党,并邀请汇点的原主席张炳良任副主席。

政党历史

建党初期以集合本地民主派为目的,所以成员中有不少人原来都是其他压力团体的成员。政纲方面,除了支持推动普选,较着重推动环保及监察政府。香港科技大学建校时期,由于外围环境影响及香港内部工资急速上升,使原来兴建的经费严重不足,惹来超支疑云。当时港同盟的吴明钦首先在立法局上质询政府,取得市民的支持。

党派合并

香港主权移交前最后一次立法局选举,也是香港第二次直接选举,由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制定。从此民主党转走较中间的路线。与此同时,不少前学生组织干事加入民主党,使党内形成三股不同势力:相对比较保守和右倾的原港同盟人马、中间偏左的前汇点成员、以及激进偏左的学生势力。这三股势力之间的磨擦,成为了日后民主党XX的导火线。

党派分裂

陶君行主权移交后,选举制度改变,民主党遭遇选举失利。以陶君行为首的激进学生

势力退出民主党,并成立社会民主论坛,其后转投另一政治组织前线。2000年6月,刘千石因同时持有民主党和前线的会籍,遭民主党开除党籍。2002年12月,陈伟业因不想杨森接任民主党主席而宣布退出民主党。

特区时代

民主党出席2008年7月1日游行

1998年举行的第一届立法会选举中,依照选举制度,民主党在直选议席中得票率43%,取得了13个议席,占总议席22%。2000年举行的第二届次立法会选举中,60个议席中,占12个。 其后杨森接任主席。在2003年七一大游行之后,泛民主派的声势壮大,使民主党的支持度微升。在2003年的区议会选举中取得95席。

在往后一年的2004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民主党在立法会的议席比上届少了3席,降为第三大党。在港岛区的配票方面,由于过份强调李柱铭选情告急,使同属泛民主派的友好阵营何秀兰以八百多票的微少差距落败,连带将席位让给对手阵营的民建联蔡素玉。为承担选举的失误,杨森宣布不再竞逐连任主席,原副主席李永达在党主席选举中胜出,亦为香港政党第一次党主席差额选举。

2007年1月,九龙东重要人物之一的观塘区议员欧玉霞去世。

2007年

民主党总共派出108人参选,竞选口号就是“坚定可信民主党 敢言拼搏为街坊”。民主党仅获取59席,成功率只有55%。为承担选举失利责任,党主席何俊仁和党选举委员会主席李永达于选举翌日向党中委会请辞,中委会接纳李永达辞去选委会主席一职,但挽留何俊仁留任主席。

2008年

在立法会选举中,民主党成功取得教育界功能组别和地方直选的7个议席,合共8席。

前线合并

2008年10月9日,民主党中常委罗致光回应明报查询时,承认民主党中委会通过合并前线决定,将于2008年12月实行,而两党在10月12日假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九龙会所进行记者会,并由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及前线召集人刘慧卿并同宣布进入合并程序,两党合并将会在11月完成,但解散“前线”的方案被原前线会员否决。民主党将邀请全体前线成员加入,并可即时成为基本党员。刘慧卿于2008年12月14日成功当选成为民主党副主席。民主党在立法会的议席增至9席。

不检事件

至2007年8月为止,民主党曾有三名区议员因骗取政府资助而被法庭定罪,包括关永业、冯竞文、罗俊毅。

2004年8月民主党区议员何伟途在东莞公干期间被公安以想妓的罪名拘捕,及后他被即时送入劳教所,直至2005年1月28日选举完毕数月后才释放返香港。其后,何伟途退党。

2011年07月14日,综合香港媒体消息,香港民主党核心成员涉及“性丑闻”:已婚并育有一名约8岁大儿子的民主党总干事陈家伟,被揭发在尖沙咀一疑为“凤楼”的“凤姐”屋内逗留,被怀疑嫖妓,他虽辩称自己是付钱“访谈”,但其后即日就此事向民主党辞职并申请退党。主党高层13日承认事件损害声誉,并向公众道歉,但就企图划清界线,不愿再回应事件。

称特首选举设预选不符合国际标准

2013年04月02日,据媒体报道,民主党主席刘慧卿表示,特首选举“设预选”,是“一个小圈子筛走一些不受欢迎人物”,让中央认为不“爱国爱港”的不能成为候选人,这样的选举“不符合普及而平等的国际标准”,该党不会接受。公民党负责人也批评普选设预选“是一个倒退”。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等人更是发起“占领中环”争普选的活动。

2012年

在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民主党成地方直选

议席大趺至只有4席,在新界西选区更是全军覆没,连同功能界别议席,民主党总议席下跌至6席,得票率也较上届下跌。民主党主席何俊仁由公布选举结果当日宣布民主党在选举中受重创,会即日向党中委提出辞去主席一职,并即日获接纳,由副主席刘慧卿署任主席一职。

2013年3月21日,民主党联同其他香港泛民主派政党及团体成立“真普选联盟”。[3]

2013年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亮出“爱国爱港”和“不对抗中央”两条底线,给即将展开特首普选方案咨询的香港政坛,传递明确、清晰的讯息。讲话在香港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建制派认为按香港基本法要求来讨论政改,可以避免愈讲愈乱,乔的讲话是“拨乱反正”。泛民主派则反弹,批评这是“预筛选”不受中央欢迎的人,然后才“一人一票”。[4]

历任主席

李柱铭任期:1994年10月2日—2002年12月2日

杨森任期:2002年12月2日—2004年12月12日

李永达任期:2004年12月12日—2006年12月17日[2]

何俊仁任期:2006年12月17日—2012年9月10日

刘慧卿(署任)任期:2012年9月10日—2012年12月16日

刘慧卿 任期:2012年12月16日—

关系处理

民主党于香港后殖民地时期发挥了最大在野党的作用,与其他政党的关系较为疏远,更与同属泛民主派的民协在西九龙及新界西竞争,因此与民协交恶。但在香港主权移交后,由于香港立法会的权限大大减少。民主党不得不在第一届立法会成立后,与其他政党合作,组成七党联盟,一起要求香港政府为香港市民提供抒困措施。但由于特区政府未能扭转香港在亚洲金融风暴下的经济困境,更不断出现丑闻,民主党因而与其他泛民主派政党亲近。

香港政党

泛民主派民主党、公民党、香港职工会联盟、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街坊工友服务处、前线党、社会民主连线
亲建制派民主建港协进联盟、香港经济民生联盟、香港自由党、香港工会联合会、香港新民党、港九劳工社团联会
其他四五行动、民间人权阵线(民阵)、香港公民协会、热血公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