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改液(普通文具)

由网友(莮魜卜狠、荷以詀穩)分享简介:涂改液,又称“纠正液”、“批改液”、“改写液”,是1种平凡文具,红色没有通明颜料,涂正在纸上以隐瞒错字,干枯后可于其上从头书写。于一九五一年由美国人贝蒂·奈史姑娘·格莱姆发现。首要身分是3氯乙烷、甲基环己烷、环己烷3种,其毒性风险的弱强以及淡度成反比。批改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于人体无害的化教物资,应审慎应用。批改液如被吸进人...

涂改液,又称“改正液”、“修正液”、“改写液”,是一种普通文具,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于1951年由美国人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发明。主要成分是三氯乙烷、甲基环己烷、环己烷三种,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修正带 涂改液,修正文具种类这么多该怎么选

2014年3月15日晚,在央视的315晚会上,对孩子们常用的橡皮擦和涂改液发出了消费预警,称质量不好的橡皮擦和涂改液中含有有毒物质,容易影响孩子们的健康,央视建议家长,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橡皮擦和涂改液,并提醒孩子们,少用涂改液。

中文名

涂改液

发明者

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

作用

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

主要成分

三氯乙烷、甲基环己烷、环己烷

优点

方便、快捷、干净、覆盖力强

特点

挥发性极高

颜色

白色不透明

别称

改正液、修正液、改写液

属性

普通文具

发明时间

1951年

主要危害

引起慢性中毒、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清洗方法

风油精清洗、酒精清洗、洗甲水清洗

含有害物质

铅、苯、钡

发展历程

涂改液是1951年由美国秘书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Bette Nesmith Graham)发明的,她还是顽童合唱团(The Monkees)前成员麦克·奈史密斯(Michael Nesmith)的母亲。

功能用途

涂改液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涂改液传统上用小瓶子来包装,瓶盖附带一支小扫帚或者三角形的发泡塑胶浸在改错液里面。近 年开始出现笔型的涂改液,笔里面装有弹簧。将笔尖按在纸张上可泵出改错液,这比扫型的更能平均地涂出涂改液,也不会像瓶装的容易干涸。

由于涂改液挥发性极高(亦即干涸速度快),未用完的涂改液应该及时盖好瓶盖,以免瓶内液体挥发只剩下粘稠的液体而不能使用。因此涂改液制造商通常会附带售卖稀释剂。

涂改液在发明文字处理器之前,让打字或写作变得更加方便。

但是有异味,不同涂改液其异味浓厚的程度不同。多数涂改液的气味较为刺鼻。

产品特性

主要成分

涂改液成分的主要溶剂可分为三类:三氯乙烷(C2H3Cl3、CH3CCl3)、甲基环己烷(C7H14)、环己烷(C6H12),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

成分效果图例

作为主要溶剂三氯乙烷甲基环己烷环己烷
易燃×
快干××
致死×
破坏臭氧层××

三氯乙烷

三氯乙烷(trichloroethane)也称甲基氯仿(methyl chloroform),是一种不易爆、不易燃的有气味的无色液体,有毒!本品用作偏二氯乙烯的原料,树脂的中间体,农业上的熏蒸剂、杀虫剂、油脂、蜡、橡胶、醋酸纤维的溶剂、染料、香料的萃取剂等,高剂量有麻醉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甲基环己烷

甲基环己烷,有机化合物,微毒,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现象。主要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以及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也用于有机合成。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至今无中毒报道。动物实验本品毒性类似环己烷,但麻醉作用比环己烷强。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

环己烷

环己烷,cyclohexane;hexahydrobenzene ,别名六氢化苯,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

主要用于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也用于合成尼龙6。在涂料工业中广泛用作溶剂。是树脂、脂肪、石蜡油类、丁基橡胶等的极好溶剂。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有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涂改液不像胶条一样容易把纸撕破,也不像橡皮那样对钢笔、圆珠笔束手无策,它方便、快捷、干净、覆盖力强,被学生们当作是改正错误的好帮手。使用时,先摇晃几下,再使用。要把头按下,但不要太用力。当然,建议大家使用修正带,无毒、无味的首选。最好是养成画杠去除错误,省钱、环保!

注意事项

如今不少中学生的铅笔盒已经不放橡皮了,并且由于像圆珠笔、钢笔等书写后,无法用橡皮清除掉痕迹,很多学生认为用笔涂掉太影响美观,虽然知道涂改液的危害大,但还是宁愿用涂改液来掩盖痕迹。对此,很多老师却表示宁愿学生用笔轻轻的把错误的地方轻轻的涂抹掉或者用括号括起来等方式,不建议使用改正液。因为涂改液用起来方便,而且覆盖力很强,挥发性也比较快等特点受到学生的青睐。但涂改液涂改了字迹,却留下了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如果长期使用涂改液很容易造成慢性中毒。在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试中,已禁止使用涂改液、胶带等涂改工具。

论起方便,当然非涂改液莫属了,但如果论最安全,答案可能恰恰相反。如今,涂改液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据调查,在部分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中,使用涂改液人数的比例平均达到50%以上,大多数学校达85%以上。涂改液已基本淡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选择方法

在选择涂改液时,要看清生产厂家和日期,和背面的注意事项,最好选择知名品牌和正规厂家生产的。溶液不要太黏稠。

处理方法

风油精清洗

平时修改错字的时候常会用到涂改液,如果您不小心,涂改液就会沾到手上,很难洗掉,其实有一件常用的东西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风油精。

用风油精把手上沾有涂改液的地方浸湿,然后用纸巾擦拭,我们可以看到手上的涂改液很容易的被擦掉了,那么风油精是否也能对付沾在衣服上的涂改液呢,把涂改液涂在一块布上,等涂改液干了以后用风油精把沾有涂改液的地方浸湿,用手揉搓,涂改液也不见了。

为什么风油精能擦掉涂改液呢。原来是风油精中的溶剂溶解了涂改液。涂改液主要是由钛白粉、胶和溶剂组成;风油精主要是由药物、香料和溶剂组成。涂改液和风油精中的溶剂都起到了溶解其他物质的作用。涂改液刚挤出时是液态,涂在物体表面后,溶剂很快挥发,胶将钛白粉粘在物体表面。这时涂上风油精,风油精当中的溶剂补充了涂改液中原有的溶剂,溶解了胶和钛白粉,使涂改液恢复液体状态,因此便能轻松擦掉了。

酒精清洗

不小心使蜡纸改正液染到了衣物上,可用酒精滴在衣物的污渍处,反复擦拭,最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待干后污渍即可去除。

洗甲水清洗

除了风油精之外还有洗甲水也能擦掉涂改液。把涂改液涂在一块布上,涂改液干了以后,用洗甲水把沾有涂改液的地方浸湿。用手揉搓,涂改液也不见了,看来这也是一个擦掉涂改液的好办法。不过洗甲水中含有对皮肤有害的物质。如果您手上沾上了涂改液,对人体无害的风油精还是首选。

相关危害

涂改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危害的原理

1、涂改液虽小毒性却很大,因为它是一种化学的合成物,这里面危害性比较大的首先是:对二甲苯,长期的使用可以对肝脏、肾脏等等造成长期的慢性的危害,甚至于有的少数的孩子还会引起像白血病等等症状。

2、其次是各种各样的卤化烃。包括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等,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经常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甚至于造成一些更严重的长期的危害,干得快是涂改液的一个优点,因为它里面含有挥发性很强的有机烃类物质,也正因为如此,它对孩子的五官会造成更加明显的损害,加强了它的毒性渗透。

环保涂改液

如今市场上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许多环保型的涂改液,这样的涂改液是不是就真正安全了呢?环保型的涂改液有一部分是真正的做得比较好的,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涂改液,它里头的有毒成份也还是存在的,所以应该说使用涂改液不可避免的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即便是环保型涂改液,消费者也需要提高警惕、小心防范。在许多超市和文具店里我们的记者还发现:多数涂改液都标称为进口产品,但却没有中文标识,更没有印有“儿童不宜接触”等警示语。有关人士还认为,涂改液用久了可能会产生依赖心理,尤其是孩子。况且如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有害物质,我们就应该远离它,这还有利于孩子从小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危害实例

据报道,有些同学在做作业时,经常使用涂改液涂改,以致吸入那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有些同学为寻求快干,用手去擦拭未干的表面,结果将液体粘在皮肤上。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还把涂改液当成玩具,互相挤射,倘若液体进入人眼,后果将不堪设想。涂改液中含有对人体危害的铅、苯、钡、甲基环乙烷、二氯乙烷等化学物质。长期使用会影响、破坏人体组织,严重的更有可能导致白血病等癌症,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用时应避免对鼻、口过于靠近使用过涂改液的表面,还应避免溅到皮肤上、手指上,不能为了图一时的快干而用手擦拭。

1、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部分产品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对人体有害。

2、近几年以来,有关部门陆续推出轻工业标准《修正液QB2655-2004》和国家标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21027-2007》来对修正液市场进行规范,对产品中苯、氯代烃(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等)和铅、镉、汞等八大重金属含量限值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对苯的要求是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十。

3、在很早的时候,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曾经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为了验证该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有5分钟,小白鼠就变得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实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5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鲜明对比。A停止实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4、自2005年以来,全国各地工商局都会对文具质量进行抽检,并将检验结果公之于众。从公布的结果来看,不合格产品比率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合格产品也都出自于不知名的小厂家。

5、2008年,深圳消委会对市场上销售的17家企业20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其中有18个牌号的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低于可检出的下限。

6、由于知名厂商通过技术改进,如今修正液配方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已经很少,味道也低了许多; 但还是有少量的利益熏心的黑心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而不用环保原料,致使产品质量低劣、气味刺鼻。

危害实验

2012年12月初,一个“修正液三分钟毒死小白鼠”的实验视频在网上热传,一时引起众多家长的惊讶。很多人表示,没想到常用的修正液危害这么大。

人体接触危害

误食毒性: 轻。

刺激部位: 眼睛 、皮肤、呼吸道、粘膜系统。

吸入造成的危害:轻、中度。

大量吸入时:造成急性中毒。

中毒症状:可致癌,引起心脏痉挛,并伴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白血病。

相关新闻

在2014年的315晚会上,发布了1号消费预警,市面上的橡皮擦和涂改液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是不少孩子们学习的好帮手,不过孩子们如果长期使用这些文具用品,则会有致癌的危险。在晚会现场,主持人王小丫反复提醒,这些文具尽量要少用,甚至不用。

据质监部门监测,市面上的多数涂改液以及橡皮擦,都会有化学物质超标的现象,其中橡皮当中邻苯二甲酸酯大约超标19倍,涂改液中甲苯和二甲苯超标,有的甚至超标34倍,使用这些产品,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影响,甚至会有致癌的危险。

主持人提醒,孩子如果一定要购买这些产品,需要到正规的商店以及正规的文具企业购买。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