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登(2023最新竹下登百科介绍)

由网友(〆﹏尼古丁不懂夜的伤)分享简介:竹下登(TakeshitaNoboru;たけしたのぼる、一九二四年(大邪一三年)二月二六日⑵零零零年(平成一二年)六月一九日[一])日原辅弼(一九八七~一九八九)。精亮弱湿,少着1副娃娃脸,正在日原政坛上被人称为“阿疑”。他以本身独有的捉弄权谋的脚段登上了辅弼宝座。合法他欲铺雄图之际,1桩政事丑闻——里库路特事务,使他...

竹下登(TakeshitaNoboru;たけしたのぼる、1924年(大正13年)2月26日-2000年(平成12年)6月19日[1])日本首相(1987~1989)。精明强干,长着一副娃娃脸,在日本政坛上被人称为“阿信”。他以自己特有的玩弄权术的手段登上了首相宝座。正当他欲展宏图之际,一桩政治丑闻——里库路特事件,使他从高山之巅掉进了万丈深渊,显赫政坛几十年的“阿信”被贿赂案的浪潮所吞噬,从此在政坛上消声匿迹。

中文名

竹下登

外文名

TakeshitaNoboru

国籍

日本

出生日期

1924年2月26日

出生地

日本岛根县

代表作品

著有走我的路、美丽的国家——日本等书

身份

首相

主要成就

日本国第74届首相

民族

大和

逝世日期

2000年6月19日

毕业院校

东京早稻田大学

血液型

B型

早年

竹下登 竹下登图片

竹下登(Noboru Takeshita)1924年2月26日出生于日本岛根县挂合村一个县议员家庭,其父竹下勇造是竹下家的倒插门女婿。他们长期经营酿酒行业,家庭经济尚属小康之家。他的父亲还当过“庄头”(相当于村长)。竹下登的父母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特别是他母亲,对儿子管教严格,要他勤奋刻苦,认真学习,不准出现半点怠慢情绪。同时要他遵守“任何时候不要让他人生气”的做人道理。竹下登虽然后来蜚声政坛,可是小时候的他却十分一般,一些舞文弄墨的文人曾想发掘他小时候的种种惊人事迹,结果却无从寻觅,不过其母亲的待人格言倒使儿子恪守了几十年。

竹下登在读初中时就离开父母住在学校里。他难以忍受孤独和寂寞,读书成绩又极一般,表明其天资不属聪颖之列。他为了消磨时光,白天一有空闲就练习柔道,直到精疲力尽方才罢休。晚上,他不读正课书籍,广泛阅读小说,对小说中描绘的农村风土人情和各式人物倍感亲切,为此能把许多精彩段落背下来,几十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由于竹下登把许多时间没有花在正课上,致使中学的主要课程成绩平平,初中毕业时没有能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

竹下登的父母决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为一名大学生,把他送到京都早稻田大学举办的一所私立补习学校,竹下登颇感难堪。但是竹下登后来感到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倒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如果考上重点高中则必然会学习理工科,而从私立学校补习班毕业能上早稻田大学,这样就必然学习人文科学,这是从政的基础。同时,早稻田大学是培养政治家的摇篮,为他后来从政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事实上,竹下登也的确是从早稻田大学开始步入政治舞台的。

1942年,竹下登考进早稻田大学。这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同美国处于交战之中。4月17日,美国对日本东京空袭,他第一次看到了前来轰炸的美军飞机。轰炸使东京血肉横飞,硝烟弥漫,百姓惊恐万状。这是日本帝国自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首次遭到袭击,帝国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了。竹下登说,对此终生难忘。

日本侵略战争的受阻和失败,需要更多的青年去前线当炮灰。1944年8月15日,竹下登应征入伍。先后到熊谷航空兵学校、长野县野边山分教所、东京调节飞行队、伊那分教所、所泽陆军航空后勤学校、东京少年飞行学校等6个地方服役,他从一名士兵做到了教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竹下登结束了军营生活,踏上了返归故里之途。他脑子里装满了战争给日本带来的悲惨情景,深感前途渺茫。当他回到老家时,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灾,田野和村庄全被大水吞噬,老百姓都处在极其困难的境地,靠吃草根、树皮度日。竹下登这时暗暗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重建荒废不堪的山河。

竹下登回到家乡没有多久,日本临时政府发出通知,凡战前是学生入伍的都可以申请复学。竹下登接到通知后,毫不犹豫地重返早稻田大学,改学商学。竹下登进入商学系的主要原因,是想毕业后继承祖传的酿酒业。但是,竹下登真正的奋斗目标还是跻身于政治舞台。说来也凑巧,当时任众议员的小川丰次与竹下登同住在一座公寓里,不久他们便成了好朋友。这为竹下登了解政界的种种内幕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这是他步入政界的起点

1947年竹下登大学毕业后,回家乡任中学英语和社会学科教师,并当选为饭石郡农地委员会委员,加上他领导饭石郡的复员军人进行各种政治活动,从而又当选为饭石郡青年团长。这样,他在全郡闻名遐尔。

仕途

1951年,竹下登决心竞选县众议员。当时的竞争对手是县里的现任议员胜部幸一,所以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对竞选给予竹下登最大鼓励和支持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直子。竹下登这时深感内疚,因为他与第一个妻子结婚是在他入伍之前匆匆忙忙进行的,两人度过了新婚之夜后,他就上了前线。所以说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但是正在他服役期间,一次美军飞机空袭,他的妻子在野外干活,不幸遭到飞机上的机枪扫射,身中数弹,命归西天。竹下登接到妻子遭到不幸的噩耗后,本应尽丈夫的职责,回家奔丧,可军法规定:战争期间,一切现役军人不准以任何理由离开军营。竹下登虽痛心万分,只能把眼泪咽下肚里。

战争结束后,他遇到了他的大学同窗好友,年轻漂亮的直子。直子在大学期间就对竹下登有好感,她对竹下登的遭遇深感同情,她安慰他,鼓励他。直子忠诚,温顺,她给竹下登带来了希望。不久,他们就发展成恋人并很快结婚了。直子在强大的政治旋风中,不畏艰难困苦,四处奔走,为丈夫竞选写信、发表

演说,与选民交谈。只要为竹下登干事,她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由于夫妇俩的诚恳和顽强表现,终于赢得了选民们的好感,当选为县众议员,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从1951年起曾连续7年担任岛根县议会议员。1958年起连续11次当选为众议院议员。1963年任池田内阁通产省政务次官,在党内属于佐藤派,视佐藤为政治之师。是佐藤教会他在政坛上取得成功的许多诀窍和看家本领,同时也是他长期信守忍耐和等待时机的处世哲学的结果。1964年佐藤荣作上台后任内阁官房副长官。1966年任国会对策副委员长。1971年7月佐藤改组内阁后竹下首次进入内阁,任官房长官、1972年支持田中角荣竞选总裁,成为田中派重要骨干,田中内阁时任自民党第一副干事长,1974年改组内阁时再任官房长官。1976年1月任三木武夫内阁建设大臣。1978年末大平正芳上台后任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委员长,1979年11月任大藏大臣,因推行紧缩财政而颇受好评。1982年在中曾根康弘内阁继续当大藏相。1986年7月任自民党干事长。由于长期不满田中限制其出马竞选总裁,1985年初揭竿而起成立创政会,拥有40多名议员,并趁同年2月田中病倒之机,加紧扩展自身势力,1986年7月,日本国会参众两院选举中,自民党有141人当选,在国会中处于绝对的优势。他在1987年7月正式成立竹下派经世会,属性有原田中派113人,一举形成党内最大派系。

竹下登长期从事党务和政务,堪称熟谙政治的行家老手,善于折衷斡旋,素有“调整性”政治家之美称。加上他与财界关系甚密,所以又有经济后盾。1987年5月,竹下登担任自民党干事长时,为此举行过一次政治性招待会,用卖招待卷筹资会议费的办法,一下子得到20亿日元的款项,这充分显示了他的经济和政治实力。但是后来实践证明,这次后援组织的经费来源,并非来自正当渠道,而是属于受贿之举,甚至由此而使他不得不挥泪告别政坛。

首相

1987年中曾根首相任期将满,加上舆论界不断揭露其有受贿嫌疑和桃色事端,中曾根打算隐退。他为自民党继续执掌政权和避免党的分裂,指定党内最具实力的竹下登为自民党第12任总裁。同时也把提携竹下登大藏大臣作为跟随他多年的回报。中曾根的这些考虑和决定也正符合自民党内大多数人的愿望。所以,竹下登在自民党内通过出任总裁,又经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他成为日本政府第74任首相。1987年11月,竹下登正式上任,并受国会之命组阁。竹下登终于登上了首相宝座,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人事

竹下登上台后,奉行一套所谓竹下政治。首先他重视人际关系,认为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固。他提出“责任自己承担,功劳给予别人”的照顾原则。这意味着优先的政治价值似乎不是信念和原则的始终一贯,而是与伙伴的交际和合作是高于一切的。其次是控制官僚们。他十分器重竹下派在各省厅的人士,他们都是各省厅决策的实权人物,同时他们与社会各界又有着密切的、广泛的联系,显然这种广泛的统治基础是使政权稳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最后是他把自己打扮成国会之子。竹下登说:“总理大臣是由国会指名的,因此,国会对我来说如同主人。尊重主人所说的话是理所当然的,”这番话的真实用心是使执政党和在野党双方都能保全面子的情况下来解决问题。此外,竹下登还用“人人皆朋友”的口号来加强他的联系网络,这是以其母校早稻田大学的校友为核心的一个关系网,由此去联系财界和各界的实力人物,他就像是一个大型蜘蛛网中的大蜘蛛,始终处于权力的中心,操纵着日本的上上下下。

不过他要使各界的利益绝对平均是难以做到的,竹下派内部由于少数人没有能得到企望的职位而牢骚满腹,在野党更不用说,因此对这位“娃娃脸”首相始终不会用敬畏的口吻称其为“老头子”。正因为这样,竹下登要想长期坐稳首相这把交椅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一旦出现政治台风,竹下首相的政治大厦难免就会动摇倒塌和崩溃。

内政

竹下登长期担任党务及内阁财经要职,过去很少发表系统的内外主张。他上台后推行的内外政策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从效仿、承袭逐渐显露“竹下色彩”;二是姿态柔和,给人以“鸽派印象”。

在内政方面,他表示将继续推行中曾根内阁的“税制、行政、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刹住了中曾根时代高腾不已的地价,一举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税制改革。于1989年4月开始实施消费税,经济上坚持落实外向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的方针。并推行振兴地方经济的《日本列岛故乡论》,强调把日本建成美好而充满活力的家园。他的使国民物质丰富、精神充实、乐趣倍增的设想,主要是从田中角荣的《日本列岛改造论》及大平正芳的《田园城市计划》为基础而发展的。制定土地政策;建立健全而灵活的财政制度,充实社会资本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进行税制改革。

对防卫问题,他主张贯彻专守防卫、非核三原则及文官控制制度,不做威胁他国的军事大国。1988年2月22日,他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强调,不做军事大国是日本的国策,并在访问朝鲜和中国时重申这一原则。与此同时,他强调,坚持日美安保体制和综合安全保障的重要性;遵循防卫费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的规定,从质的方面提高防卫力量。舆论认为,竹下内阁不像中曾根内阁那样锋芒毕露,给人以鸽派印象。

外交

多对外政策方面,他表示将继承中曾根路线,并起用中曾根派的字野宗佑为外相,特请中曾根筹建“高水平”的和平战略研究机构,为其外交政策出谋划策。但从他上台后提出的外交政策,以及展开频繁的出访活动看,逐渐突现出与中曾根有别的竹下色彩。首先强调推行和平与诚实的外交。竹下登在《创造向世界开放的文化、经济国家》一文及施政演说中说,要立足于世界,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形成多边而开放的市场,使日本的发展寓于世界繁荣之中。

其次是,他主张以日美友好为基轴,加强与自由世界的连带关系。他强调为确保日本的安全和繁荣,为亚太地区的安全,乃至解决世界范围诸问题,都必须与美国紧密合作。他把缓和当时日趋紧张的日美经济关系作为日本外交的首要任务。首先致力于解决日美经济摩擦,特别是缓和因“半导体事件”“东芝事件[1]”而趋于紧张的日美关系,先后两次访美,就开放市场,缩小贸易黑字,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全球战略分担责任问题同里根、老布什总统举行会谈,因而上台后根据美国的“要求”,为美国挑担子:一是出席东盟首脑会议和访问菲律宾,许诺为创设“东盟、日本开发基金”3年内提供20亿美元;为协助阿基诺政府稳定政局,决定提供800亿日元贷款及用于修路的140亿特别日元贷款。二是1988年1月访问美国,并作出了一系列许诺:修改旨在增加驻日美军经费的特别协定。关于向美国开放12种农产品市场问题,原则上接受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建议。同意美企业参加特定公共事业等。三是1988年2月25日赴南朝鲜,参加卢泰愚的总统就职仪式,并与卢泰愚举行了会谈。就增进双方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汉城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成立21世纪委员会设想,贸易逆差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特别是,对卢泰愚要求为其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改善关系“搭桥”问题,竹下表示了想积极起中间人作用的热情。

第三、重视亚洲政策。1982年竹下曾强调“亚洲重点主义”为其一贯主张,日本应在亚洲发挥巨大作用。竹下登上台后强调,在以日美协调为基轴的同时,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以增进与韩国、中国、东盟等邻国的关系为主要课题,积极进行经济合作。他说日本的“故乡”基点是亚洲。将来,亚太地区国家的政府首脑以平等的地位齐聚一堂,举行太平洋国家首脑会议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四、对苏强调一贯的基本方针是,解决北方领土问题而后缔结和约,建立真正相互理解为基础的稳定关系,并继续根据这一方针,努力打开日苏关系僵局,树立友好睦邻关系。

第五、竹下登的对华态度具有适应形势变化的特点。从历史上看,他曾追随“敌视中国”的佐藤荣作派,但在田中角荣势力上升,发展中日关系已是大势所趋时,他加入了田中派,并积极支持田中恢复中日邦交的方针。此后,他3次参加自民党及政府代表团访华。在中日经济合作问题上,竹下内阁态度较积极。1988年宣布提供第三次日元贷款,总数达8100亿日元。然而,竹下在中日之间的敏感问题上,态度不够明朗。例如,关于侵华战争问题,他说:“对战争本身,我想因理解不同而有种种评价,有的认为是侵略战争,有的认为是偶发事件。”又如关于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表示不管以正式还是非正式身分,都不出席该神社将于1988年4月举行的春季例行大祭。对沿袭前首相中曾根1985年8月15日的正式参拜问题,表示将视中国的反应和国内的动向再做最后决定。但他解释参加“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的动机时,他说是以朴素的感情,去追悼战死者及祈祷和平。再如对光华寮问题,1987年10月,他在自民党右翼政客组织“国家基本问题同志会”召开的会议上说:“日中联合声明是日中关系的根本,”但不论对光华寅或对防卫费突破1%的问题,日本都要采取该说的就说,求得对方谅解的态度。”他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3次表态,均反复强调“三权分立”,谋求“中方理解”,由双方努力解决等主张。

1988年春天,内阁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发表了日本“不曾侵略中国”,“芦沟桥事件是偶然的”等歪曲历史的谈话,竹下对此并不以为然。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日本政府对奥野的言论作出明确的回答。竹下首相为此召集多次国会会议,在会上他对此事既不肯谈他对侵略定义的见解,也不肯触及天皇的战争罪责。中国政府严正指出:日本政府对奥野的言论和行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将会直接损害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造成不良后果。日本国民对政府不珍视日中友谊的言论表示不满。竹下首相自感无言以答。5月13日,国土厅长官奥野在国内外双重舆论的压力下向首相提出辞呈,竹下虽留恋旧情,但也不得不同意奥野辞职,任命早稻田大学同窗学友海英勇接任。

奥野的辞职使政府的基础受到了一定损伤。竹下登首相自奥野辞职后,竭力设法挽回不良影响。正当他企图巩固政权,欲展宏图之际,1988年爆发了日本产业公司“里库路特公司”贿赂政界、财界和新闻界的特大贿赂案。这一丑闻使竹下登从高山之巅掉进了万丈深渊。

辞职

由于执政期间里库路特事件给自民党带来的信任危机,强行引进消费税引起国民的普遍不满和屈服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制定农产品进口自由化政策而很大程度上失去长期以来保守地盘的农村选民,内阁在任期支持率暴跌至危险线的20%以下,导致1989年5月25日辞去总裁和首相职务,指定宇野宗佑继任。当天,东京地方检察当局表示,对“利案”的追查将不受首相辞职的影响。26日,竹下的前秘书青木伊平自杀身亡。青木是竹下的亲信,主管竹下派财政大权,利库路特公司向竹下方面捐款或借款都由他经办。 7月23日,日本举行了每隔3年一次的参院选举,广大国民迎来了利用手中的投票权回敬执政党的机会。不出人们所料,在这次选举中,社会党旗开得胜,执政的自民党惨遭失败。选举结果,自民党30多年来在参院一直占据过半数席位的优势没有了,社会党等在野党席位的总数超过了自民党。

参院选举结果给政局带来了动荡,6月2日刚刚取代竹下上台的字野宗佑首相,因自民党在选举中失利而引咎辞职,字野政权仅存两个月就不打自倒。风雨交加的自民党政权又不得不“换马”,由自民党内小派首领海部俊树出任新首相,这是1989年第3个自民党政权。1989年在日本是改朝换代的年份,裕仁天皇过世,明仁天皇继位,年号由昭和改为平成、不幸,这个平成元年竟成了多事之秋,民怨沸腾,政局动荡,执政的自民党受到冲击和重创。 由于竹下派仍为党内最大派系,所以他对政局仍然有很大影响力。 他兴趣广泛,擅长柔道,喜打高尔夫球,爱好音乐、戏剧和绘画。著有《走我的路》、《美丽的国家——日本》等书。

消失

2000年4月,日本前首相、自民党元老、小渊惠三派的幕后“老板”、众议院议员竹下登因疾病缠身,正式决定引退,不再参加将要举行的全国大选。 竹下登从4月开始,因患有脊椎病而住院治疗;一年来,竹下登就再也没有参加过日常政治活动。4月2日,竹下登的得意门生前首相小渊惠三因过度操劳而病倒,目前还处于昏迷状态,这对年事已高、疾病缠身的竹下登无疑又是一个沉重打击,竹下退出政坛的想法也越来越趋于坚定。

小渊的突然病倒,给了小渊派一个措手不及。作为自民党内第一大派,小渊派苦于没有可以替代小渊首相的人物,不得不委曲求全,同意森喜朗接替小渊出任新总裁,继而出任新首相。这次竹下登突然提出要“金盆洗手”,更是引发了小渊派的一片混乱。

竹下登有意退出政坛的消息传出后,他的竞选后援——支持竹下的日本经济界人士、竹下的选举事务所、支持竹下的民众代表及竹下的身边人员都纷纷劝竹下不要引退,并表示各方现在已经做好了竹下在医院参选的准备工作。18日晚,小渊派头面人物、官房长官青木干雄,小渊派会长绵贯民辅和会长代理村冈兼造等,就竹下登引退及今后小渊派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协商。

由于竹下登去意已决,其后继人选问题自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6日,自民党干事长野中广务与前自治大臣西田司交换了意见。经过紧张的讨论,竹下登的弟弟、现竹下的秘书53岁的竹下亘已被内定为竹下登的接班人。讨论中,也有人主张由竹下的前秘书、现官房长官青木接替竹下的地盘参选。对此,青木在19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自己将尽全力完成参院的任期,正式表明无意退出参院。

“屋漏偏逢连阴雨”。小渊惠三突然病倒、大选日期迫近、竹下登在此关键时刻又决意引退,小渊派内一时群龙无首。由于小渊派内的绵贯、村冈等与野中、西田间矛盾重重,双方为争夺派内主导权将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

逝世

北京时间2000年6月19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日向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的夫人发去唁电,对竹下登逝世表示哀悼,并对竹下生前为推动中日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积极评价。

竹下登1924生于日本岛根县。早稻田大学商学部毕业。1958年以来11次当选为众议员,历任自民党青年局长、副干事长、干事长。在历届内阁中先后任官房副长官、长官,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委员长,建设、大藏大臣,1985年2月任田中派政策研究会“创政会”会长,1987年正式成立竹下派,同年10月任自民党总裁,11月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并组阁。

竹下登执政期间推行积极财政方针,强化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刺激公共事业投资;对外仍以日美协调为基轴,提高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加强中日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1988年6月利库路特贿赂案事发。次年3月《朝日新闻》揭露该公司曾为任干事长的竹下登购买2千万日元的宴会券。在社会舆论和在野党的压力下,4月竹下登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交代与利库路特公司的关系并决定辞职。1989年4月25日,竹下登在总理大臣官邸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辞职。

亲属

父亲竹下勇造(政治家)异母弟弟竹下亘(政治家)

前妻竹下政江

妻子竹下直子(岛根县银行职员远藤舍次郎之女)

长女竹下一子(山梨县政治家金丸康信妻子,康信的父亲金丸信是竹下的盟友,黑金政治大佬)

次女竹下まる子(内藤武宣妻子,DAIGO和影木荣贵的妈妈)

三女竹下公子(竹中工务店竹中祐二妻子)

外孙内藤大湖(DAIGO)

外孙媳北川景子(演员、模特)

外孙女内藤荣子(影木荣贵)

外交活动

竹下登自1972年以来曾4次访问中国。他多年来重视发展日中友好关系,并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8年8月25日,竹下登首相访华[2][1],承诺向中国提供第三批政府贷款。1988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竹下登。邓小平说:我昨天晚上特意从北戴河回来欢迎你,希望我们之间能够建立起不低于田中、大平时代的新关系。我讲田中、大平时代的关系,主要指相互信任。发展两国关系,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2]

8月30日日本首相竹登一行结束了对中国的正式访问,下午乘专机离沪回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在竹下登回国前通过电话委托陪同团团长、文化部部长王蒙向他转达了问候。李鹏说,竹下登这次对中国的访问“十分成功”,“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必将为进一步发展中日友好合作起到重要的作用”。李鹏说,他得知竹下首相在西安发表了友好的、内容丰富的演讲,他对此表示感谢。李鹏和他的夫人向竹下和夫人再次致以亲切问候。李鹏说,他期待着1898年春光明媚的时节在东京同竹下再次见面。竹下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的热情招待、对李鹏的问候表示感谢。日本贵宾是在王蒙陪同下今天上午乘专机从西安抵达这里的。

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病逝。2月24日,钱其琛外长以杨尚昆主席特使身份出席裕仁天皇葬礼。[2]

1989年4月12日,中国李鹏总理访日。明仁天皇在会见时谈到中日间不幸历史时,第一次以“表示遗憾”这种表达方式向中国道歉。198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伊东正义。邓小平在会见时说,中日友好十分重要,友好对两国人民有利。不管国际上有什么变化,也不管日本和中国国内有什么变化,中日友好不能变,也不会变。[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