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韩美林艺术馆(2023最新北京韩美林艺术馆百科介绍)

由网友(怕孤厌闹)分享简介:二零零六年,韩美林师长教师将几10年去潜心创做的二零零零件艺术做品捐赠给了北京通州区国民当局。为了保藏、陈设那些贵重的做品,铺示韩美林师长教师对于故国、对于中华平易近族文明的冷爱和流传他的美教思惟,通州区当局正在戏班文明主题私园内起头兴修1座面积近一零零零零平米、交融工具方修建美教理想的艺术殿堂。二零零八年六月二五日,北京韩美林艺术馆正在...

2006年,韩美林先生将几十年来潜心创作的2000件艺术作品捐赠给了北京通州区人民政府。为了收藏、陈列这些珍贵的作品,展示韩美林先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播他的美学思想,通州区政府在梨园文化主题公园内开始兴建一座面积近10000平米、融合东西方建筑美学理念的艺术殿堂。2008年6月25日,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在通州正式落成。这座静谧大气的建筑不仅成为了首都北京的文化宝藏与人文景观,并且与2005年10月19日开幕、位于京杭大运河另一端的“杭州韩美林艺术馆”相互辉映,彰显出大运河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张力,将一种深沉的地缘和文化归属感传递给了有着南北血脉及浓烈爱国情怀的韩美林先生。

官宣 北京首批文化旅游体验基地亮相,唱京戏,学木工,玩泥塑,做面包,应有尽有 韩美林艺术馆

2013年,北京韩美林艺术馆正式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个人艺术馆,更加巩固了韩美林艺术馆在全国文化艺术传播机构中的重要地位。

中文名

北京韩美林艺术馆

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东路68号

占地面积

12000平方米

外文名

Beijing Han Meilin Art Gallery

开馆时间

2008年6月25日

馆长

周建萍

人物简介

韩美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他是一位在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公共美术等领域孜孜不倦的开拓者,同时也是陶瓷、民间美术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传承与创新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气势磅礴又洞察精微,艺术风格独到而个性特征鲜明。近年来陆续在杭州、北京、银川创建“韩美林艺术馆”,在宜兴创建“韩美林紫砂艺术馆”,积极推动社会美育和国际文化交流。创建“韩美林艺术基金会”,投身艺术公益和社会慈善。2016年“美林的世界·韩美林全球巡展”启动,先后于威尼斯、北京、巴黎、列支敦士登、首尔、曼谷等地举办个展,被威尼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称号。2018年荣获国际奥委会“顾拜旦”奖章、“韩国文化勋章”。2019年,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北京韩美林艺术馆

该馆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崔铠先生设计。他的设计理念是:艺术馆作为梨园主题公园的一部分,其位置与形态对公园的空间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我们把整个公园看作是一幅自然山水画,那么艺术馆正好是作画完毕盖的一个印章。印章与画的关系对应着艺术馆与公园的关系,彼此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而书法与篆刻恰好是韩先生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因此选用“美”字作为艺术馆的平面图案原型,将书法的笔画与建筑的功能空间相对应。同时,“美”字既为韩先生名字中的一字,又可理解为美学、艺术之美,具有写实与抽象的双重特性。

艺术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体工作人员努力为大众提供最专业、最人性化的服务。在韩美林先生的艺术理念和建馆宗旨的引导下,艺术馆开馆一直实行免费参观制度,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前来感受创造之美。

在这里,您不仅可以感受到美林先生自由的心,率真的爱,深厚的情和神奇的笔,还可以体悟一位艺术家的风雨人生,看到一位在各个艺术领域中均取得非凡成就的“全能型大家”的面貌。他就像一座活火山,不断喷涌着艺术的岩浆,永难停歇。如同韩美林先生所说:余此生只抓一个“艺”字为“耕”,收拾凡心,不思功名,不谋衣冠,上苍告诉我:“韩美林,你就是头牛,这辈子你就干活吧!”

杭州韩美林艺术馆

坐落在世界文化名城杭州西湖边植物园腹地的韩美林艺术馆,是一处与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相关的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与对外交流于一体的艺术空间。

韩美林先生与浙江杭州素有情缘,因为母亲是绍兴人,他的血脉中遗留着吴越文化的基因。尤其是在他生命的危难时刻,有一个杭州女子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地陪伴在他的身边,用柔弱的身躯与他并肩扛起了他生命中沉重的十字架。这位美丽、深厚的女子最后成了他的妻子,他也因此更深刻地感受到杭州的美丽与深厚,从此与杭州有了不解的缘分。

于是,韩美林先生有了将几十年来潜心创作的一千件艺术作品捐献给了杭州市的初衷。为收藏、陈列韩美林先生的艺术作品,杭州市人民政府特地在毗邻西湖的杭州植物园腹地兴建了“韩美林艺术馆”,以期将韩美林先生璀璨灵动的艺术融入西湖文化的筋脉,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神韵,并将韩美林先生的艺术精神不断地发扬光大。

2005年10月19日,杭州韩美林艺术馆落成并对外开放,成为了杭州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艺术亮点。2011年韩美林艺术馆通过二期扩建,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1]

2008年6月25日,在京杭大运河的另一端,北京韩美林艺术馆落成。南北两个韩美林艺术馆,恰好贯穿京杭大运河行走了千年的古道。

扩建后的全馆总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总用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已形成集展示、互动、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布局。除了在硬件设施上精益求精、与时俱进,杭州韩美林艺术馆还坚持人才兴馆的理念,通过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加强人才教育,建设了一支有力的人才队伍。并在人才建设的基础上完成了新的组织构架,形成了以宣传讲解、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建设管理为一体的部门构建。

扩建后的杭州韩美林艺术馆共设7个展厅,包括足迹、雕塑厅、公教厅、绘画厅、工艺厅、综合艺术厅、学术研究厅,展品2000余件,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韩美林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无限的创造力。观众可以免费在这里欣赏到他所涉猎的丰富的艺术门类和众多的艺术作品,感受韩美林先生对杭州的那份执着与深厚。

设计理念

韩美林艺术馆杭州韩美林艺术馆坐落在杭州植物园里面,被竹子包围着,很是清秀。简单的线条结构和朴素的外墙装饰让整个建筑呈现出质朴的样貌,不招摇,不眩目,只是安静的共处,就像与周围的绿意生长在一起相得益彰。

这是设计师陈耀光的特意按排:白灰的外墙,大块面的透明玻璃,建筑在自然面前呈现出谦虚而低调的性格,而细致连排的百叶隔扇和木线条装饰,又展示出凝结着智慧与技术的建筑角度的人工个性,但是所有的安排,都围绕着一个重要的轴心,那就是韩美林先生的三千多件艺术品。当参观者由绿意盎然的室外园囿,追寻着朴素的建筑外墙,走入艺术馆的那一刻,事先铺垫的自然与不经意的心理状态,被室内精彩的艺术展示效果严重打破,惊艳的感受就不绝于心了。

艺术馆共有三层,设立了多个展区。一楼以雕塑为主、二楼展示动物画和瓷塑、三楼则主要是书法作品。特别引人关注的是一楼的雕塑展区,走进艺术馆大门,迎面而来的一座“天书墙”极为震撼,墙上刻着的30多个类似汉字的奇怪符号,尚未破译,是韩美林先生在研究古陶时发现的。同样以巨大引人关注的还有位于一楼左侧雕塑展区的一座2米多高的北魏佛祖头像,头像由青铜塑成,线条流畅,眼皮低垂、神态安详,显得博大宽容而又不失威严。一楼右侧主要介绍韩先生的生平,图片、文字以及创作手稿,在右侧墙壁上,一幅名为“奔豹”的壁画极有气势,画高2米,宽8米覆盖了整个墙面,画上数只大豹咆哮着,奔腾欲出极富张力。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馆的光线设计,设计之初,韩美林先生就提到光线的塑造要求,希望能够突出雕塑的立体感并对书画作品能有较好的色彩还原性,避免产生眩光,影响展出效果。另外,展出的作品均为原件,应当切实避免因光辐射及热辐射对展品带来的损害。所以设计师陈耀光在艺术馆室内光线方案中,采取自然光与人造光有机结合的方式,甚至在某些展出位置,大胆将自然光线设为主光源,这种设计充分的实现了韩美林先生对展品的展出要求,并且成就了该艺术馆内部设计中的一大特色,是艺术馆室内照明设计中的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艺术实践。

韩美林不喜欢囿于条条框框,尊重他的要求,艺术馆里所有的展品都没有设置标签加以说明,这无疑提高了观众欣赏艺术的难度,所以有必要提醒观众,可以通过报纸、网站对韩美林的作品提前作一些了解,以便在欣赏过程中更有收获。此外,一楼的文献馆主要介绍韩美林的坎坷人生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所创作的大型城市雕塑,建议观众首先参观这里。

雕塑馆 韩美林艺术馆整个艺术馆,最写实的恐怕是三尊巨型紫铜佛像了,两尊在一楼的雕塑馆,一尊在屋外,其中那尊立佛,6米多高,从一楼直冲三楼……除此之外,在雕塑馆内陈列的则是数十件人物和动物的雕塑作品。人物和动物,是韩美林作品的永恒主题。

一圈看下来,大体可以把这些雕塑归为两类,一类是图腾类的作品,韩美林把对象夸张变形,并把动物的某一特质,比如眼睛等,用特定的“语言”表现出来,很能反映东方的神秘精神;另一类是生活化的,主要是以人物,特别是母与子为题材,非常富有情趣,而且还把中国传统艺术的曲线美表现了出来。

“雕塑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说教的,你可以体会其中的意义,但往往是庄重、肃穆。而我们眼前所有的作品都是‘动’的,不呆板,你可以看到其中舞动的灵魂,韩美林能够把这种语言放大”。在谢海眼里,眼前的这些作品与纯艺术的雕塑并不一样,“他更重视老百姓的感受,创作的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是一种进步”。

绘画馆

走上二楼,右手是绘画馆。韩美林喜好动物,圈内无人不知,于是他的绘画作品,自然而然地使展馆变成了一个“动物园”。韩美林画的猴、马、牛、羊……一钩、一点、一撇都活生生地跃然纸上,使人可以感受到它们的音容笑貌,随时可以从纸面上跳出来,是活的、有感情的“活画”。欣赏这些作品时,你一定会觉得它们是可以与我们人类心灵相通的。

“我们看画已形成定势,往往看笔墨、看传承,但欣赏韩美林的画使人改变了看画的方式。我们不能用理论来评判作品的好坏,韩美林‘一把排笔打天下’,虽然没有遵循传统技法,却让整体画面很有气度”。谢海说,让人惊讶的还有韩美林对于颜色的运用。“像品红等高纯度色,在中国画里是基本被排斥的,但是韩美林却能大胆地巧妙运用,反而艳而不俗。比如几幅画鸡的作品里,有品红、翠绿这样比较忌讳的色彩,但却让人觉得必不可少”。

工艺馆

走进二楼另一边的工艺馆,陶艺、挂毯、剪纸、木刻、刺绣等艺术品会让你一惊。因为一位中国的艺术家,能够涉及那么多的领域,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在这里所见的各种艺术品都有融会贯通之处,体现了韩美林艺术的全面性。

韩美林的艺术创作绝不拘于形式和材质,但他永远能够找到最恰当的方式来充分表达他所要表达的主体和思想。比如他用钧瓷做成瓷瓶,瓶耳上有的是鱼纹,有的云朵,无不体现东方的韵味。“细节决定一切。同样是一个局部,放在那里就是功夫。他就处理得锦上添花”。

“有人评价韩美林是中国的毕加索,他确实以擅长绘画、雕塑、陶艺而成为当今美术领域中少有的多面手,就像毕加索一样,什么都会玩。大师所具备的广采博收,我在这里看到了。一个人的专养非常重要,我想,他也教给我们一个道理———一个艺术家就是需要不断地耕耘,尽管你并不知道能不能够收获”。

综合艺术馆

设置在三楼的综合艺术馆,陈列了陶艺、绘画和雕塑等多种类型的作品,其中最多的是书法,这是韩美林艺术创作的另一个重要领域。这个有心人从金文、甲骨文以及古陶文字中收集了几千个难以考证其音、义的文字,作为其书写的“内容”。眼前的这些书法作品,很多都是无法识读的文字,但却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欣赏其结构的美和线型的美。

“‘花非花,字非字’。在这里,其实读不读得出这是个什么字,已经毫无意义。文字就像动物一样,变成了韩美林抒发内心的一种载体。我猜测他把书法放到综合艺术馆,而不设一个书法馆,正是这个原因。书法艺术是最能表现心境的,韩美林在创作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种无碍的境界,想如何就如何,无法不改变你的思路。另外从理论上来说,他的书法,在速度美、章法美方面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是毫无疑义的”。

银川韩美林艺术馆

20世纪80年代,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第一次踏足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银川,就被古老神秘的贺兰山岩画深深打动。此后,韩美林先生先后七次来到这里,观摩岩画艺术,汲取创作灵感,艺术创作更进一步。贺兰山岩画也因此被韩美林先生视为自己艺术创作的重要转折。

2010年6月,怀着对贺兰山岩画的深厚感情与回报之心,韩美林先生决定将几十年来创作的1000件艺术精品捐赠给银川市人民政府。为了收藏、陈列、研究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银川市人民政府决议在银川市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内兴建“银川韩美林艺术馆”,以期通过韩美林先生用当代艺术形式对贺兰山岩画的解读诠释,令古老的岩画文化更为直观、广泛地走入民间,开辟一条全新的古岩画与新时尚的结合之路。

2015年9月26日,银川韩美林艺术馆隆重开幕,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黄金带上又新添了一颗“耀眼的明珠”。这是继杭州、北京之后,在国内建立的第三座以陈列展示韩美林先生个人作品为主的艺术馆。华夏的天空下,在中国南、北、西部的土地上,分别矗立了三座韩美林艺术馆。这三座展馆面积之大,展出作品之多,涉及艺术门类之广,堪称当代中外艺术家中的“世界之最”。

银川韩美林艺术馆位于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展示区,占地总面积1586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694平方米,主要包括展厅、互动区、创作区以及游客服务区,集参观、教学、展览、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全馆现有“五厅二室一廊一谷”,其中包括序厅,1、2、3、4号厅、手稿廊以及太阳峡谷,展品共1000余件,集中展示了韩美林先生以岩画为题材的绘画、书法、雕塑、陶瓷、染织等各个门类的艺术精品。

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建筑设计灵感源于对贺兰山苍茫雄壮的感动,以及对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建造房屋方式的传承。艺术馆建筑的外形和构造完全与贺兰山融为一体,整体嵌入场地,空间错落有致。规矩方正的主展厅与更开放、空间更丰富的互动展区有机结合,并在多元化空间中引入日光与山景,真正做到了空间功能与空间形态的充分结合。艺术馆外墙面装饰毛石,均就地取材自贺兰山区域,是银川市最高的外装毛石砌筑建筑,同时也表现了现代艺术与大自然的对话。

贺兰山下,苍穹之间,银川韩美林艺术馆与古老的贺兰山岩画交相辉映,共叙恢宏篇章。在这里,五湖四海的游客及广大艺术爱好者,可以尽情欣赏远古人类文明与当代智慧碰撞迸发出的激情火花,感受五千年前的历史、艺术、自然与现代精神的交融与对话。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