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海底隧道(2023最新东区海底隧道百科介绍)

由网友(枯叶蝶的伤)分享简介:东区海底地道(英文:Eastern Harbour Tunnel),运输署发布的英文名称为Eastern Harbour Crossing,简称东隧,为喷鼻港第二条过海地道,也是喷鼻港第一条私路铁路两用地道。基原资料    地道总少度: 二.二私里   车速限定: 七零私里/小时   管谈数目: 五个管谈,   二条为...

东区海底隧道(英文:Eastern Harbour Tunnel),运输署公布的英文名称为Eastern Harbour Crossing,简称东隧,为香港第2条过海隧道,也是香港第1条公路铁路两用隧道。

基本资料

香港海底隧道的行车隧道

   隧道总长度: 2.2公里

  车速限制: 70公里/小时

  管道数量: 5个管道,

  2条为汽车使用、

  2条为港铁将军澳线使用、

  1条为环境控制系统使用

  行车线数量: 二个汽车行车管道双线(双程)

  轨道数目: 二个铁路行车管道单线(双程)

  所在地区: 穿越香港岛鲗鱼涌及九龙茶果岭

  之间的维多利亚港海底

  起点: 东区鲗鱼涌东区走廊

  终点: 观塘区茶果岭鲤鱼门道

  收费: 1.电自行车/机动三轮车:HK$13

  2.私家车/的士:HK$25[1]

  3.公共及私家小型巴士:HK$38

  4.总重5.5公吨或以下的轻型货车:HK$38

  5.总重5.5至24公吨的中型货车:HK$50

  6.总重超逾24公吨的重型货车:HK$75

  7.公共及私家单层巴士:HK$50

  8.公共及私家双层巴士:HK$75

  9.超过两条车轴的车辆,每条车轴额外收费:HK$25

  铁路:包括在港铁车费内

  收费广场位置: 观塘区茶果岭

  隧道旧名资料:

  隧道动工日期: 1986年8月7日

  隧道兴建计划:

  通车日期: 1989年9月21日

  兴建模式: 建造、营运及转移模式(BOT)

  拥有人: 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

  管理机构: 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

概要

  东区海底隧道全长2.2公里,连接香港岛东部和九龙东部。它共有5条管道,其中两条为双程双线行车管道,2条为港铁将军澳线铁路列车使用(2002年8月3日或以前为观塘线),以及一条容纳环境控制系统的管道。隧道南端为鲗鱼涌,与4号干线东区走廊交汇。而收费广场则设于北端的茶果岭出入口,共有14个收费亭,其中10个为人手收费亭,余下4个为快易通专用的自动缴费亭。车速限制每小时70公里。

  中信泰富、熊谷国际、保华(新隧道)及丸红香港华南有限公司旗下的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在1986年以“建造、营运、移交”方式获发东区海底隧道30年的专营权,而此隧道在1986年8月7日动工,1989年9月21日通车。2005年,该公司在有庞大盈利下仍申请加价成功,其中私家车及的士收费由HK$15增加至HK$25,而其他类别的车辆则按相关类别百分比的加幅,引起市民很大的回响,亦使本已饱和的香港海底隧道百上加斤。香港政府因此也展开研究避免同类情况发生,包括研究兴建第四条海底隧道的可行性。

  于2006年,东区海底隧道平均每日行车量达61,010架次。

  港铁并未负担东隧的建筑费用,但需每半年缴交一次隧道费共约36期给东隧公司,直到2016年东隧的铁道隧道移交政府后,由政府再卖给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此外,为减轻东隧往九龙湾、沙田及大埔方向挤塞情况,观塘区议会现正研究于未来数年于观塘绕道架设电脑警告牌提醒驾驶者改用观塘道。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