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人工淡水湖)

由网友(迷人又混蛋)分享简介:丹江嘴火库位于汉江中上游,竖跨鄂、豫两省,库区首要漫衍于湖北省丹江嘴市以及河南省淅川县境内,属多年调治型火库,是亚洲第1小孩儿工咸水湖、国度南火北调中线工程火源地、国度1级火源掩护区,被誉为“亚洲天池”。火库由一九五八年建筑的丹江嘴火利枢纽工程以及二零零五年一零月动工的丹江嘴大坝主体添低工程落成后蓄火造成,总面积达一零二二....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横跨鄂、豫两省,库区主要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境内,属多年调节型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被誉为“亚洲天池”。

恭贺汝阳当选为国字号 示范县

水库由1958年修建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2005年10月开工的丹江口大坝主体加高工程完工后蓄水形成,总面积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近300亿立方米,以供水、防洪、发电为主,兼具灌溉、养殖等功能。

别名

亚洲天池

外文名称

Danjiangkou Reservoir

所属地区

湖北省丹江口市、河南省淅川县

面积

近1000平方公里

电站装机

105万千瓦

调水水量

100亿立方米

供水区域

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

电话区号

0719

中文名称

丹江口水库

行政区类别

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

地理位置

鄂豫交界的湖北丹江口、河南淅川

著名景点

太极峡风景区、金蟾峡、陶岔渠首枢纽工程、香严寺、银梦湖

蓄水量

290.5亿方(丹江口大坝加高后)

库区水质

常年在II类及以上,可直接饮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邮政区码

442700

水库简介

丹江口水库,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属长江流域),总面积846平方公里,有“亚洲天池”之美誉,是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

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94.8亿立方米[1],水库来水量来自于汉江和丹江(多年平均约8.2亿立方米)。丹江口大坝加高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将从157米提高至170米,库容将从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将达1022.75平方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四个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一期工程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中远期规划每年调水量将达130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中国北方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

丹江口水库,分布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之间,水域横跨鄂豫两省。由湖北境内的汉江库区和河南境内的丹江库区两大部分组成[2]。 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家兴建的丹江口水利枢纽是综合开发和治理汉江流域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便是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形成的。水库水面最宽处在被淹没的李官桥镇一带,东西宽为20多千米;最窄处在关防滩一带,两岸夹峙不足300米;库区水位最深处在湖北丹江口市与河南淅川县之间台子下的省界江心,深达80余米。[2]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由拦江丹江口大坝、丹江口水力发电厂、升船机和两个灌溉引水渠渠首四部分组成,大坝高为162米,混凝土大坝坝高97米,大坝总长2494米(其中混凝土坝长1141米),设计蓄水水位157米,相应库容为174亿立方米,平均泄洪能力为9200立方米/秒,电站装机6台,单机容量为17万千瓦时,年发电量为45亿千瓦时。大坝升船机经过改造升级后一次可载重300吨级驳船过坝。丹江口大坝,位于丹江口市城区,丹江口水库的调度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水上行政由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汉江集团)执行。两个引水渠渠首分别是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的陶岔(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和水源地,设计流量为500立方米/秒)和位于湖北省的清泉沟隧洞(设计流量为100立方米/秒)。这座水库是中国功能最全、效益最佳的特大型水库之一,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以及旅游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优势。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中国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之一。

2009年12月28日开工的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将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被称为水龙头。建筑物主要有引渠、重力坝、引水闸、消力池、电站厂房和管理用房等。供水直达中国北方的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远期年调水130亿立方米。自1987年丹江口水库开始有监测数据的连续25年来,库区水质一直稳定在国家二类及以上标准。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丹江口水质监测站,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内的28个水质监测指标,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国家一类标准,仅在汛期总磷和高锰酸盐两项指标属于国家二类标准,高于调水要求的三类水质标准。[3]

重大影响:汉江总长度的四分之三以上,流经湖北省境内,在湖北的中部和长江一起,冲积形成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湖北省重要的城市集群——江汉平原。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之后,汉江中下游水量大幅减少,将对湖北中部,汉江沿线众多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带来重大不利影响。为缓解从汉江调水后对湖北的不利影响,在湖北省的荆州区和潜江市之间,兴建中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工程,以长江水补给汉江下游。

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之一。

发展历程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比预定的开工日期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1958年10月,湖北、河南两省所属的襄阳、荆州、南阳3个地区17个县的10余万民工挑着干粮,带着简陋的工 具,汇集到丹江口工地。这10万大军,要用扁担、筐子、小木船,运载着黏土、砂石,把汉江截流。

1958年11月5日,右岸围堰工程正式启动。10万民工发起了“腰斩汉江”的大会战。10万人三班倒,昼夜不停 工。那时候,施工现场不到2平方公里,几万人在一起施工,白天真称得上是人山人海。晚上没有电,照明用火 把、汽灯,从采料场到江边连成几条火龙。

1962年,在计划中要确保完工的年份,丹江口工程不但没有建完,而且被暂停施工。大坝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现实,无情地给热情高涨的建设者们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1962年,中共中央七千人大会对“大跃进”错误进行纠正。这次大会的第二天,丹江口工程被要求暂停。此后,国家开始对基础建设进行压缩。后经多方努力,丹江口大坝没有下马,而是将主体工程停下来,开始处理质量事故。

1964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丹江口工程复工。但此时,丹江口工程变成了分期进行。前期工程将大坝修建到162 米高程,实现能够防洪、发电。

1968年,丹江口水库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部完成。此时的丹 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坝顶高程162米,装机容量90万千瓦。水库蓄水运行至今30多年,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考验,大坝安如磐石。

197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就南水北调问题专门写信给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完 善规划方案,把南水北调工作做得更好。同年10月,水电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通知》”。

1979年12月,水电部正式成立了部属的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

1984年,国务院批准从丹江口超发电收入中筹措3亿元,分10年安排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并从这时起,改 变了移民经费的分配办法,坚持面向千家万户,实行有偿扶持,变单纯生活救济为生产扶助,使移民的收入状况迅速改观。

1987年7月,国家计委正式下达通知,决定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列入“七五”超前期工作项目。

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南水北调”列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把“南水北调”列入中国跨世纪的骨干工程之一。

1995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全面论证。

2000年6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序展开,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

2006年,国务院17号文件下发,对2006年6月30日之前的水库移民进行后期补偿。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 年补偿标准为600元,连续补偿20年。

2014年后,这一库碧水将穿越万里母亲河黄河和中原大地,沿千里太行山脉东麓一路北上终点流进北京,多年平均可以为北方的河南,河北,天津,北京送水95亿立方米。[4]

生态环境

丹江口库区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量最高。丹江口大坝水质透明,水面宽阔,风平浪静,使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国家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大型工程的渠首,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它的全部建成,将以每秒500立方米的流量,把汉江之水送往华北地区。

丹江口水库的自然景色是旅游的最佳去处,江面上有四通八达的航线,库区内有自成体系的公路。从这里西上过河南南阳淅川的荆紫关可通陕西秦川,南下可达湖北荆楚,东进北上可入和南阳盆地中原大地,一水通三省。丹江水面碧波千顷,天水一色,山清水秀,美丽如画,奇山异石,独具姿彩。游艇鱼舟荡漾在绿波之上,人绕水转,山随人移,人如画中行,山似水上飘。

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水库的雁口一带有几十里狭长的江面,夹岸奇峰对峙,陡壁峭拔,野藤倒挂,山环水绕,这就是著名的丹江“小三峡”(云岭峡、太白峡、雁口峡),可与长江三峡、黄河三峡媲美。狮子山壁上有一天然石佛,高达15米,面向江面,平视前方,神态安详,正襟危坐,颇有乐山大佛之雄姿。其慈颜端庄肃穆,两手合掌于胸前,好像正在给坐艇、荡舟的游人祝福。

总体规划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淅川县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南阳地区的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进中原地区,经河南省西部伏牛山脉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京港高铁、京港澳高速西侧南太行山脉东麓北上,可基本自流到河南北部、河北、北京、天津。[5]

设计方案

(1)发电量方面,为42.62亿kwh,符合方案拟定的原则,在满足初期规模水利任务的条件下,尽量提高发电效益;

(2)保证出力及保证率,方案1较原设计方案247Mw、方案l240Mw为大;

(3)灌溉引水方面.方案l引水量居中.既较原设计方案12.5亿m提高0.2亿m,又较方案的13.0亿m少0.3亿m。,尤其突出的是泵站抽水量最大达4.0亿,充分利用了泵站的优势};

(4)水量利用方面,方案l水量利用率最高,达82.9,较原设计方案提高2.6;

(5)水库充满机率方面.方案I充满机率最高,达43;35a充满15a).水库消落至140.0om以下年份最多,达7a,是原设计方案(1a)的7倍。3.2泵站建成前盖水库调度运行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得出泵站建成前后水库调度运行的特点;

(6)充满机率为2s.说明方案l较充分地利用了水库调节库容。a1599充满机率,4325.725.7库水位清落至 140.0m年数/a7112.2.4水库泥沙淤积对调度成果影响的分析丹江口水库运行26a来(1968~1994年),库水位 150.0m以下淤积了14.1】亿m泥沙.其中150.00~139.00m之间淤积2.89亿in。,139.0m以下淤积11,调节库辑减少z,8亿m,势必对调度成果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本文对考虑水库泥沙淤积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多年平均发 电量下降0.1亿kWh,弃水增加0.3亿m,保证出力、保证率均不受影响。说明方案调度运行方式保留的潜力较大。方案影响较明显,保证出力下降达5Mw,弃水增加1.3亿m,年发电量下降0.12亿kwh,说明方案I较充分地发挥了 丹江口水库综合利用效益。调节库容受泥抄淤积影响,使调度成果产生不和变化,在运行、管理时必须引起重视。方案的特点根据拟定的原则,综合考虑发电、灌溉引水、水量利用、水库充满机率、泥沙淤积影响等各方面因素,推荐采用方案。[6]

调度运行

(1)泵站建成前.由于清泉沟、陶岔自流引水需控制库水位在供水期束(5月初)不低于146.50m,以满足灌溉保证要求,而发电固供水期末水位较高,在进入主汛期后易产生大量弃水,不利于充分利用水量。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初期规模丹江口水库调度。

(2)泵站建成受益后,不必控制供水期末库水位146.50m,相反电站可降低库水位,腾出库容,以和减少汛期弃水.充分利用水量.方案I体现了这种精神。多年平均弃水为67.1亿m,较原设计方案77.4亿m减少弃水10.3亿 m。,提高水量利用系散2.6,增发电量1.12亿kwh,水库蓄满机率加大.梢落加快,水位变幅加大,调节库容得到充分利用。

(3)若泵站建成前后水库调度运行方式不作调整,仍维持原设计方案.则年发电量不变,均为41.5亿kWh,保证出力为247Mw,相应保证率泵站建成后略低,为94.4,灌溉引水方面,泵站建成后引水13.0亿m,较泵站建成前的12.5亿m增加引水0.5亿m。可见,泵站建成后,水库调度运行方式不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当调整,就不能充分利用泵站特点。发挥丹江口水库最大的综合利用效益。[7]

主要优势

自水库建成几十年来,共拦蓄、削滞汉江,丹江上游发生的上万立方米每秒的洪水59次。解除和缓解了湖北武汉、襄阳等23个县市1亿多人口及1860多万亩耕地的洪水威胁,其抵御洪水的能力达到了百年一遇的标准。

汉江中上游洪水峰高量大,来势迅猛,径流分配很不均匀。下游河槽愈往下游愈窄,宣泄能力不断递减,又常受长江水位的顶托,每遇洪水湖北省极易成灾。1935年的洪水造成14处溃口,湖北省老河口市以下悉成泽国,淹没耕地670万亩,受灾人口370万,淹死8万余人。从1931年至1948年的18年间,汉水发生大的水灾有9次之多,11次溃口。当时在湖北省江汉平原流传民谣:"汉江大水浪滔天,十年倒有九年淹。卖掉儿郎换把米,卖掉妮子好上捐。打死黄牛饿死狗,背起包袱走天边。"而丹江口大坝的建成增强了汉江的防洪能力,保护着下游1700万亩耕地,1390万人口,以及襄阳、武汉等重要城市。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继1954年特大洪水之后的又一次全流域型洪水,汉江上游8月份总来水量高达110.7亿立方米,经丹江口水库调蓄削峰率60~93%,水库超蓄洪水37亿立方米。

发电

丹江口水电站装机6台,总容量为90万千瓦时的强大电网。担负着华中电网主要的调峰电量和调频、调相、负载备用,事故备用等任务。不仅解决了湖北武汉、襄阳等城市的工农业用电,还为豫西南的南阳地区的大部分工农业用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航运

在水库建成后,水库上下1000十千米的河道全年可通航300吨级船舶。其中从武汉到襄阳由原来的季节通航变为全年通航,大大改善了鄂西北、以及豫西南地区水上交通的面貌。

灌溉

从水库引水渠首引水,年均引水9亿立方米。常年灌溉耕地360多万亩。其灌溉效益已达5亿元以上。这使昔日“水贵如油”的豫西南南阳盆地(南襄盆地)和鄂西北“三北”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商品粮基地。

养殖

水库形成了700平方千米的水域和众多的库汊,为发展淡水鱼类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已成为一个集国有、集体和私有等多种养殖并存,年产1000万千克以上的商品鱼生产基地,丹江口水库野生鱼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水特产。

旅游

水库河南库区、湖北库区碧波荡漾、群山耸立、湖光山色、一望无际,自然风光优美迷人。正在成为集旅游观光、疗养度假、水上娱乐、生态观赏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周边景点

湖北省丹江口市是武当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的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丹江口境内还有全国著名的“民间文化活化石”——伍家沟故事村,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丹江口市现已发展多个特色景点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有:太极峡风景区和净乐宫,此外还有多个AAA级景区,如:丹江口大坝,松涛山庄,小太平洋,武当峡谷第一漂,银梦湖,武当山南神道等。丹江口库区旅游中心港,位于丹江口市郊,依山傍水,风景绮丽,游艇,风情街,海湾等各具特色,预计2012年5月1日试营业。丹江口市设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座——丹江口国家森林公园。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和渠首的知名度以及悠久的中原历史文化,促进了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淅川的古代建筑很多,最有名气的是千年古刹香严寺和三边古镇-千年荆紫关。香严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丹江口水库两岸的群山环抱和苍松翠柏之中,是中州“四大名刹”之一,有“千倾香严”之称。现存明清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唐,几经废兴,鼎盛时期古建筑达470多间(现存144间),寺院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有石牌坊、山门、韦驮殿、过厅、大雄宝殿、指月亭、法堂、藏经楼等17座大型古建筑,寺院两侧尚有戒堂、走堂、斋堂、禅堂、上仓、下仓等辅助陪衬建筑。荆关清代一条街:位于荆关镇中心,古街道五里有余,分北街、中街、南街三部分,石块街面,干净整洁,一街两行,七百余间清代建筑,古色古香,典雅朴实,系中国北方13省、市保存最完好的唯一场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街道上有山陕会馆、平浪宫、禹王宫、万寿宫、清真寺、城隍庙、古码头、山门等古建筑群,座落有致,竟相生辉。“鸡鸣三省的荆紫关”:民风淳朴,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虽然历经沧桑,但始终保存着古色古香的古镇风貌,要重点开发项目有清代一条街、一脚踏三省界碑、法海寺、罗汉洞四个景点。大寺:位于荆关镇猴山中峰沟村附近,佛名叫法海禅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唐高宗仪风二年,现存古建筑八座,有白衣阁、中殿、丈房、廊房、藏经楼等29间房舍。此处有地势恰似莲花高台,又是靠山崖修建,景色绝妙。塔林:位于香严寺周围,唐、元、明、清时期所建,为香严寺和尚墓地,现存各类塔林百余座。

名胜

淅川县境内冈峦起伏,纵横交错,河流交织,地势十分复杂,西北连接秦岭余脉武当山,北部衔接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脉南麓,西南横卧着四峰山峦,群山连绵,奇峰叠翠,清潭争辉。大自然和古人给淅川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风景名胜区,给后人留下无尽的乐趣和精神享受。古时候,中原西南重镇南阳淅川一直是兵家争夺的要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特别是七十年代初丹江口水库的建成,以特独特的自然景色,该淅川又增添了光彩。丹江沿岸的名胜古迹,连接成一个自然游览区,丹江上游荆紫关古镇。古街道五里有余,石块砌面,七百余间清代建筑保存完整,古香古色、雅典朴实,距镇四里之处的吴村定阳遗址,传说;“老包坐定阳”就在此地。街道上有陕会馆、平浪宫、禹王宫、万寿宫等十余座古建筑。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也曾涉足此地,漫游抒怀。猴山和大寺是淅川八大胜景之一。猴山因山顶有一巨石似猴,旁边有一古柏,很象是猴子爬树,同时座座山连接伸展的山峰又像一个一个奔跑的猴子而得名。据说孙悟空在此镇过妖。大寺坐落在猴山中峰。此外,还有寺湾的古遗址和古墓葬,以及老虎岭、双河镇、小三峡、下寺塔林、香严寺、大泉寺、龙山、关帝庙等35个主要名胜古迹及旅游点。[8]

移民政策

水库淹没和移民的主要区域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和湖北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

国家提高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移民前期补偿补助标准,加大对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力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71号国务院令,公布新修订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新华社12日受权播发了这个《条例》。新华社13日还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条例》和《意见》是国家对水库移民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和完善,提高了新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前期补偿补助标准,规范了移民安置制度;加大了惠及2200多万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的后期扶持力度,完善了扶持方式。这标志着中国水库移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条例》规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能使需要安置的移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标准的,由项目法人或者项目主管部门报项目审批或者核准部门批准。

《条例》中明确,搬迁费以及移民个人房屋和附属建筑物、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青苗、农副业设施等个人财产补偿费,由移民区县级人民政府直接全额兑付给移民。

《条例》同时明确,农村移民住房,应当由移民自主建造。有关人民政府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统一规划宅基地,但不得强行规定建房标准。

《条例》共分八章六十三条,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1991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同时废止。

《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指出,当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有必要也有能力加大对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

《意见》提出,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目标是,解决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以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中长期目标是,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使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

《意见》明确,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其中,2006年6月30搬迁的水库移民为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原迁人口。在扶持期内,中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年6月30已搬迁的水库移民现状人口一次核定,不再调整;对移民人口的自然变化采取何种具体政策,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决定,转为非农业人口的农村移民不再纳入后期扶持范围。

根据《意见》,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意见》明确,对2006年6月30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意见》要求,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具体方式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并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库移民后期。

发展前景

在丹江旅游区的湖光山色之间,大量文物古迹的点缀,给游览区更是锦上添花。

河南南阳淅川,在这座大型“水晶博物馆”中,珍藏着千年“豫西走廊”和中原重镇的古老历史。库区的45里顺阳川上,古迹名胜苔革,既是古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古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地。淅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和渠首的知名度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促进了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淅川库区淹没的腑地就是楚国的古都丹阳。屈原流放时在这里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国殇》里描写的秦楚丹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水库岸边有春秋战国古墓群,发掘的25座楚墓中出上的7000余件珍贵文物记载着顺阳川的昔日繁荣,其中楚令尹子庚墓中出上的编钟是全国出上编钟干青质最好的一套。彼定为国玉的铜禁,府排萧等文物,反映了几千年前这里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盛况。丹江岸上河南省四大古刹之一的香严寺又给游览区镶嵌上了一颗灿烂的明珠,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从山腰到山脚隐于古柏绿树之中,幽雅神秘,处处藏秀。

湖北省丹江口市是武当文化的发源地。丹江口市已着手将丹江口水库和武当山作为著名品牌来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度假休闲区。境内的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境内还有全国著名的“民间文化活化石”——伍家沟故事村,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

2010年7月20日13时44分有关新闻:长江、汉江洪水对湖北形成了夹击之势,再来关注一下汉江汛情,马上连线正在丹江口大坝采访的湖北台记者陈云

记者陈云:我现在正在南水北调中线枢纽工程丹江口大坝的坝顶,我的身后坝上的洪水正在以27500立方米/秒的流量汇入丹江口水库。从17号早上的8点到早上8点,短短的3天时间,坝上水位从142.55米涨到了148.31米,上涨了5.76米,入库洪水的总量大概是53亿立方米。

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水库调度科的科长胡永光告诉我,由于此前丹江口水库的水位比较低,这一次丹江口水库将全部拦蓄本次的洪水,仅仅是以日均1800立方米/秒的发电水量出库下泻,丹江口水库的拦洪削峰对缓解长江和汉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是有好处的。另外关于丹江口大坝的安全,因为丹江口大坝是于1973年正式建成的,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确保北方的生活用水,进行的加高工程已经基本竣工。大坝是按照抵御千年一遇的标准建成的。这次洪水只是5年一遇的常规洪水,不会对坝堤的安全造成影响。

开闸泄洪

2010年7月22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开闸泄洪,这是丹江口大坝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以来首次开闸泄洪。受汉江流域持续强降雨影响,截至当日11时,丹江口水库水位达150.34米,超汛限水位0.84米。13时30分,丹江口水利枢纽防汛指挥部按照长江防总指令,准时开启丹江口大坝4个深孔闸门泄洪,水库总下泄流量增加至4700立方米/秒。15时,入库流量降至3660立方米/秒。

存在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计委1250号文精神、湖北省物价局、水利厅曾主持召开了丹江口水库供水水价落实协调会,与此同时,也与湖北省、河南省物价部门进行了广泛地接触和协商,为使水费征收工作顺利进行,制定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水费计收暂行办法》并以长水政资[2001]488号进行了发布,同时为了核定取水量,我们又以局水调[2001]12号文《关于在丹江口的水库库区取水安装量水设施的通知》要求各取水户安装量水设施,在我们的努力下,丹江口水库水费收取工作初步实现了零的突破,平均每年供水6.5亿立方米,收取的水费很少,当年收取水费7.26万元。水费实收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各方认识,协调各方利益难。在丹江水库水价落实这个问题上,由于涉及到地方政府及有关单位利益,特别是与供水关系有直接利益的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该地区、本单位利益,直接阻碍了丹江水库水价工作的落实,除湖北省十堰市外,湖北省襄阳市及河南省物价部门尚未转发丹江口水库收费文件,直接造成了在水费收取工作上缺乏政策依据。

2、农民承受能力有限,中间环节截留严重。丹江口水库供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农业用水,一部分为工业及生活用水,其中绝大部分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供水对象为湖北省清泉沟引丹灌区和河南省引丹灌区,两供区年供水量为6.5亿立方米,由于该地区分属湖北省和河南省边远地区,地方经济不发达,农民人均收入较低,承受能力有限,同时,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将农业灌溉用水收取水费做为补充其经费不足的重要来源渠道,因此,清理整顿中间环节及搭车收费必将触及地方乡、镇一级政府的利益。

3、襄阳引丹灌区水价未含丹江口工程水价,河南引丹灌区缴费困难,襄阳引丹灌区现水价不包含丹江口水库供水价格,若收取水费则要重新核定水价,而襄阳市物价局认为湖北省要进行水价改革,希望等湖北新的水价政策出台后再考虑丹江口水库供水水费问题。河南省引丹灌区认为当地农民承受能力有限,水费实收率低,工资都开不出来,现在缴纳水费不可能。

4、水费收取缺乏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渠首不在我们手里,湖北襄阳引丹灌区和河南省引丹灌区渠首均由取水户自己管理,取多少水,何时取水,均由用水户自己来定,对水费征收造成了一定难度,由于渠首在用户手中,经常发生无节制引水,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9]

天然鱼类危机

1、多年来炸鱼、毒鱼、电鱼等毁灭性渔业捕捞方式时常发生,甚至成为少数非法捕捞者的生存乃至发富的基本手段。库区水域炸鱼、毒鱼现象已经少有,电鱼现象也相对少见了。但这些非法捕捞方式始终没有绝迹,尤其是电鱼现象因技术的进步与操作的隐蔽性使得监管困难,而夜间炸鱼与电鱼现象不仅在偏远水域存在,甚至在城区附近也时有发生。2、库区开放水域原有的鳡鱼(又名黄钻、水老虎)、鲌鱼(又名翘嘴鲌)、黑鱼(又名乌鳢、财鱼)等掠食性鱼类对库区渔业资源有较大影响,而近两年引入的常常以掠食其它鱼类鱼子为生存手段的小小银鱼也是对库区渔业资源有害的鱼种之一。虽然这些鱼类也是丹江口水库标志性的外销产品,但这是以超量消耗库区渔业资源为代价的、是得不偿失的。未来需要更严格地控制新的外来动、植物物种引入库区。

3、库区优质的渔业环境依赖于优质的水质环境,若库区水环境恶化将直接影响渔业生态质量。

4、新兴的灯光引诱配合抬网捕捞的方式已形成产业化,给库区渔业资源带来了更深重的危机。

七大污染源

来自企业的污染。虽然受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库区淹没范围和高程等未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库周城镇规模较小,工业基础设施落后,而且基本上没有上马大规模的工业项目,库区周边的工业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其他地区。但湖北汉江沿岸的水泥厂、化肥厂、化工厂、电冶厂、铁合金厂等厂区周围烟雾、粉尘较大,弥漫天空,大气污染严重,废水处理,群众反映强烈。来自城镇和农村生活的污染。不少库区周边的县、市将污水甚至垃圾排到附近的支流中,给河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库区上游,广大农村和无排放水系统的乡镇所排放的畜禽养殖、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了与各支流相通的河沟中。

来自肥料和农药的污染。据调查,十堰市每年化肥施用量已达每亩28.65公斤,农药使用量为2000吨。库区上游其他县、市也是如此,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都在逐年增加。当地的一些水资源保护专家认为,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尤其在暴雨期发生的地面产流、径流会淋溶土壤中的氮、磷,冲刷积存于土壤中污染物,随水流汇入库区。包括农田、畜禽养殖、农村生活面源,都对库区水质构成一定影响。

来自养殖业的污染。渔业在当地有很大的发展,在库区投饵和天然网箱养殖面积不断增大。再加上周边许多渔民网拦库湾养鱼、投饵成鱼网箱和鱼种网箱等,养殖的鱼所排出的大量粪便及投饵散失的饵料,对周围的水体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畜禽养殖业也是如此,2000年时库周畜禽就已达到300多万头(只),其粪便总量年近600万吨,其中大部分未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而是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来自漂浮物的污染。每年秋汛上来时这种污染最为严重。如果上游普降暴雨,上游城镇各类垃圾、苞谷杆、树枝、碎草等就会被冲入水库。受回水顶托,加上越到下游流速减缓,这些漂浮物就会不断累积,造成大面积水污染。

来自船舶的污染。随着丹江库区航运、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类船舶数量不断增加,船舶排放的生活污水、油污等数量也呈递增趋势。由于尚无有效措施,这些船舶的含油废水、石油类物质、生活污水、垃圾等都直接排到水库中。

来自有毒危险品运输污染。库区周边公路、水上运输发展迅速,大小桥梁遍布,各等级公路纵横交叉。因水陆交通事故引发的污染时有发生,尤其是装载化学危险品的车辆、船只的意外失事,极易造成重大的污染事故。[10]

水质状况

2007年10月水质统计
序号河流/湖泊站名采样日期流量(m3/s)水质类别本月主要污染物(超标倍数)备注
1汉江白河

10.07148
入库;省界
2汉库 浪河口下

10.07

库区
3汉库坝上

10.07
溶解氧(0.04)库区
4丹库 台子山

10.07

入库;省界
5引丹干渠 清泉沟

10.08

入库;省界
6引丹干渠陶岔

10.07

库区
7汉江 坝下

9.111110粪大肠菌群(0.60)出库
2007年11月水质统计
序号河流/湖泊站名采样日期流量(m3/s)水质类别本月主要污染物(超标倍数)备注
1汉江白河

11.05127
入库;省界
2汉库 浪河口下

11.05

库区
3汉库坝上

11.05

库区
4丹库 台子山

11.05

入库;省界
5引丹干渠 清泉沟

11.05

入库;省界
6引丹干渠陶岔

11.05

库区
7汉江 坝下

11.051110粪大肠菌群(0.60)出库
2007年12月水质统计
序号河流/湖泊站名采样日期流量(m3/s)水质类别本月主要污染物(超标倍数)备注
1汉江白河

12.0468.7
入库;省界
2汉库 浪河口下

12.04

库区
3汉库坝上

12.04

库区
4丹库 台子山

12.04

入库;省界
5引丹干渠 清泉沟

12.04

入库;省界
6引丹干渠陶岔

12.04

库区
7汉江 坝下

12.04546劣Ⅴ粪大肠菌群(8.20)出库
2008年10月水质统计
序号河流/湖泊站名采样日期流量(m3/s)水质类别本月主要污染物(超标倍数)备注
1汉江白河

10.061520
入库;省界
2汉库 浪河口下

10.06

库区
3汉库坝上

10.06

库区
4丹库 台子山

10.06

入库;省界
5引丹干渠 清泉沟

10.06

入库;省界
6引丹干渠陶岔

10.06

库区
7汉江 坝下

10.06489粪大肠菌群(0.02)出库
2008年11月水质统计
序号河流/湖泊站名采样日期流量(m3/s)水质类别本月主要污染物(超标倍数)备注
1汉江白河

11.04930
入库;省界
2汉库 浪河口下

11.04

库区
3汉库坝上

11.04

库区
4丹库 台子山

11.04

入库;省界
5引丹干渠 清泉沟

11.04

入库;省界
6引丹干渠陶岔

11.04

库区
7汉江 坝下

11.04558粪大肠菌群(0.02)出库
2008年12月水质统计
序号河流/湖泊站名采样日期流量(m3/s)水质类别本月主要污染物(超标倍数)备注
1汉江白河

12.02930
入库;省界
2汉库 浪河口下

11.04

库区
3汉库坝上

11.04

库区
4丹库 台子山

11.04

入库;省界
5引丹干渠 清泉沟

11.04

入库;省界
6引丹干渠陶岔

11.04

库区
7汉江 坝下

11.04558粪大肠菌群(0.02)出库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