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米特里·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由网友(婚纱和她只是梦)分享简介: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一八三四年二月七日⑴九零七年二月二日)[一],出熟于俄国西伯利亚,结业于圣彼患上堡大教,俄国化教野、物理教野。门捷列夫建造出了世界上第1弛元艳周期表,并据此预感了1些其时还没有发明的元艳,其名著《化教道理》作用了1代又1代的化教野。一九零七年二月二...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1],出生于俄国西伯利亚,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俄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的 朋友圈教育计划

门捷列夫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此预见了一些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其名著《化学原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1907年2月2日,门捷列夫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年72岁。

中文名

季米特里·门捷列夫

外文名

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出生日期

1834年2月7日[2]

逝世日期

1907年2月2日

出生地

俄国西伯利亚

教育背景

圣彼得堡高等师范学校

血型

O型

性别

代表作品

化学原理

主要成就

发现元素周期律

本名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研究领域

化学、物理

身份

科学家[3]

人物生平

门捷列夫(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出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4]1907年2月2日卒于彼得堡。

人物履历

1848年入彼得堡专科学校;

1850年入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化学;

1855年取得教师资格,并获金质奖章,毕业后任敖德萨中学教师。

1856年获化学高等学位;

1857年首次取得大学职位,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

1859年他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

1860年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

1861年回彼得堡从事科学著述工作。

1863年任工艺学院教授;

1864年,门捷列夫任技术专科学校化学教授;

18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

1866年任彼得堡大学普通化学教授;

1867年任化学教研室主任。

1893年起,任度量衡局局长。

189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

人物逝世

1907年2月2日,这位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因心肌梗塞在圣彼得堡(旧称列宁格勒)与世长辞,终年72岁。[5]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研究方向

1、化学,特别是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2、门捷列夫除了发现元素周期律外,还研究过气体定律、气象学、石油工业、农业化学、无烟火药、度量衡,由于他的辛勤劳动,在这些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做出了成绩。

主要成就

最大贡献

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发现过程

元素周期表发现过程。

攀登科学高峰的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曲折的路。门捷列夫在这条路上,也是吃尽了苦头。当他担任化学副教授以后,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近五十多年来,各国的化学家们,为了打开这秘密的大门,进行了顽强的努力。虽然有些化学家如德贝莱纳和纽兰兹在一定深度和不同角度客观地叙述了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但由于他们没有把所有元素作为整体来概括,所以没有找到元素的正确分类原则。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他不分昼夜地研究着,探求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它们的一般的原子特性,然后将每个元素记在一张小纸卡上。他企图在元素全部的复杂的特性里,捕捉元素的共同性。但他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可他不屈服,不灰心,坚持干下去。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走出实验室,开始出外考察和整理收集资料。1859年,他去德国海德尔堡进行科学深造。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了物理化学,使他探索元素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更扎实了。1862年,他对巴库油田进行了考察,对液体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测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使他对元素的特性有了深刻的了解。1867年,他借应邀参加在法国举行的世界工业展览俄罗斯陈列馆工作的机会,参观和考察了法国、德国、比利时的许多化工厂、实验室,大开眼界,丰富了知识。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他认识自然的才干,而且对他发现元素周期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门捷列夫又返回实验室,继续研究他的纸卡。他把重新测定过的原子量的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依次排列起来。他发现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并不相近;相反,有些性质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反而相近。他紧紧抓住元素的原子量与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停地研究着。他的脑子因过度紧张,而经常昏眩。但是,他的心血并没有白费,在1869年2月19日,他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他的周期律说明:简单物体的性质,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形式和性质,都和元素原子量的大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门捷列夫在排列元素表的过程中,又大胆指出,当时一些公认的原子量不准确。如那时金的原子量公认为169.2,按此在元素表中,金应排在锇、铱、铂的前面,因为它们被公认的原子量分别为198.6、196.7、196.7,而门捷列夫坚定地认为金应排列在这三种元素的后面,原子量都应重新测定。大家重测的结果,锇为190.9、铱为193.1、铂为195.2,而金是197.2。实践证实了门捷列夫的论断,也证明了周期律的正确性。

在门捷列夫编制的周期表中,还留有很多空格,这些空格应由尚未发现的元素来填满。门捷列夫从理论上计算出这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最重要性质,断定它们介于邻近元素的性质之间。例如,在锌与砷之间的两个空格中,他预言这两个未知元素的性质分别为类铝和类硅。就在他预言后的四年,法国化学家布阿勃朗用光谱分析法,从门锌矿中发现了镓。实验证明,镓的性质非常像铝,也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充分说明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为以后元素的研究,新元素的探索,新物资、新材料的寻找,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规律。元素周期律像重炮一样,在世界上空轰响了!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6]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荣,人们给他以很高的评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并不是完整无缺的。1894年,稀有气体氩的发现,对周期律是一次考验和补充。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在研究各种元素的伦琴射线波长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后,证实原子序数在数量上等于原子核所带的阳电荷,进而明确作为周期律的基础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序数。在周期律指导下产生的原于结构学说,不仅赋予元素周期律以新的说明,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周期律的本质,把周期律这一自然法则放在更严格更科学的基础上。元素周期律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著作作品

1、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依据化学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副化学元素周期表。

2、运用元素性质周期性的观点写成《化学原理》一书(1869年),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人物纪念

1955年,由美国的乔索(A.Gniorso)、哈维(B.G.Harvey)、肖邦(G.R.Choppin)等人,在加速器中用氦核轰击锿(253Es),锿与氦核相结合,发射出一个中子,而获得了新的元素,便以门捷列夫(Mendeleyev)的名字命名为钔Mendelevium(Md)

人物名言

1.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

2.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

3.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分量,不会为人所承认;没有以有分量的理论作基础的实践一定会遭到失败。

4.科学不但能“给青年人以知识,给老年人以快乐”,还能使人惯于劳动和追求真理,能为人民创造真正的精神财富和物

质财富,能创造出没有它就不能获得的东西。

5.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轶事典故

一天清晨,门捷列夫经过一个夜晚的研究后,疲倦地躺在书房的沙发上,他预感十五年来一直萦绕心头的问题即将迎刃而解,因此,这几个星期以来他格外地努力。十五年来,从他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对“元素”与“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种种关联感兴趣,并且利用一切时间对化学元素进行研究。最近他感觉自己的研究大有进展,应该很快就能把元素间的关联和规律串在一起了。由于过度疲劳,门捷列夫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睡梦中,他突然清晰地看见元素排列成周期表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又惊又喜,随即清醒过来,顺手记下梦中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成了一项划时代的成就,而因为在梦中得到灵感,所以人们称为“天才的发现,实现在梦中。”但门捷列夫却不这么认为,把这个累积十五年的成就归功于“梦中的偶然”让他忿忿不平。他说:“在做那个梦以前,我一直盯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研究,梦中的景象只不过是我十五年努力的结果。”天下没有任何成就是偶然的,只不过一般人只看到别人的成功而往往忽略了背后长期的努力和付出,而用运气好或是其它理由来加以解释,因而相较自己的表现“时运不济”就成了失败的最佳借口。[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