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方案(抽样方案设计最主要的标准)

由网友(草泥也是马)分享简介:抽样方案 篇1一、调查目的  (1)了解**市在校大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关注程度;  (2)了解**市在校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和创业现状;  (3)了解**市在校大学生的真实想法。  二、调查范围  **市内所有在校学大生。  三、调查对象  **市内所有在校学大学生。  专科生+本科生,全日制在校生。(成教除外)  四、...抽样方案抽样方案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学习了前两节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的基础上,结合此两种随机抽样特点和适用范围,针对总体的复杂性,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有学习掌握分层抽样这种随机抽样的必要性;为下节“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重要。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本章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在:概念比较清晰,基础扎实,掌握情况总体不错。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着以下缺失:书写不认真,数字抄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两极分化明显:优生与后进生,水平相差较大。大部分学困生却和优等生却相差好几十分,较为悬殊。这是由于学困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差,并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出现了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

  (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抽样,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感知数学知识中“估计”与“精确”性的矛盾统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四、重点与难点

  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定义,灵活应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并恰当的选择三种抽样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

  五、教学方法

  因本节内容较简单,且主要内容为概念型知识,故本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依据五步教学法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添加承前启后的内容,主要激发学生

  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其次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当堂吸收本节课的知识。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启发引导,理性概括→观察感知、例题学习→反思小结、自我提升→课后作业,自主学习→设置思考,埋下伏笔。

  (一)复习回顾、设问

  问题:上节课学习的系统抽样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系统抽样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思考:设计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其核心问题是保证抽样公平,并且样本具有好的代表性,如果要调查我校高一学生的平均身高,由于男生一般比女生高,故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都可能使样本不具有好的代表性。对于此类抽样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抽样方法。

  [设计意图] 我借助这个环节既复习了前两节课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层层递进

  近视率(%)请学生思考探究:假设某地区有高中生2400人,初9085中生10900人,小学生11000人,此地教育部门为了了解8070本地区中小学的近视情况及其形成原因,要从本地区的小6045学生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50近视率4030本? 20xx[设计意图] 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兴100小学初中高中趣。问题设计层层递进,难度呈现梯度,可以满足不同水

  平学生需要。同时该过程运用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为给出分层抽样的定义做准备。

  (三)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首先设置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结合上一环节的具体事例的探讨容易表述出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但表述过程不具有数学的严谨性是可想而知的。结合学生的表述,教师给出分层抽样定义的规范表达。并结合上一环节的具体事例与学学生探讨分层抽样要遵循的原则。总结分层抽样的具体的操作步骤。

  [设计意图] 通过组织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对话,深化对分层抽样概念及要遵循的原则的理解,加深对分层抽样过程的理解,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四)观察感知、例题学习

  例1、某高中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多少?

  例2、一个地区共有5个乡镇,人口3万人,其中人口比例为3:2:5:2:3,从3万人中抽取一个300人的样本,分析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知这种疾病与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水土有关,问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并写出具体过程。

  请学生解决例1,让学生初步应用分层抽样的知识,理解分层抽样的方法。 对于例2学生可以确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但对具体过程的书写存在一定疑虑。于是我板书例题2的具体过程,引导学生对具体过程的规范书写。

  [设计意图]此题引导学生运用分层抽样,加深理解分层抽样的步骤及优点,巩固知识的掌握。

  (五)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设计意图]小节是一堂课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六)课后作业,自主学习

  必做:课本练习1、2 选做:课本练习3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分必做和选做,利于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八、教学反思

  主要是学生自习为主,老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进行自学,参与学习中,合作交流学习本节知识。引入导学案提高高利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九、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分为两个版块,左半部分为主板,主要书写本节课的标题和主要知识,右半部分为副版,主要用于练习和草稿的书写。板书具体内容根据实际当堂发挥,在此不作具体表述。

  (板书设计要求:不仅仅是从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