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压哪边手臂为宜(血压仪测哪边手臂)

由网友()分享简介:测量血压哪边手臂为宜
我个人的经验是这样的。关于血压测量:左右手臂各测量三次,分别取平均值,哪个手高以后一直...


测量血压哪边手臂为宜

我个人的经验是这样的。关于血压测量:左右手臂各测量三次,分别取平均值,哪个手高以后一直测量这只手。最高点的血压降下来了就更安全了(降压从高原则)。前几天每天测量四个时间点的血压:上午十点左右,下午四点左右,睡前,晨起(都可以睡在床上测量)。这样就可大致了解二十四小时的血压情况。掌握自己血压规律后,以后只要每天或每周有针对性监测即可。在降压防治阶段必须每天测量至少二次,需要评估降压效果。切记!
电子血压计要慎用,电子血压计为什么不准?并不是因为压力传感器不准,国产的压力传感器误差都能控制到1mmHg.是因为示波法测量原理有先天的缺陷性。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获取在放气过程中血液流动产生的振荡波根据样本规律来换算血压值。二个问题 :一是振荡波是否被干扰无法知道,二是个体差异无法识别。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来示波法电子血压计一直无法替代水银血压计的根本原因。因为柯氏听诊法是血压测量的金标准,水银血压计是听诊法,听诊法自动血压计是将医生人工听诊的过程自动完成。剔除了医生听觉与视觉客观误差以及医生主观听诊判错柯氏音的误差。操作使用正确,测量结果比医生用水银测量结果更客观更真实。
唯一的选择是选配一台听诊法自动血压计。准确测量血压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前提和基础。



左右手臂测量血压为何差别较大?

你好,左右臂血压差别一般15-20mmHg,左边高,右边低。如果差别大,建议先去诊所或医院用传统的血压计测量一下,如果还是如此,不排除右侧头臂干动脉或者腋动脉狭窄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希望以上答复对你有所帮助,祝病人健康。



左右手臂测量血压结果不同,正常吗

健康人两上肢的血压可不相等,左右两侧血压相差 约为10~20mmHg,一般是右侧高,左侧低。 引起右侧高、左侧低的原因为:右肱动脉与左肱动脉的来源与压力不同所致: 右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一分支,即头臂干,为大的分支,其动脉压力大,使右臂血压偏高;而左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分支,即左锁骨下动脉,为较小的分支,所耗能量较多,压力较小,血压偏低,一般右上肢较左上肢血压值高约20mmHg。 所以,目前一般推荐测量血压选择以右上肢为准。 如果两侧血压差明显不等,可见于动脉瘤、多发性大动脉炎,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受压、先天性动脉畸形等。 一、结合你朋友情况,左115,右140,左右压差为25,比正常压差增大,应除外病理情况可能。 建议:1、再反复测量几次血压,测量时建议使用水银柱血压计,采取坐位,上臂位置应与心脏水平一致,两侧袖带松紧度一致等。 2、如以反复核实,两臂血压差仍在20以上,应做有关检查,除外左侧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多发性大动脉炎,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受压、先天性动脉畸形等。 二、测量血压应以右侧为准,右侧血压 140/85,高压已达到高血压标准,但一次血压还不宜定高血压,如经不同时间,三次以上血压均超过140/或90,则应为诊断为高血压。



测量血压时为什么手臂不能随意举高举低?

手臂活动会影响袖带内的压力,血压计记录的压力波形不准确的话,测得的血压也是不准确的。
另外,血压测量需要袖带绑缚在肱动脉上,其位置要求与心脏基本持平,如果高于心脏,测得的血压值也会相应升高,反之则较低,都不是真实的血压



高血压患者一天要测量几次血压何时测量

什么时候是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

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为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或晚上睡觉前。

如果早晨测量,最好是在起床后1小时内、排尿后、早餐前(如正服用降压药,请在服用前)进行。

如果是晚上测量,建议您在睡觉前进行。

如果是其他的时间,在身心和心情都处于稳定状态时测量为好。

此外,惠请安智能血压计的客服建议每天在同一时段进行测量。



测血压为什么手臂与心脏等高

因为血液是有重量的,量血压时手臂上举或下垂血液受到重力影响,测出的血压就会不一样,应该手臂、心脏、血压计0位基本上在一个水平面。



求手臂式电子血压计的使用方法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测量前,需静坐10分钟,放松心情。(这点很重要,如果是在情绪起伏的状态下测量,很容易出现前后两次测量的血压波动过大)。
2.测量时不要憋尿,测量前不要运动,抽烟等。
3.臂带尽量要与肌肤接触,如较难实现,可穿一件比较的薄的衣服进行测量,不可穿毛衣等较厚的衣服进行测量,会影响血压值。
4.将菲利斯康血压计机身和臂带连接好,并装上电池(也可使用电源)。
二、开始测量
1.移开手臂处的衣物或只穿着薄内衣,将臂带套入左上臂,使软管朝下指向小臂,确保臂带底部距离肘关节2~3cm(约两个手指宽度),手臂放松,手掌张开,不要握拳。
2.臂带佩戴舒适即可,松紧度以期间能放进两个手指头为准,并将软管的位置调到手臂正中间 。
3.测量血压时,身体坐直,手臂平放于桌面,手心向上,臂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高度, 按下开关键即可进行血压测量,电子血压计会自动加压,一键操作,测量完显示血压值,并用语音播报出来。
三、平均血压值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值,在菲利斯康血压计关机状态下,按动“-/+”键显示最后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为什么要血压要取平均值?血压是时刻波动的,某一时刻的血压值不能代表整体血压水平。建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血压水平的参考值。
四、数据记录
血压的数据记录很重要,在菲利斯康血压计关机状态下,按动“-/+”,则可显示之前90次的测量值。
为什么要记录日常血压值?人体血压在一天中是变化的,不是个常数,正常人一天中高压的变化幅度在20-40mmHG之间,低压变化变化幅度在10-20mmHG之间,即使在夜间也有5-10mmHG的波动(客观因素如运动、情绪波动、吸烟喝酒等除外),所以,血压的日常数据能够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为的准确的判断依据。
注意事项:
影响血压测量数值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测量出的血压不准确?
1.测量前的充分放松很重要,在紧张激动的状态下测量,会导致前后两次血压波动过大。
2.必须选择有质量保证的电子血压计,通常有欧姆龙,菲利斯康,迈克大夫等。
3.臂带的高度一定要与心脏保持一致高度,如果袖带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低;如果袖带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高。
参考百度经验: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3c48dd349fab11e10be35802.html



教您如何正确测量血压:三种常用测量方法

一、诊室血压测量
具体方法和要求如下:
1、血压计选择: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过验证(BHS、AAMI和ESH)的电子血压计。
2、袖带标准:使用大小合适的气囊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成年人的臂围25~35 cm,可使用气囊长22~26 cm、宽12~14 cm的标准规格袖带(目前国内商品水银柱血压计的气囊的规格:长22 cm,宽12 cm)。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儿童应使用小规格气囊袖带。
3、排除干扰因素:测血压前,受试者应至少坐位安静休息5 min,30 mjn内禁止吸烟,饮咖啡、茶和排空膀胱。
4、体位要求:受试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如果怀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上臂血压,必要时加测下肢血压,选择宽度>16 cm的袖带。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市位后1min和5 min时测量。
5、袖带和听诊器的位置: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 cm。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6、水银柱血压计使用方法:
(1)使用水银柱皿压计测压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mmHg/s)缓慢放气。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获得DBP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2)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 Ⅰ 时相(第一音)和第V时相(消失音)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
(3)SBP读数取柯氏音第 Ⅰ 时相,DBP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1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可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为DBP。
7、血压单位:在临床使用时采用毫米汞柱(mm Hg),在我国正式出版物中注明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1mmHg=0.133kPa。
9、测量时间间隔:应间隔1~2mim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SBP或DBP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10、读数要求: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读取血压数值日才,末位数值只能为0、2、4、6、8,不能出现1、3、5、7、9,并应注意避免末位数偏好。
二、动态血压监测
具体使用方法和指征如下:
1、血压监测仪选择:使用经BHS、AAMI和ESH方案验证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并每年至少1次与水银柱血压计进行读数校准,采用Y或T型管与袖带连通,两者的血压平均读数相差应<5mmHg。
2、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5、20min或30 min。通常夜间测压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至30 rnin。血压读数应达到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有至少1个血压读数。
3、常用指标:目前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是24 h、白天(清醒活动)和夜间(睡眠)的平均SBP与DBP水平,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以及清晨时段血压的升高幅度(晨峰)。
(1)24 h、白天与夜间血压的平均值:反映不同时段血压的总体水平,是目前采用24 h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其诊断标准包括:24 h≥130/80mmHg,白天≥135/85 mm Hg,夜间≥120/70mmHg。
(2)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值一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10%~20%:杓型;<10%:非杓型。SBP与DBP不一致时,以SBP为准。
(3)血压晨峰:起床后2 h内的SBP平均值-夜间睡眠时SBP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 h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
4、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
(1)动态血压监测也可用于评估降压疗效。主要观察24 h、白天和夜间的平均SBP与DBP是否达到治疗目标,即24 h血压<130/80mmHg,白天血压<135/85 mm Hg,且夜间血压<120/70 mmHg。
(2)动态血压监测可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检查顽固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等。随着其价格的下降,动态血压监测将在临床工作中更广泛应用。
三、家庭自测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仪器,并进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技能培训:
1、血压计选择: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BHS、AAMl和ESH)。
2、高血压诊断标准: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 mm Hg,与诊室血压140/90 mm Hg相对应。
3、测量方案:目前还没有一致方案。一般情况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只测1天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2~3遍,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4、适用范围: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白大衣高血压识别,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评价长时血压变异,辅助降压疗效评价,预测心血管风险及评估预后等。
5、血压记录要求:最好能够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6、发展趋势:家庭血压监测是观察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问长期变异情况的可行方法,未来通过无线通讯与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控制系统将可实现血压的实时、数字化监测。
7、不适用人群:对于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测血压时图片显示手臂放置错位还要重新测吗? ?

这个情况认为是需要重新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手臂位置必须放正确,这样检查的结果才比较准确,如果是出现了血压异常,那就需要去医院就诊了。



,用手机怎么测量血压,

用手机测量血压手机应该放在什么部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