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有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尚未服役的富士、八岛两艘装甲战列舰的资料?(甲午战争与哪位英雄有关)

由网友()分享简介:哪位有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尚未服役的富士、八岛两艘装甲战列舰的资料?
  富士级战列舰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方为...


哪位有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尚未服役的富士、八岛两艘装甲战列舰的资料?

  富士级战列舰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方为对付定远级铁甲舰而向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订购的一级战列舰,以英国Majestic级战列舰为设计蓝本。富士级战列舰的设计师为马可罗爵士(G.C Macrow),该级共2艘,即富士号(Fuji)与八岛号(Yashima)。   富士号于1894年8月1日在英国伦敦的Thames Iron Works厂开工建造,1895年8月16日被命名为“富士”。1896年3月31日下水,1897年8月17日建成,10月8日被列为常备舰队的旗舰,10月31日回到横须贺。1898年3月21日,舰级被定为一等战舰。日俄战争时被编入第1舰队第1战队,参加了黄海海战与对马海战。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一等海防舰,被作为练习舰使用。1922年9月1日被列为特务舰,此后又被拆除了武备成为运输舰,同年12月1日被列为练习特务舰,而后被系泊于横须贺军港吉仓码头,作为海军航海学校的校舍。1945年7月18日在美军空袭中被击中起火,搁沉于码头边。1945年11月30日除籍。1948年在浦贺船坞解体。   八岛号于1894年12月28日在英国埃尔斯维克的Whitworth厂开工建造,1895年8月16日被命名为“八岛”。1896年2月28日下水,1897年9月9日建成,11月30日回到日本。1899年12月31日被列为常备舰队旗舰。日俄战争期间被编入第1舰队第1战队。1904年5月15日在旅顺港外老铁山东南方向两次触雷,最后于6点30分左右在遇岩东北以东约5海里的水域沉没。1905年6月15日除籍。   性能数据   排水量 12533吨( 八岛为12320吨)   主尺度(长/宽/吃水) 125.5m/22.4m/8.0m   舰炮 305mm*4(双联装)/152mm*10/3磅炮*20/2.5磅炮*4   动力 2部往复蒸汽机,输出马力14000匹,最大载煤1200吨   航速 18节   鱼雷 450mm*4   装甲 水线带360-457mm,甲板62mm,炮塔230-360mm,炮廓152mm,司令塔360mm   舰员(人) 637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担任日本首相的是

不是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君主立宪道路,天皇只是国家象征,并不直接参与国政(虽然幕府时代乃至平安时代天皇也没啥实权,可以说日本历史上觉大多数时期天皇都只是一个摆设)
甲午战争的策划者是时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也不能说伊藤策划了甲午战争,伊藤最早的设想是吞并朝鲜,但是当时朝鲜是中国的附庸,日本对朝鲜的野心中国必然干涉,所以最终爆发了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后朝鲜被日本吞并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才重新独立。另外伊藤博文于哈尔滨被朝鲜人刺杀身亡
侵华战争是当时的日本军部策划的,当时的日本内阁反对这场战争,但是随着首相犬养毅被日本军部刺杀,日本内阁失去对国家的控制,沦为军部的傀儡,便依军部发动了战争。



从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贵自立,国贵自强,只有自身强大才不会被侵略



日本哪一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



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并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日本面临的国际条件看,这三

C



当年清朝的陆军,北洋水师的装备精良。军力在世界上排名比日本靠前,甲午战争为什么会输给日本?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失败和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争。在这场短短九个月的战争中,中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等地(后辽东半岛由中国以3000万两白银的代价“赎回”);赔款白银2.3亿两。
甲午战争带来的民族尊严之痛,国人自尊之痛,却要远远超过割地赔款之痛!——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携带全权委任状,乘坐德国商船“公义号”抵达赤间关马关港(今下关港),与日方全权代表、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谈判其间,伊藤博文极为横蛮,屡屡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称:“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并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哀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二十多天过去,日本下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马关条约”签字消息传回国内后,“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人”(谭嗣同)。李鸿章,成了“国人皆曰可杀”的“汉奸”、“卖国贼”。
今年的7月25日,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国耻纪念日”。在21世纪的今天,回忆这段历史,记住这个教训,仍有极为重要之意义。
中国日本一衣带水,自汉朝始两国开始交往频繁。历史上曾经长期同属儒家文化圈。进入近代后,两国又一度面临相同命运:1840年,英军炮舰轰开了“天朝上国”大门;1853年,美国“黑船叩关”,日本结束了二百多年的封关锁国政策。不久,两国先后开始了旨在“船坚炮利”、富国强兵的变革:1861年,中国开始实行“洋务运动”;1869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然而三十年不到,昔日的“徒弟”、“莞尔小国”日本后来居上,甲午一战,洋务运动首领李鸿章最终俯首于明治维新首领伊藤博文面前,签订了大清有史以来最屈辱的《马关条约》。
李鸿章、伊藤博文,分别是当时中日两国最杰出政治人物,他们相同历史条件下的截然不同命运,可以说是两个国家政治人物和民族命运的一个缩影。时至今日,仍有极强的现实反思和警醒意义。
“现实反思和警醒”之处在哪里?《马关条约》签订前日本首相、全权代表伊藤博文与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有一段发人深思的对话:
“想当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风,谈不成就要打(指1884年伊藤因日本想侵略朝鲜之事来华与李鸿章谈判,被李鸿章断然拒绝一事),如今真的打了,结果怎样呢?我曾经给过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贵国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我国必定后来居上,如今十年过去,我的话应验了吧?”
李鸿章:“改革内政,我非不欲做,但我们国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齐,不像贵国一样上下一心。如果我们两人易地以处,结果会如何?
伊藤思忖片刻,表示: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举世关注之外交场合,面对“东瀛倭国”首相伊藤博文一番咄咄逼人,充满揶揄、教训的话,身为“天朝上国”大学士的李鸿章作了极为坦诚的回答。而内心深处,作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的头号弟子,此时的李鸿章究竟是羞愧交加?还是悲愤难禁?抑或急火攻心?
伊藤博文关于“我曾经给过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贵国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我国必定后来居上,如今十年过去,我的话应验了吧”之语,其实有失公允,其实早在1864年李鸿章就指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用其人。“



近代中国和日本背景相似,而且都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为什么30年后甲午战争中国却败给了日本?

你错了哟。
日本早在1600年左右就崇尚西方文化了。
著名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的晚年还穿着西方盔甲征战。
而织田信长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脱亚的人。
中国维新失败了
而日本维新成功了。
说到底中国的维新就是模仿日本的。但是国情不一样,所以失败了。
简单说个事吧
日本古代用火枪出名的人有很多。
比如
织田信长
伊达政宗
还有个忘记了,即使是我都知道。更何况日本人。
反观中国历史,你能说出几个使用火枪很有名的人?惭愧的我是一个人也不知道。
中国清朝当时虽然腐败无能,但却富得流油。
别人当然想把他榨到最后一滴为止。
光是八国联军就得罪了八个国家,清政府怎么可能跟当时的日本比较呢?
日本可没傻到一下得罪那么多国家。
虽然中国清政府国力跟人口都压倒日本。
但技术却完败。
日本早在1600年就使用火枪战争了(当时中国都在用大炮)
但中国古老的思想拒绝新事物导致日本追上了中国。
而中国1900年左右都还在用刀剑,这怎么可能不败?



谁知道这是什么电影,讲的是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军事改革的内容,图片中的外国人是日本聘请的德国军事顾问

坂上之云(2009)
Saka no ue no kumo
《坂上之云》改编自司马辽太郎的长篇历史小说,擅长历史题材的NHK电视台多年前便决定将故事搬上银屏。
http://movie.mtime.com/114751/



在甲午战争中产生了哪些英雄人物 甲午战争英雄

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林永升、黄建勋等。

1、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

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

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这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

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太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

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享年45岁。

2、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年),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号次章,安徽合肥石头镇人。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

明朝初年,祖先从凤阳迁居庐江。同治四年(1865年),迁居巢县汪郎中村。早年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不久,隶属李鸿章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

光绪七年(1881年),统率北洋水师官兵200赶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

未得上峰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仕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援军未至,拒绝日军将领伊东祐亨劝降,服食鸦片自尽以谢国人。宣统二年(1910年),平反昭雪。

3、刘步蟾

刘步蟾(1852(清朝咸丰二年)-1895 ) ,字子香,汉族,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清末海军将领、北洋水师右翼总兵。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后,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规。1882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

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4、林永升

林永升(1853-1894)字钟卿,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中国近代海军学校的第一次远航实习,周历南北洋。后以千总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77年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深造,在英国海军装甲战列舰“马那多”号实习。回国后调入北洋升任守备、都司,曾任“镇中”舰管带,1887年赴英国接收“经远”舰,升任游击管带“经远”舰。

北洋成军后升任左翼左营副将,后迁至总兵。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清政府以其在海战中“争先猛进,死事最烈”,照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

5、黄建勋

黄建勋(1852(壬子年)-1894),字菊人,福建永福人(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1867年,以文童应船官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

1871年,结束课程后,登“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至新加坡、槟榔屿各口岸,北至直隶湾、辽东湾各口岸。

1874年,充任"扬武"快船正教习,又调任“福星”炮舰正教习。次年又调回“扬武”,赴日本及中国各口岸梭巡,以增长阅历,荐保千总。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大战,日本海军以游击队四艘战舰攻击北洋水师阵脚的“扬威”、“超勇”二艘弱舰,黄建勋“为人慷慨,尚侠义,性沈毅,出言憨直,不作世俗周旋之态,而在军奋励,往往出人头地”。

在他指挥下,全舰官兵无不誓死作战,但“超勇”毕竟是舰龄十余年的老舰,终究敌不过日本游击队的四艘主力舰,激战中“超勇”舰中弹甚多,特别是一敌弹击穿舱内,引起大火,刹那间“超勇”全舰被黑烟笼罩。

由于“超勇”舰是木质舰身,舱内起火无法施救,不久就右舷倾斜,难以行驶,最终被烈火焚没。黄建勋落水后,“左一”鱼雷艇驶近相救,抛长绳援之,不就而没,时年43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丁汝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步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世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永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建勋



是甲午中日战争还是中日甲午战争? 我在很多资料上都看到的是中日甲午战争(包括百度百科),但老师,教

中日战争有许多,此指甲午年发生的那一场中日战争;甲午年战争也有许多,此指中日间发生的甲午年战争。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今年也是甲午年,从今天十月廿一到今年的腊月三十,还有68天,这期间若在渤海发生一场中日战争,则会出现两个“中日甲午战争”或“甲午中日战争”,那教科书必须将前一个改定义为“中日甲午黄海战争”或“甲午中日黄海战争”;而如果在68天中又在黄海同一海域发生了中日海战,则上一次应改为“中日第一次甲午战争”或“第一次甲午中日战争”……以此类推,结果不唯一!累不累呀!史学家定义“中日甲午战争”或“甲午中日战争”就是不严谨的!呼吁另行定义一个具有唯一性的名字吧!省得老师、学生之间为这个文字游戏闹别扭!

    Copyright 2016-2020 新思维的学习:哪位有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尚未服役的富士、八岛两艘装甲战列舰的资料?(甲午战争与哪位英雄有关)、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0298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