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五姓七族”,“五姓七族”是指哪些

由网友()分享简介:中国历史上的“五姓七族”,“五姓七族”是指哪些
一、陇西李氏

二、赵郡李氏

三、太原...


中国历史上的“五姓七族”,“五姓七族”是指哪些

一、陇西李氏

二、赵郡李氏

三、太原王氏
四、琅琊王氏
五、弘农杨氏
六、陈郡谢氏
七、清河崔氏
八、荥阳郑氏
九、范阳卢氏
十、太原温氏
十一、沛县刘氏
十二、兰陵萧氏



故宫的历史 故宫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从故宫学的视野看待故宫,不仅认识到故宫古建筑、宫廷文物珍藏的重要价值,而且看到宫廷历史遗存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古建筑、文物藏品、历史遗存以及在此发生过的人和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这一认识是故宫学得以产生的重要依据,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故宫的历史文化内涵。

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所代表的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却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筛选和积累,当然不能简单用“封建落后”来概括。故宫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相得益彰。

扩展资料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



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1、文天祥——抗元名臣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

2、张自忠——著名抗日将领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3、戚继光——抗倭名将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4、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5、岳飞——抗金名将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

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戚继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自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天祥



中国历史上的甘肃名人?

古语云: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中国历史上甘肃名人以将居多,主要集中在两汉和三国。如西汉时的李广祖孙三人——李广、李敢、李陵。赵充国,甘延寿。三国时的庞德,姜维。另有西汉时的著名外交家段会宗,西汉末期的军阀隗嚣,东汉末期的军阀董卓,张绣。并有先事张绣,后佐曹操的大谋士贾诩。其他主要有唐朝时期的诗人李益。



中国历史上的100位诗人

根据古近代泰华(大中国)诗家的诗歌(包括韵律诗、齐律师、曲子辞、散曲词)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创新性、创作数量及历史影响等指标综合评判,泰华古近代历史上的前百位杰出诗歌家(广义诗人)排名如下:
一、前10大诗歌家:1李白;2苏轼;3杜甫;4辛弃疾;5屈原;6陆游;7王维;8白居易;9谢脁(齐律诗歌开创者和山水诗歌郅绩者);10柳永(曲辞艺术革新者和婉约曲辞郅绩者)。
二、第11——36位诗歌家:11陶潜(田园诗歌开创者和隐逸诗歌郅绩者);12马致远(散曲诗歌郅绩者);13李清照;14曹植;15杜牧;16秦观;17王昌龄;18李商隐;19岑参;20孟浩然;21李贺;22王勃;23刘禹锡;24杨万里;25元好问;26高适;27晏几道;28王安石;29范成大;30欧阳修;31黄庭坚;32贺铸;33庾信;34李煜(可惜作品创作数量太少);35龚自珍;36张可久。
三、第37——69位杰出诗歌家如下(排名不分先后):37高启;38谢灵运;39乔吉;40姜夔;41周邦彦;42谢灵运;43鲍照;44陈与义;45纳兰性德;46张翥;47元稹;48崔颢;49卢挚;50陈维崧;51汪元量;52张炎;53陈子昂;54王沂孙;55陈子龙;56韦应物;57刘长卿;58许浑;59周密;60蒋捷;61史达祖;62宋之问;63沈佺期;64张九龄;65杨广;66张继;67韦庄;68卢挚;69张说。
四、第70位以下杰出诗歌家:70冯惟敏;71元结;72骆宾王;73卢照邻;74杨炯;75陈师道;76张养浩;77贯云石;78柳宗元;79韩愈;80李颀;81王翰;82赵嘏;83叶绍翁;84权德舆;85赵长卿;86杨维桢;87虞集;88吴伟业;89赵蕃;90赵师秀;91赵佶;92李涉;93沈约;94阴铿;95徐陵;96江总;97王粲;98王建;99何逊;100张孝祥;101刘辰翁;102叶梦得;103朱敦儒;104张籍;105刘希夷;106皮日休;107陆龟蒙;108姚合;109贾岛;110孟郊;111王之涣;112施绍莘;113梅尧臣;114袁宏道;115赵执信;116查慎行;117苏舜钦;118刘基;119罗隐;120朱淑真;121夏完惇;122萨都喇;123赵翼;124王世贞;125王士贞;126杨维桢;127王冕;128李攀龙;129张耒;130晁补之;131曹丕;132杨素;133吴淑姬。



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中国古代人物英雄卷二十五

■荆柯

那一日你打马过河
成为战士
如果鱼肠剑没有出鞘
你依然可以快意江湖笑傲山林
你依然可以娶个漂亮的老婆
亲亲爱爱

■孙武

二千多年以后,我描画你的样子
画你的腿,画你的书生意气
我费尽心机
画不出你的仇你的恨
你的兵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廉颇

某个年代,烽烟与歌舞同样光彩照人
一位老将军负荆请罪的故事
述说着民族的铮铮铁骨

■岳飞

传说终只是传说。直到今天
我只能从一些书本上想像你的样子
直捣黄龙府的壮志雄心
以及风波亭里的精忠报国

■项羽

你是盖世的霸王
我听到很多人在这样说
包括那个在青年时代就力斩白蛇的汉子
你用三个月的时间将阿房宫烧成灰
只是你想不到
四面楚歌后就是十面埋伏

■李广

不世出的大将注定要飞马于大草原
生在一个时代
便注定了也要葬身于大草原

■周瑜

你生错了时代
你容得下整个江东但容不下一个孔明
昨夜灯花下你吐了一口血
今日夕阳未沉
你便一病不起

■关羽

桃园结义的雄心犹在
风雪中脚印没了
留下万世忠义之名
在庙堂里挺立

■韩信

从胯下到胸有百万兵
男儿立志要安邦要定国
即然安了邦定了国
留着就没了用处
韩信,你错在劳苦功高

■张飞

长柏坡你一声断喝
方圆十里从此寸草不生
如果不怒就不会有三国鼎立
如果不怒就不会有到头来尸首分离

■秦琼

山东来的汉子
打铁,卖马,虎目圆睁
战场上千军万马地杀过去
你否定了王侯将相宁有种
你印证了是英雄就不要问出身

■赵云

少将身披银铠甲
打马沙场,里三层外三层
披什么也不比披血强
硬让孙仲谋赔了夫人又折兵

■白起

那一日攻赵大胜
俘虏三十万,陈尸遍野
如果历史没有写错
你的确杀人太多
只是我有些怀疑
杀人魔王只是后人强加的封号

■程咬金

做什么帝皇。不如砍柴喝酒
三板斧放倒几员大将
西出潼关。打道回府依然做三朝元老
一世英雄如果活两百岁
再想瓦岗旧事已子孙满堂

■薛仁贵

当年跨白马,跃下五百丈
从此征东见惯沙场生死
午夜梦回里可有家乡父老
寒风刺骨啊,元帅
今夜敌营灯火通明

■薛刚

昨夜闹花灯打死王子
逃亡千里依然难免诛九族
你苦苦在心里怒在血里
有一天杀回长安
照样位极人臣
叛逆怎么了?今日
整整衣冠跨马直进午朝门

■卫青

从马夫到附马你一步登天
叱咤战场你无往不利
卫大将军,如果你稍有异心
天下已成囊中之物
低着头过一辈子
你依然是堂堂伟丈夫
顶天立地

■霍去病

只知道你年轻有为。率大军
越万里关山纵横草原
那时你十八岁,或者十九岁
年少封侯,皇恩浩荡
如果最后一次饮尽酒泉水
你或者没有后来

■狄青

传说中你青面獠牙杀人不眨眼
只是谁也不知道
你面具后面是怎样的心肠
年迈的母亲白发苍苍
无论出将入相终不如膝下承欢
你卫国只为保家

■辛弃疾

如果不是沙场秋点兵
你威震八荒的剑法
永远不为人知
或者,你豪气干云的诗词
便是梦里吹角连营的剑

■文天祥

坐船路经零丁洋你热泪盈眶
多么好的江山!被铁蹄践踏的不仅仅是土地
败要败得无愧天地
无愧鬼神无愧父老乡亲
死要死得坦坦荡荡磊落光明
到今天,你一片丹心
依然映红一些无地自容的脸

■郑和

下西洋你率五千军士
海阔浪高,远方土地神秘
只是你去得太早
华夏的国门什么时候起开始封闭
龙的传人守着一亩三分地,洋洋自得
这一切并不妨碍你成为英雄
尽管你只是一个太监

■戚继光

杀倭寇你便是民族英雄
后来有很多人提起你的名字
后来有很多人
盼望着
你重生在这个时代

■袁崇焕

山海关城墙下尸首累累
你指挥若定
一百天,清军难作寸进
奴尔哈赤老谋深算
而你太年轻
几百年之后,历史注定无法更改
你能保家卫国但保不住自己

■郑成功

二零零九年你如果复活
当年你用过的大炮
现在我们可以造得更好
你如果复活
相信会有一些人
闻风而逃



总结中国历史上的女名人

1、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

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

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2、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

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3、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 ,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 ,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踪迹。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

从史实考察,范蠡故里在楚国三户(河南南阳境内),西施家住越国诸暨苎罗村,年轻时范蠡与西施都没离开过家乡,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更不能成为情侣。范蠡入越后,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诸暨去见浣沙女西施。勾践为了腐化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此时范蠡有见到西施的机会,但范蠡也不会从中插上一脚,去和西施谈恋爱。

4、杨贵妃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虽然体态丰腴,但史书上也记载着她是一位舞蹈高手,还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

杨玉环自入宫以后,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杨玉环若生在别的年代,或许成不了杨贵妃。

唐朝人以丰腴为美,杨玉环则“凝脂胭华”,连“脂肪”都开始“凝集”,像“胭脂”一样散发着“华丽”的色彩,这都是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5、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则天

百度百科-慈禧

百度百科-西施

百度百科-杨贵妃

百度百科-李清照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人

1、李大钊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2、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3、周恩来

周恩来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4、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5、邓小平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伟人



沈阳故宫的历史

修建时间
1625年的三月初三上午,努尔哈赤越过浑河进入沈阳城筑城定都。然而,作为都城象
沈阳故宫构图
征的皇宫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清朝的史料中都没有记载。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解释,这可能是因为修建皇宫是劳民伤财的举动,尤其在当年战乱纷争、百姓生活困难,刚刚定都沈阳就修建皇宫不像是明君所为。所以,史官对建皇宫的大事件采取了回避态度。
有人推测故宫是老罕王迁都之前就已经开始建设。佟悦认为这种说法不太可能。因为努尔哈赤是早上决定迁都,当日下午就动身的。决定没有定下迁都之前不可能开始建宫殿。佟悦说,史料对故宫的最早记载是,1637年正月初一,皇太极在大政殿举行典礼仪式。按照沈阳的天气,说明大政殿在1636年10月之前就应该完工。
据介绍,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八旗兵横扫辽东,不到十天攻克70余座城池,包括沈阳和辽阳。打下辽阳之后,老罕王手下的大臣都想回抚顺老家,胸怀大略的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决定从萨尔浒迁居辽阳。1625年,努尔哈赤再次提出迁都沈阳,努尔哈赤认为,沈阳进可攻明朝和蒙古,退可一日回到萨尔浒老家,离开重镇辽阳还可以避开明朝的风头。
三月三日(农历)上午决定出发,下午数十万八旗子弟开始启程,当晚到达沈阳辽阳交界的虎皮驿。四日清晨,努尔哈赤越过浑河进入沈阳。定都沈阳后,努尔哈赤加固明朝城墙,建造八门,改城内十字形大街为井字形格局,并在城北建造罕王宫居住。
沈阳故宫何年开始建造
由于史料没有任何明文记载,沈阳故宫究竟何年开始建造,一直是历史上的一大悬案,也是历史学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说,这可能是因为修建皇宫是件劳民伤财的举动,清代统治者认为不值得提倡,而且修建宫殿本身也就是为皇帝建个家,没必要将具体建造年份写进史书。然而几年前,鞍山市文物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当地发现了一本《侯氏宗谱》,其中关于修建辽阳东京城和沈阳盛京城的记载非常详细。据《侯氏宗谱》记载,负责为沈阳故宫烧制琉璃瓦的侯振举家族是“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有专家据此推断,沈阳故宫应该是在天命九年,也就是1624年开始建造的。
沈阳故宫
2003年1月15日,沈阳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沈阳故宫到底建在哪一年?》的文章,经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清前史专家支运亭研究员多年研究,认定沈阳故宫的始建年代应为1624年(天命九年)。
但佟主任却不赞同这一说法,他认为,《侯氏宗谱》中所说的“天命九年”指的是侯振举一家迁居沈阳的时间,而不是说侯振举搬到沈阳后就立即开始建造故宫。佟悦认为,沈阳故宫应该是从1625年开始建造的,理由有二:首先,1624年,东京城还没有建好,许多贝勒、大臣都还在忙着建自己的住所,努尔哈赤在没有下达迁都命令之前,不可能在沈阳建造故宫;其次,努尔哈赤居住在位于城北的罕王宫,而不是故宫里。如果沈阳故宫1624年就开始修建的话,那么努尔哈赤为什么不住在故宫里反而要在故宫城旁居住?
皇太极王府是不是故宫
定都沈阳之后,亲王们都在城内兴建王府。康熙年间成图的《盛京城阙图》上记载了当时十一个亲王的王府,地位远不如四大贝勒的亲王府邸都有记载,而当时权倾一时的皇太极等四大贝勒只有代善的府邸有记载。佟悦分析,这是因为四大贝勒中,除代善和皇太极外,另两个贝勒后来都犯下大罪,按照清朝的制度,他们的府邸自然不被记录在案。
专家们认为,皇太极的王府没有记载恰恰说明了故宫是在他的王府基础上建造的。故宫的大政殿在过去不属于皇宫的一部分,佟悦介绍,大政殿在解放前还是没有围墙的开放状态,它与故宫中路居住宫殿之间是一条公共道路,大政殿广场就像现在的市府广场一样,大政殿也是重大事件的集会场所。建国后,为保护故宫古建筑,在大政殿和十王亭周边砌上了围墙。所以,现在故宫中路的建筑才是传统意义的皇宫。专家们推测,这里原来应该是皇太极的王府,皇太极登基之后,没有入住努尔哈赤位于城北的罕王宫,而是利用自己的王府修建了皇宫。没有新修王宫也是担心劳民伤财,而且简单的扩建也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1632年主体建筑才完工。
罕王仓促迁都只为保江山龙脉?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东重镇辽阳,大兴土木,修筑宫室。
沈阳北陵(昭陵)——皇太极陵寝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今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坚持自己的主张。
努尔哈赤为何如此“仓促迁都”?民间一直流传:努尔哈赤深信“传统风水”,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他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
但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罕王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将此命名为“奉天”。又因为浑河古称沈水,而河的北岸为阳(风水中有关阴阳的规定为: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水的南边为阴、北边为阳),所以又称“沈阳”。
当然,传说似乎过于神奇,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教授和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表示,历来建都建城,风水都是放首位的。沈阳在浑河之阳,上通辽河,辽河又通大海,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
但是两位专家同时又指出,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更主要的目的应该是出于战略进取上的考虑。首先,沈阳乃四通八达之处,其地理位置对当时的满族而言非常有利,北征蒙古,西征明朝,南征朝鲜,进退自如。其次,原先的都城辽阳满汉民族矛盾冲突严重,而沈阳当时还只是个中等城市,人口少,便于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满汉矛盾的激化。
谁才是沈阳故宫的“总工程师”
这些清代宫殿建筑到底是谁设计的?又是由谁建造的?这一次,同样是《侯氏宗谱》掀开了冰山一角。
宗谱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文字:“大清高皇帝兴师吊伐以得辽阳,即建都东京,于天命七年修造八角金殿,需用琉璃龙砖彩瓦,即命余曾祖振举公董督其事,特授夫千总之职。后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又赐予壮丁六百余名以应运夫差役驱使之用也。余曾祖公竭力报效,大工于是乎兴。选择一十七名匠役,皆竭力报效。……”
沈阳故宫冬季
佟悦认为,这段文字说明,侯振举这个人与沈阳皇宫的营造关系很大。从以上文字可以判断,侯振举应该是建造故宫的负责人之一,但是考虑到沈阳故宫中有许多建筑是满蒙风格,侯振举作为一个汉人,不可能设计出来,所以除了侯振举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满族设计者和建造者。
对此,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专家认为,侯振举只是“烧制琉璃瓦的管窖人”,而不是沈阳故宫的“工程师”,因为侯振举是从海城迁至沈阳的,根据《海城县志》载:“城东南三十五里,在岩山山麓有黄瓦窖,制黄琉璃瓦。清时工部派五品官监制黄瓦。以备陵寝宫殿之用。”其卷2《民族》中有这样的记载:“侯氏,原籍山西明福县,后徙本境。清初隶汉军旗,世袭盛京五品官,监制黄瓦,族繁户众,世居城东南析木城。”该县志又在《重修缸窖岭伯灵庙碑记并序》中说:“清初修理陵寝宫殿,需用龙砖彩瓦,因赏侯振举盛京工部五品官……”
所以,究竟是几个人一同修筑了这座清代宫殿,还是由某位大师具体设计,这个问题也一直是未解之谜。
努尔哈赤是否修建了部分故宫
努尔哈赤在位期间,是否修建了部分故宫?这在史学界同样存在很大争议。李治亭教授认为,努尔哈赤在沈阳时一直都居住在故宫北门旁边,而不是居住在沈阳故宫里,这说明当时故宫肯定还没建完。而且建造宫殿是一项耗资巨大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纷繁复杂,而努尔哈赤率部迁都沈阳18个月后便猝然离世。在这么短时间里,根本没有足够时间能将复杂的宫殿建造得如此之快。
而佟主任则认为,一年半时间也不算太短,在辽阳城建造宫殿时也只用了2年多时间,努尔哈赤在位期间完全有时间修建宫殿。而根据史料最早记载,1627年正月初一,皇太极在大政殿举行典礼仪式。按照沈阳的天气,说明大政殿在1626年10月之前就应该完工。也就是说,在努尔哈赤时期,大政殿和与之成组的建筑十王亭时应该已经建好。当然,关于沈阳故宫的未解之谜还有很多。但李教授强调,只要能从文化角度来分析解读故宫,那么这就是皇家宫殿留给后人最重要的一笔文化遗产。
故宫地址地址: 沈河区沈阳路,兴隆大家庭南行100米。
9满族风情编辑
满族是中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其前身可上溯到先秦时期,历史上虽几易其名,但几千年来都一脉相承。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满族的形成出现在15、16世纪的中国,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五十余年的不懈奋斗,统一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从此,“自东海至辽边,北自蒙古嫩江,南自朝鲜鸭绿江,同一音语者俱征服,是年诸部始使为一”。(《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建立大清国,改“满洲”为“满族”,标志着满族成为一个有别于其先世的崭新民族。
满族的旗装历史上曾影响中国三百年,她那独特的发式,头饰无论是端庄的“两把头”、“高底鞋”,还是粗犷的 等,都流露出了这个朴实,强悍的民族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在婚俗上,满族遵循本族的婚嫁程序,最有特点的是“跨鞍”、“射箭”、“坐福”等,这其中有接受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婚俗成分,但同时也使关外的各民族的婚嫁更多染上了满族的色彩。自古生活在塞外赛天雪地的满族人民,对冰雪有着浓厚的感情,冰雪项目成为民间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冰车、冰尜、爬犁等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嘎拉哈、哈巴车、珍珠等更使北国儿童的游戏妙趣横生,其乐陶陶。除此之外,满族还是一个聪明智慧、心灵手巧的民族,民间艺术多姿多彩,内容丰富,最有特点的要数刺绣和剪纸。满族的刺绣和剪纸题材广泛,技法多样,既有身边的动物、植物形象,也有流传的神话故事,还有简洁大方的几何图案,体现了满族人民对生活的艺术的热爱。
10旅游指南编辑
周边景点
沈阳怪坡 沈阳棋盘山
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清寨乡
沈阳兴隆室内公园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辉山
沈阳沈飞航空博览园
地理环境
沈阳故宫地处沈阳清代满族风情一条街内,从怀远门进入后一直到抚进门,整条街两边的建筑都是清朝的建筑风格,同时有各色的小店,供您挑选特色产品。
沈阳故宫步行3分钟即可到达沈阳最繁华的两条商业步行街之一的沈阳中街步行商业街。并且在清代满族风情一条街上距怀远门50米的距离处是沈阳同泽高级中学,该校的前身即是张学良将军当年创办的沈阳女子第三中学。
最佳旅游时间
沈阳的春天和秋天时间短促,升温、降温幅度很大;夏季平均气温24度,比南方凉快3-5度;冬季寒冷干燥,必须携带羽绒服或棉大衣。雨季主要在春、夏与夏秋之交。每年4-10月是沈阳旅游的黄金季节。
当地特产
沈阳的美食佳肴历史悠久,制作精湛,在满族菜肴基础上,借鉴和发展了传统宫廷的精良技术,又荟萃了中国名菜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由于历史上,沈阳一直由少数民族和汉族轮流统治,因此也传入了各民族的风味小吃。比如回民小吃马烧麦,满族小吃那家白肉血肠,朝鲜族的打糕、烤牛肉、西塔大冷面等。沈阳也有自己的传统小吃老边饺子,老山记海城馅饼。
沈阳主要商业街区分布在中街(步行街)、太原街一带。沈阳的大部分商厦营业时间一般是上午9:00开门,晚上10:00关门。五爱市场,位于沈河区风雨坛街,是全国五大集贸市场之一,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服装轻工批发市场,品种齐全、物美价廉。公交222、324、603路可达。南湖公园古文物市场,有几十家店铺经营着古玩、字画、印章、瓷器、玉器、木雕、珊瑚、珠宝翠钻,还有遍体绿锈的历代古钱。沈阳的名特产品,如御赐枕、羽毛画、绢花、彩石镶嵌画等,都能在这里觅得。每逢周日,这里格外热闹。
游客们游玩好沈阳的古遗址、古城址、古墓葬、古建筑、烽火台、边墙和历史纪念物、革命纪念物后。可以到具有现代性的娱乐场所去娱乐放松一下。在夜总会里可到迪斯科舞厅舒展筋骨,卡拉OK厅放声高歌。宝龄球馆为你提供专业化场所。比如夏宫是一座集娱乐、休闲、美食、健身为一体的巨无霸型游乐园。夏宫的嬉水乐园,一年四季温暖如夏,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在这里找到嬉水的乐趣。除嬉水乐园外,夏宫还设有香岛保龄球城,超级电玩城以及美食世界、夜总会。值得一提的是夏宫拥有东北唯一的四季真冰场。夏宫已真正成为了老百姓的乐园。
友情提示
1、景点门票:60元。皇家礼仪表演,每周六下午2点至3点30分
2、景点交通:从沈阳站乘环路车到西华门(故宫)、南一马路乘环路电车到东华门、北站乘224公汽到小西门转环路电车故宫站下来即可到达。故宫门前还停待租乘的人力三轮车,收费仅5元一圈,以其代步又添一些情趣。
3、开放时间:
5、6、9、10月: 8:30--17:00
7、8月: 8:30--17:30
11、12、1、2、3、4月: 9:00至16:0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