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虎色变的四字成语解释_虎变龙蒸成语解释

由网友(今晚太冷不宜私奔)分享简介:谈虎色变的四字成语解释【注音】tán hǔ sè biàn【典故】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二程全书·遗书二上》【解释】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有余悸【结构】复句...

谈虎色变的四字成语解释

【注音】tán hǔ sè biàn

河洛典故 谈虎色变

【典故】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二程全书·遗书二上》

【解释】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有余悸

【结构】复句式

近义词

】闻风丧胆、心有余悸

反义词

】面不改色、谈笑自若

【同韵词】磕头如捣蒜、废书长叹、自觉自愿、敬陈管见、同条共贯、乔装改扮、流星掣电、肆言无惮、看菜吃饭、说千说万、......

【年代】古代

谜语

】论

灯谜

青出于蓝

成语

故事】

北宋

著名理学家程顥说:从前一个曾被老虎咬伤的农夫深知老虎的厉害,一次他听说老虎在外地咬伤了人,周围的人听了十分吃惊,而他则惊慌失色。因为他有被咬的亲身感受,研究学问的人要获得真知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示例】有光生长穷乡,谈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 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

成语

造举】

◎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一些现代戏被抬上"样板"的宝座,竟然使现代戏倒了广大观众的胃口,甚至在一段时间里使人谈虎色变。

◎ "俺说,'俺就是再借给他一点胆子,他不敢碰俺一根汗毛!'"李翠翠响响地回答说,"'别看俺是个盲流,比他那右派反革命身分还高上几层台阶哩!'""他能信实吗?"索泓一对郑昆山这个人"谈虎色变",他又追问道。

◎ 但也有些人对于癌几乎存在一种草木皆兵、谈虎色变的

心理

,这可能要归咎于传闻失实的错误。

◎ 整个西门口就数姓周的喘气儿最粗,现在竟连此人也栽在了孬孙手里,孬孙这个名称在这一片儿越发响亮,以至不知从何时起竟流传起了一句关于他的新俗语--你跟我厉害个啥,有种你跟孬孙厉害去!寻常百姓简直谈虎色变,而且见了他只剩了一个法儿,那就是尽量往远里跑。

◎ 在地图上看去,尼雅只不过是紧挨着令人谈虎色变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是隶属和田地区民丰县的一个小镇。



虎变龙蒸成语解释

成语

原文】:虎变龙蒸

【标准发音】:hǔ biàn lóng zhēng

【繁体写法】:虎變龍蒸

【虎变龙蒸是什么意思】: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变龙蒸

成语

接龙】:势成骑虎 → 虎变龙蒸 → 蒸沙为饭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hǔ biàn lóng zhēng】采用标准四声

阅读

【出处说明】:明 汤显祖《紫钗记 节镇还朝》:“君侯膺归衮之期,贱子附迁莺着役。风期未远,存问非遥。虎变龙蒸,风云自爱。”



虎口扳须四字成语解释

成语

原文】:虎口扳须

【标准发音】:hǔ kǒu bá xū

【繁体写法】:虎口扳須

【虎口扳须是什么意思】:扳:拉。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虎口扳须

成语

接龙】:势成骑虎 → 虎口扳须 → 须弥芥子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指危险的行动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hǔ kǒu bá xū】采用标准四声

阅读

【出处说明】:清·陈瑞生《再生缘》第55回:“郦老师纵是丽君,我也不敢往虎口扳须,龙头锯角。”

【对应

近义词

】:虎口拔须、虎口拔牙



谈虎色变出自哪里 谈虎色变简单介绍

1、谈虎色变,汉语成语,拼音是 tán hǔ sè biàn,意思是比喻只要提到可怕的事情,紧张的连脸色都变了,出自《二程全书·遗书二上》。

2、成语释义:色:脸色。一谈到老虎,吓得脸色就变了。

3、成语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4、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有余悸。

5、近义词:闻风丧胆、心有余悸。

6、反义词:面不改色、谈笑自若。



谈虎色变出自哪里 谈虎色变简单介绍

谈虎色变,汉语成语,拼音是 tán hǔ sè biàn,意思是比喻只要提到可怕的事情,紧张的连脸色都变了,出自《二程全书·遗书二上》。

成语释义:色:脸色。一谈到老虎,吓得脸色就变了。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有余悸。

近义词:闻风丧胆、心有余悸。

反义词:面不改色、谈笑自若。



谈虎色变造句

谈虎色变

造句

1、许多人对私募基金谈虎色变,一提起私募基金就将它与非法集资、金融欺诈和股市动荡的罪魁祸首联系在一起。

2、时到今日,当提到集集大地震时,人们仍不免谈虎色变,心有余悸。

3、经过大地震后,当地居民只要提到地震皆有谈虎色变的感觉。

4、“谈虎色变”这个

成语

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就表现出非常紧张、恐怖的样子。

5、每个人都不约而同的“谈虎色变” 。

6、一提起癌症,大家就谈虎色变。

7、那场风暴到现在仍使他谈虎色变。

8、早期到过苏门答腊的阿拉伯人都谈虎色变。

9、自从因玩股票破产后,只要有人提及股票,他都会谈虎色变似地叫人闭嘴。

10、他也不去看那些红海两岸的奇异古城,()那浮现在天边的城影简直就象是美丽的图画。他也不想一想那些在这阿拉伯海湾可能发生的危险:古代多少史学家如斯特拉朋艾里安阿尔得米多艾德里西等人一提起这里,无不谈虎色变。从前,路过此处的航海家若不给海神奉献祭品,祈求旅行安全,他们是决不敢冒然航行的。

11、这个凶神恶煞,只要听到他的名字,就让人谈虎色变。

12、主政者要是弄到老百姓对政治谈虎色变,大概也就完了。

13、令人谈虎色变的爱滋病,终将被人类所征服。



谈虎变色的意思

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紧张的连脸色都变了。

色:脸色。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

辨形:谈;不能写作“淡”。

结构:复句式。

用法:用作贬义。用来形容一旦谈起可怕的事情或人就惊慌失措。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示例:巴金《谈<寒夜>》:“它今天不再使人谈虎色变了。”

闻风丧胆和“谈虎色变”都有提及就令人害怕的意思。令人闻风丧胆的一般是强大的敌人和有关风声;消息;仅表示害怕;而“谈虎色变”是自己感到害怕的事物;偏重在紧张。

例句:西北的老百姓,提到年羹尧都是谈虎色变。

闻风丧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恐惧到了极点。可做“打”“杀”一类词的补语。

例句1:花木兰的军队还未到达,闻风丧胆的柔然军就溃退了。

例句2:金兵被岳家军打得闻风丧胆。



谈虎变色的意思

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紧张的连脸色都变了。

色:脸色。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

辨形:谈;不能写作“淡”。

结构:复句式。

用法:用作贬义。用来形容一旦谈起可怕的事情或人就惊慌失措。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示例:巴金《谈<寒夜>》:“它今天不再使人谈虎色变了。”

闻风丧胆和“谈虎色变”都有提及就令人害怕的意思。令人闻风丧胆的一般是强大的敌人和有关风声;消息;仅表示害怕;而“谈虎色变”是自己感到害怕的事物;偏重在紧张。

例句:西北的老百姓,提到年羹尧都是谈虎色变。

闻风丧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恐惧到了极点。可做“打”“杀”一类词的补语。

例句花木兰的军队还未到达,闻风丧胆的柔然军就溃退了。

例句金兵被岳家军打得闻风丧胆。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解释 四字成语大全及其解释

1、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2、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3、济济一堂 :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4、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5、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6、挥斥方遒: 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7、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8、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9、从谏如流: 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10、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1、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2、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3、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14、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15、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16、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17、发人深思: 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18、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9、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2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四字成语解释

从小开始,我们就不断接触

成语

,对传统文化也更加了解。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四字

成语

解释大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四字

成语

解释

1) 要言不烦: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要:简要。

2) 一笔抹杀:指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盘否定,一般不用于否定错误或罪行。

3) 一倡三叹:后多形容诗人婉转优美,感人至深。

4)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5)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6) 一傅众咻(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

7) 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8) 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为贫困。(正:占有;误:值)

9)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 一衣带水:原形容像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后比喻仅隔一水。极其邻近。

11) 一枕黄粱:不是指一枕头黄粱(小米),而是比喻想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12) 衣冠枭獍:枭:传说是母的恶鸟;獍:传说是吃父的恶兽。穿衣服戴帽子的禽兽。比喻忘恩负义、品德极坏的人。

13) 怡情悦性:使心情舒畅愉快。

14) 怡然自得:形容和悦并自鸣得意(怡然:和悦的样子)。

15) 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

16) 移天易日.比喻用欺骗的手段窃取国家的大权。

17) 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极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18) 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19) 倚马可待:原形容文思敏捷,很快就能写好文章。现泛指很快就能完成。

20) 倚门倚闾:闾: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殷切心情。

21)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22) 义形于色:伸张正义的情绪从脸色上表露出来。

23)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别人慢走跟着慢走,别人快走跟着快走。比喻缺乏主见,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

24) 抑扬顿挫:形容诗文或音乐声响高低停折,和谐而有节奏掷地作金石声:比喻文辞优美,声调铿锵。

25)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26) 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27)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28) 溢于言表:指思想感情从语言中充分显露出来(溢:水满外流,引申为充

29) 因难见巧:因:由于;巧:巧妙。由于难度大而显出技艺巧妙。

30)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四字

成语

解释

1) 音容宛在:声音和容貌如在眼前。多用于对死者的怀念,吊唁。

2) 引人入胜:引导人进入佳境。多形容风景、名胜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3) 蝇营狗苟:比喻追求名利,不顾廉耻。营:蝇飞之声。苟:指不顾羞耻。

4)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5) 游刃有余:游刃,运转刀锋,即用刀来操作。形容技艺熟练,有实际

经验

,解决问题毫不费事。不能用来指生活轻松而又丰富多彩。

6) 余能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7)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8) 芸芸众生:原为佛教语。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众多的普通百姓

9) 运斤成风: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不是有力气的意思。

10) 在劫难逃:指不可避免的一定会发生的灾难,不能与“将”搭配。

11) 糟糠之妻:不是指长得丑陋的妻子,而是指共患难的妻子.

12) 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13)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14)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15) 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宴席上战胜敌人。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16) 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17) 振聋发聩:比喻言论惊人,影响深远。

18) 振振有词:贬义,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没完。

19) 震耳欲聋:几乎要震聋耳朵,形容声音极大。

20)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