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青岛订婚习俗吗?_绍兴订婚习俗,你知道多少?

由网友(小生)分享简介:你知道青岛订婚习俗吗?山东青岛是一个属于啤酒的城市,青岛啤酒节与国外一些十分盛名的啤酒节都是一样有名的。青岛这个美丽的城市每天都会有无数对的新人获得他们一生的幸福。本期小编就带你去青岛文化了解一下青岛的订婚习俗。订婚当天,新郎要带的聘礼有订婚戒指、礼金(也叫订婚钱)、两个红包袱、两条红腰带、衣服至少两套(要有棉袄,俗...

你知道青岛订婚习俗吗?

山东青岛是一个属于啤酒的城市,青岛啤酒节与国外一些十分盛名的啤酒节都是一样有名的。青岛这个美丽的城市每天都会有无数对的新人获得他们一生的幸福。本期小编就带你去青岛文化了解一下青岛的订婚习俗。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习俗吗

订婚当天,新郎要带的聘礼有订婚戒指、礼金(也叫订婚钱)、两个红包袱、两条红腰带、衣服至少两套(要有棉袄,俗话说婆婆的袄传到老)、小六样,女方家要给男方准备一双新鞋(叫丈人鞋)。

根据个人经济条件的不同,礼金通常有31800元100000元不等,目前基本都是68000元,具体数额由双方家长在订婚前商量好,到时候男方家给女方家一个存折就好。

小六样包括:六斤肉(一刀切的)、六条带麟的鱼(黄花鱼)、六瓶酒、六斤糖(六盒也可以)、六扎粉丝(用红线扎起来)、六斤点心(六盒也可)。以上的每样(肉除外,俗话说闺女是娘身上的肉,是舍不得给别人的)一般女方家都会返还给男方家一些,每种两份或四份。

订婚的日子到了,新郎和父母带着聘礼到新娘家,新娘家应准备茶、点心、水果或干果来招待。订婚当天最好找一位第三者来主持,最好是有经验的善于表达的人来调节气氛。

一般在中午以前男方家要到达女方家,大家聊聊天,这时新娘和新郎就要改口叫爸妈了,给对方父母敬茶、改口,这时家长把准备好了的红包(也是改口费)分别送给新郎、新娘,视经济情况,一般从2000元—5000元不等。

新娘家事前应该去一家档次和环境比较好的酒店定下酒席,请男方家吃饭。饭后男方家的人应该在日落前返回自己的家。

男方在离开女方家时,女方应该将男方送来的小六样(肉除外),每样回给男方2份。还要给男方回一定的定金。



准新人须知:东阳订婚习俗

东阳市是浙江省的一个城市,属于金华市,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域。不同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地方风俗,而东阳也有着自己的特殊习俗,其中订婚习俗也是别有特色。本期跟小编去城市文化了解一下吧!

东阳的乡风民俗把婚丧嫁娶叫红白喜事,当大事办。考中状元为大登科,洞房花烛为小登科。

一重“门当户对、人才相配、父母作主、媒妁说合”。二重时辰八字。一个人的一辈子在落地的时候就决定了命运。

媒人撮合,首先考虑门当户对,然后即须“合生肖”。生肖不合则不能相配,如龙与虎、蛇与鼠均会发生争斗,鸡与犬、羊与鼠均不相和,虎羊相配会“羊落虎口”,羊鼠相配会“羊鼠俱休”、“双狗争骨头”等等,男女年龄相差六岁称“大六冲”,相差三岁称“小六冲”。“小六冲”尚可,“大六冲”则忌婚配。东阳婚俗还有“只可男陀(大)七,不可女陀(大)一”。

男女双方如合肖,且均愿意结亲,即须互相送帖。男家出“求帖”,媒人带男方到女方,须随送荔枝、桂圆、核桃、红枣、莲子、红糖等六个“斤头”。女家循例收受,须隔数日,全部送回。这不等于不允许,而是借机去探看男方“侬(人)家”。男方第二次再送“礼”求亲,女方如满意收下就是初定,女方若不同意,当时就退回。

男方得到女方同意,准备“磨(看)日子”定亲,定亲送彩礼有“头盘”、“二盘”、“三盘”之分。头盘彩礼,为姑娘身价钱,含有偿付女家养育费之意。一般按女子年龄计价:清道光前,“贫女许字,婿家聘以钱,按女齿每岁贰仟文”计;清同治后,“女稀,钱增数倍”;民国8年(1919)前后,“女子每岁须洋钱六元,至少四元”;1949年,“订婚付的聘金,在乡下有以一石米或石半米合女人一岁”。

头彩送过讨来女方生日时辰,再将男女双方生辰送至择日店,请星相家排“八字”,拣定“安床”及“合卺”吉日。请庚时,男家备两份红全贴及一对提盒送至女家。红全贴亦称拜贴或求贴,只是求贴书有“敬求淑造”字样。提盒内盛湘莲、白糖等“茶料”。女家循例璧还茶料,将拜贴与允贴送至男家。

此后,男家发送二盘彩礼至女家,用于置办嫁妆。礼仪与发送头盘时大致相同。所送帖为红绿帖,分别书安床与合卺日辰,格式通常为“谨詹×月×日×时安床大吉”。同时,男家须送成双“缎头”、“衣折”等彩礼。

少数男家头盘、二盘同时发送,俗称“随盘进”。结婚前夕,男家须送三盘彩礼,用于女家置办喜酒。女家如高堂健在,男家须致送孝敬钱及礼品。花矫临门迎娶时,男家还须送“开门钱”、“上轿钱”等。



准新人必知:北京订婚习俗

“我愿为你说遍世间情话,只愿你笑颜如花。”凡是情话人都会说,可若是真的像自己曾经说过的那些海枯石烂等,真的能够做到吗?不过却也能在一起是也好的。本期小编带你去北京文化了解一下北京订婚习俗。

一般来讲,北京订婚习俗更着重女方的礼俗,结婚的习俗则更着重男方的礼俗。不过现代大多由男女双方自由协商,下面百合婚礼社区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传统的订婚程序,为新人们提供一个参考。

北京订婚习俗中男方应备办的礼品

聘金、金饰(戒指、手镯、项链等)及手表、礼饼、四色糖(桔饼、冬瓜糖、冰糖、糖果)、茶叶、龙凤烛一对、排香一对、祖纸一对、龙凤炮一对、酒水牲礼(酒一瓶、洗手鸡一只)、斗二米、福圆、糖仔路、伴头花一盒、半猪(或洋火腿十八、三十六条)、面线六束、好酒二十四瓶、馈赠女方之礼品(衣料、皮包、皮鞋……等)、酒席礼(压桌礼)、媒人礼等。

北京订婚习俗中女方应备办的礼品

抬礼品礼:帮女方抬男方行聘礼品者的红包礼、甜茶、甜汤圆、点心、招待男方宾客的酒席、五谷种子、生炭、灯芯、棉、袋仔丝、红糖、铅钱、铅粉、肚围、石榴、桂花盆栽各一盆、回赠男方的礼品(皮鞋、皮带、皮夹……等)、媒人礼等。

北京订婚习俗中的订婚程序:

1、订婚当天,男方将“行聘礼品”以二、六或十二个红木盒装盛,人数六、十或十二人,于车队装载完毕后,鸣炮出发赴女方家。

2、男方车队至女方家前约一百公尺处鸣炮,女方亦鸣炮回应。

3、媒人先行下车,其余接着陆续下车,准新郎最后,由女方幼辈(男)开车门请出并端洗脸水让准新郎洗手、擦脸,准新郎给该幼辈红包礼。

4、男方人员将行聘礼品(红木盒)交与女方抬礼品人员。

5、男方亲友依序进入女方家。

6、女方长辈招呼男方亲友依长幼入座,准新郎居末座。

7、坐定后,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先介绍男方亲友给女方(准新郎最后介绍),再介绍女方亲友给男方。

8、礼品陈列就绪后,媒人居中将大小聘、金饰、礼品点交予女方家长。

9、女方亲友将礼品收好,并在神案桌上陈列祭品,准备祭拜女方祖先。

10、准新娘双手捧茶盘(上置甜茶若干杯,视男方人数而定),由好命(有福气)的妇人(或女方女长辈)搀扶出堂,向男方亲友(由长而幼,准新郎最后),敬茶后退堂,(出堂和退堂时向男方亲友一一鞠躬)。

11、男方亲友将甜茶喝完,并将红包置入杯中。

12、准新娘出堂收茶杯(过程和敬茶同)。

13、奉茶完毕,接着进行“戴订婚戒指”(挂手指);将金、铜戒指以红线相系,取夫妇同体同心之意或以钻戒代替。

14、戴完订婚戒指后“改换称呼”,媒人带着准新郎,对女方之长辈、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准新娘对男方之长辈、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

15、请准新娘之母舅“点烛燃香”,女方要给母舅点烛礼。

16、女方父母及准新人祭拜祖先。

17、女方将行聘礼品退还部份,连同回赠礼品装入红木盒,交给男方亲友装载上车。

18、订婚仪式完毕,女方端出汤圆或点心招待男方亲友,之后在家备席招待男方或转赴餐厅宴客。

19、用餐毕,男方家长给压桌礼,并离席准备返家。女方幼辈捧洗脸水(内放毛巾)给男方亲友洗手。

20、“送客不相辞”即男女双方不要说“再见”,以免发生枝节或有再婚之虞。跨门坎时亦不可踢到门坎。

21、女方将订婚喜饼分赠亲朋好友,作为订婚喜讯之通知。



七夕节习俗有哪些 你知道吗

1、结扎巧姑:

在陕西西北地区,在每年七夕节,都会举办乞巧活动的风俗,女人们要的插草人,谓之巧姑。还比赛穿针走线,以及剪窗花等传统民俗活动。

2、七姐诞:

在岭南广东,七夕节有拜仙的传统民间习俗,这个活动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婚后的新娘,在过七夕节时,要举行辞仙仪式。在初六晚上祀神时,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3、染指甲:

染指甲是一项七夕民间习俗,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在四川域贵州等地,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孩子与儿童们,在节日的一种娱乐。



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这8个习俗你都知道吗

包粽子: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在老北京,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系粽子则用马莲草,也是北京特产。

挂艾草: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因为二者皆为中草药,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会挂在门楣,起到驱魔祛鬼的效果。

赛龙舟: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吃五毒饼: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五毒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古人将它们的形象盖在饼上,馅儿也是“五馅”:樱桃、荸荠、桑葚、黄杏和江米藕。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斗百草: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王作楫介绍,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收五毒:端午节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贴葫芦花:老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古时人们会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包括“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点雄黄酒:老北京人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破解,驱邪避害。



上海冬至有什么习俗,你知道吗

在上海这样的国际性的大都市冬至依然很受到重视,在风俗上有“冬至大如年”一说。上海的冬至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俗节日,每到冬至,老百姓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至今保留着浓厚的冬至节的氛围。下面我给大家盘点一下上海文化中的冬至习俗,看看上海人冬至节都在干什么?

一、上海人拜冬聚餐

上海人尤重冬至,大人家有拜冬大典,须往西门内万寿宫拜牌。晚间设亭祭先,叫做“冬至亭”,祭毕,家人吃团圆饭,口宣吉语,故有“有得吃,冬至夜,呒得吃,冻一夜”之说。一般市民则冬至夜全家合聚欢宴,满满一大桌,边吃边聊,推杯簪影,其乐融融。亲情、友情、爱情感情在杯簪之间联络和加深。一年的疙瘩矛盾不知不觉烟消云散,一年疏远了的亲情、淡漠了的友情再度被续上。

二、上海人冬至祭祖扫墓

上海人过冬至还有祭祖扫墓的习俗。旧时上海人在赤冬至喝甜米酒,吃花糕、糯米粉汤圆之前,还要在桌子上把肉块垒起来祭奠祖宗。有点类似于清明,只不过清明时节,在上海是要吃青团的。也许每逢祭奠祖宗的时候,便会和鬼联系起来,于是便要人们早点回家了。

三、上海人冬至捏冬至团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

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四、上海冬至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而上海属南方,冬至吃汤圆。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五、上海冬至吃八宝粥

上海人冬至日还有吃八宝粥的习惯,这个是听说来的,不知道准确不,不过吃赤豆糯米饭的风俗是有的,但是八宝饭是与赤豆糯米饭不一样的。传说,上古时候有一位共工氏,他的儿子不学无术,而且作恶多端,后来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还要变成疫鬼来祸害百姓,不过,此鬼最怕赤豆了,于是百姓纷纷在冬至这一天来煮赤豆饭吃,借以来驱鬼避邪,防灾去病。

六、其他习俗

海人过冬至节除了要吃汤圆、赤豆糯米饭,还要服膏方、喝补酒,外出的人要早点归家,相聚一起共叙天伦亲情。上海人还说,冬至时候晚上要早些回家,因为什么小鬼的会出来活动。



别具一格的青岛结婚习俗

说到结婚,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婚礼。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婚礼别具一格。青岛文化中结婚这好日子里,有什么样的习俗呢?新郎新娘该注意些什么,又会有什么样不同的乐趣?一起随本文看看跟我们当地民俗有什么不同吧!

结婚喜字要从路口往家贴

一般来说,结婚头一天新郎新娘两人是不见面的,结婚当天新郎要在中午11点之前把新娘接到新房或酒店。

新郎出发前:新郎家要准备6盘东西:苹果、橘子、花生、大枣、点心、烟(一般是两盘干果,水果、糖、点心等自由组合,烟不摆盘,除非其他东西没准备齐),用粉红纸垫在盘底。出发前,由伴郎给新郎穿衣打领带,由母亲整理,然后新郎经父母许可后出发。出发后:家中马上将喜字等贴好。安排好迎接娘家人、接喜盆、下宽心面人员。喜字分镜喜、窗喜、床喜、路喜等,贴路喜要从路口往家里倒着贴,一直贴回家,古力盖、消防栓等用粉红纸贴上,贴喜字规矩是“迎头见喜”,即新郎新娘一路上走过来迎头的前方墙面要贴喜字。

新娘出发前:准备好带走的东西:两个盆,盆中放枣、花生、桂圆、栗子、红筷子、宽心面(2扎,用红线扎一起,越宽越好)六样物品,盆用红包袱(订婚时送过去的)包好。

“堵门”:新郎、伴郎携带红包、结婚证、手捧花、胸花等到达新娘家,新娘的伙伴都堵在门口刁难要红包,这叫“堵门”。开门后,新郎经过新娘父母许可后,可去突破第2道“防线”:新娘背朝门坐在卧室的床上,卧室门由女伴堵着,接受完刁难,塞上红包后,就要进去找新娘的鞋,找到鞋后,新郎新娘一起在床上吃“滚蛋饺”,一般盛6个,吃4个留下2个,留个想头,表示还回来。

接亲:吃完水饺后,新郎新娘一起出来,新人拜见父母,给父母吃喜糖,敬茶。女方离开时要有送亲的人,女方的舅舅、哥等提着两个包袱。这时候的规矩是不能倒手、不能放,一直上车,新娘出门不能回头、不能说话,不到新郎家不能说话。接亲要安排双数车队,副驾驶上都要坐一个平辈的人押车,一般是新郎的弟兄。

新人进门:新人进门后,新郎进门跟父母汇报,并介绍一下送亲的女方家人。女长辈接包袱,注意用和送包袱的人相反的手接,途中不能倒手。其中一人把栗子、枣、花生、桂圆、莲子等洒床上、褥子底下,另一人下宽心面。接下来,新人拜见父母并敬茶,然后进入卧室,坐到床上吃宽心面,在家人合影过后,就可以前往酒店了。以上这些内容是指青岛一般家庭的情况,在一些细节上、顺序上不同区市规矩也不同。



新人婚礼须知:结婚压床习俗

结婚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个程序,虽然时代在与时俱进不过有些人却依旧保留着古时的程序,压床就是希望新婚的人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过得更好,不过也是有着一些习俗的。

那么,本期民族文化带你了解结婚压床习俗。

压床又称压喜床,压新床等,中国汉族婚俗之一。青年男女结婚的头天晚上,新郎家要请儿女双全的老人把床铺好,然后新郎请一个或者两个弟弟和自己一起在新床上就寝。压床的人也有条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压的。

首先,压床的人必须是小于新郎的青年,一般都是自己的亲弟弟,或者是叔伯弟弟和姨表弟弟。如果在自己的亲戚范围内没有这样的人选,新郎也可以找同村的朋友和要好的同学。压床人的第二个条件,必须是未婚青年。

如果是结过婚的弟弟辈,他们已经知道结婚的奥秘,懂得男女之间的私情,新郎家就不再把他们排在被请之列了。被请的压床人,都是充满青春气息的少男,他们是纯洁和阳刚的象征。对娶亲的人来说,压床是一件吉利的事情。而作为被请的人,经过重重筛选能被选中,也是一件光荣的事,他们会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汉族民间传说新娘的床有灵气,睡睡可治百病。腰腿疼的睡过新娘的床后,立刻就会痊愈。除了请十七八岁的少男压床外,有的地方还讲究请四五岁的男孩儿压床,这是从延续子孙的角度来考虑的。这个压床的男孩儿与压轿的男孩儿一样,都是新娘婚后生育的象征。

如果男孩儿在压床的时候,不小心尿在了新床上,这是吉利加吉利,人们更是欣喜异常。压床的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压一两天,有的要压到新婚后五六天。

寓意着幸福美满、早生贵子的压床习俗免不了。原来都是要一个男孩来压床的(重男轻女),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如今都是独生子女,要在亲戚中找一个适合的压床男孩儿可不容易。这些古来已久的习俗在城里正慢慢变化着,都市青年更乐意用可爱的娃娃来代替压床的娃儿。从而就出现压床娃娃这一词。

至于结婚压床习俗的来由,现在大多数人都说不清楚,只是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到现在人们依然沿用。大多数人认为,民间只是把压床作为闹洞房的一种形式。特别是有的地区对压床人的挑选不那么严格,村里成群结队的男孩子都跑到新房里来压床,人们诙谐地称压床为“逗新媳妇哩”。由此可见,压床习俗实际是一种民间的闹洞房游戏。



北京订婚的习俗,应准备什么?

在北京,老一辈的订婚习俗一般会更注重女方的礼俗,而结婚时则偏向于男方的礼俗。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礼俗也就不再那么墨守成规了,大多都是男女双方自由协商而定。下面小编就分享一下北京人订婚的习俗吧!也一起了解北京文化。

北京订婚风俗中的订婚程序:

1、订婚当天,男方将“行聘礼品”以二、六或十二个红木盒装盛,人数六、十或十二人,于车队装载完毕后,鸣炮出发赴女方家。

2、男方车队至女方家前约一百公尺处鸣炮,女方亦鸣炮回应。

3、媒人先行下车,其余接着陆续下车,准新郎最后,由女方幼辈(男)开车门请出并端洗脸水让准新郎洗手、擦脸,准新郎给该幼辈红包礼。

4、男方人员将行聘礼品(红木盒)交与女方抬礼品人员。

5、男方亲友依序进入女方家。

6、女方长辈招呼男方亲友依长幼入座,准新郎居末座。

7、坐定后,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先介绍男方亲友给女方(准新郎最后介绍),再介绍女方亲友给男方。

8、礼品陈列就绪后,媒人居中将大小聘、金饰、礼品点交予女方家长。

9、女方亲友将礼品收好,并在神案桌上陈列祭品,准备祭拜女方祖先。

10、准新娘双手捧茶盘(上置甜茶若干杯,视男方人数而定),由好命(有福气)的妇人(或女方女长辈)搀扶出堂,向男方亲友(由长而幼,准新郎最后)一一敬茶后退堂,(出堂和退堂时向男方亲友一鞠躬)。

11、男方亲友将甜茶喝完,并将红包置入杯中。

12、准新娘出堂收茶杯(过程和敬茶同)。

13、奉茶完毕,接着进行“戴订婚戒指”(挂手指);将金、铜戒指以红线相系,取夫妇同体同心之意或以钻戒代替。

14、戴完订婚戒指后“改换称呼”,媒人带着准新郎,对女方之长辈、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准新娘对男方之长辈、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

15、请准新娘之母舅“点烛燃香”,女方要给母舅点烛礼。

16、女方父母及准新人祭拜祖先。

17、女方将行聘礼品退还部份,连同回赠礼品装入红木盒,交给男方亲友装载上车。

18、订婚仪式完毕,女方端出汤圆或点心招待男方亲友,之后在家备席招待男方或转赴餐厅宴客。

19、用餐毕,男方家长给压桌礼,并离席准备返家。女方幼辈捧洗脸水(内放毛巾)给男方亲友洗手。

20、“送客不相辞”即男女双方不要说“再见”,以免发生枝节或有再婚之虞。跨门坎时亦不可踢到门坎。

21、女方将订婚喜饼分赠亲朋好友,作为订婚喜讯之通知

戴订婚戒指的过程:

女方准备高椅、矮椅各一张。

准新娘入座,脸朝客厅大门,向外而坐,两脚踏在矮椅上。

准新郎站在准新娘右边,面对准新娘。

准新娘伸出右手,准新郎右手拿戒指,套入准新娘右手中指(套入前应配合拍照者)。

准新郎伸出左手,准新娘右手拿戒指,套入准新郎左手中指(套入前应配合拍照者)。

准新郎将红包礼交给准新娘。

北京订婚风俗中男方应备办的礼品:

聘金

金饰(戒指、手镯、项链等)及手表

礼饼

四色糖(桔饼、冬瓜糖、冰糖、糖果)、茶叶、龙凤烛一对、排香一对、祖纸一对、龙凤炮一对

酒水牲礼(酒一瓶、洗手鸡一只)

斗二米、福圆、糖仔路、伴头花一盒、半猪(或洋火腿十八、三十六条)、面线六束、好酒二十四瓶

馈赠女方之礼品(衣料、皮包、皮鞋……等)

酒席礼(压桌礼)

媒人礼

北京订婚风俗中女方应备办的礼品:

抬礼品礼:帮女方抬男方行聘礼品者的红包礼

甜茶

甜汤圆、点心

招待男方宾客的酒席

五谷种子、生炭、灯芯、棉、袋仔丝、红糖、铅钱、铅粉、肚围

石榴、桂花盆栽各一盆

回赠男方的礼品(皮鞋、皮带、皮夹……等)

媒人礼



准新人必看:淄博结婚习俗

对于婚礼新人总有着许多自己的想法,前段时间教主与baby的婚礼虽不算是十分的昂贵,也并没有那么的华丽,不过却跟戛纳电影节走红毯的大牌规模差不多了。本期小编带你去淄博文化了解一下淄博的结婚习俗。

1、彩礼虽说是男方给女方,但是女方会用这些钱买家庭用品,然后送还给男方,说到底还是用自己的钱给自己买东西,没什么损失,当然要是遇到抠门的老丈人那就难说了。

2、买电视,电动车或者摩托车,这些家电、家具,看需要而定。

3、男的给女方彩礼钱。说法有很多如10001、10051、21800、31800,女方则给回礼钱。

4、女方结婚酒席的钱从彩礼钱上出。

5、嫁妆肯定有的,不能什么都是男方出吧。

6、酒席什么的应该是算彩礼里面,别的能出的自己出,不赞成什么都要男方掏钱。

7、房子问题。目前结婚的年轻人都是靠父母的帮助来买房子。男方没房子的,看男方经济条件,能买起最好,条件不好就和女方商量一下共同买房。很多女的说没房子不结婚,这样的女人不要也罢。

8、婚姻是件美好的事情,随说结婚离不开钱但也要量力而为。特别是女方不要一个劲的死要钱。一般来说结婚这事男方都是很主动花钱的,看条件如何,当男方出现困难的时候同情的女方都会主动分担一部分费用。

结婚只是一对恋人对爱情的证明,不是对金钱的考验。不少恋人因结婚问题而导致分手(主要是男方条件不好没钱而女方死要钱)。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