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看哪些书,要哪些书,应该按什么顺序去看。

由网友()分享简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看哪些书,要哪些书,应该按什么顺序去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论、认识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看哪些书,要哪些书,应该按什么顺序去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原著上可以根据马哲创立的过程看书。 首先是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其后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是继《手稿》之后对于新世界观的进一步探索,处于异化劳动理论向唯物史观转变的过渡性著作,也为马哲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作了直接的思想理论准备。再往后当然要数《资本论》,因为《资本论》不仅是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也是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它不仅在于对唯物史观的证明和重大发展,而且在于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过程时最彻底地运用和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资本论》的逻辑就是把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起来。再就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书中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高中哲学就是按此书内容编排。最后也可以看一下《自然辩证法》。
如果觉得经典著作有难度,可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教材),从而对马哲内容框架做一个大致了解。还有一本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也很不错。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心得体会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 WAY,NO 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 a coin !”(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反正我对电脑硬件的知识的了解,都是从解决家里电脑的问题学来的。
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
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比如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效率。
四、 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
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我们中有些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所以正在郁闷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我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钢琴的学习,因为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美术、英语、乒乓球、摄影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青年宫有这样的钢琴成人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至少的弹两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聪颖好学,后来没俩月我就退学了。之后我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哪?钢琴得弹两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没两年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
这其实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种的“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呆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六、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我们总是抱怨机会太偶然,再轮到自己头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却没有想到偶然中又蕴藏着必然。汪国真说过:“实力就是机会!”的确,只要你有实力,在你的言谈举止中,在你处理的任何小事中,群众雪亮的眼睛当然能够辨别出你的与众不同,领导自然也会将难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机会自然多了,得到的锻炼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高数”最主要的是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先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题意,然后考虑属于哪些知识点,找出关键问题,再搜索一下大脑中有几种方案可以解题,判断一下那种方案最简便,之后便是具体解题过程,最后再检查一下就ok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注意说话办事的逻辑性、条理性。
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的最好。
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我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学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 ,而且要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你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
八、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必然与本质有一定的联系,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必然能够了解它的部分内心活动。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分析各种现象,因此与一个人交往要注意别过分相信“第一印象”,那只是某时某地某种环境下给你留下的某个印象。
我们在工作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辛苦工作了大半天,刚闭会儿眼睛,领导偏偏这时候来找你了,俗话说“不打馋的、不打懒的、只打不长眼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些表面文章哪?领导同事在眼前时多干活,桌子上什么时候都摆一大堆文件。我认为工作的确需要别人认可,但没必要太刻意,你只要平和心态、干净利索的把手头的活干好,别人也会通过你表现出来的多种现象了解你的本质的。
九、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由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十、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同志们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年轻朋友们,让我们向着远方的理想,拚搏奋斗吧,世界是属于我们的!
谢谢。



学习马克思主义(所有的,重点是哲学)适合看哪些书?

可以看的书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经典著作选读》
《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
《矛盾论》
《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联系实际谈谈通过学习对你思想认识方面的收获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否定之否定规律
通过马哲的学习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辨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从小到大,我们都以教科书为我们学习的依据,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小的时候我们对教科书很是崇拜,认为它就是圣言,绝对没有错的,如果老师有和书上讲的不一样的东西,我们便会认为是老师讲错了.上大学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层次的加深及知识面的扩广,才知道教科书也是人编的,其中的内容并不是圣言,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全对,才明白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其次是我对“批判”的一些观点.对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持肯定意见也有的持否定意见呢?另外,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呢?这即是哲学上的辨证思想了.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我们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或者现象能提出自己批判性见解那代表着我们还在理性的思考,即使这种批判带着个人主义色彩,毕竟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想法,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就在于人能理性的思考.同时我觉得辩证思考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当然,作为普遍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决不停留在对表层的解释上,而是要求对现实的内在联系作以批判性反思.
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的反日、反法情绪及抵制日货、法货的行为,部分自视理智的人便站出来指手画脚了,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应该感情用事,要拿出我们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来对待这件事情.后者可谓是对前者行为的批判性思考了.然而,再想想呢,既然我们是热血澎湃的知识青年,日本以前对我们的侵略和迫害姑且不说,但是他在今天还不能就历史问题有个清醒而明确的表态,还不能反省他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同时还一再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请问这样的行为我们能容忍吗?此外,日本还不遵循国际法上的有关规定,对权属我国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霸占.再问这样的耻辱我们能一再的忍气吞声吗?最近,日本在不承认历史问题的前提下还要吼着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想任何一个有点理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同意的!而法国当前也借藏族分裂分子的无知来对中国的内政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弃中法两国间的多年外交情谊于不顾,敢问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怎能对此无动于衷!由此可见,上述事实是对后者观点的批判性思考了.
辨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它是发展的环节,标志着就事物向新事物的改变,由旧质到新质的飞跃.二,它又是联系的环节.它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相统一的辨证否定,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总之,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的辨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 、迂回的.
综上所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用辨证方法去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去看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事情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事情.从而……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何指导意义

没什么意义。混乱思维的话有点好处……
或者直接读读《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史稿》等老马的原著倒会很有收获。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联结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无产阶级政党作风上的具体表现。坚持这一原则,必须反对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



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掌握科学知识、把握科学方法的需要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3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具体办事能力的需要4提高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的需要
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必然没好好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体会300字左右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我对东方哲学的认识又更近了一层,老子讲的道德经其中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实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就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也可以用运动的绝对性来解释。矛盾的普遍性,其实与我们东方的阴阳说又如出一辙,但是总体感觉,马克思先生的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将东方的一些哲学的神秘化给用西方的思维和学术体系机械化了,使我们东方的哲学体系,指标体系更加具体,向量化的方面迈出了一步。例如矛盾论中将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东方讲的是阴阳,东方的阴阳由于历史的文字和文化原因,我们今天可能失意了,对阴阳在进行细分,就成了五行说,不如马克思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符合现代人的理解,而且细化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对我们的实践中分析问题,指标比较明确。尤其是马克思先生明确指出,世界是物质的,解决了对神学的批判,用我们通俗的语言讲就是解决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他的思想光辉明亮了人类哲学思想的宇宙!一句话神也是用物质构成的,否则我们无法感觉到神的存在,如果神只是思想,那么任何思想都是对物质认识产生的,思想的作用是通过物质对物质的作用而实现的。
另一点体会就是在基本原理中,马克思先生没有提对和错的概念,这与老子的道德经的自然概念很有相似之处,老子不提善恶,不主张善恶,只有阴阳,所以就只有自然,马克思先生也是只有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也有相对性,这个相对性在时空上理解是保持性质的运动,与易经的卦有相似之处,易经每个卦都是在描述一个相对时空中的事物,恰如马克思的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他老人家的思想,这使我可以成为一个完全的脱胎换骨的唯物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起源理论是否符合所有国家?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告诉我们,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史的社会开端。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列宁、毛泽东等后继者不断加以发展的思想理论。
恩格斯指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恩格斯这一在继承、综合和发挥摩尔根的 《古代社会》和其他人类学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论断,科学地揭示了国家的起源及其本质的 "历史之谜"。
关于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国家的本质。恩格斯认为:"实际上,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而且在这一点上民主共和国并不亚于君主国。"列宁也指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具体而言,"国家"的内涵包含这么几点:
其一,国家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统治的 "政治形式"。这从奴隶制国家,到封建主义国家,再到资本主义国家,历来如此,没有例外。鉴于 "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故而,统治阶级才需要和利用国家以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在形式上,这就使国家公共权力作为 "调停人"出现,以 "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而发挥管理社会的作用。实际上,国家政权采取社会公共权力的形式,是在掩盖并维护其阶级利益。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现代国家的最完善的例子就是北美。法国、英国和美国的一些近代著作家都一致认为,国家只是为了私有制才存在的,可见,这种思想也渗入日常的意识了。因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一切共同的规章都是以国家为中介的,都获得了政治形式。"
其二,国家是特殊的暴力机器。列宁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所以 "系统地使用暴力和强迫人们服从暴力的特殊机构……就叫作国家"。作为一种暴力机器,国家不同于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国家不仅有武装部队,而且还有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等物质附属物,即常设的暴力机关,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不过是由其社会成员自愿组成的组织。国家的暴力为统治阶级所专有,并作为政治工具,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持社会秩序,以及对付外敌,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由全体成年居民组成,主要用于对付外敌,在氏族内部则主要是以原始民主、原始崇拜、道德习俗等习惯力量,来维持其秩序;国家所采用的往往是系统的暴力,也是有精致包装的暴力,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则不具备国家暴力的系统性和精巧性。
其三,国家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等公共职能。尽管一切剥削阶级国家在本质上都是阶级的统治工具,但在形式上,却表现为一种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独立力量。这样,在统治中,国家就必须履行其他一些社会管理和组织职能。如古代国家已承担起铸造钱币、制定度量衡标准、平抑物价、救济灾荒、兴修水利、管理经济和其他社会事务等等;而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其经济干预和社会管理职能,就更为复杂而多样了。因为 "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国家实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两重性,正是统治阶级利益得以实现的客观要求,是其阶级利益在社会上的实现形式,并体现其国家性质。



求帮助,求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 2000字左右

你好,给我一个邮箱,我给你发送一篇了,这篇文章是我去年写的,一门课叫“青年马克思主义”的结题论文,如果你要交作业的话可以作为参考,但是请不要发到网上去,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百度知道 举手之劳团队
钦慕赵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