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介绍_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介绍

由网友(可不可以不勇敢)分享简介: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介绍1、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2、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3、理想斜面:f/g=h/l4、理想滑轮:f=g/n5、实际滑轮:f=(g+g动)/n(...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介绍

八年级下册物理计算题公式 急

1、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2、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3、理想斜面:f/g=h/l

4、理想滑轮:f=g/n

5、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6、功:w=fs=gh(把物体举高)

7、功率:p=w/t=fv

8、功的原理:w手=w机

9、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0、机械效率:η=w有/w总

11、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介绍

浮力:

(f浮=f’-f(压力差)

(f浮=g-f(视重力)

(f浮=g(漂浮、悬浮)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杠杆平衡条件:ff/p>

理想斜面:f/g=h/l

理想滑轮:f=g/n

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功:w=fs=gh(把物体举高)

功率:p=w/t=fv

功的原理:w手=w机

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机械效率:η=w有/w总

滑轮组效率:

(η=g/nf(竖直方向)

(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η=f/nf(水平方向)



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式【八篇】

导语: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以下是

1. 温度

⑴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⑵常见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⑶规定:把大气压为1.01×10^5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表示为1℃。

⑷温度计的测量范围:35℃——42℃。

⑸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单位是摄氏度(℃)。

2.熔化

⑴熔化:物质用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熔化的过程中吸热。

⑶常见的晶体是:海波、冰、食盐和各种金属。

⑷常见的非晶体是:蜂蜡、松青、沥青、玻璃。

⑸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⑹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⑺熔化现象:

① 医生有时要对发高烧的病人做“冷敷”治疗,用胶袋装着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对病人进行冷敷,哪一种效果好些?为什么?

答:用0℃的冰效果好,因为0℃的冰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比0℃的水多一个吸热的过程,可吸收更多的热量。

3.凝固

⑴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的过程中放热。

⑶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凝固现象:

① 寒冷的地方,冬天贮藏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水在凝固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加热窖内的空气,是菜窖内的空气温度不致降得太低,而把蔬菜冻坏。

②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是为什么?

答: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金属的温度很低,若手上比较潮湿,此时去摸金属,手上水分的热很快传递给金属,水温急剧下降,很快降到0℃而凝固,在手与金属之间形成极薄的一层冰,从而降手粘在金属上。而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手去摸木头,则不会发生上述情况。当手接触木头时,虽然木头也要从手上吸热,但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吸收的热不会迅速传到木头的其他部分,手的温度不会明显降低,所以手上的水分就不会凝固了。

4.汽化

⑴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⑵汽化的两种方式:①蒸发 ②沸腾

⑶蒸发:蒸发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

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⑷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⑸沸腾:沸腾是一种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⑹沸腾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⑺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⑻水的沸点:100℃

⑼汽化现象:

①有些水果和蔬菜常用纸或塑料袋包装起来,并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了减少水果和蔬菜中水分的蒸发。这是因为用纸或塑料包装起来后,减少了外面空气的接触面,使蒸发速度减慢;把水果或蔬菜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使液体温度降低,可以使蒸发变慢。

②盛暑季节,人们常在地上洒水,这样就感到凉爽了,为什么?

答:地面上的水蒸发时,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爽。

③ 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给水加热,不一会,水就会沸腾了,而纸锅不会烧着,为什么?

答:当纸锅里放进水以后,蜡烛或酒精邓放出的热,主要被水吸走,这些热量使纸锅和水的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便沸腾了,水在沸腾时,还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些热使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但是没有使水的温度再升高,总保持在100℃,这样,水就保护了纸锅的燃点远高于水的沸点,温度达不到燃点,纸就不会燃烧。

④ 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进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那一面吹来的,使说明理由。

解: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蒸发得快些,从手臂吸收的热量多,手臂的这一面就会感到凉,就知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⑤ 能否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为什么?

解: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测量值低于100℃,不能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水的沸点是100℃,超过了酒精温度计的测量值,若把酒精温度计放入沸水中,玻璃泡中的酒精就会沸腾,使温度计受到损坏。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100℃(在制造温度计时,增大酒精液面上的压强,使酒精的沸点高于或等于100℃),就可以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了。

5.液化

⑴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放热)

⑵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气体温度 ②压缩气体体积

⑶液化现象:

①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依据。

猜想:在室外一侧

依据:夏天开启空调后,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时,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玻璃的外侧。

6.升华

⑴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⑵升华的过程中吸热。

⑶升华现象:

①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升华,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7.凝华

⑴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⑵凝华过程中放热。

⑶凝华现象:

①请你解释俗语“霜前冷,雪后寒”。

解:霜是水蒸气向外放热凝华形成的,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向外放热的条件必须是气温低,所以霜形成前一定是低气温,即“霜前冷”。而大雪后,雪会熔化或升华,这都需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气温下降,因此人会感到寒冷,所以“雪后寒”。

8.几种物态变化

欧姆定律及变形: i=u/r u=ir r=u/i

电功率:p=ui u=p/i i=p/u

求耗电的:p=w/t w=pt t=w/p

还有:p=u平方/r r=u平方/p u平方=rp

p=i平方r r=p/i平方 i平方=p/r

热效应:q=i平方rt q=w=uit(不过这要在电流全不转化为热时才可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1-9题单选,每题2分;11-12题多选,每题3分)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 用力把铅球推出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3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接近于 ( ) a.50 n,103pa b.50 n,104pa c.500 n,103pa d.500 n,104pa 4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 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 5如图,是张三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一切物体都要受到惯性的作用c.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点时,因为速度为0,所以处于平衡状态d.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下列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在这些运动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的是 ( ) a.射箭 b. 举重 c. 击剑 d .射击7在2011年江南中学体育节上,小华水平抛出一飞盘,快速前进的飞盘越升越高,从侧面看,飞行过程中飞盘的形状应为下列图示中的() a. b. c. d. 8如下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 ) a.p变小,p′变大 b.p变小,p′变小 c.p变大,p′变小 d.p变大,p′变大 9如上图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容器,都装满水,如图所示放置,则,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和 、压强 和 的: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的 b.潜水员潜入深水,要穿抗压的潜水服c.把书包带做得宽一些背起来比较舒服,是因为减小了肩部受到的压力 d.气体流速大的地方气体的压强小,火车驶过时靠近铁轨的人会被“吸”向火车 11关于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碗受到的力二、填空题(2分;3分;3分;4分;4分)12雾霾天气,快速行驶的b车司机看到不远处的a车后立即刹车,由于 仍撞到a车,造成追尾事故(如图8)。观察a车尾部,说明力能够 。 13在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方木块,火车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不考虑空气阻力)。火车紧急刹车时,木块将向_____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均填“前”或“后”)14有一个物体重500n,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现用20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但没有推动,此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再用40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结果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又改用4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15如图9所示,面积为50 cm2的水平桌面中间放着一个重为2n,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容器中装高10cm、重3n的水,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 ____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ρ水=1.0×103kg/m3,g=10n/kg) 16如上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 p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三、作图题(2分;2分)17(1)小球正从斜面上加速滚下,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和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2)画出斜面上匀速上滑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6分;8分;6分)18物理研究 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1比值g/m的平均值/n•kg-1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在太空中,上述实验将 (填能、不能)完成。19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a,并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她由此得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只利用现有的器材,如何证实“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每空2分) (3)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后的好处是 (写一条即可;2分)。 20小明同学利用标有“4.5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静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4)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 pa。(保留二位小数) 五、计算题(4分;4分;8分)21在某次活动中,一辆校车与所载学生的总质量为9000kg,在一段平直路面匀速行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5m2,此时校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此时(1)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2)校车发动机提供的水平牵引力.(g=10n/kg) 22建设工地的压桩机常会用到一种如图所示长方体混凝土块。求:(1)混凝土块的质量和重力(2)混凝土块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混凝土的密度为2.8×103kg/m3、 g取10n/kg)

23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 kg的容器内装有5 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 ,g取10 n/kg.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水对a点的压强。 (4)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导语】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以下是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三、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第九章压强】

一、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p30图9.1—3中,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液体中的深度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⑴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⑵公式:p=f/s推导公式:f=ps、s=f/p

⑶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4)应用: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四篇】

【导语】这篇关于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四篇】的文章,是

机械功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a4.a

5.b6.b7.c

二、填空题

8.1600

9.3624

10.0.62

11.0.55

三、解答题

12.(1)t=5min=300s(2)v=20m/s(3)w=1.8×10⁷j

13.(1)9×103m(2)1.8×10⁷j

功率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a

4.bc5.c6.a

二、填空题

7.甲乙

8.50

9.4.9

10.288

三、解答题

11.解:(1)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是平衡力,所以f=f=2400n

(2)w=fs=240n×9000m=2.16×10⁷j

p=w/t=2.16×10⁷j/560s=7.2×10⁴w

机械效率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c4.d

二、填空题

5.100j80%

6.30086%

7.60050083%

8.6002520

9.1602080%

三、实验探究题

10.题目略

(1)1.251.5581%或80.6%

(2)费力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b4.d5.a

二、填空题

6.1016

7.省力70%

8.丙0.5j甲

三、实验探究题

9.题目略

(1)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2)η=w有用/w总×100%

(3)匀速直线(否则弹簧测力计读数是变化的,从而大小不一定)

(5)0.50.1575%

四、解答题

10.题目略

(1)0.4j

(2)66.7%

(3)因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绳的轮滑间存在摩擦,克服这些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所以总功是大于有用功.



2015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

以下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2015

以下是



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 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d.“助跑”有利于跳远的成绩2、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3、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图1),其中正确的是 ( )图1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测量值4、以下图2所示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 ) 图25、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甲和乙,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则甲、乙容器底面所受到的压强 ( )a.p甲> p乙 b.p甲=p乙 c.p甲< p乙 d.无法确定图3 图46、如图4,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是由于 (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 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c. 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 d.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7、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8、下列关于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a.提着水桶站在地上不动,水桶受提力作用,水桶对地面又有距离,提力做了功b.重10n的木箱,用3n的水平拉力拉它移动了2m,所以重力做了功c.手提皮箱上楼,提力对皮箱做了功d.拨河运动中,双方运动员相持不动时,既有力,又在力的方向上存在距离,所以双方运动员做功相等 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 ( )a.两汽车具有的动能一定相同 b.两汽车具有的机械能一定相同c.甲汽车的动能一定不会小于乙汽车的动能 d.两汽车可能具有相同的机械能10、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保持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停止用力,运动物体就会停止下来 d.物体受到力才会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1、手提水桶,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手也会感到疼是因为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表明 。12、质量为270g的物体全部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溢出的水是100cm3,那么物体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 m3,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g取10牛/千克)13、2002年12月30日凌晨,随着指挥员“点火”一声令下,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将“神州四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在刚离地上升的过程中,“神州四号”飞船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若甲物体的质量是20 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是 ;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 15、2010年1月10日,在台金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其中一辆小车上一名未系安全带的乘客向前“飞”出,撞穿前挡风玻璃。汽车碰撞时,乘客由于具有 ,直接从座位上向前“飞”出;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汽车具有的 能越大,危险性就增大,因此汽车行驶要限速。16、李白曾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描述庐山瀑布的壮观。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____________。17、饺子是大家喜爱的食品,在水中煮一会儿会浮上来是因为饺子受热膨胀,体积_____,浮力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重力___浮力,上浮到水面。18、一杯饮料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明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主要是利用了 。三、作图题(10分)19、(3分)如图5有一动滑轮提升重物,要求在图中标明支点o,画出f1 f2的力臂l1 、l2。 20、(3分)用图6中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拉力为物重的三分之一(忽略摩擦以及绳和滑轮的重力),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21、(4分)如图中均匀直棒oa可绕o点转动,请分别画出水平拉力f和重力g的力臂.图6 图7四、实验探究题(32分)22、(5分)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比值g/m的平均值(n/kg)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上表空白处比值g/m的平均值应该是 n/kg。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23、(3分)在反映古代战争的电视连续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的场面,试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24、(8分)给你一块橡皮泥(密度大于1.0×103kg/m3)、一把弹簧测力计、细线、一个量杯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简要写出实验步骤.25、(6分)将下列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名称填在直线上的空白处.(1)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车辆 (2) 竖直上抛的小球在点 (3) 被压弯的弹簧钢板 (4) 正在转动的砂轮 (5) 拦河坝内的水 (6) 在天空飞行的麻雀 26、(10分)如图8,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 (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下表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 动能e(j)牛 约600 约0.5 约75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五、计算题(共20分)27、(10分)底面积为4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测得距液面30cm处的器壁上的a点处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2352pa.求该液体的密度. 28、(10分)用如图10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水中的重物,当重物浸没在水中时,拉力f为11.6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当重物离开水面时,拉力为14.5n(整个装置的摩擦和绳重不计),求重物的密度。



2015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

以下是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