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青黛的功效与作用(青黛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由网友()分享简介:中药青黛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青黛的功效与作用
  青黛,中药名。为爵床酬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若你家乡有这种树千万不要砍它,它全身都是宝,药用止血效果好

中药青黛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青黛的功效与作用

  青黛,中药名。为爵床酬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那么你知道青黛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中药青黛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黛外敷的功效与作用 外敷青黛的药用价值

  青黛的形态特征

  本品为极细的粉末,灰蓝色或深蓝色,质轻,易飞扬,可粘手粘纸。具草腥气,味微酸。以体轻、粉细,能浮于水面,燃烧时生紫红色火焰者为佳。如质重坚实,呈团块状,有白色小点,置水中有颗粒状下沉者品质为次。

  青黛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6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干撒或调敷。

  青黛的注意事项

  《本草从新》:中寒者勿使。

  青黛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温病热毒斑疹;血热吐血;衄血;咯血;肝热惊痫;肝火犯肺咳嗽;咽喉肿痛;丹毒;痄;疮肿;蛇虫咬伤

  ①《药性论》: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

  ②《本草拾遗》:解毒。小儿丹热,和水服之。

  ③《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痫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

  ④《本草蒙筌》:泻肝,止暴注,消上膈痰火,驱时疫头痛,敛伤寒亦斑,水调服之。

  ⑤《纲目》: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

  ⑥《本草述》:治中风、头风、胁痛、瘈疭、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颓疝。

  ⑦《本经逢原》: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

  ⑧《要药分剂》:除热解毒,兼能凉血。

  ⑨《岭南采药录》:可涂疮及痄腮。又治眼热有膜及吐血,内服之。

  青黛的附方

  ①治伤寒赤斑:青黛二钱。水研服。(《类证活人书》)

  ②治妊娠伤寒,热郁阳明,热极而发紫黑斑,脉洪数者,若不急治,胎殒在即:真青黛钱半,鲜生地二两(捣汁),生石膏八钱,升麻六分,黄芩二钱,焦栀子三钱,葱头三枚。水煎服。(《重订通俗伤寒论》青黛石膏汤)

  ③治吐血不止:青黛二钱,新水调下。(《端效方》青金散)

  ④治咯血:青黛一钱,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黄明蜡煎黄色,取出研细)。上二件再同研匀,却以所煎蜡少许,熔开和之,捏作钱大饼子。每服,用干柿一个,中破开,入药一饼,合定,以湿纸裹,慢火煨熟,取出,以糯米粥嚼下。(《中藏经》圣饼子)

  ⑤治咳嗽吐痰,面鼻发红者:青黛(水飞极细,晒干再研用)四钱,蛤粉三钱。二味炼蜜为丸,如指头大。临卧噙三丸。(《医学从众录》青黛蛤粉丸)

  ⑥治肺经咳嗽有热痰者:青黛、海石、瓜蒌仁、川贝母。(《症因脉治》青黛海石丸)

  ⑦治小儿惊痫:青黛,量大小,水研服之。(《生生编》)

  ⑧治产后发狂:四物汤加青黛。水煎服。(《摘元方》)

  ⑨治胃脘痛,病久成郁,郁则成热:青黛,以姜汁入汤调服。(《医学正传》)

  ⑩治口舌生疮:青黛一钱,细辛一分,黄柏一分(锉),地骨皮一分,密陀僧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取少许,贴于疮上。有涎即吐之。(《圣惠方》)

  ⑾治一切热毒,脓窝疮:青黛一两,寒水石一两(煅过,苏为度)。上为细末,用香油调搽。(《普济方》青金散)

  ⑿治天泡疮:青黛适量,鲜丝瓜叶捣汁调敷患处。加少许菜油调和亦可。(《验方选集》)

  ⒀治小儿湿癣浸淫疮:白胶香二两(研),蛤粉半两,青黛二钱半。上研匀为细末,干掺疮上。(《田氏保婴集》青金散)

  ⒁治瘰疬未穿:靛花、马齿苋同捣,日日涂敷。(《简便单方》)

  ⒂治耳疳出汁:青黛、黄柏末。干搽。(《谈埜翁试验方》)

  ⒃治烂弦风眼:青黛、黄连。泡汤日洗。(《明目经验方》)

  ⒄治诸毒虫伤:青黛、雄黄等分。研末,新汲水服二钱。(《古今录验方》)

  
看过“中药青黛的功效与作用”的人还看了:

1.青黛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中草药的功效大全

3.中药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4.中药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5.中药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

青黛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青黛是一种可供观赏的植物,性味咸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功效。下面和学习啦小编具体了解下青黛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青黛的功效与作用

  1、青黛可以抗癌,这是很多医生都知道的,青黛中含有靛红玉,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青黛可以抗病原微生物,例如炭疽杆菌、肺炎球菌、志贺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等等。

  3、按照中医的说法,青黛咸,寒。归肝经。能清热解毒,凉血,定惊。

  4、青黛中的靛红玉,治疗剂量的靛玉红能提高动物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靛玉红对异常增生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有作用。

  5、青黛还可以治疗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等,但它并不是一味保健药,请谨慎服用。

  6、青黛需要内服,但是难溶于水,做散剂冲服。

  青黛的常见食用方法

  ①治伤寒赤斑:青黛二钱。水研服。(《类证活人书》)

  ②治妊娠伤寒,热郁阳明,热极而发紫黑斑,脉洪数者,若不急治,胎殒在即:真青黛钱半,鲜生地二两(捣汁),生石膏八钱,升麻六分,黄芩二钱,焦栀子三钱,葱头三枚。水煎服。(《重订通俗伤寒论》青黛石膏汤)

  ③治吐血不止:青黛二钱,新水调下。(《端效方》青金散)

  ④治咯血:青黛一钱,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黄明蜡煎黄色,取出研细)。上二件再同研匀,却以所煎蜡少许,熔开和之,捏作钱大饼子。每服,用干柿一个,中破开,入药一饼,合定,以湿纸裹,慢火煨熟,取出,以糯米粥嚼下。(《中藏经》圣饼子)

  ⑤治咳嗽吐痰,面鼻发红者:青黛(水飞极细,晒干再研用)四钱,蛤粉三钱。二味炼蜜为丸,如指头大。临卧噙三丸。(《医学从众录》青黛蛤粉丸)

  青黛的最佳食用方法

  1、青黛丸

  组成:青黛15克(细研)、干蝎5枚(微炒)、白附子(炮裂)、天竺黄(细研)、胡黄连、芦荟(细研)、牛黄(细研)、地龙(微炒)、麝香(细研)各7.5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用夜明砂15克,糯米中炒,米熟为度,去米入汤,细研夜明砂为糊,入诸药末,同研令匀,丸如绿豆大。三岁以下,以淡生姜汤下3丸,三岁以上,加5丸,不得多服。

  功效:主治小儿热过惊疳。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2、青黛膏

  组成:天麻15克、白附子9克、蝎梢15克、麝香3克、花蛇肉(酒炙)、天竺黄6克、青黛6克、朱砂9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薄荷汤下。

  功效:主治小儿中风,昏闷呵欠,手足微冷。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七。

  青黛的毒性

  1、急性毒性:小鼠一次灌胃靛蓝32g/kg,靛玉红25g/kg,均不引起动物死亡,而靛蓝和靛玉红一次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2.20±0.23g/kg和1.11±0.14g/kg。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1-2.0g/kg。小鼠灌胃5g/kg,连续5天,观察1周,结果未见动物发生死亡和出现明显毒性反应。

  2、亚急性毒性:大鼠灌胃靛玉红每日500g/kg,连续一个月未见体重、血象;骨髓象、肝功能、心电图改变。毒性:靛玉红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310±140mg/kg。靛玉红200mg/kg灌胃,连续1个月,可使大鼠肝细胞肿胀变性,核及核仁肥大,灌胃给药连续6个月,肝细胞出现肿胀、溶解性环死及萎缩变性。长时间给药,对小鼠、大鼠、豚鼠正常造血细胞生成均无明显影响。给犬分别灌胃靛玉红20、100、200mg/kg,连续6个月,结果小剂量组的食欲和生长情况与对照组相似,而大、中剂量组服药后动物出现食欲减少、腹泻、便血以及SGPT升高和灶性肝细胞坏死等反应。但3个剂量组的血象、骨髓象都未见明显抑制,对肾功能、心电图也无影响。


猜你感兴趣:

1.蒲黄的食用方法

2.治糜散的效果怎么样

3.青木瓜食用方法

4.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有哪些

中药怎么熬最好_中药怎么熬效果最佳



  中药治病是很有效的,但是熬中药要讲究方法的,那么你知道该怎么熬中药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熬中药的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药怎么熬效果最佳

  1、煎药器具的选用:以砂锅为好,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或玻璃器皿。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黄铜锅、铝锅。因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2、煎药的加水量:在第一次煎煮时水超过药材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时以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为准。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泡药的水不必倒掉,因为药材都是炮制清洁过的。

  3、煎药的火力: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强火,至煮沸后再改用弱火,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4、煎煮的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而定,一般汤剂煎煮2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2次到3次为宜。一般中药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35分钟。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短,约为15-20分钟。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每次一般煎至75毫升,成人一般煎至150毫升。如果过多,可以把中药汁再回锅加热,蒸发浓缩即可。

  一般药物可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会发生变化。

  小编提醒,大家拿到药材后不必过度清洗,但在煎药前要加以浸泡,加冷水漫过药面,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好。

  中药越浓越好吗

  如果已经达到正确的浓度后再继续煎药,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呢,首先是容易煎糊,严重的时候还会把药锅熬炸掉。

  中药汤剂在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效成分达到浓度平衡,继续熬制就会破坏影响药液的药效成分,药液中的非有效成分(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还会不断溶出,而且药液的苦味会加重,口感也不好。口服以后,有些人会出现恶心、呕吐感。

  一般来说,除了滋补的药要煎煮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大多数中药是不要浓煎的。特别是一些解表、清热、芳香类药物,煎煮的时间还要更短一些,如麻黄、桂枝等解表药、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药、砂仁、沉香等芳香类药物。再打个比方,如风寒感冒的病人,需要解表散寒,药物煎煮的时间就不宜过长,如术后气虚调理的病人,补益的药就需要浓煎。所以,药物中药液熬得浓或稀是根据药性和疾病的不同决定的。

  熬中药用什么锅最好

  中药汤剂最重要的就是煎药的过程了,煎药的方式要对,时间要对,而熬中药的器皿则更要对。器皿不对,就会影响中药的疗效。那么熬中药用什么锅最好?

  中医表示,熬中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砂锅、瓦罐的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

  至于铝制品,人们就有些争议了。因为既然铝制品作为餐具长期使用是安全的,那些短期或偶尔用来煎中药,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中药处方中有一些酸性或碱性较强的药物,如乌梅、山楂、五味子、木瓜、硼砂等,最好不用铝制器具来煎药。

  铜质器具和铁制器具也不建议被用来熬煮中药。铜制器具,古人历来不主张用来煎药,因为铜会导致人体中毒。铁制器具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广,但煎中药且不适合。铁可以与中药中的鞣质起反应,生成鞣酸铝、鞣酸铁,产生黑绿色沉淀,服用后引起恶心、呕吐。铝、铁还会与朱砂等含重金属的中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有毒的游离汞。

  需要注意的是,砂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砂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砂锅上的油渍不能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中,可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再用刷子刷洗。

  点击下页查看>>>什么时候喝中药最好

中药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代赭石,中药名。为氧化类刚玉族矿物赤铁矿矿石。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常用于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等。那么你知道代赭石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中药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代赭石的形态特征

  赤铁矿,三方晶系。晶体常呈薄片状、板状。一般以致密块状、肾状、葡萄状、豆状、鱼子状、土状等集合体最为常见。结晶者呈铁黑色或钢灰色;土状或粉末状者,呈鲜红色。但条痕都呈樱桃红色。结晶者呈金属光泽,土状者呈土状光泽。硬度5.5-6,但土状粉末状者硬度很小,比重5-5.3。在还原焰中烧后有磁性。

  代赭石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

  代赭石的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天雄。

  ②《药性论》:干姜为使。

  ③《日华子本草》:畏附子。

  ④《本草蒙筌》:孕妇忌服。

  ⑤《本草经疏》:下部虚寒者,不宜用;阳虚阴萎者忌之。

  ⑥《得配本草》:气不足、津液燥者禁用。

  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主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噎膈;咳嗽;气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

  ①《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②《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

  ③《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

  ④《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

  ⑤《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

  ⑥《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

  ⑦《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代赭石的附方

  ①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梗,噫气不除者: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二升,日三服。(《伤寒论》旋覆代赭汤)

  ②治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其证或因饮食过度,或因恣食生冷,或因寒火凝结,或因呕吐既久,胃气冲气皆上逆不下降:生赭石二两(轧细),朴硝五钱,干姜二钱,甘遂一钱半(轧细,药汁冲服)。热多者去干姜,寒多者酌加干姜数钱。呕多者,可先用赭石一两、干姜半钱煎服,以止其呕吐。呕吐止后再按原方煎汤,送甘遂末服之。(《医学衷中参西录》赭遂攻结汤)

  ③治逆气上冲奔逼,息道滞塞不通:代赭石(打碎)三两,陈皮二两,桃仁、桂、吴茱萸各半两。加姜、水煎。(《御药院方》代赭石汤)

  ④治诸呀呷有声,卧睡不得:土硃(朱)不拘多少,为极细末,米醋调,时时进一、二服。(《普济方》)

  ⑤治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搐搦不定:代赭石,火烧醋淬十次,细研水飞,日干。每服一钱或半钱,白汤调下,连进三服。见脚胫上有赤斑,即是惊气已出,病当安也。无斑点者不可治。(《仁斋直指方》)

  ⑥治吐血,衄血:血师一两(火煅、米醋淬、尽醋一升),捣罗为面。每服一钱,白汤下。(《斗门方》)

  ⑦治肠风血痢久不愈:代赭石二两(火烧、醋淬二次),柿饼一个(煮烂)。捣为丸,梧子大。每早服二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⑧治崩中淋沥不止:大赭石研为细末,醋汤调服。(《普济方》)

  ⑨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地黄汁和代赭末,服方寸匕。(《千金方》)

  ⑩治牙宣:赤土、荆芥。同为细末,揩齿上,以荆芥汤漱。(《百一选方》)

  ⑾治喉痹肿痛:紫朱煮汁饮。(《普济方》)

  ⑿治赤眼肿闭:土朱二分,石膏一分。为末,新汲水调敷眼头尾及太阳穴。(《仁斋直指方》)

  ⒀治一切疮疖:土朱、虢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好酒一碗冲之,澄清服。以渣敷之,干再上。(《朱氏集验医方》)

  ⒁治诸丹热毒:土朱、青黛各二钱,滑石、荆芥各一钱。为末,每服--钱半,蜜水调下,仍外敷之。(《仁斋直指方》)

  
看过“中药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的人还看了:

1.中药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2.中草药的功效大全

3.草药大全功效和作用

4.中药百合的功效与作用

5.牡蛎功效和作用

中药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那么你知道蟾蜍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中药蟾蜍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蟾蜍的形态特征

  1.中华大蟾蜍,体长一般在10cm以上,体粗壮,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着;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鼻间;鼓膜明显,无犁骨齿,上下颌亦无齿。前技长而粗壮,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指长顺序3、1、4、2,指关节下瘤多成对,常突2,外侧者大。后肢粗壮而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趾侧有缘膜,蹼常发达,内跖变形长而大,外跖突小而圆。皮肤极粗糙,头顶部较平滑,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膜,其余部分满布大小不等的圆开瘰疣,排列较规则的为头的之瘰疣,斜行排列几与耳后腺平行。此外,沿体侧之瘰疣排列亦较规则,胫部之瘰疣更大,个别标本有不明显这跗褶,腹面皮肤不光滑,有小疣。颜色亦异颇大,生殖季节雄性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性背面色较浅,瘰疣乳黄色,有时自眼后沿体侧有斜行之黑色纵斑,腹面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细花纹。雄性个体较小,内侧三指有黑色婚垫,无声囊。

  2.黑眶蟾蜍,体长7-10cm,雄性略小;头高,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明显,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鼻间距,鼓膜大,无犁骨齿,上下颌均无齿,舌后端无缺刻。头部沿吻棱、眼眶上缘、鼓膜前缘及上下颌缘有十分明显的黑色骨质棱或黑色线。头顶部显然下凹,皮肤与头骨紧密相连。前肢细长;指、趾略扁,末端色黑;指长序为3、1、4、2;指关节下瘤多成对外常突大,内侧者略小,均为棕色,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后方,左右跟部不相遇;足短于胫;趾侧有缘膜,相连成半蹼,关节下瘤不明显;内跖突略大于外跖突。皮肤极粗糙,除头顶部无疣外,其余布满大小不等之圆形疣粒,疣粒上有黑点或刺;头两侧为长圆形之耳腺;近脊中线由头后至臀部有2纵行排列较规则的大疣粒。体大的黑眶蟾蜍腹面满布小棘。生活时体色变异较大,一般为黄棕色略具棕红色斑纹。雄性第1、2指基部内侧有黑色婚垫,有单咽下内声囊。

  蟾蜍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敷或调涂;或活蟾蜍捣敷。内服:煎汤,1只;或入丸、散,1-3g。

  蟾蜍的注意事项

  《广西药用动物》:表热、虚脱的人忌用。

  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主痢疽;疔疮;发背;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膨胀;水肿;小儿疳积;破伤风;慢性咳喘。

  ①《别录》:疗阴蚀,疽疠,恶疮,猘犬伤疮。

  ②《药性论》:杀疳虫,治鼠漏恶疮。烧灰敷一切有虫恶痒滋胤疮。

  ③《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治疳气,小儿面黄癖气。

  ④《纲目》:洽一切五疳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

  ⑤《本草正》:消癖气积聚,破坚癥肿胀。

  ⑥《本草再新》:治疮疽发背,小儿脾胃不和,肝旺火甚,动风惊厥。

  ⑦《四民月令》:治恶疮疽。

  ⑧陶弘景:人得温病,斑出困者,生食一两枚。烧灰敷疮。

  ⑨《本草拾遗》:主温病生斑者,取一枚,生捣绞取汁服之,亦烧末服;主狂犬咬发狂欲死,作脍食之,频食数顿。

  ⑩《本草蒙筌》:治小儿洞泻下痢,炙研水调吞之;疗大人跌扑损伤,活捣泥烂罯上;风淫生癣,烧灰和猪脂敷;煨熟啖,杀疳蚀成癖。

  ⑾《本草备要》:发汗退热,除湿杀虫。

  ⑿《医林纂要》:能散,能行,能渗,能软,而锐于攻毒。主治痈疽疔毒,杀小儿疳积。剖其腹合肿毒上,三易则毒可消。

  ⒀《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杀虫,消疳化毒,平惊散癖,行湿除黄。

  ⒁《山东中草药手册》:强心利尿,镇痛。治水肿腹水。>>>

下一页更多精彩“蟾蜍的相关知识”

中药山慈菇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山慈姑,它含有去除热气,祛除毒素,消痈和散结等等的疗效。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山慈菇的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慈菇的功效和作用

  山慈菇的作用

  抗痛风作用

  秋水仙碱(Col)是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效的唯一抗炎剂,对痛风急性发作有特别显着的治疗效果,也是有效的预防药。Col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对其他关节炎只偶尔有效。

  抗炎作用

  Col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炎性水肿,抑制肥大细胞中组胺的分泌,提高白细胞内cAMP的水平,抑制炎症时多核白细胞释放溶酶,抑制多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反应及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有利于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及减少炎症介质对组织的损伤刺激。

  抗肿瘤作用

  Col及其衍生物秋水仙酰胺(由Col经氢氧化铵水解而得,Colchicine amide)对多种动物移植性肿瘤都有抑制作用。

  抑制疤痕增殖

  复方秋水仙碱离子导入法对人体皮肤瘢痕增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防止粘连形成

  用手术方法造成家兔坐骨神经损伤性炎症的病理模型及肠粘连模型,观察秋水仙碱的作用,结果表明秋水仙碱肌内注射每日125μg/kg,连续给药 4星期,对神经周围组织的粘连、纤维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护肝作用

  单用雌二醇能使雌鼠对抗较大剂量四氯化碳的毒性作用,与单用秋水仙碱治疗组有显着差别。

  清热散结作用

  通过临床观察对颈部淋巴结长期服用都能逐渐消失。证明它有清热软坚化结的作用。

  解毒化痰止咳作用

  通过治疗燥热型矽肺18例,观察服慈菇汁前,皆有咳喘胸痛,口干舌燥,干咳痰紧,脉弦数。通过3个月的慈菇汁口服,都有不同程度的燥热证候缓解,充分证明慈菇的解粉尘毒、化纤维结节作用。

  提高机体免疫力

  多糖体非特异性抑制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从而提高了宿主对癌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能力而发挥了机体的抗癌效能。

  其他作用

  Col还能增强或延长催眠药的作用,增加中枢抑制药的敏感性,抑制呼吸中枢;增加拟交感神经药的反应,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使血压升高。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导致充血,甚至发生出血性胃肠炎。

  山慈菇的配伍及治病验方

  山慈菇配伍应用

  配苍耳草

  苍耳草味辛,苦,性微寒,功能发汗散风去湿。二药配伍,一偏于走里,一偏于走表,功能清热祛湿,化痰解毒,宜治风热咳嗽,湿热郁肺等证。

  配青黛

  青黛咸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又能消肿。青黛偏于清热解毒,山慈姑偏于散瘀消肿,两药相配,功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上焦毒盛,咽喉肿痛。

  山慈菇方剂制剂

  紫金锭(《百一选方》) 本品,五倍子,千金子,红芽大戟,麝香。上药研细末,用糯米煮浓饮和药,薄荷汤磨服。功能解诸毒,疗诸疮,利前窍,治百病。

  治结核丸(《中药与处方手册》) 本品,连翘,漏芦,土茯苓,红大戟,双花。研细末,制丸。治痈疽发背,丹毒,淋巴结结核。

  治肿瘤方(《中药与处方手册》) 本品,莪术,三棱,柴胡,蒲公英,草河车,丝瓜络,瓜萎,生甘草。水煎服。治乳癌等恶性肿瘤。

  九三七散(《临床常用中药手》湖南) 山慈菇,山蕾瓜,七叶一枝花,青黛,冰片。共研细末,少许吹喉,治咽喉炎,扁桃体炎,自喉等。

  山慈菇的副作用

  副作用的临床表现为:中毒后与急性砷中毒所见相同,有流涎、咽喉烧灼感。恶心、频繁呕吐、剧烈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便血、脱水、休克、烦躁不安、昏迷、少尿、血尿,严重时可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神经系统表现为眩晕、疲乏、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并可出现上升性麻痹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肌肉明显松弛,瞳孔散大,血压升高,脉快而弱,以后可出现心力衰竭和发绀等。

  山慈菇有毒,主要含秋水仙碱,内服吸收后,秋水仙碱在体内氧化成二秋水仙碱,侵犯消化道、泌尿系,可产生严重的刺激症状,造成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抑制神经系统,使中枢神经麻痹,触觉不敏感,降低体温。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运动障碍,增强对拟交感神经药物的反应。收缩血管和通过血管运动中枢的兴奋作用,引起高血压。兴奋神经元,改变神经肌肉的功能。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碱可抑制正常的细胞分裂,抑制骨髓,秋水仙碱的作用与亚砷酸相似。

  山慈菇有毒,主要含秋水仙碱,内服吸收后,秋水仙碱在体内氧化成二秋水仙碱,侵犯消化道、泌尿系,可产生严重的刺激症状,造成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抑制神经系统,使中枢神经麻痹,触觉不敏感,降低体温。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运动障碍,增强对拟交感神经药物的反应。收缩血管和通过血管运动中枢的兴奋作用,引起高血压。兴奋神经元,改变神经肌肉的功能。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碱可抑制正常的细胞分裂,抑制骨髓,秋水仙碱的作用与亚砷酸相似。


猜你喜欢:

1.中药泡脚治疗痛风的偏方

2.防癌抗癌中药

3.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及用药禁忌介绍

4.中药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5.草药大全功效和作用

6.中药桑椹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青黛的功效与作用 其色青蓝粉质细腻如黛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