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年假期时间安排(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安排表)

由网友()分享简介: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2022年全年假期时间安排



对于学生和上班族来说,最激动的事情莫过于放假了,提前知道放假的时间,以便自己做好假期的计划,那么你知道2022全年放假时间了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全年假期时间安排_2022法定节假日安排表,以供大家参考!


▼▼目录▼▼

2022年全年假期时间安排

假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节假日安全事项


●  2022年全年假期时间安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返回目录>>>

●  假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妥善保管私人物品。宿舍内柜子要上锁,寒假期间贵重物品带回家。

二、离校前注意携带相关证件,关闭电器,注意防火,确保宿舍安全。

三、放假前期宿舍内流动人员较多,宿舍内相对混乱,注意防盗。

四、聚会吃饭的同学注意不要酗酒,防止饮酒过量造成伤害。

五、离校前检查宿舍门窗是否关闭。

六、保持通讯手段畅通。

路上安全

一、按车票指定的日期、车次乘车。

二、乘坐符合安全要求的交通工具。

三、要提高警惕,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保管好,防止失窃。

四、不要与陌生人谈话过多、不让不熟悉的人看管物品。

五、家在一个地方的同学最好同行,以便遇事能互相照应。

社会实践

一、防止网上欺骗

二、防止陷入传销陷阱。

三、防止陷入传销陷阱

四、轻易交纳任何押金。

五、确保招工信息来源可靠。

居家

一、保持通讯手段畅通,到家后向班主任或辅导员报平安,假期中遇到问题及时和辅导员联系。

二、注意安全,不要接触易燃易爆物品。

三、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过量饮酒。

四、注意文明,不得做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的行为。

五、适度休息,做好自我心理调整。

六、假期放松身心的同时不要放松学习

七、小心烟花爆竹

八、在假期间保证生活有规律,饮食健康;尤其要切忌暴饮暴食。

12、车票紧张,请同学们提前购买返校车票

返回目录>>>

●  节假日安全事项

一、用电安全。春节期间大功率电器使用机会较多,安全用电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①不要让孩子随意乱接电线,避免灾害发生;

② 检查一下家用电器是否有漏电、老化的现象,以免对老人和小孩直接构成威胁;

③对于取暖器材做到人离电断。

二、动火安全

①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一个宽敞的地方,注意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近几年由于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火灾不在少数,同时更要注意燃放中的安全问题;

②防止住宅火灾,不要卧在床上吸烟,离家外出时要关闭煤气、拉掉不必要的电源,对易燃物品要妥善处理好;

③熏制辣制品时,注意火候,防止油温过高起火;

④发生意外时懂得如何自救或求救。

三、居家安全

①即使是人在家里,也不要存放大量的现金或金银首饰;

②注意安全使用燃气或煤气,使用安全合格的燃气器具,防止泄漏;

③注意安全使用热水器,使用煤气热水器时务必保障通风;

④建议您在家里放置灭火设施;

⑤出门前检查门窗是否全部锁好;

⑥检查您家里的阳台、窗户是否容易让他人侵入,如翻越、攀爬等;

⑦任何未经核实的送货上门/维修人员,先通过观察,再打开门确认,尤其要提醒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任何时候,不要给上门推销的人员开门;

四、交通安全

①春节期间外出的人比较多,要注意交通安全,按交通规则走好自己的路。横穿公路先看两边200米内是否来车。 ②进入春运的忙碌时期,各地的车票尤为紧张,回家的迫切感受让人理解,但千万不要乘坐无牌无照的“黑车”,这样您的安全和权益得不到保障; ③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道路交通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提醒大家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不要酒后驾车和疲劳驾车。 ④发现或发生不良情况要及时报警,治安管理是动态的,发生了事情不必大惊小怪,要沉着冷静,争取更多人的配合。

五、饮食安全

①建议您能注意饮食卫生、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要少吃油腻的食品,少饮酒,应多吃些蔬菜和适量的粮食,让吃进去的营养达到相对平衡,其代谢产物达到酸碱平衡,防止出现高血脂、体重骤增及其他不良后果。

②防食物中毒,过节每家都会多买些食品,餐桌上冷盆热炒、各色点心品种繁多,如果在操作时生熟交叉污染或未烧熟煮透,或是当天吃不完,隔天又未再彻底加热,就可能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③防传染病, 春节正值感冒、病毒性肝炎易发季节,而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没有使用公筷的习惯,餐具也不能做到顿顿消毒,在频繁的交叉接触中,通过食品、食具以及唾沫常使这些传染病得以传播。

④防美味综合征,在多吃鸡、鸭、鱼、肉等富含麸酸钠的食品后,在体内会被分解成谷氨酸和酪氨酸,它们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又会转化成能干扰大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有毒物质,通常会在餐后0.5至1小时间突然出现头晕、心慌、脉搏加快、血压上升、气喘、下颌颤抖、上肢麻木的所谓美味综合征。

⑤防酒精中毒,酒精实际上是一种毒物,饮少量低度酒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健康损害,但饮酒过量或酗酒则会出现语无伦次、行动不稳、意志失控等酒精中毒症状以及“乐极生悲”的不良后果。

六、出行安全

①不要在街上长时间接、打电话,需要时请进入路边的超市、商场、商铺等安全的地方;不要在车的靠窗位置接打、玩弄手机;

②出门钱财不要显眼,可放在衣内口袋里,并扣好钮扣和拉链;

③避免携带手提电脑外出,请勿携带有明显标记的手提电脑包;

④在街上行走,选择路基内侧,并妥善保管好您的手提包,切勿随意地背、跨在肩上;注意骑摩托车抢劫几乎都发生在马路边上或自行车道中间;

⑤任何时候避免坐“摩的”;骑、坐摩托车时,请勿随意将手提包和袋背在背上、跨在肩上,最好是捂在身前或放进车箱里;

⑥等公车时,请退到路基内侧掏钱包拿钱买票;

⑦上、下公交车时请不要拥挤在人群里,避免被偷窃;下公交车或出租车时,选择人多的地方,尤其是晚上;

⑧单人乘坐出租车时(尤其在晚上),记住车牌号,一旦发现异常,马上打电话联系家人或朋友,并大声地告诉对方您所乘车辆的车牌号和目的地;

⑨将物品放在私家车和出租车的后排或尾箱时,请确保车后门、后窗和尾箱已锁好;

⑩避免经过偏僻、阴暗的角落或区域,避免晚上单人上街,确实因事太晚时,安排家人在路口等候;在夜晚单身女性最容易成为被攻击对象,要避免单独与陌生人同乘一部电梯;

⑾注意人与人之间有效的安全距离是保持一臂长(约75厘米)以上;在街上必须随时保持警觉性,观察四周状况,包括身后;

⑿如果不幸真的遭遇抢劫时,请牢记“人身安全最重要”,不要与歹徒反抗,不要死拉住自己的物品不放;

⒀出行前请摘掉您身上的首饰;

⒁ 避免身上带大量现金,随身携带的现金分几处保存;

⒂票据与现金分开保管,现金与贵重物品切勿外露;

⒃旅行中,随身行李请勿离开自己的视线,包括行走、乘车、等车;

⒄请乘坐车况较好的正规公交车,避免乘坐超载车辆;

⒅不要理会陌生人的搭讪,远离那些陌生但却非常热情的人,如主动带路、主动帮忙买/看管东西等等;

⒆避免在火车站和汽车站里随意向人问路,居心叵测的人正等着呢;

⒇避免在火车站和汽车站里买东西,那里大部份是假货且昂贵,有时问了价不买都不行;

(21)避免在火车站或汽车站里打公用电话,有时一个电话收您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出行前带好手机并随时充足电;

(22)不要接受陌生人赠送的物品,尤其是香烟或饮料和食物,小心迷药;

(23)有小孩同行时,请随时确保小孩在您的视线之内,尤其是上下车和游玩时;

(24)如果是不认识的人来接您,请务必先核实对方的身份;

(25)不要参与路边的围观,避免到人流非常密集的地方;

(26)慎防“猜铅笔、猜扑克、易拉罐中奖、假币、短信中奖”等各项骗局。

返回目录>>>


2022年全年假期时间安排相关文章

★ 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安排表

★ 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

★ 最新2022年全国放假时间安排公布

★ 2022年放假时间安排表

★ 最新2022年全年公休节假日放假安排

★ 2022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 2022年放假时间安排出炉

★ 2022年放假时间安排最新

★ 2022年国家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公布

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安排表



上班族和学生都渴望假期,这样就可以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生活。那么你知道关于2022年全年的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安排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安排表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法定节假日介绍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对于法定节假日的规定

第一类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

(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

(五)端午节,放假1天

(六)中秋节,放假1天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3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地方性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其他特定群体的节日限于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

第二类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

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

儿童节(6月1日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

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安排表相关文章

★ 2022年春节放假安排

★ 2022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 2021年全年假期时间安排

★ 国庆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2021

★ 2021全年放假具体时间安排

★ 2021国庆中秋最强拼假攻略有哪些

★ 2021年放假安排时间表法定假日通知

★ 2021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

★ 2020放假时间通知

★ 2020年周三元旦放假安排

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



2022年的元旦已经过去了,大家都知道2022年的法定节假日都已经出来了,那么您知道其他的节假日的放假天数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通知

2022年元旦放假时间安排:2021年1月1日(周六)-2022年1月3日(周一),共放假3天。

2022年春节放假时间安排:2022年1月31日(除夕、周一)-2022年2月6日(初六、周日),共放假7天,其中2022年1月29日(周六)、2022年1月30日(周日)正常上班调休。

2022年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2022年4月3日(周日)-2022年4月5日(周二),共放假3天,其中2022年4月2日(周六)正常上班调休。

2022年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安排:2022年4月30日(周六)-2022年5月4日(周三),共放假5天,其中2022年4月24日(周日)、2022年5月7日(周六)正常上班调休。

2022年端午节放假时间安排:2022年6月3日(周五)-2022年6月5日(周日),共放假3天

2022年中秋节放假时间安排:2022年9月10日(周六)-2022年9月12日(周一),共放假3天。

2022年国庆节放假时间安排:2022年10月1日(周六)-2022年10月7日(周五),共放假7天,其中2022年10月8日(周六)和2022年10月9日(周日)为正常上班调休时间。

假期抢票小贴士

1.除首次放票外,有时铁路部门也会在开售车票后其他时段分批放票;一般在每天的整点、半点都会有车票放出。

2.车票开售30分钟后抢票,车票开售30分钟后,可能会有一批未完成付款的票退回,这是抢票的好时机。

3.开车前15天抢退票,开车前15天以上不收取手续费,趁这个时间在退票中抢到车票。

4.开车前一天抢票,一般情况下,车站会预留少量车票在开车前一天的11:30至13:00、18:00至19:00放出;区段限售的车票,在开车前24小时解除限制,剩余车票放出。

5.早晚第一时间刷余票,晚上是零星退票返回系统比较多的时间,旅客在早上7时系统开通前,提前查询好余票,想办法在第一时间进入系统抢到所需车票

放假安全注意事项

一、关于旅客候车时的注意事项

1、等车时站黄线外。乘客在站台等列车时不要翻越站台,要站在黄色安全线外等待,防止在拥挤中跌落站台。

2、看清时间别误车。春运以来,各火车站旅客都明显增加。为便于列车运行组织,很多列车发车时间都设定在夜晚,部分列车的发车时间设定在凌晨。旅客要看清乘车时间,以免延误出行。

3、错过检票时间选择改签。为确保旅客人身安全和铁路运输秩序,车站会在开车时间之前提前停止售票、检票。所以旅客要掌握好时间,以免上不了车。如果错过检票时间,只有改签。

二、关于旅客乘车时的注意事项

1、防止被盗。钱包、手机等不要暴露在外,防止被不法分子扒窃或抢夺;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备好需要的零钱,并且要注意夜间行车和旅客上下车时看好自身行李,以免被他人拿走。

2、防止被骗。在车上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上车后将行李尽量放在之际能看得见的行李架上,不能把行李交给陌生人看管。

3、防止遗漏。旅客下车前要带好自己的行李物品,不要遗留在列车上。遇到情况需要找警察时,及时与本车厢列车员联系,由列车员通知乘警。

三、关于带小孩乘车时的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孩子乘车时间过长需进食食物时,不要提供孩子颗粒状食物。当车子行经不平的路段或紧急制动时,儿童食用果冻、糖果、小饼干等零食可能误吸入气道,引发气道梗阻窒息而危及生命。

2、注意保暖。火车上为空调车,要注意保暖,给宝宝穿的衣服是开胸式,易脱易穿,可戴一个小帽子,火车到站的时候,提前把厚衣服给定宝换上或者给宝宝盖好被子,防止着凉。

3、注意孩子动向。孩子在走动时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指导孩子不要跟陌生人搭话及吃食他人食物,还有上车前取票或下车后打车的情况,莫让孩子单独看守行李。

四、关于旅客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

1、“两站一场一码头”设立接驳转运专班。江苏省交通防控组强调,要强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苏人员排查和转运,督促火车站、汽车客运站、机场、客运码头严格实施消毒通风、佩戴口罩、体温检测、分区分级客座率控制、“苏康码”核验、卫生清洁、信息登记、发热乘客移交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测、个人防护等措施,设立巡查监督岗,节日期间加大消毒频率、增加室内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在“两站一场一码头”特别是汽车客运站设立接驳转运工作专班,实行“点对点、一站式”接运。

2、暂停往来中高风险地区的长途客运班线或者包车。江苏省交通防控组要求各地各单位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指挥机制,暂停始发或终到中高风险地区的省际道路客运班线,暂停受理始发、终到或者中途停靠中高风险地区的包车备案业务;对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道路客运班线和包车,严格执行“点对点”运输,不得在该区域上下客。

3、司乘人员佩戴口罩上岗、乘车。江苏省交通防控组要求各地督促运输企业对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巡游车、网约车等运输工具严格落实消毒通风、卫生清洁等防疫措施,严格实施司乘人员佩戴口罩上岗、旅客佩戴口罩乘坐等制度,加强员工体温检测和核酸检测;督促和指导港口码头经营单位、航运公司、游轮的公司、登轮作业单位规范作业程序,同时保障好船员的生活物资供给,妥善处置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2022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相关文章

★ 最新2022年全年公休节假日放假安排

★ 2022年法定节假日一览表

★ 2022年春节法定假日放假时间安排

★ 2022年国家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公布

★ 2022春节法定节假日是几天

★ 2022春节法定节假日几天

★ 2022年国家节假日安排时间表

★ 2022年全年公休假时间通知

最新2022年全国放假时间安排公布



最新2022年全国放假时间安排公布_2022节日放假时间

嘿,知道吗?又到了特别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出炉啦,2022年全国放假安排近期出炉,不晓得你们都有去了解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最新2022年全国放假时间安排公布,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2022年全国放假时间安排公布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

还需要戴口罩吗?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阻挡空气和飞沫中的细菌、病毒,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判断是否戴口罩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标准:

1.所处地区的风险等级,如中、高风险地区要戴口罩;

2.看所处的环境,如果处于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或者长时间停留在公共区域,则应佩戴口罩;

3.某些服务行业和特殊职业,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务员,餐厅、超市、商场服务人员以及幼儿园教师、医生、养老院服务人员等,需要佩戴口罩;

4.出现咳嗽、咽痛、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要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5.一些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要遵从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口罩应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建议平时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在需要的情况下适时佩戴。

(二)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三)口罩应如何保存和清洁?

1.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内,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3.口罩出现变湿、脏污或变形等情况后需及时更换。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四)普通公众如何选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疫情、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不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

1.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2.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

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佩戴。

3.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为什么洗手?

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病毒、细菌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

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一)怎样正确洗手?

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病毒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正确洗手是关键。

1.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3.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第一步,洗手掌。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第二步,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第三步,洗指缝。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揉。第四步,洗指背。一手弯曲呈空拳,把手指关节放在另一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4.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双手。

5.捧起一些水,冲淋水龙头后,再关闭水龙头(如果是感应式水龙头不用做此步骤)。

6.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二)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为了避免疾病经手传播,应注意正确洗手,洗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眼、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物品),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

(三)外出不方便洗手时该怎么办?

外出不方便洗手时,可选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将消毒剂涂抹双手,持续揉搓15秒。

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使用时用量要足够,要让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等处充分湿润,两手相互摩擦足够长的时间,要等消毒液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

对公众而言,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液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

三、为什么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四、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

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

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五、在公共场所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员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如必须去,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项?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准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便携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

2.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3.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尽量减少滞留时间。

4.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等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

5.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付费。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束后,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

(二)前往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

1.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等。

2.列好购物清单,尽可能减少购物逗留的时间。

3.购物、结账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

4.乘坐电梯时,优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应佩戴口罩。

5.回家后立即洗手,做好手卫生。

(三)到餐厅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项?

1.选择间距较大,通风良好的位置落座,尽量减少多人聚餐。

2.尽可能错峰用餐,避免人员拥挤。

3.用餐前应规范清洁双手。

4.2人以上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

5.尽量通过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进行点餐和付费。

(四)前往室内娱乐场所应注意什么?

室内娱乐场所主要包括电_、歌舞厅、酒吧、健身房、游泳馆等,不仅人员聚集性强,流动性大,而且空间相对密闭,通风不良,公众前往这类场所应特别注意做好防护。

1.配合场所实行的限流限量、预约消费、错峰入场等措施。

2.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进行实名登记等。

3.有序入场和退场,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拥挤。

4.及时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

(五)工作场所如何做好防护?

1.遵守单位防疫措施和规定。

2.配合做好体温检测。

3.不要带病上班,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要及时向单位报告,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4.在工作场所中,应做到戴口罩、勤洗手、1米社交距离、开窗通风、少聚集。

5.乘坐电梯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按钮。

(六)去医院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就诊者应提前了解就诊疗程,缩短在医院逗留的时间。

2.全程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进行实名登记等。

3.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不触摸眼、口、鼻。

学生上学应遵守哪些防护要求?

1.学生应遵守所在学校的防疫措施和规定。

2.按照学校要求每日监测体温并上报。

3.随身携带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无需佩戴口罩。

4.在校期间不串门、不串班、不打闹、少聚集。

5.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使用体育器材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均要正确洗手。

6.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

7.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校车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合理距离,途中尽量不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到校后或回家后,要及时洗手。

8.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向学校如实报告,并立即到医院就诊,严禁带病上课。

为什么要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消化道致病微生物可通过唾液污染筷子、勺子,进而污染食物,传染给其他就餐者。

1.提倡多人就餐时采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

2.使用公筷公勺,剩余的饭菜可以放心打包或分装,减少食物浪费。

3.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最简单有效的卫生防病习惯,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家庭中如何实施

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

1.固定餐具:家庭成员固定餐具,即每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从外形、颜色上加以区别。

2.践行分餐: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个人都用公筷公勺来夹食物,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

3.儿童喂养: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对不能进食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要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避免用嘴尝试孩子食物、与孩子共用餐具等。

4.家长示范: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并坚持下去。

2022春节期间安全教育知识点

假期在即,各地返乡人员增多,面对汹涌的返乡大军,一些不法分子、骗子藏身在各交通站点,采用各种骗术等不法手段牟取暴利。

购票

在此提醒大家,乘车、包车一定要到城轨车站售票窗口进行购票、包车乘坐,以防上当受骗。

乘座列车

1、上车前后避免拥挤。

2、中途停车看住行李。

3、尽量减少下车购物。

4、警惕有人频繁行李。

5、瞌睡别忘行李。

6、防人之心不可无。

7、出门结伴出行。

乘坐客车

不要携带任何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车。

不要乘坐非法营运车辆、超员车辆、带病车辆、无牌照车辆以及有其它违法行为的车辆。

做好出行前准备

对车辆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提前关注旅途喝目的地的天气情况,如预报有雨、雪、雾等特殊天气,要尽量避免自驾车出行。

提前选择好出行路线喝出行时间,规避车辆拥堵、路况不良的路段,尽量不要夜间行车。

长途行车要随车携带必要的应急工具,如:灭火器、千斤顶、拖车绳、车载充电器等。

随身携带必要的证件:如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等。

为应对堵车,要准备一定量的食物和必要的保暖衣物。


最新2022年全国放假时间安排公布相关文章:

★ 寒假放假时间2022年

★ 2022年各地寒假放假时间表

★ 2022年全国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安排表

★ 2022年各省市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

★ 2022年元旦放假通知安排

★ 2022春节放假时间及春节高速免费通行时间

★ 2022年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及春节习俗

★ 2022年的元旦放假时间表

★ 2022年元旦放假安排是什么

★ 2022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2022年放假时间安排表



2021年的假期已经全部过完了,大家开始关心起2022年的放假安排了,国务院最近也出了2022年放假安排表。今天小编整理了2022年放假时间安排表通知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放假安排表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八大类工资计算方法与公式

1、工资基数计算方法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2、法定节假日工资计算

法定节假日小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小时数×300%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三款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3、休息日加班工资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天数×200%

正常的标准工时制和计件工时情况下,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划重点: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工作日赶上周休息日,算正常上班;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单位应支付其不低于劳动合同确定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00%的加班工资。

公司无权自主决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需要经过劳动保障部门批准。

4、延长工作时间加班

延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小时数×150%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5、病假的工资计算

病假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6、事假的工资计算

事假工资按照当按月薪÷月计薪天数21.75扣除工资

《关于试行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在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几项规定的通知》(59中劳薪字67号)第二条第1款规定:员工事假期间,一律不发给工资。实行月薪制的,应当按月薪÷月计薪天数21.75扣除工资。

7、经济补偿计算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8、生育津贴计算

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30天×产假天数

生育津贴即为产假工资,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法定节假日简介

法定节假日,一般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8月2日,人社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明确,休息日、法定年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五类休假标准。其中,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探亲假未婚职工每年1次,假期20天;已婚职工每4年1次,假期20天 。


2022年放假时间安排表相关文章

★ 2022年春节放假安排

★ 2022年全国中小学放假时间表

★ 2022年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及春节习俗

★ 2022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 2022年各地寒假放假时间表

★ 2022年全国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安排表

★ 2022年的元旦放假时间表

★ 寒假放假时间2022年

★ 中小学生2022年寒假放假时间表

★ 扬州2022年寒假放假时间安排表

最新2022年全年公休节假日放假安排



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对于放假都很向往的,放假我们可以得以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享受生活,所以每一年放假日子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最新2022年全年公休节假日放假安排

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费计算标准

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法定),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3天)、劳动节(5月1日放假1天)、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一天)和中秋节(放假一天)。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3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 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有关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另外,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我国传统的农历重阳节等其他节日,也不放假。

节假日上班加班费的计算方法:法定节日工作不允许调休,按3倍的比例支付加班费,双休日允许调休,未调休按2倍的比例支付加班费,其它时间加班按1.5倍的比例支付加班费。

年假计算方法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最新2022年全年公休节假日放假安排相关文章

★ 2022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 2021年全年假期时间安排

★ 2020年全年法定节日安排

★ 2020年法定节假日安排

★ 2017年全年公休假放假具体时间安排表

★ 2020年放假安排时间

★ 2021年放假安排时间表法定假日通知

★ 2020年法定节假日一览表

★ 2021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

★ 2017年全年公休假放假安排时间表图日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